老子“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主义”辩证法思想(上) 熊 春 锦
大家好,今天我讲的题目是:老子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主义”辩证法思想。这个大题目内容比较多,看今天能不能把其中的三个问题讲完。我们慢慢地讲,慢慢地听。 今天刚好是初一的前夜,是阴极阳升之时。那么,我们就根据《老子•德道经》中所描述的“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状态来听这个课。听不听得清楚是次要的,关键是感受其中的味道,明白其中的一些深刻的内涵,与我们的思识来进行同步,也就可以达到听课的效果。 《老子•德道经》,可以说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唯物主义的鼻祖。《老子•德道经》这五千言,实际上在我们民族的大地上,构筑了一个宏大而又严密的大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他的哲学体系,从“常道”到“非常道”,从“无相”的物质世界到“有相”的物质世界,从数学“0”的无到“1”的有,——也就是说从这个无到这个有,从人类社会到整个宇宙时空,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将无数个层次、无数个范围内的一切物质——不管我们看得见看不见,她都一概以无比慈悲广博的胸怀、大胸襟,全部一起毫无遗漏地包容在其中。而且,他的哲学思想,框架层次分明,将所有的内容布置安排得井然有序,从而构成了他博大精深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辩证法的哲学思想体系。就是看我们识不识得了,解不解得开。 一、天人合一的大唯物主义 《老子•德道经》当中说:“无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有物昆成,先天地生。繡呵!繆呵!獨立而不亥,可以爲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充分地体现出这个其大无外;这个其大无外,就在他的哲学思想体系之中。他的唯物论,大至宇宙时空中所有一切看得到的、看不到的全部物质。他仅用了一个“无”和一个“有”、一个“始”和一个“母”, 以及一个“无”和一个“一”,就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地揭示出了整个宇宙自然的本质特征。他仅用了“有物昆成,先天地生”八个字,就将整个宇宙时空全部的物质,纳入他那精深无比的哲学思想学说之中。“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就是他的“大唯物主义”思想,也可称其为“道唯物主义”思想。可以说,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像他这样以如此巨大的气魄,将整个宇宙万物尽收于其学说之囊底中。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居于无为大道境,运用精微上德一,娴熟运化阴阳理,一炁含三万物论”的“大唯物论主义”和“唯德主义”的辩证法思想。与我们常道之人的思想境界,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层次落差。《德道经》五千言,恰似“飞流直下五千尺,德道哲学贯九天”。为什么说五千尺呢?因为五千言,也就像我们在庐山去看那个三叠瀑布一样,就如同站在一座巨山的山脚下,尽力地抬头仰望,也难以窥见老子道德哲学思想的全貌。仅仅用我们的意识,用我们有限的这么一个智性的思维,是很难把握住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才能够接近和理解他的思想,认识他的哲学思想。这是我们解读与学习、实践《老子•德道经》哲学思想的唯一的正确的途径。 我们可以慢慢地解析开来,看前面的这些说法是否有道理。我们可以看到,他所阐释的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老子•德道经》),就将世界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近代所产生的唯物主义学说,以及其它所有学说,无一遗漏地全部包容在他那巨大无比的“大唯物主义”学说之中!而且,我们人类整个所处在的这个万物的有相的世界,还只是排列于他“大唯物主义”第四层级的“三生万物”之中,距离他所揭示的这个“二”、这个“一”和这个零的“道”,还相去甚远甚远!我们如果不修真明德,那么,在这个历史巨人的面前,我们可能穷尽一生之智,也难以望其项背,所以,我们不能不赞叹他那深邃而且广袤的大智慧! 为什么说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大唯物主义”,不是普通的唯物主义?而一定要加上一个“大”呢?我们应当看到:现在社会中,所见到的、旗帜鲜明的,只有唯物主义思想;而这个唯心主义只是一种哲学思想理念和概念,并没有人主动地承认自己是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世间也难以找到以唯心主义思想为哲学宗旨而展开的专门的一项著作。即使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他的唯心哲学思想,也必须通过我们的寻章摘句才能判定。这个唯心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了有比较、有分别,有了矛需要主动去找到一个盾才能进行斗争,需要依托对立面才能展开其学术思想,以及为了进行学术分类而进行的一种强名。这种强名,其实就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自己本身,主动地封闭在一对矛盾的对立体之中,固化在一个阴阳模式体之内,从而进入了长期的阴阳互根、阴阳消长、斗争不息的状态之中。如果我们不用老子的哲学思想来解析的话,我们就看不到这一点。正因为这一特点,所以,这种哲学思想就难以保持住和和谐稳定的发展状态。它自己把自己困在矛盾里面,那么也就难以寻找到和谐与稳定。这种哲学观念,没有黄老哲学思想当中的太极图那个圆的性质,而是针尖对锋芒的一种状态。当然,这个斗争和革命,对于没有掌握政权的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是必须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对于一个已经掌握了政权的执政党而言,这个和谐与稳定就上升成为压倒一切的需求和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还继续处在一对矛盾和多种矛盾的阴阳中斗争不息,那么也就无疑是一种自我损耗,是长期的内耗,是内斗,没有对象要寻找对象来进行内斗,进行内耗。这一点,我们从前苏联的经验中和我们历次运动的结果,就可以不言自明地观察到这种内部的反复的消耗、长期的斗争对政权的稳定性,对执政党本身的先进性,是弊大于利的一枚苦果。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可发展的哲学思想,而且发展马克思主义,应当是执政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天职。我无意于论什么政,不存在批评的意味,只是从哲学思想观上为了解释老子的哲学观而执中地进行讨论,涉及到这么一星半点内容。点到即止,不再展开。 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观,则迥然不同,他的哲学思想摆脱了、跳出了矛盾的制约和阴阳太极模式的制约,她是自如地把握阴阳、运用阴阳、阴阳在乎手的一种哲学思想。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建筑在数学的“0”和“1”的基础模式之上,建在道“无”和德“一”的物质境界之中,根本就不受“二”的制约与影响,也不会陷在这个“二”当中不能超脱。你看看我们,我们长期地强调这个“一分为二”,自己给自己挖掘了一个深深的陷井,陷在这个“二”里面跳不出来,在这个深井当中,自斗内耗,忘记了“一”。忘记了这个“一”,也就失去了母一,失去了生我们、长我们、养我们的母亲。失去了德一,失去了这个德性能量。我们离开了这个德一,所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筋疲力尽,没有能量了。那么老子的哲学思想,他的确是站在极高的高度上,站在这个“O”里面,运用这个“一”,从而天然地、而不是人为地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包容在他的大唯物主义思想之中。这样说,也不存在什么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恭不敬,因为这个哲学思想的出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现象,他们的出现,各自含有其思想本身对自然认识的深刻内涵的层次和广度的不同。 提到这个“思想”,那么我们就应该解释一下到底什么叫“思想”,如何正确去认识这个“思想”。我们把中国的“思想”这一个名词弄懂、弄通了没有?因为这个“思想”,是诞生哲学的前提。什么样的思想,才能够称得上合乎自然规律的思想呢?在中华传统文化当中,“思”字和“想”字的象意,是各不相同。“思”,所代表的是灵性的慧性思维;“想”,所代表的是意识的智性思维。思想,是指慧性和智性思维的总体结果。如果按照这个“思”字的象意理解,那就是“田”在上面,“心”在下面,我们的心要在自己的心田当中进行耕耘。用这个“心”,用心产生的结果与“想”结合在一起,才能称之为“思想”。我们再从更深刻的层次上去看一看,在甲骨文中,“思”字上边的“田”字,原来本来就是一个“囟”字,后来才改成“田”。这个“囟”字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人类头顶上的囟门。人在一岁之前,即有前囟门、后囟门,然后随着人的长大逐步地封闭。但是,道德修证者、修之身者,可以把这个囟门打开,重新再打开,形成三沟九洞。所以,这个囟门也就专业性地被称为“天门”,就是人与天和自然相交通的一道大门。这也就是说:“思”字的内涵之意,是要将我们的心和大脑,和谐统一地经过这个囟门与大自然相沟通,相交流,去感知、体悟大自然的客观规律性,捕捉其中的客观规律性。用自然大规律,去体之于身,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是真正的正确的“思”。在这种“思”的前提之下,才能得出符合自然大规律的认识。 中国还有一句成语,对理解“思想”的形成,具有提示意义。“冥思苦想”,这个成语大家都知道,但是琢磨了没有呢?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确是就在我们的身边,就看我们去思不思,想不想。思出名堂来,想出名堂来,那么就是一种开悟。“冥思苦想”这个成语,非常形象地将思想形成的过程和难易以及主次,都包容于其中,很具有哲学的启迪性。所谓“冥思”,就是告诉我们一定要放松心、身、意,垂帘或者闭目,将私心杂念、欲望、贪心净化干净,将心和脑通过这个囟门与宇宙自然大环境相连通,在这个连通的前提之下,去格物致知。格什么物?——格宇宙大环境之物,与整个宇宙都要去联系在一起,从而将其中的信息反馈到我们的大脑和心灵之中,或者说,那就是一种天人合一地进行体之于身的感受和分析。 “思”的过程,的确是一个轻松、愉悦、快乐的过程。我就非常喜欢这种“思”,希望一天到晚都能在这种“思”的过程当中度过。这也正如《荀子•劝学》这一篇文章当中所言:“无冥冥之志,无昭昭之明”。也就是说,我们不去实践这个“冥思”,没有这个志向,你也就没有亮亮堂堂的心胸身意、光光明明的这个“明德”状态;也就难以知道“道”是什么,“德”是什么,仁义礼智信是什么,也就只能玩文字游戏。“明德”和“明道”,全在于这个“冥冥”。“冥冥观”,也就是“明明德”的基础和前提,这一点我们要把握住。从古到今,这个“思”存在着极大的落差。有的人这个大门开得好,能够完整地与宇宙大环境相沟通、相连接,那他的“思”,也就非常地顺畅。而且,其中还有深度广度、认识水平的高和低、大和小等等的区别,都在这个“冥思”当中。可以说,没有这个“冥思”,只有这个“想”的话,那么就是一种局限的“想”,谈不上“思”,更谈不上符合我们传统文化当中、大智慧者祖先们的那种敞开囟门与大自然真实交流的大思、广思、深思、细思、无所不包之思。 我们再看这个“想”,那的确是大不相同了,连古人都将其称之为“苦想”。为什么称之为“苦想”呢?这个心被“相”蒙蔽了,被眼睛所见到的“相”所困惑,“相”压于“心”。我们的文字,我们眼睛所见到的一切,都给我们一种假相,遮蔽了我们的思。这种“想”,它是孤立的,没有外界联系的,在心中着于这个相,心被相所制约下的智识性的这样一个想的过程。这个“想”,的确是绞尽脑汁;这种“想”,主要是通过大脑皮层的思维意识区、浅表层次的这个意识区去完成的,根本没有调用大脑质层和大脑核心层的思识库和藏识库里面的知识。所以,它得出的结果,仅局限于我们自己的学识、智识的这个小的范围。如果问题一旦超出了自己所学过的学识范围的话,那也就自然会苦想而不得其正确的结果,也就只能被动地去接受别人怎么说的结果,而难以真正地开发出自己通过“思”来得出的正确结果。 老子的“思”和“想”,在天人合一的“思”的过程当中,已经进入了深邃广袤的、其大无外的宇宙时空之中。不出户,他就能够进行“思”;不窥牖,他就能够进行“冥思”。在天人合一当中去真思,这就使他的智慧升华到了极强的高度和深度之中。在这种前提下产生的思想和哲学,自然也就能够洞察和把握自然的根本规律。所以,《老子•德道经》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具有无所不包性,他的哲学思想深刻地瑰集和升华了远古祖先们对自然大道本质的真知灼见。可以说,一本《老子•德道经》,她瑰集的是:上两千五百年的大智慧者们的哲学精华,下就影响着我们两千五百年以来的社会,这就是说开创了人类哲学思想的先河。老子所创立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哲学思想,成为后两千五百年哲学思想的向导,在历史上曾经引领着我们社会诞生和形成丰富而且宏大的中华德道文化体系;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各个时代的诸子百家,从而成为了公认的“百家之祖”和人类德道文化的鼻祖。所以,我们说老子是哲学唯物主义思想的鼻祖,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纵观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发展史,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是唯有《老子•德道经》长盛不衰。没有人,能够逾越他所构筑的庞大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宝库;没有人,能够超越他的“唯德主义”思想境界。——除非你歪曲他,诋毁他,不想接受他,不想去认识他。 《老子·德道经》,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而且对我国两千五百多年来的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广泛地渗透在人民的灵魂之中;他在书中所使用的大量哲言,其实都已经家喻户晓,成为百姓们妇孺皆知的口头语和遵从的思想。 在近代社会当中,《老子·德道经》这本书,亦简称《老子》。可以说,是唯一的一本不经过人为推广、而传播最为广泛的一部重要的经典。《老子》的多国语言的翻译版本,仅次于西方人为性大力推广的、甚至以枪炮侵略扩张进行推广的《圣经》的翻译本。《老子·德道经》的各种版本,现在已经多达二百六十多种世界语言,位居世界第二。老子,在近代被世界各国的学者称之为“东方的巨人”,赞誉之为是中国和世界的“第一哲人”。美国的《纽约时报》,正在将老子列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尽管,现在世界上各种翻译版本,对老子真正的哲学思想,还是比较粗浅的一种翻译,但是却已经赢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同。这些盛誉,老子是当之无愧。老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只是我们自己没有这个骄傲感而已,总在批判他。 二、掌握老子哲学思想的方法 老子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辩证唯物主义”学说,滋养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久。他的学说,就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他的思想,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近百年以来,虽然,老子的道德学说,在世界上自然地广为传播,被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视为瑰宝,进行学习和研究,并且冠以崇高的荣誉。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在诞生老子学说的国土之上,他的学说所滋养繁衍的后代子孙社会群体之中,他的学说却默默无闻。她只能在民间悄然默运,养育着民间的贤达之士修之于身,而通真达圣成真。在那狂热的、压倒一切的崇洋西方学说思想的氛围之中,虽然没有掀起大规模地批判,但是各种偏执的、愚蠢的歪解和胡批,以及由于个人政治目的歧解、臆断妄评,却一直不绝于市。民族的瑰宝、传统文化皇冠上的这一颗明珠,几乎被窒息在自己的国土之上,道德的灵根几乎被刨断而扫地出门。这,就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惨痛,也是这个愚智时代的悲哀! 在修真界的师徒承传之中,就有一句代代相传的古训:“未修真时莫解老”。这一句,是前辈们修真证道实践中的切身体会。对于这句祖训,我们必须遵从并且永远都不要忘记它!不然,造的业不可谓不大,误人害己不可谓不浅。对于世俗人当中的诼僭妄评,我们可以完全不予计较、不予反驳,泰然处之就可以了。“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应当用德的无所不包,而善待之,包、容、化、同,无损于德能和德性,不要去自我损伤。 “未修真时莫解老”,这句话的意思到底怎么解呢?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老学是一门实践出真知的大学问、真学问,一切未对《老子·德道经》所阐释的“道”和“德”体之于身、没有在心身之中进行实践的人,不论他如何聪明博学,不论他是专家、博士、导师、科学家、哲学家等一大堆的“家”、“家”、“家”,不论他来自于什么学派,他都难以真实地去了解“道”和“德”的理;也解不透,这个“0”,即是“道”和“德”,即是“1”的“数析法”的内涵真谛;依然也就是只能知其表象,而不知其本质。这样只知表象不知道本质,当然就会错解、误解、妄解,甚至信口造谣诬蔑。古代丹经当中曾经说,对于丹经口诀:“饶君聪明过颜回,不遇真师莫强猜”。但是,我们现代人就是爱猜,没办法。很多人猜错了,自己认为是真的东西,就乱在那里弄,却弄得一塌糊涂。老学虽然并不完全是丹经,但是,他却巧妙地将丹经之旨溶在他的五千文之中。《老子·德道经》,将“常道”的哲理和 “非常道”的修真口诀融之于一炉。没有这个“修之身”的实践体悟经历者,根本无法全面正确地释解他的哲学思想深刻的内涵。当然,这个特点并非常人所知。所以,我们将她称之为“慧智文字”,是一种慧智文字的巨著,这并非杜撰之言。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的确是不少的。历史上批评老子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那就要数朱熹了。他号称是儒学大家,创立了这个理学,我也非常佩服他。例如,他多次派人到四川去,把失落在民间的《周易参同契》给找回来,虽然他自己读不懂、解不了,但起码他把这个文化保存下来了。但是,他却说:“《庄》、《老》二书,解注者甚多,竟无一人说得出他的本义,只据他臆说。某若拈出便别,只是不欲得。”他还说:“老子之术,须是自家占得十分稳便,方肯做;才有一毫于己不便,便不肯做。”你看看,这就是我们大儒学家得出来的“结论”!他还比我们早了八百多年呢,想不到他也是个愚智的状态。由此可见,他对于“道”和“德”,只是一个十足的、苍白的“理学家”,是一个光说不炼的假把式。他根本不是真把式,他无法解这个“老”!所以,他只能将老子解读成为一个自私的、扛着一把锄头站在自己自留地上的老农民,只能把老子解释成是一个唯己的个人主义者。他这句话读起来,真是让内行笑掉大牙呀!所以,我们对古人也不要盲从。从他的这个不能够解“老”,我们可以看出我们古人当中,很多解“老”的人,其实是不通“老”的。朱熹不仅对老学不通,他对孔学也是一种承之失本。他将儒学当中的“自然”成份――这自然的成分,当然就是指的符合自然规律的成分,给剔除了,而转向了文字游戏化,构筑了他的理学。他曾经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治学理念,强行地将儒学的治世精神拔高,想让这个儒学取代道学而独尊于世,否定“道主儒辅,道先儒后”的正确关系。他这个集团私利特别地浓重,欲望特别地强,虽然没能达成目的,但是却产生了祸害。什么样的祸害呢?就是导致了孔子的儒学入世治世精神的丢失和僵化,给八百年以来的文化造成了重大的不良的影响。但是,我们有些哲学家、史学家,还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用《老子·德道经》去解,不就一解就解清楚了么?!问题是源自于朱熹的这个理学,将儒家的治世思想僵化了、八股化了,才造成了后面的八百年来一步步的下滑,滑得越来越远。 另外,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那也算是聪明人吧?可是他却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来批评老子,他用二十八个字指责老子,说老子的不是。我们欣赏欣赏看看:“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才气的确很足的,无论平仄、对仗都非常地工整,看起来很有道理,但是他却错了!他想用《老子·德道经》当中的一句解释玄境感受和体悟的“知者弗言,言者弗知”,来全盘否定《老子·德道经》的思想。那么,把他的诗反复读上三遍以后,就知道了他没有读通道篇第一章。他对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都还没有解悟通透。可以说,老子著文时早就预见到了后世的痴愚子的孙必定难以解悟他的“道”,所以才特意在“道篇”之首,点明了他的道是“非常道”和“非常名”,直接告诉后人,他所讲的“道”和“名”,并不单纯是世俗的“常道”和“常名”。你读她的时侯,必须要把握住这种“非常道”和“常道”的区别性,将其中的“常意”和“修意”要区分开来进行解析。老子在此所说的“常意”是什么呢?那也就是说,——知道的、明白的人,不需要用更多的语言文字去教化;需要用文字或语言教化的,是因为他们的少知、缺知。当然,更重要的是老子藏在这八个字后面的“修意”,这个“修之身,其德乃真”之意,那才是其中的关键。它就是指早期和中期修之身的玄妙所证、慧观之象,由于还没有达到一种完全的、自如的“玄同”,没有达到“玄同”状态和境界以前,就是一种非稳定性的初知。这个状态下,内在的德能不足,也不稳定,很容易透过这个人的“语言”,夸夸其谈而散发丢失。所以,老子在这里谆谆告诫我们:绝不可以“言”,不可以“念”,语言就会导致“弗知”。应当严守“知而不言”的原则,才可能避免“言后不知”的可悲的现象的发生。因为,言了以后你就丢失了,那也就必然再也难以重复出现“玄同”的妙象。夸夸其谈于玄象者,迷信于玄境者,必然所知不深不多。我们实践者当中这样的例子还少吗?!很多的人,下玄关窍刚刚要开的时候,将这个玄景通过“言”表述给他人,结果从此就关闭了。我们看到一个本来能够全部展开的“相”的时候,由于这个“言”轻易地终止了。难道我们不好好感谢老子在这里直接的教诲么!“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当心! 由此可见,白居易同样并不是真正的得诀实践者。当然,从白居易他的所有的诗当中可以看出,他后来也在进行“修之身”的实践。但可惜,他没有得明师的指引,他得的口诀可能只是依样画葫芦,所以导致他犯这样的错误。白居易,虽然是大文豪、大诗人,却正是因为他仅凭自己的聪明,妄加猜评,不看下面的“塞其悶,閉其門,和其光,同其尘,锉其兑而解其纷,是谓玄同”,所以他也是曲解《德道经》,就给自己造孽哦!“玄同”,这才是解析的关键!老子在此是告诫后来的修之身者,要将后天意识的“心猿意马”栓住,堵塞它而限制其活动。这个“閉其悶”,原来在老字当中,这个“悶”,在“心”上面还有二横,那就更加形象地说明,要将这个心猿意马锁住、栓住!现在的“悶”没有那二横,这个象意不太好解,所以有的人就乱解一气。有的人,甚至解释说要消灭你的智慧,胡扯!“闭其门”,那就是说,你“修之身”的时候,一定要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个大门关起来。“和其光”,是要把自身的五德之光、心灵之光,与自然的大的能量场的道光德能混同起来,用你的众生之心处在那种环境当中去“思”。对于这个过程当中,在意念上产生的这个“兑”的现象,要挫。什么叫“兑”?兑即缺金,就是说圆圆的金片上面缺了一个口,你要把它挫平,恢复到圆状。因为,只有圆的状态你才能保持住稳定。而且,还有“解其纷”,这个杂念起来了,你要及时止念、断念、离念、再断念,才能保持住这种与自然相交流、相沟通的状态。 “是谓玄同”,不是后天的“同”,不是意识上的“同”,是思识上的“玄同”。这,就是“修之身”与“道玄”相融体悟的实践过程。你做到了吗?你“玄同”了吗?如果没有“玄同”,就请最好闭嘴勿言。为什么要歪解?歪解,不仅误己,还要害人! 有个故事:有个老师带了一帮徒弟,而且这些徒弟都挺听话,刻苦地实践。有一天,其中有一个学生,就喜滋滋地一大早跑到老师跟前,当着大家的面,一跪说:“啊!老师,我可高兴了,昨天晚上我上坐的时候,看到了如何如何……。”他这个“看到了”三个字刚刚出口,他的师傅就从屁股后面摸了一把尺子上来,照着脑袋上就敲了一下,把他给打蒙了。他把脑袋一缩,说:“啊!老师呀,我这个是真的要告诉您呀,您怎么打我呢?”结果第二尺子又下来,又打了他,脑袋上起了一个包。这弟子还不理解,问老师:“我想不通哎,所以才问您呀!”老师第三尺子又敲在他的脑袋上。老师为什么不让他言呢?是因为爱护他,怕他“言而弗知”。你刚刚得到一点点,你就喜滋滋地忘乎所以,那就会“言者不知”了。这可是自然规律,这是我们生命的内环境与这个“知”的世界——思识的“知”的世界连接的一个枢纽。它的开关,就在我们的大脑额区的深层次,不能够通过语言去阻断它。阻断它以后,你再想连续,要花很大很大的力气,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老子才在这一章当中,开篇就讲“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可惜我们不懂啊!没有得诀就不懂啊!没有经过实践就不懂啊!大诗人白居易,不可谓不聪明吧?他都不懂,那何况后来的人呢?!解不开这些内容的真意,那也就必然大发谬论,自己还不知道犯了错误。这两位大儒的解读错误,我不好说他们是“愚”还是“智”,但是他们错误的释言评判,却给后世那些聪明智者、闻名的一些文人墨客,以及政、史、哲那些“大匠们”、“巨匠们”,留下了“引经据典”批判老子的口实和借鉴,以讹传讹,形成了妄评愚断的一股黑风,加重了后世一代接一代离道失德的程度。的确使人深切感受到“未修真时莫解老,解老须参常与真”,实在是一个根本性的原则。我们后人,仅凭聪明臆断,割裂“修之身”的实践而解老,的确是有一点“虽为祖宗孙,却不知祖宗心”的遗憾。 我们社会发展到了愚智时期以后,对老子思想的曲解和肢解、妄评,那就更是到了一个空前绝后的状态了。有的政治型的哲学家、史学家,甚至连古文的字意都还没有弄清楚,就开始捉笔如刀地乱加砍伐呀!有的则妄阐其意,随意发挥,帽子也随手而出,甚至连屎盆子都随意地扣将下来。仅根据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1998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这一本书所载,我们可以看到对老子的评价,那各种稀奇古怪的帽子有几十顶,有五十多顶。例如:杨国荣先生,说:“《老子》书的思想中心是帝王之术,是汩没人的理性,老子要消灭人的理性,消灭人的斗志的柔弱思想,他崇尚阴谋”,说老子崇尚阴谋。吕振羽先生,则说:“在老子说到物质和精神的依存关系时,虽还承认本体(朴)是先于概念(名)而存在的;但是,当他进一步去研究本体的究极时,就又绕了回去。他所谓的道的内容,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神化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唯心主义者”。侯外庐先生,则说:“老子哲学的道和德的二元论思想,德以下的半截(天地万物)和物质联系着,德以上的半截(道)脱离了物质实体。同时就其思想体系而言,基本是唯心主义的”。看一看,是不是把一个本来的“大唯物主义”强行地推向唯心主义,寻找这个斗争的目标啊?是不是自己就已经陷在矛盾里面不能自拔呢? 有的人说“老子代表没落领主阶级的思想,对统治者主张无为,对被统治者主张愚民。”说老子的学说“代表没落者的呼声和悲观失望的愤懑情绪”。有的人说“老子反对仁义礼”。“老子反对一切社会制度,反对一切文化,反对一切知识”。 有的人说老子“反对商品经。”为什么说他反对商品经济呢?因为他说“不贵难得之货”。“老子还反对忠孝,抨击仁慈,鄙视、鄙薄礼义,诅咒战争,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的无为思想是要取消斗争,是违反了客观法则的”。 也有的人认为:“老子代表的是周代社会的公社农民的思想。老子的学说宣扬恢复过去,恢复原始公社,停止社会的智力和文化的发展,这样一来《道德经》的社会伦理学说同时又是反动的乌托邦思想。”你看看,已经把他划到了反动的圈子里面去了。 甚至老子对于社会罪恶的揭发,也有人歪曲他的性质,说:“老子书中责骂统治者,表现了反压迫、反剥削、爱自由的进步要求。但是这种进步,有它的阶级局限性。所以在社会观、历史观方面,他又是保守的,甚至有些是反动的。历史向着老子所不愿走的一条路进行着。这是老子思想的悲剧”。 唉,读了这些先生的“解老大作”,真是让人有点欲哭无泪啊!难道我们泱泱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就是这样用西方的哲学思想方法进行判断和解析的吗?!我们自己还是个中国人吗?!既然是中国人,那么对民族人文文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就不知道呢?这一点,连外国的学者都知道,他们都知道中国的文化源自于“内求法”,源自于“修之身,其德乃真”。难怪,有个美国在中国招中国留学生的一位先生,对中国大学生监考、口试的时候,连问了几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这位大学生一问三不知。为什么呢?——没有学过。一个堂堂的大学生,不知道中国的历史,不知道中国的文化。因为中国的文化都被踢光了,都扫地出门了!我们的学生,一个个都成了黄皮肤白心的一只只的呆不拉几的“香蕉”。“皮”,看起来是像中国人,但是内里装的全部是西方的东西,自己民族优秀的文化一点也不给他了。你说,是不是有点让人欲哭无泪呢?! 其实,上面的那些批评老子的所有观点,都经不起推敲,一推就翻了。为什么一推就翻了?他们的观点,建立在自己不懂这个文化的基础上,连字都不认识,解不了! 难道,我们就放任中华道德传统文化,就这样在西方哲学思想方法的手术刀下彻底断代吗?!我们还是先看一段历史的记载吧。这段历史记载,幸存于庄子《大宗师》中,所记述的是颜回与孔子的一段精妙的对话: 有一次,颜回对孔子说:“我有进步了。” 孔子就问:“怎么讲?” 颜回回答说:“我忘掉仁义了。” 孔子说:“可以,还不够。” 又过了几天,颜回又跑过来对孔子恭恭敬敬地说:“我有进步了。” 孔子又问:“怎么讲?” 颜回回答说:“我已经开始忘掉礼乐了。” 孔子说:“可以,但仍然还不够。” 又过了几天,颜回又过来平静地对孔子说:“我有进步了。” 孔子问:“怎么讲啊?” 颜回回答说:“我坐忘了。” ——请注意这个“坐忘了”。 孔子大惊而问:“什么是坐忘?” 颜回回答说:“遗忘了我的肢体,抛却了我的聪明,离弃了身体,忘掉了知识,与大道融为一体,此谓之坐忘。”这句话,我们反反复复地多读几次看看。 孔子听到这句话以后,就赞叹道:“与万物一体,便没有偏私了;参与万物的变化,就无偏执了。你真是贤人啊!我只能从乎其后了。” 这一段历史的真实记载,保存在庄子的《大宗师》里面。 这一段孔子与自己的学生颜回之间对话的历史,我觉得就是对那些妄评者最好的回答!如果按照他们的逻辑,似乎仁义礼的倡导者孔子,也就应该是一个反社会、反文化、反仁义礼的“大魔头”了。一个儒学的大师、创始者,怎么能够这样反复无常地教育自己的学生呢?一方面,提倡世人都去实行仁义礼乐,克己复礼;一方面,却让自己的学生忘掉它们,这不是出尔反尔吗?真难以“理解”哦! 其实,就是这一个“坐忘”,就将我们现在的大学者们,隔在传统文化的千里之外、万里之遥。什么叫坐忘?在他们看来是封建迷信,“怎么可能坐忘呢?对不对?”——是有些难以理解。用西方的逻辑推理公式,生搬硬套来解释东方的文化,那当然也就风马牛不相及了。孔子,当时虽然还没有像颜回那样进入“坐忘”的境界,但他却是真正谦虚地倡导修身实践,并且知道这种境界的结果。所以,他在闻听了颜回的解释以后,才发出由衷的赞叹和中肯的评价,肯定了颜回已经达到了贤人的修养层次之中。 我国古代曾按照人的道德修养实践水平,将人的道德修为分为庶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这五大级别,这不是我杜撰出来的,是《黄帝内经》里面记载的。孔子谦虚地说自己“只能从乎其后了”,按照历史上记载,孔子的学生中有七十二贤人,可见当时的儒学界修养实践“坐忘”之盛况,也是非常典型的,已经成了社会的共识。我们怎么样?我们在坐的女士们、先生们,你们有多少人能够达到这个“坐忘“的境界啊?起码总有三分之一的人吧?对于这段对话,可以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吧?能够感同身受吗?大家能坚持下来,就是德道的幸运儿。并且我们所希望的,并不是这么七十二贤人,而是应当达到以千万计的真人!那才是真正的德布中华,道传中华,德传世界!希望我们共同努力! 老子在《德道经》中,反复地倡导圣人之治,却又说“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绝学无忧”。这四个“绝”字,近八百年来,竟然将我们现代的学者们一个个都难倒了,都绊倒了,都摔跟头了,解错了,误判了。老子的四个“绝”与颜回的六个“忘”,是不是具有一种异曲同工之妙啊?可以说妙极了,绝妙!但是,现代人怎么就不知道呢?这种现象绝非偶然啊!——不是偶然现象。上面所列出的对老子的批判,哪一样错解,又不是同样的一个原因呢?!我们的智识逻辑推理性的意识,与老子的修为和思想境界,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面上,我们却要拿起笔来,自以为是地写上一点自己的见解,怎么可能解得了老子呢?!当然,这些现象也不能完全责怪我们的大学者和大专家们,要怪就得怪大儒朱熹。他为了去争个什么“主根”、“辅根”的位置,而将道儒两家强行地隔绝,把孔子倡导的、颜回和学生们都长期坚持实践的“坐忘”,给抛弃了。 在唐代时期,这一实践道德修养的好方法,儒家还是继承和保持得挺好的。但是,到了朱熹所处的宋朝时期,“半日打坐,半日应厅堂”的儒学传统内求法,就被他给革命掉了。他一刀子给砍掉了,以表示儒学与道学毫不相干,远远高明于道学。而且,在理论上他为了建立一个儒学框架,拼命地在道学里面借用一些词汇,将儒学拔高、升高、丰富。所以,后来的儒学先生们、学生们,一个个就只会玩文字猜谜游戏了,后来到明朝的时候也就演变成八股文了。这是朱熹大儒的功德啊!从此,也就只有少数道儒兼学的人,才得以能够弄懂祖先们的慧智文化。可惜,这样一来,这些人已经不是社会主流了,成了“稀有品种”,在民间自然地承传着。这种现象,也算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大的败笔吧…… 到了近代,早已经抛弃了祖宗们实践方法论的学者们,那当然也就很容易被洋墨水的外求法,——也就是意识型逻辑推理、反复试验的方法论,灌输得腰粗肚圆,头高昂起来了,哪里还会知道祖先们还有“修之身”的内求法呢?!即使有,他也不愿意下这个功夫啊!只要考分高就行了,有了高分数就有了地位,有了声望,有了钱财,有了名誉地位,那个“内求法”还要它干啥?看一看我们现代的教材当中,只论智不谈慧,连灵感都不能提倡。发展到什么程度呢?发展到不顾脸面的程度——甚至将爱迪生的那段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那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重要。”这一句著名的天才的名言,给生吞活剥地劈成两半,将“但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这个极其重要的后半截的原话,长期弃而不用,到现在课本中都是这样。反正爱迪生死了多年了,没有人找他们打国际官司。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后面的这半截话、半截文字,那么前面的半句话的意义,也就完全改变了性质。我们都知道,爱迪生本人就是个天才――发明天才,他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而得出的这个由衷之言,我们为什么就不敢面对,却要断章取义呢?这不是有毛病吗?爱迪生本人相信天才的存在,他对天才持有一种“有条件地承认”的态度,还是唯物的。也就是说,天才是重要的,但是即使具备天才能力,也需要努力。爱迪生也承认努力的作用性,但是,他归根结底通过自身的感受,而更为重视这个灵感的作用力。可是,我们教人怎么教呢?我们的教材上从来只取用上半截话、第一句话。这种截取法,等于是全面地否定了灵感的意义,就把人导向盲目的奋斗和努力之中。 而且,做学问也不应该如此断章取义吧?马克思主义是无私无畏的,为什么害怕天才发明家的名言,而断章取义进行教育呢?这样断章摘句,本身就是愚昧的行为,不是在培养和发现天才,而是在扼杀天才出现的可能性。人难道真的就没有天赋吗?灵感难道就真的是迷信吗?如果,连每个人心灵中对事物的灵感的捕捉,也属于迷信,那么迷信一词的界定范围也就太大了一点。这样做,反而会把人们都弄成傻瓜的。它不是把人引向聪明,会断绝了人类智慧的开发! 老子的学说,可不是愚民的学说,那才是真正系统性地增智开慧、启迪灵感的学说。要说灵感,我国传统文化那才是集灵感之大成,是系统型的、系统化的灵感思维。灵感不足的,可以通过“修之身”,开发、培养出灵感和提升智慧。如果,这个增智开慧也超出了“限定”的范围,那也就只能苦笑了。难怪中华传统文化这么多年来倒如此大的霉,差一点儿就全部被扔进垃圾箱中!——其实已经扔进了垃圾箱,近几年才想起来,又开始捡回来一点点而已。 要想正确地掌握和解析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唯德辩证唯物主义”学说,那还真得首先掌握东方文化研究方法论与西方文化研究方法论的不同。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论证出一个“子丑寅卯”来。要把这个方法论——东西方的不同,弄清楚。我们东方文化的方法论,虽然从宋朝以后就开始失落了,从社会化,失落成为个人化了,但是由于她具有深厚的底蕴,所以仍然支撑着东方文化方法论的主流。国际上,西方众多学者和有识之士所青睐看重的,正是这个具有浓郁的民族特征的方法论,他们看重的是这个方法论。因为,早在十九世纪,西方以逻辑推理反复试验分析为主的这个方法论,也称为“外求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已经十分明显地暴露出来。为什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嘛!就像大海面上一个个的孤岛,互不相连,是水平面上升起一座座的岛屿。学科越来越细,越来越多,这种方法就造成了最近几个世纪所特有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就阻碍科学的前进了。那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单纯地采用分析的方法去认识世界,已经明显地表现出困难性,而西方人发现:《老子•德道经》,最强调事物的整体性、协调性,她和西方以逻辑推理反复试验分析的方法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所以才回过头来掀起了西方的老学研究热潮。关于东西方方法论的不同,已经作过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再说一遍也就显得罗嗦。 《老子•德道经》的方法论,简而言之就是“修之身”的内求方法。这种方法,就是整体把握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深入实践,反复升华认识天人合一的客观规律,通过“体之于身而知道”,系统性地把握万物变化的内在机制。正如孔子所言:“与万物一体,便没有偏私了,没有局限了;参与到了万物的变化,就无偏执了”。这,也就是一条无所不包的“大唯物主义”的、实践出真知的路线。古代,虽然没有现代这样的科技手段,但是以老子为代表的先祖们却寻找到了一条认识自然真理的简便的捷径,就是通过每个人自己的“修之身,其德乃真”,而认识自然真理和其中客观的唯物的科学规律。在这种系统性的全面的修德实践中,同时去开拓出自身的“智观”和“慧观”双重机制,使心身的道德修养进入到大智慧的高度。 例如,传统中医学的“经络学说”和“气血学说”,无一不是这种道德修养后慧观下的一种最新奇的结果。就像传说里面说的:药王菩萨是透明身,能看到吃进去的每一种药。神农尝百草,能看到吃进去某一种药在身体里面如何运行,所以他才写出了这个药经。那不就是一种慧观吗?!那么这种慧观我们具备吗?我们拥有吗?可能也是难得拥有吧?!不过,我们不能不承认它的存在呀!这种大智慧,在深度上大大超越了现代人,甚至超越了近代科学的水平。例如,经络学说,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之前,就曾经被许多人斥之为唯心主义的产物、封建迷信的残渣,但是,可惜它却无情地被发展中的科学所证明了它的客观存在。当时,个别戴着 “科学专家桂冠”的领导人,曾信誓旦旦地说:“死人身上没有的,活人身上肯定没有”。这种论断,那简直是斩钉截铁,从而拒绝进行科学的研究和验证。等到国外研究出成果以后,虽然再也哑口无言,但是这种扼杀民族文化遗产的这个错误,我不知道他是否会受到科学良心的自责。 近几十年以来,这种现象发生得很普遍。为什么呢?无独有偶,几十年以后历史又无情地重演。你看看,中科院的院士、著名的理论物理科学家、哲学家何先生,你看这个名气吓人哦,戴的桂冠很高哦!他高举着反对伪科学的大旗,撰文说:“中国传统文化百分之九十是糟粕”。一看到这个题目,自己差点从凳子上面滑到地上来,读到他的“大作”,我真为他提前进入了自己生命的愚智时期而叹息啊!叹息什么呢?叹息我们中国这么一位天才的科学家即将“熄灭”了。因为他进入了自己的愚智时期,再研究出来的结果千万不能轻易相信,真不敢相信他就是智商极高的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并不完全是精华,确实存在着糟粕,这点无可争论。但是,如果像何先生这样论断“百分之九十是糟粕”,糟透了,那就的确让人难以理解了,非常地费解了,可能我永远也想不通。他对传统文化了解多少,我不知道。但是,既然他如此激烈地反传统,他却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充满了封建迷信、糟粕的色彩。还真怪,他一用就是几十年,居然还不改名,不尽早地与自己封建迷信糟粕的姓名彻底决裂,怪不怪?真是一桩咄咄怪事。请看《隋唐演义》:“祚:真主已出,隋祚不长。”《东都赋》:“往者王莽作逆,汉祚中缺。”常见组词中:祚长(福运久长);祚薄(福分微薄);祚土(福地;疆土);祚胤(福运及于后代子孙);祚庆(福祐)。这个“祚”字,也可能是他家族的辈谱,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也就更是“封建”或者“迷信糟粕”。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是爱搞什么“宗族辈谱”之类的玩艺儿,尽是一些“封建糟粕”,人家西方就是不同,从来没有什么“宗族辈谱”。根据他们的理论推理的话,西方没有的,在中国有,肯定是糟粕。 我们再来看看他的名字当中这个“庥”字,“庥”字的意思是什么?如果翻一下古书的话,大家一看就知道。《释言》:庥,荫也。庥庇、荫庇、庇护;庥荫、保护,福祐、庇护。求什么庇护啊?在传统文化中大多数都是求神庇护,绝对不会是求人保佑的!这不就是“站起来以求神庥”?这个“庥”字的“迷信”成份特别地浓重,“糟粕”的内涵太明显了!在传统文化中作为组词的基本单元,一看就与神的庇护相关,是文化“糟粕”而无疑。这个“庥”,就是在神庙内庥荫,求取庇护保佑,与求神或者谢神庥庇、庇护相联系。如果能够改个英文名就比较好使,英文的单词分类比较明确,不像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字组词,弄不好就成了糟粕,英文的归类是糟粕归糟粕,精华归精华,宗教归宗教,科学归科学,医学归医学,只要归类去查字典,就可以找到一个“精华”的名字,那么取个这样的名也就无可挑剔了。或者建议他取个德文名字也行,那绝对不是糟粕。 但遗憾的是,将这样一篇文章和这样一个名字放在一起发表,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以糟粕之人论糟粕之文章。糟粕加糟粕,审查者也居然没有发现,非常奇怪!当然,由于时间关系,对这篇文章我就不想谈什么观感了。因为,如果仅仅按照这个题目,按照尊敬的何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这一个科学的、伟大的、正确的论断、研究结论,逻辑推理运算开来,那么我们就只有再回到秦朝了,再经历一番 “焚书”,再回到汉朝去看一看刘邦是如何“溺冠”的,就需要彻底地清理书斋和图书馆,要全部换上美、英、德、法、日等先进国家的洋文书和何先生的科学著作,才能彻底将那百分之九十的糟粕清理得干干净净。我们所万幸的是,何先生这个“伟大的科学论断”,没有真正全面地转化成应用科学。如果真要是转化成为应用科学的话,那可是一番大的运动哦! 这样讲,当然是一种苦涩的、无奈的幽默。但是,这几十年来的确是挺奇怪的,正好合上一句“怪事连年有”,这一时期特别多。就只能感叹在愚智时代是什么怪事都会发生的,见多不怪了。 下面,主要是讨论一下第三个问题,闲话少说,还是谈正事重要。 三、掌握老子哲学思想的四把钥匙 我们要想正确地掌握和解析老子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辩证唯物主义”学说,首先就必须遵循黄老学说本身的特点,其基础就是要使解析者本身具有“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要将这个思识的调动和启用,摆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这个实践过程,就是解析《老子•德道经》的厚土,这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也就难以真正地学习和掌握老子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主义”哲学精神。有了这个基础,还并不能全面解析老子,还要掌握四把开启《老子•德道经》哲学宝库的钥匙,有了这四把钥匙,才能真正地进入其中。 《老子•德道经》,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宝典,她包罗了宇宙的万有。我们现代人由于离道失德太久,“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未能普遍地展开。——当然曾经短暂地展开了一下,但是由于不懂老子,不知道重德只重利,未能正确引导而又被人强行地掐灭了。并且,《老子•德道经》是一种用“慧智性”的文言文所撰写,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地迅速、全面解读她颇为不易。但是,由于世间的事儿是理通才能法随,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在理论上我们必须要弄懂她,才能全面掌握和深入学习实践。所以,我们要先介绍一下“四析法”,使大家在理论上能够弄懂、弄通她,在智观的意识上建立起系统研究的概念,从而全面地指导修真明德、修养德道的实践。并且运用《老子•德道经》,去证人生,看社会,观世界,做好这个“德道之人”和“德道之行”。 《老子•德道经》的哲学灵魂,用两个字就可以高度地加以概括,这就是“德”和“道”。要想弄懂弄通老子的“德”和“道”这两个字深刻的内涵,把握住老子“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学说思想的意义和精神,使其成为身国内修真明德、社会中治国安邦的指导思想,那么,就必须首先在身国内勤奋地修真明德,要用好这个“四析”方法论,多角度、多层次地全面地对《老子•德道经》进行解析,从而系统性地较为全面地去展开它博大精深的内涵。 四析方法论,就是运用“象、数、理、炁”四种方法的解析方法论。这四个字,是黄老学说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一个解析方法,古代的老师们都经常将它称之为“四把钥匙”。我们如果没有这四把钥匙,那么也就难以打开《老子•德道经》的这个哲学宝库的大门,要用这四把钥匙,这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不能与西方文化相提并论的一个鉴别之处。有了这个四析法,运用好,要以“修之身”为前提、为基础地运用它,将先天的转化为后天的,运用好这个“象、数、理、炁”四析法。这是一个整体的方法,是一个连接,是一个转化,所以这个“四析”法非常重要!我们要想掌握这个慧智性的哲学思想,那你就要用这四把钥匙。全方位、多角度地深入《老子•德道经》中进行研究和实践,而且与“体之身”同步实践,它们是一个整体的方法,不能或缺。只有这样系统论地、全面地把握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且通过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再实践,才能达到“体之于身而知道德,体之于民而知治国”,从而在自己的心身中和社会中走出一条实践出真知的正确道路。 我们先看看“四析法”对“德道”这两个字的解析——简要解析,然后再详细地分析一下其中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逻辑推理理念。有的人说中华传统文化里面没有逻辑推理,那是胡说!这个“四析法”,就是非常典型地运用逻辑推理来认识先天理念的方法,它是一座桥梁。它不能取代“修之身,其德乃真”,但是,对于没有进入到“其真、乃真”的这样一个状态的人而言,这个逻辑推理的“象、数、理、炁”的分析方法,就是我们的一道桥梁。用好它,就容易使我们比较容易去明白《老子•德道经》到底是在讲什么,也就不会在那里胡吹、乱侃、瞎评,造了因、造了孽还不知道。把这四把钥匙掌握了,再来看《德道经》,即使不进行“修之身”的实践,也不会离题万里,错误百出。 象析法释道和德 首先,谈谈第一个字“象”。道的象,是“○”和“无”;数,是零(0);理,是《德道经》的道篇的道;炁,是修之身的空明之光。 德的象,是“⊙”和“德”;数,是一(1);理,是《德道经》的德篇的德;炁,是修之身的五德能量。 我们看一下,要如何用这个“象”来解析“道”和“德”。 象:《左传•僖公十五年》这本书当中,说“物生而后有象”。你看看,这个物诞生以后就有了象,不都是唯物的吗?怎么能说它是封建迷信?《易•系辞》里面,说“见乃谓之象。又,象也者,像此者也。”很精妙嘛!《素问》曰:“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传统中医学中里面,不是有“脉象、病象”等等象么?这个“象”字在现代文化当中,除了指公园里面的“大象”以外,一般泛指“现象”。例如:象纬,就是指日、月以及金、木、水、火、土等五大行星,亦泛指天体的星象。人们也常组词而用于描述一些现象,例如天象,像新闻报导的某某地方半小时打了300多个雷,起了多大的风,那不都是天象么?还有险象、旱象、景象、真象、假象。人们常用“万象”,来形容宇宙间的一切形状、样子、景象。这是从字典上来看这个“象”的意,把这个把握住。 《老子•德道经》之中,有五次用到“象”。例如:“执大象,天下住”,也就是说:“观察到了、把握住了其大无外的宇宙的整体之象,在那种状态下再来看我们身处的“天下”这个小环境,也就像一动不动一样,可以更为仔细地观察和体悟。执,有“定”之意,专业词即为“定观”。那么,我们一般的人怎么去解释这个“执大象,天下住”的?难道是把印度的大象用一根绳子拖着,天下就停住了?!——你不进行实践,你解不了“老”的! 还有一个“象帝之先”,这个“象”,在此则是形容道诞生于“帝”未产生之前。这个“帝”,包括了上帝,也包括了皇帝,那么这也说明老子的哲学思想不是为封建迷信制度服务的,不很清楚么?!他的“道”在“象帝之先”,已经告诉你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戴上一个唯心主义的帽子呢?就从这一句话里面,我们就可以给老子平反,不要再给他戴上“封建”、“迷信”这一类的大高帽子!这些“桂冠”,老子这个老头儿可能戴不起,不用帽子工厂制造这些帽子来框着。要先弄清楚,再来定作帽子,而不能首先就把帽子甩出来,让我们祖先去戴。子孙“关心”祖宗也关心得太出奇了,不做衣裳而做帽子,专门给祖先们开着帽子工厂,春夏秋冬都给他们戴帽子;就没关心给他们做一件新衣服,送给他们穿上,也不知道是真孝,还是假孝。 《德道经》还讲到“天象无刑”。刑,《易•本命》:“阴为刑”。《易•蒙》:利用刑人。注:“兑折为刑。”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意即指“天象没有刑罚杀戮”。这个天象,它不存在着去人为的惩罚,因为它无心,当然也就没有刑罚、杀戮。当然这个“刑”亦与“形”通假而用,也就是说其规律肉眼难以观察;一旦观察到了,你就把握住了客观规律。 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方面,老子也作了大量的论述,像“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忽恍”、“忽呵!望呵!中有象呵!”等等。 这里的“象”,都是指修身明德实践过程中体认的象。 如上所述,象,既存在着肉眼可以观察认知之象,也存在着非肉眼可观而需要在明德过程中体识的象。也就是说这个“象”分为两大类,——“常道”的象和“非常道”的象。我们在此暂时先以讨论“常道之象”为主,不再过多地去论述“非常道”之象。 “见乃谓之象”,所以黄老之学中就常用可见的象来表述“道”和“德”的意境、形态、理义,希望后来的人们通过“见”而知其义。 那么,我们下面再来看看,如何以“象”来解析“道德”这两个字。黄老之学常用图形来象喻道,比如说用一个圆圈的无极图“○”来进行象喻。道本无名,强名曰道。道本无象,强画空圆,以示圆周无际,弥纶宇宙,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除了用图进行象喻,古代还用字来进行象喻。例如,用这个“无”异体的、好像是简写的这样一个“无”来象喻道。这个“无”并非简体字,而是近代简体字取用了这个古代的异体字。这个“无”字,其实是古代的大智慧者特意根据元炁(气)的“元”字所创造的象意字,它与繁体“無”字通意共用,但是这个“无”字则是专用来以表述道之象。这个字就是一个象,所以这个“无” 字,古人还是知道的。无:《段注》:“盖其义谓上通元始,故其字形亦用元篆上母于一”。王筠《句读》:“此说字形也。元在二之下,无之一竖撇通于二之上,故云然”。许多的史学家、哲学家、政治家,都不知“无”和“無”这两个字的本义,望文生义,错解妄评《老子•德道经》,就是因为不知解老中要用“象”来进行解析这一把金钥匙,所以不仅误己,同时害人于天下。 我们现在的智是有限的,远远不及于老祖宗们聪明。你把握住了这个象意,那么你就掌握了一部分;你失去了,你就可能一步踏到自己挖的陷阱里面。我们这个简体字不就是这样么?正是因为有了简体字,你分不清到底是现在改的,还是原来有的,也舍不得去翻一下字典查一查,没有那个严谨的治学精神,望文生义就开始下论断,那当然就容易错误。我们掌握这两点,这个“道”的象,主要是用一个“O”来象喻,再就是用这个“无”——异体的像简写的这样一个“无”,来进行象喻。一般常见的,就是用这两个图来象喻。 那么“德”之象的图形是“⊙”,也就是画一个圆圈,再在中心点上一点。这也就是用无极图,再在中央点出一点的这个图像,那就是“德”。那么在象喻德的这个圆圈上所分布于四边的,分别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四种德的能量成分和德性的品格,是这四大部分共同地构成了这个“德”性图像的圆的周边,而中央的这一点,则象喻的是真信之德的能量和品格。这样以来五德就齐全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常画“⊙”,用这个图来代表“德”的原因。 古代用字来象喻这个“德”,是直接用“德”的本字进行象喻。我们来看看这个“德”字。《说文》:德,升也。什么是“升”呢?《说文》里面没有介绍。这个升,即提高升华品格与能量之意。什么样的品格?什么样的能量?——“德”的品格和“德”的能量。在北京的保利博物馆里,展示着一个三千年前的古代的青铜器皿,在这尊器皿上共镌刻着九十八个字的铭文。但是这个“德”字在这九十八个字当中却出现了六次之多,而这六个“德”字的书写方法还都不一样。有的专家说可能当时还没有定形,但是我觉得,古人是从多角度象意性地将这个“德”字展示出来,反应“德”的本质特性。这说明,“德”字通过这个图像的办法,在古代已经是社会极为崇尚的理念。这个字既带着这个“德”的信息,也带着这个“德”的内涵,被社会和人们所重视。人们已经深知“德”的内涵和对性命以及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远远比我们现代人所理解的要深刻得多,这个面要广得多,所以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去认识它。 当然,《说文解字》这些方面很值得研究。像《经典文字辩证书》里面,就谈到“春秋说以人十四一心为德。”我们汉字的“德”字,的确是这样,有的“德”少了个“一”,现在的“德”基本上都有个“一”,是由双人傍、十、四、一、心五部分共同组成的。其中用“彳”象意百姓、众生,“十”象喻十种善心,“四”象喻言、听、视、行四项行为准则。整体字的象意就是:一心不二地实践十种善心行为,严格地去恪守四项行为准则,为百姓、为众生做出奉献,这就是“德”。 “道”之象析和“德”之象析,一定要看到两重性,一,是她里面要有一种反应实质的品格;第二个,关键是她的能量反应。“道”之象析和“德”之象析,我们在意识范畴中,主要是必须把握住用简朴的图象、文字等等见而知其义的方法,喻示这个道“无”和德“一”内在的真理性。去运用万象一理,以一统万,复归其一的图象、形象、象形、景象、征象、气象、表象、现象、象声、象兆等等阐述和表述“道”和“德”。关于在思识和天人合一状态下的象析,由于是属于“体之于身而知道,修之于身而明德”的非意识性的“体认”,没有实践则难以认同,所以我们在此就暂不作更多的说明。当然,如果你立志于摆脱这个愚智,作一个明符其实的明德之人,明白德道的人,能正确解读《老子》的人,那么就非得修之身,实践修之身,不能做夸夸其谈的嘴皮子道,甘当光说不炼的假把式。必须得用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去开发你的慧性,去进行实践。 当然,用这个象解释“道”和“德”,对一般人而言,可能难以品到其中的这个味道。我曾经跟画家讨论过,如何用“道”和“德”的这个简朴的图像原理来认识“道”和“德”,画家都比较认同。因为,很多的画家都是靠灵感来产生创作意识。实际上这个观念也是我的看法,因为祖先们传的方法当中,就有简朴的这样一个“修之身,其德乃真”的方法。就是刚才那么一个“O”作为图像,就那么一个“⊙”图像,你真的观进去了,就能够体悟这个“道”和“德”。曾经有一个画家喜欢跟我聊天,说怎么去体会这个“道”,怎么去体会这个“德”?我就说,你画画不容易么?在你的纸上画一个大“O”,你做做,你看,你就看这个“O”,看进去了你就有道;没看进去呢,你就还离着道。他还不错,这个艺术家的心,他的确容易专注如一,后来他用这个方法连续创作几副富有灵感的画,获得了大奖,那说明这个“道”并不难啊!就在这个象里面就能够体悟。这四把钥匙要是都掌握了,那这个《德道经》也就大行于天下,社会也就道德化了。这是用象来解析这个“道”和“德”。 数析法释道和德 其次,我们下面再来谈一谈以“数”解析“道”和“德”。在黄老之学中,道如果以数来喻之,则是零“0”,也就是“无”。以数喻道的时候,也可以用“無”,但是为了避免混淆其义,所以老子特别选用异体字“无”替代而用之,以示区别,以示道“无”的特征。这点我们要把握住,掌握好。《老子•德道经》中,共有三次提到了“数”字,其中最重要的一句是:“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所以,建议不要太复杂地去陷在这个数学游戏里面,你守好“中”,用好这个“中”,两边都兼顾,整体把握,不要陷在里面,要学会跳出来,这是它的意境。其余二句,是“善数者不用筹策”和“故致数舆与舆。”那的确是啊!我看到外国的小孩、小学生,都喜欢把手指头伸着在那里数数,中国小孩子也有这种现象,但是很快他们就摆脱了用手指头来进行筹策。古人是用稻草,——一根根的稻草进行筹策计算。老子在这里就提出了“善数者不用筹策”,在大脑里面一转就完成。 读完了《老子•德道经》,那老子可是用“数”的大师啊——数学大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始终居于零,用于一,运于二,演于三,取简而不用繁,很简洁、轻松地就将宇宙天地万物,全都囊括于他的“大唯物主义”哲学的理论之中。《老子•德道经》文中,直接用“无”之处高达八十九次之多,这其中以无为“0”之意者,占了较大比例,大家可以自己去研究其为零之意。 黄老之学中,以数喻德,主要是以“一”为用,用“一”代表初始的这个“道”所产生的宇宙物质能量和它内在的物质品格的纯而不杂,独立为一。 《老子•德道经》中,共有十五次用到“一”,其中以“一”来象喻德高达十二次之多。老子在《德道经》的第二章一开始,就气势磅礴、浓墨重彩地用排比句的方式,一个紧接一个地连续用了六个“一”,一气呵成,将这个“一”、这个“德”对天、地、神、人、王的根本性作用,做了精辟的阐述。他将这个“德一”对于宇宙天地,对人类、个人以及国家社会的巨大的根本性作用,揭示和推演于短短的六个排比句之中,他的这个大智慧,的确是令人叹为观止。他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由此可见,老子居于“0”,用于“1”,那的确是精熟无比,深得“0”和“1”的神韵,浑然一体,了无障碍。 老子在他的《德道经》中,多次用到“一”,无一不是直指宇宙、自然、人类和社会的根本。他都是在揭示宇宙的自然规律的至简至易,认识世界必须要返归德道,探根寻源,把握源头活水,得其一则万事毕。人类就是因为贪婪,求于多得满足,最后也就失了德“1”,离了道“0”,丢了根本还浑然不觉。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视之而弗见,名之曰微;听之而弗闻,名之曰希;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三者不可至计,故捆而为一”。“一者,其上不攸,其下不忽。寻寻呵!不可名也,复归于无物。”等等,老子阐释了很多啊!“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这每一句话的气魄很强哦!你要是把握了这个“一”,你就能够驾驭天下,放牧于天下,把所有的科学都当作你鞭子下的羊羔,进行放牧。我们看看,有没有道理? 这个数学,人们称它为“科学的无冕之王”。几千年以来,科学之王的数学,为人类屡建奇功。数学在老子手里可以称得上是深得其义,运用娴熟。他运用一个“0”和一个“1”,就将他的道德哲学理论完全性的数字科学化。我们发现了没有?凡是能够数学科学化的东西,才能称之为上乘的学问!然而恰巧,老子的哲学思想他就能够数字化,而且他是把握关键的两个数字――“0”和“1”。这个现象,可以说在哲学界、在整个世界上,也是无出其右的首创。非常遗憾的是,我们中华的子孙没有深得老子的“0”和“1”这个二进制运算中的个中三昧,没体悟到,在数学界未能早于西方破解这种二进制的算术。这与唐代以后我们逐步严重地丢失背离了《老子•德道经》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这种背离,使我们的民族缺少了真正的大智慧者精神的滋养和启迪,这可以说是整个民族的痛楚。 我们自己未能承袭老子的大智慧,但是,在一六七九年,与牛顿共享创立微积分盛誉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这个莱布尼茨可了不起,他撰写了《二进制算术》,就成为了二进位制的发明人。想想看真是心里发酸呐!他都成了发明人。老子的理念,这个“0”和“1”早就阐述得非常清楚,可惜我们的数学家就是没有发现它。莱布尼茨还特地制作了一个纪念章,献给对二进制感兴趣的奥古斯特公爵,上面用拉丁文写道:“从虚无创造万有,用一足够了!”听听这个话,“从虚无创造万有,用一足够了!”这与《老子•德道经》的“道生一”、“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无”何其神似啊!从这一句话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莱布尼茨的确在数学界已经深得数析法的真髓——道德的真髓,这个道德的真髓在数学上的表现,被他所掌握了,真是令人赞佩不已。可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史学家,直到近几十年还瞧不起这个“0”,瞧不起这个“1”。只有极少数的学者,勉勉强强地点头承认老子的哲学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这个“朴素”东西中的数析法,却被西方科学界善加利用,从而推动了整个西方科学迅猛地发展,将我们远远地抛在他们的身后。正是因为我们自己长期否定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肯、不能、不愿意主动地从中吸取精神的食粮,因而也不能接续精神文化的断代期,也发现不了祖先存留给我们丰富而宝贵的财富。如果不能彻底地改变这种现状的话,我们将可能世世代代都要仰人鼻息,低头生存。真是希望这个现象不要真的发生,希望它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吧。 这位莱布尼茨,虽然没有读过《老子•德道经》,但是说出来的话怎么跟《德道经》还异曲同工,一个味道啊!是不是他也是唯心主义?是不是他也是封建迷信呢?莱布尼茨虽然没有读过《老子•德道经》,如果他当时发现了《老子•德道经》,他肯定会拥抱老子,相见恨晚。莱布尼茨在发现二进制以后,曾经从一位当时从中国回国的传教士那里,了解到东方《易经》中的阳爻和阴爻符号以后,他欣喜若狂。因为,他从中得到了二进制的强有力的佐证,所以他更加坚信一切数都可以由“0”和“1”创造出来。(当然也有理论研究,说他是先受到《易经》的启发而发明二进制算术。)他的发明与《老子•德道经》的“道无”和“德一”理论,真是一种异曲同工,混然天成。“从虚无创造万有,用一足够了”,这才是真正的“绝学无忧”。可是看看我们自己,却又有谁能解得到这其中的滋味?其实,我们看一看,我们该解得开这个滋味,只是这么多年来我们都没有真正地去认识它。难道宇宙自然的各项真理,都要等到西方一个一个地做出解答、完成应用以后,我们再开始跟着跑,并且还准备高声喊着:“根据历史考证,这是我们祖先早就发现了的。”从而聊以自我宽慰么?! 莱布尼茨的理论,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信息网络革命,迸发了震惊全球的神威,使整个世界为之如醉如痴。它牵着全世界所有的人的目光和所有领域,都进入了他的这个“0”和“1”神秘变化的世界之中,再也难以跳出来。我们能说老子的哲学是唯心的吗?!我们现在能够坐在这个电脑跟前,共同地去运用这个数学、这个科学,的确是感到有点无奈、可惜。其实这个二进制的算术,还将更深入地影响到我们世界很长一段时间。虽然现在又有新的一些多进位进制,但是这些多进位进制,都无法与这个“0”和“1”的二进位制相提并论。那些多进位进制,都只能是这个“0”和“1”二进位制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它没办法与老子的这个“无”和“一”,莱布尼茨的这个“0”和“1”相提并论。 这个数学,的确无愧是科学的“无冕之王”。简单到不能再简单、朴素到不能再朴素的一个“0”和一个“1”,就将宇宙万物尽收于掌心之中。谁能在自己所处的领域之中,参开了这个“0”和“1”,谁就肯定能把握住机遇,把握他所处在领域中的发展方向,并且能够左右世界的发展和未来。“修之身,其德乃真”那真是一个揭示自然规律的真理。这个“0”和“1”,能将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升华到人类的前沿;这个“0”和“1”,也能将整个世界推向真正的进步。 从数学科学而言,我们从电脑的风靡全球,完全可以佐证《老子•德道经》并非我们的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所讲得那么简单,是不能仅仅用“朴素”两个字就能涵盖老子学说的博大精深的。“虚无创造万有,用一就足够了!”,既然我们不肯相信自己的老祖先,只相信西方科学,那么这两句西方科学家说的话与老子的话,简直像一个模子里铸造出来的,我们现在应该能够听得进老子的话了吧!我们是否能够用好这个道“0”和德“一”,进行民族的复兴呢?是否能够用好这个“德一”建设好和谐的社会呢?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老子成功地将“0”和“1”运用于他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的哲学思想中,就使他的学说和哲学思想历经几千年而不衰不败。无论社会历史如何升降浮沉地变化,无论人们如何曲解他,意图毁灭他、诬蔑他,都无法将他淘汰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他那顽强的生命力源自于何处?从数学的角度而言,这种生命力和能量,就源自于他牢牢地把握着这个“0”和“1”,他牢牢地立于“0”,用于“1”,这是他历尽沧桑终无败的根本原因所在!虚无的道,创造宇宙的万有,用“德一”就足够游刃有余地展现开来,推延出去。任何聪明的人都别想推翻得了他!这就是自然真理,这就是道德的无穷魅力,这就是老子“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思想的灵魂!他牢牢地把握着宇宙自然的根本真理,当然也就任何人都难以撼动他的学说一分半毫,难以真正地逾越他,以及推翻他的思想。 人类科学再发达,也离不开基础的“0”和“1”,离不开这个博大的“无”和“有”的初始。可惜,我们的史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却说:“所谓的道的内容,并不是物质的东西,而是神化的东西”。那么请问:“0”是物质的东西吗?你如何将这个“0”加以神化呢?老子在通篇的《德道经》中,又是用哪一句话将他所阐释的“道”加以神化的呢?老子的哲学既超越了唯心论,也超越了局限性的唯物论,将这两者包容在他的“大唯物主义”思想之中。也许,你会说老子根本就没有用“0”来象喻道。那么老子特意地不用“無”来象喻,却是用异体的“无”来象喻,不就是在告知我们这个“无”的特殊性吗?“无”和“一”这个连小学生都能作出正确回答的问题,怎么却会难倒我们这些满腹经纶、才高八斗的学者呢?而且,莱布尼茨的科学发现早在一六七九年就发表了,并且逐步地进入了应用科学阶段。我们如此地崇尚西方科学、哲学,但是这几百年以来,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将这两者必然地联系到一起呢?!一结合起来不就能够正确地解读我们的《老子•德道经》么?!不就能给老子一个中肯的评价么?!不就能够赞美一下我们的老子了么?! 我们有些学者不愿意承认这个“无”的客观存在性,认为“无”就是虚无主义、唯心主义。但是,却没有想到老子的智慧是超常的,他将自己的道德哲学思想,用数学方式象喻性地加以阐释,期待着终有一天能被世人所认识。但是想不到的是,这个认识和破译的人却是个德国人,而且还并非是受老子的启发而破译,莱布尼茨完全是凭借着自己的天才自己发现的。面对莱布尼茨的科学成就,我作为黄老之学的子孙,的确为我们的民族感到羞愧!非常感谢莱布尼茨的伟大发现。这么简单的数学命题,老子讲得又是如此清楚,一代接一代的“象数理炁”四析法解析《老子·德道经》的经验,就保存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宝库之中。 我们为什么就没有想到静下心来研究一下呢?我想如果以马克思的智慧的话,他如果知道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数析法如此简捷,那一定是佩服而不会反对。而且,马克思本来也就从来没有轻易、轻率地去批判任何先哲,他就从来没有把西方的老祖宗苏格拉底这位著名先哲判定为“奴隶主义思想家”或者“奴隶迷信”嘛!苏格拉底,根据马克思的社会分类学说,是在奴隶社会时期。我们的老子,刚好是在封建社会时期,所以老子很光荣地就被戴上封建迷信的帽子,而苏格拉底相反没有这样的帽子。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找不到这些名词,因为这个“封建迷信”,恰巧又是我们自己的创造和发明,这四个字的滥用,不知直接或者变相地棒杀了多少传统文化的精华!那么多价值无法估量的文物古迹不就是毁在这四个字上吗?!我们太会“发明创造”了,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更重要的是这种现象,对人们精神文化上的创伤格外地深重。如果我们还想要继续坚持使用这个“狼牙棒”的话,我建议,最好法学家和精通传统文化的理论家们精诚合作,在法律上进行仔细的、全面的、认真的、细致的一个界定,立一部法出来。上万字、十万字都没问题,立得越细越好,省得有些人再用这个“狼牙棒”随意挥舞。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被这个“狼牙棒”打得鲜血淋漓了,已经惨不忍睹了!如果再允许这种“狼牙棒”在我们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随意挥舞的话,对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造成的伤害,那真是百年都难以治愈啊! “0”的物质属性,以及“0”内的物质特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只是由于这种物质超越了人的意识认知范围、意识认知的极限。人的认识范围,是受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发展所制约的,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发现一项它才能接受一项。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意识这一系统之外,不是还存在着一个思识系统吗?——思想思想嘛,这个客观存在的思识系统,这一系统只要我们去启用它,那么就可以与自然交流嘛!在这个天人合一的状态中去体悟,去“体之于身而知道,修之于身而明德”。主动地接近和进入这个“0”之内,把握这个“0”和这个“1”。许多天才们的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不就是这个思识系统中的慧觉区的某种透发和闪现吗?!《老子·德道经》所提倡的圣人之治方法论,就是系统性地开发、启迪人类思识系统的科学方法,在历史上曾经广泛地被社会和人们所使用,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地被社会人们的贪心私欲所抛弃了而已。所谓“庶愚以财利为用,贤良以道德为学”。正因为如此,道德学问才逐步地被人们失落,丢了。 民族的复兴,道德复兴,以德治国,这个契机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如何科学地应用和展开,还《老子·德道经》的哲学真面貌,扭转我们的历史错误,将《老子·德道经》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科学转化成为社会的应用科学,也就成了摆在我们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老子·德道经》的道和德、无和一,从数学解析而言,无疑是宇宙自然的真理,是万物运化的法则,完全是唯物主义的学说。莱布尼茨在数学领域的科学发现,再次证明了老子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哲学思想的科学性。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如果我们的每一项事业,如果我们的全民族,都能真实地去学习继承和实践老子的道“0”和德“1”的大唯物主义和唯德主义的哲学思想,实践这个“修之身,其德乃真”,那么,我相信,在精神世界如果我们用好这个“德一”,我们的民族必定会成为全世界各民族向往的中心!如果我们在经济领域用好这个“德一”,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必定会走在世界的前列!如果我们在科学领域用好这个“德一”,那么我们在各门类科学发展研究的领域,同样必将会位居世界的前茅!那也就真正地能够实现老子所说的:“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牧”,整个世界、文化、经济、政治、哲学的发展全部将归于“执一”。天下将太平,万国重来朝的景象必定会再现在我们未来的时代之中! 这是以数来解析道德,这个解析我看就很明细,很明白,再也不会小瞧老子,我们的信心也会提升起来了。 理析法释道和德 第三,如何以理来解析道德呢?这一块内容比较多,只能简要地谈一下。 以理来解析道和德,同样的,我们先了解一下理字的本义。这个“理”字,在《说文》的字典里面说:理,是治玉,就是说,雕琢这个玉,顺着这个玉的纹路,来进行解剖、分解。《韩非子·解老》里也提了一点,他说:“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荀子·儒效》里面也谈到:“井井兮其有理也”。由此可见,以理解析道和德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性系统。道和德都是唯物的,成物之文也就存在于整部的《老子·德道经》之中。这个《老子·德道经》全篇都在阐理,德篇的这个上篇,以论德之理和法为主,而以论道之理和法为辅;在下半部的道篇,则以论道之理和方法为主,而以论德之理和方法为辅。它这两者基本上是溶会在一起,稍微有一点主次的分别。 理通法随,理和法常常是合一而进行论证,这个也就常常简称为“理法”。我们由于离道失德日久年深,我们的身心中,不论是意识系统还是思识系统,都距离道和德相去甚远,我们心身中的道和德都甚薄甚薄。所以,通过学习老子道和德的理论,转化和提升我们的意识状态和水平,启迪我们的思识状态和水平,也就是增智开慧,那也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和必须完成的过程。 所以,从理上解析道和德,如果在这里展开内容是比较多的,而且这些理,我们也正在逐步地进行释读。认真学习和实践《老子·德道经》,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将会逐步地完成我们对这些理的解析。应该完成的,我们都会把她公之于众,所以在此就不再赘述,大家注意学习相关的内容,同步地跟上也就可以了。 由于黄老之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内容丰富的巨系统,理论丰富,内容复杂,我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很难做到面面俱到,没有几十年的努力,难以把她全面地掌握。就是几十年,你也只是在这个沧海当中的一个小小的港湾中,游了一转而已,还不能够说掌握了全部。所以,就不必求全性地去掌握。不要求其全面,关键是要把握根,把握文化之根,把握这个基础。把握这些关键的纲领性的理,进行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实践,——修身明德的实践!然后在实践当中,就逐步地加深对理的深化和拓展,以及更大范围的学习。 炁析法释道和德 第四,这四把钥匙的最后一个字:炁,“象数理炁”的炁。 以炁解析道和德,那就是一个以能量物质解析道和德的过程。由于人类科学在发展中没有深刻地去关注这一领域,所以对于炁的物质性,到现在为止,还只是发现其中的磁、电、光、声四大现代物理学所能了解和掌握的物质。对于其中更为复杂的、多样性的物质和作用性,目前都还不得而知,还没有相关的科学实验报告。他们的了解深度,也就只能是在这四个方面有所验证,确定了其中含有这些物质。 所以,如果要想全部借鉴现代的科学成就来解释她的特性,那就还得等待着科学的发展和更为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多能够被我们的意识所接受的科学理论,从而逐步地全面加深对这种物质的智性认识,那就要等很长时间了。 在这个等待现代科学的发现之中,我们对这种物质,她的唯物性,对她认识的主要途径,还是必须依靠祖先遗留给我们的“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对于这些经验,我们自己通过学习,也采用“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实践,走一条实践出真知的道路,从而在自己的心身内部去实现以炁解析道和德。这就需要调节我们的意识系统,用我们的思识系统引导我们修身明德,修之身而明德,体之身而知道,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逐步认识炁,认识这个能量,认识这个物质,解析这一物质与德和道之间的关系,这就是目前以炁解析德和道的最现实的途径。 那么,用炁来解析这个德,这个德就是以炁的方式和物理形态存在的能量和营养。这个德,在淳厚没有朴散之前就是“一”。这个“一”,一旦失去上德的能量状态以后,就会分解成为五种能量形态,也就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五种德能形态。老子指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此可见这个“气”(炁)对于万物的作用极其重要。如果没有正气(炁)的营养、协调、平衡、中和,那么万物的阴阳动态平衡也就难以维持,从而容易出现混乱和剧烈的变化。当然,这种用理炁来解释德的方法,我们在实践者的体内是可以观察到的。那么,上德的能量状态,就是一种固态的能量,也就是传统金丹学说当中的丹的状态。这个德处在中间状态的时候,就称之为液态性的能量,就像液体一样。如果再往下,那就是朴散以后,就是真正的炁态。这就是从我们体内,身外所能观察到的这个德的能量性质的三种模式。从这三种模式的自观和他观、外观,也可以把握这个德处在某一类状态之中。 《老子·德道经》当中说:“道生之,而德畜之”,“道者,萬物之注也”。这也就是说,道化生万物,而德以能量的方式养育着万物。这个“畜”,《孟子·梁惠王上》中说:“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看来这个“畜”字,在这里就是一种养育之意,而并非一种漫骂。“万物之注”,那也就是道光德能啊!这个能量灌注于万物之内。因为《黄帝内经·灵枢》当中,也揭示了这个德的物质能量性。它里面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个黄老之学和传统文化当中,普遍认为人的生命是一种性和命双重结构复合在一起的整体。两者不可分离,一旦分离也就是生命的终结。并且,认为人的性体系统的营养主要来源于天德,是这个道降布五德营养滋养我们生命中的性体系统。所以,《黄帝内经·灵枢》当中才说“天之在我者德也”。而这个大地,这个肥沃的土壤能够生长出五谷杂粮,这个五谷当中所含的五谷之气,它主要是营养我们的命体系统,所以说“地之在我者气也”。实际上,这两句话就鉴定了这个德和这个炁,而并没有将炁与德混为一谈。德的特性与炁的特性,她的来源是不同的。所以也希望政治家、哲学家在解老的时候,不要把这两者混为一谈,随便给她扣上一顶气/功的帽子。这帽子在定做的时候,一定注意,分寸要掌握好,不要随便乱扣。 宇宙中的五德能量营养精神,地所生的五谷营养命体。这两种能量物质在人体内流动分布传输,而使我们的生命具有活力,性命的动力能量就是这个炁。由此可见,黄老之学所阐释的道和德,并不是单纯的伦理道德,也不是小成的那个什么功,而是直接关系着人类生命生死存亡的物质能量。当然,老子也同时强调了德一能量的伦理性,他在揭示德的养育功能的同时,紧接着他就指出:“物形之,而器成之”。所以万物才尊道贵德嘛!那么,这个“物形之,而器成之”怎么解呢?这就是说虽然道生德养,也还需要“物形近道,器具德性”,要有基础,要有前提,要能够主动地去接受德的滋养,要具备这种品德资格,要成为能装载承受德能的德器。这就像我们的命体系统一样,如果我们的命体丧失了吸收的功能,我们即使大量地进补营养很强的一些食品,甚至整天挂着吊瓶,保健医生天天跟着屁股后边转,强行地输液,输各种高级营养物质,进行体液的补充,由于命体这个“物”,它不具备能接收、应用营养的功能形态,形不成形,器不成器,那么就难以受用,性命也就难以持久。所以,在治疗当中,如果不迅速解决接收利用功能的恢复,那怕您再好的能量也会死亡! 人类性体系统的营养摄取原理,对这个德能的吸取原理,也是一样的机理,而且更加强调“物形之,而器成之。”五德能量,虽然能够营养精神,但是如果我们不注重道德修养,道德伦理丧失了,也就是损坏和破坏了我们自己的接收功能,把天线也去掉了,高频头也摔掉了,那么这些接收功能、储存功能也就全部地失去了。所以说,道德伦理的丧失,就使自己难以称其为承载德能之器。不具其形,难成其器,这样的人即使你将他放在饱和的德能环境之中,也难以持久维持,更何况现代科学还没有办法营造出这种治疗环境。那么,这个小命,不管是小命也好,还是老命也好,总是要分离啊! 所以,我们能否接收道光德能的滋养,全在于我们的“修之身,其德乃真。”通过道德品格的修养实践,才能够使自己具备德性之形,成为良好的德能承载之器。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系统,才能吸收到丰富的道光德能,从而滋养精神系统。老子说:“上德如浴”,这就是说,当我们的德性修养处于上德境界时,整个生命的全部,我们身体的内外,这个性体系统和命体系统就全部充满了德一的饱和能量,如同沐浴在强的能量场之中充分地获得和吸收德能的营养。“上德如浴”,是描述了我们整个浸泡在像液体一样、像固态的、透明的这种光里面,在这个能量场中。你看看,那不就是细若柔丝的,像早晨薄薄的、淡淡的那种雾态的能量场吗?! 这个上德,刚才说到她的固态情形,但是这个固态,它有穿透性。这个特性,不是我们后天语言所能准确描述的,只能感同身受地去体悟。如果进入到这种“上德如浴”当中,那也就能够验证我们是否是这个“形”、是这个“器”。不要因为我们暂时地、短暂地处在这种“上德如浴”状态,就错误地认为自己已经达到了。要谦虚,道德修养实践者永远都是一个迁善者、悔过者、自我批评者。只有通过这个方式,才能知不足!吸收满了这个上德的饱和能量,也要谦虚。老子还说:“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这就是说,德性品格高尚并且德能丰厚的人,就会像婴儿那样纯正无邪、纯洁无暇,没有私心和贪欲。 所以,以炁解析道和德,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大系统,专业性强。要想用短短的时间,在这里全部讲透,讲细,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且我们已经有过不少这方面的论述。在此主要是围绕《老子·德道经》的大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德主义思想,涉及性地介绍一点内容,从而强调道和德的物质性、老子思想的唯物性。道光德能是物质性的能量,她们就是我们明明德,照亮自己的心身,同时照亮周围一切的能源。她们就是社会清明、精神文明的动力源。把握住道光德能,我们的生命将是亮丽的人生!我们的社会将是天下大公的盛世!我们的民族将会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面,我们运用象、数、理、炁四把钥匙,对《老子·德道经》的哲学思想,进行了一些肤浅的初步解析。我们如果循着这个四析方法论,深入地拓展开来,将对我们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老子的哲学思想和圣人之治的方法论极有帮助。 今天就讲这么多,由于时间关系,而且网络上我看了一下,也传不出去了,那么就终止到这儿,另外再抽时间把相关的内容讲完。好,谢谢大家! 初稿:千江月 诚信 尊道 校对:无为-55555 文字整理:诚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