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熊春锦先生讲德经第一章(一)

时间:2004-12-15 10:5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第三十八章 论德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2003-11-07讲座录音整理) 〖原文 〗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

第三十八章 论德

讲解一

(根据熊春锦先生2003-11-07讲座录音整理)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三十八章“论德”。这个德可以解释很多。在一个“德”字面前,世人解释的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瞭乱。但是《道德经》写得非常丰富,非常全面,真是添一块嫌肥,减一字嫌瘦,达到了一种完美的程度,何必解释那么多呢?还不如我们直接来读《道德经》。当然,先把这些词意了解一下是有帮助的。有的同学反应说有点难理解,实际上也并不难。

上德无量包天地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个“上德”是高级的、上乘的德性,实际上它就是“道”。“不执”,因为道的自然特性决定着,因为它拥有了,怎么还会去执呢?因为它本身就是圆满的德,也就是道,所以它是自然的流露,是本来的显现,是道完整的自然全面的外显,所以说它就是上德。当然,要解释开来,首先还是要从字面上做一下简单的分析,在简单的层面做一个解释。这个“以”字在这里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后面用到了很多“以”,不要被这个“以”字障碍了我们的理解。

  “上德不德”,实际上也可以稍变一下,先把它说成是有德。“是以有德”,因而他就是真正的德。这样理解比较直观,也容易理悟。只是要深入进去,要靠我们的爱,到深层次去感悟道德的状态,进入那种不可言状的心灵状态。

  为什么有道的人都有那么深厚的、博大的对自然万物的爱?这都是因为有淳厚的德性。为什么道的文化讲仁爱,佛的文化讲慈爱,耶稣的文化讲博爱?这些可以说都是因为有道、有淳厚德性的相通。有没有德?是不是上德?从对众生的爱就可以观察出来。如果你的心里对于宇宙众生、对宇宙万物,难以产生那种博大的、深厚的、广泛的、无所不包的慈悲慈爱,那可以说就不具备对于上德的理解,也就进入不了上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我们的德性一定要聚,不要损失了德性,这就要小心翼翼地去注意修德、补德、执德、守德。如果不是处在那种上德的状态,不是很自由、很祥和的状态,那你就有得失之心哪!而这种得失之心,可以说人人都有,这是德性还不完善的必然。因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离道失德的人,都处在一种无德之性、上德丢失的状态,必须重新步入到上德的无为状态。如果处在有为意识中,为了表示有德,就会标榜自己的德,显示自己的德,自然也就处在下德的状态下了。反过来说,我们的德性不足需要积聚,但并不是为了积德而积德。 有意为德不为德 。要把这个“有”的观念破掉,破掉有意去做一件好事。因为一旦有意了,你就会算账,你就会一、二、三、四、五数着去加,你会想今天我做了一件什么好事,该值几斤几两?该得到什么回报?对我内部的变化会产生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无德的表现,别看你去做了,也没有德。因为你的心灵里有了障碍,有了障碍你向清静无为迈进的污垢,不足以圆德。虽然你做了好事,但只要你放在心里,你把积德作为向社会伸手索要功名利录、搜罗钱财的一种工具,你心里只要产生了这种回报的念头,都是执德的表现。你执于德就绝对没有德。为什么呢?你看,一棵树从小长到大,给人类以氧气,它开过口没有?同样在道德环境里成长,这个天地里充满了道德,道给世人的德性都是平等的,它何曾因为自己哪一天给人类的氧气多些而向人类乞讨过,作为索要的理由?因为没有欲,它是在很自然地表述它的德性,并没有求回报。相反,我们人类由于离道失德,失掉了这个道德场,不知道主动地去亲近道德,而是斤斤计较,在有了私欲的前提下去研究道德,讨论道德,想有所得地去索取德的回报。那么道是无情的、无心的,也是自然的,你的想法在道的面前难以获得。这对于自己德性的圆满也会成为极大的障碍,相反还加重了你离道失德的程度。

  所以,我们必须得兢兢业业、小心谨慎地保持不失德的状态,克服为善为德而动心的后天意识。修道德别掺杂人心,别掺杂欲望。要把前面“道经”第一章读到心里,道的至公无私,那是一种自然的大舍无得,没有得失之心,不求回报的德。要修上德,首先要破心关,要通过研究《道德经》,读《道德经》,来明了什么是上德,什么是下德。如果你执于下德,那就很难真实不虚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个“上德无为”,是指圆满的德性,合乎道所具有的品质德性。它一定是无为的,是一种自自然然的,不掺杂后天点滴灰尘,没有尘埃,一定是无为状态。即使有德,也认为没有。象解放初期那些老革命家,中央的一些首长,都具有很高尚的品德。那个时候,你要在中央去找一个清官,那找不着,因为大家都是清官,上下都讲道德。在毛泽东主席的思想引导下,当时人们的心很朴实。老革命家通过枪林弹雨冲杀出来以后,对道的掌握,对德的行持,都很具备,他们自觉地遵守德行、德性,品德非常高尚,他们的德行没有内缺,都显得那么有力量,显得那么朴素,那就是一种上德。

  阴阳一分以后,出了心以后,“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它就退到了一种有为的状态,故意去作,故意去行,反而成了心灵的一种负担,所以说“下德为之,而有以为”。要把这个“以”字先抽掉,“而有为”就容易理解。再把这个“以”字移进来,再念时就能品悟到它的内涵。要看看自己心里是不是“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是不是有意为之?如何尽快地调适到“无为”“无私”的状态?

仁慈义悲为无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面已经谈到了德,下面就要讲德行不足的方面,就到了“上仁为之”的阶段。为什么上仁不是“无为”?而是“为之”?因为“仁”已经是德的成分之一了;德是完整的整体系统,而仁是这个大系统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在有为的状态下,才能够使这种仁德的培养“而无以为”。这个“而”字在这里有一个进入无为的含意。 “上仁为之”是要有能动性的,有一种心灵力量的推动去修持这个“仁”。那么这个“为” 的运作的过程,都是在“为之”的有为状态下,在后天参与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说仁、义、礼、智、信这五德的培养和产生,与我们内环境中的正觉正念的善用密切相关。虽然修 上仁 是有为的过程,但他是在正觉、正念的状态中去进行的,不是后天意识的求德、求仁。这种行为是很自然的,因为它是“上仁为之而无以为”。如果没有这种“无以为”,就无法到达上仁,上义,上礼,上智的境界。所以要通过培养上乘的仁性、仁德,从而进入无为之道。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到了仅仅修义德的时候,就有所不同了。因为“义”比“仁”又要低一层,距离德性更远了。所以老子在这里说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完整的义德是在有为的状态当中进行培养、生成、巩固、提高的。“有为”是在比较全面的后天状态中修持的,含有一种自我治理,自我规范,自我校正,是一个偏重于有为环境状态中进行修持的状态。

  如果我们离德更远,离道更遥,再发展下去,就到了“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到了这等地步就糟了,离道离德更远了。完美的上乘礼德,是要靠有为而为之,连这一点还得不到人们的响应。因为世人的心已经封闭得差不多了,难以与义德相应。在每个人的内心环境里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再看看社会上是不是这样?当提倡“文明礼貌”的时候,已经没有文明礼貌了。为什么呢?因为老子那时在更深层次、更高领域已经观察到今人的内环境,看到了社会和众生离道的距离、失德的程度,这是人类在心灵、意识上产生的必然结果。当仁义之德远离之后,在提倡礼德以弥补人们心中德亏的时候,以礼德这种种美德教化众人的时候,却得不到世人的回应,得不到大家的尊重。反而把手举起来:“拜拜,你那一套我不听”。“攘臂而扔之”,就是把手举起来,作出一种甩的姿势,甩掉不要。由此可见人们对道德已经不重视了,这种状态在《道德经》里剖析得很深刻。

忠信薄时礼德离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大家都离道、失德、远仁、失义,经过这几个不同层次的下滑以后,已经距仁远了,离义也远了,靠礼来规范、制约心中的德。看一看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道德丢失了就靠仁来治世,然后再到以义为治,然后再降到以礼而为。到了大力提倡礼德的时候,可见人类心灵严重污浊的程度了。

  我们研究道德、修证道德的时候,观一观自己的内脏,看看内五行,看看这五种德性是处在上仁状态?还是处在上义状态?还是处在不仁、不义、不礼、“忠信之薄”的状态?拿一把解剖刀对自己心灵进行严格地解剖,不要怕痛。这样我们才能校正人生,亲近道德,全德合道。如若到了“忠信之薄”的状态,那可得下大功夫了。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这个“前识”,可以说是“智识”用事。这个“识”,是智识的意思。在五德之中,它是“道之华”,是表面东西。如果只重视这个表面,那就是舍本求末。人们对自己进行解剖、观察时,常常以“智”用事,这个智再聪明,再精明,都是“道之华”,不可取。要看到更深层次的实质,要透过表面去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这样才能从更深的领域避免“愚之始”,而进入道的本质。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是“德经”第一章的总结性语句。“大丈夫处其厚”,厚什么呢?厚在其德。让德性淳厚,而不要被表面东西障住了心灵。要高度重视深层次的东西,处在厚实的位置上,不要居其薄。这也使我联想到我们的修真内环境现象,有人常常重视外面这个阴我识心,被它蒙蔽一生。大脑当中也是这样,大脑表层的智识堆满了整个大脑的面积,而且还在天天往里面继续装呀、积呀,越积越多。怎么样去把大脑皮层剥掉,进入里面那厚厚的质层 ? 质层的功能都还没有开发出来,只知道开发表面那个皮层。老子当年没有解剖刀,他怎么知道在我们心中的差异,心场的差异,大脑当中后天的结构差异?他离得这么遥远,却讲得这么深刻,真是不得不佩服啊!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希望大家根据这一句话参一参,悟一悟。看看我们在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过程中,是不是还 居其薄 ,还没有 处其厚 ?是否还在 居其华 而没有 处其实 ?这个“去彼取此”在内环境中完成了没有?如果完成了,不就是道吗?就不是在口头上谈论道德,停留在语言上,而是真实淳德入道、全德成道了。

  今天根据大家提出来的问题展开来说了一下,可以结合起来看一看。我口中所讲和文字表述的,只能作为一把钥匙。要能够真正地学通《道德经》,必须要靠每个人把自己的心场、身场打开,这是一个大原则。我不希望大家把我所讲的东西当作教条。一旦当作教条,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德在真心不在嘴

  有一些同学很容易陷入教条,甚至是陷入迷信,这样是不行的,对你个人没有任何好处。象前一段,我说了当时的时空场,大环境、小环境与整个气运的变化,适合于清因消业。于是有的人就执迷了,迷信了,有的甚至不工作而在那里诵经。你诵得开吗?你好可怜啊!赶快醒吧!你那样消业是消不动的。你那是执德,执于德的便无德,没有任何作用。你要不信试试看。相反有害,对你自身有害,对你家庭有害,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有害。你没有一个博大的胸怀,只想求得自己个人的解放。你在解放谁?在超度谁?你的心太自私了,父母不管,丢掉妻儿不管,你解放谁?你这一辈子谁都解放不了,你众生心没有立起来,即是自已长寿有什么用?那只能是祸害众生,祸害家庭。知道的同学要提醒这一撮人。进入迷信状态绝对是违反科学的。《道德经》确实是一部合乎自然真理的科学,既简单,也丰富。应该先把它读通了,再去相应,去实践,去求证。

  可是有的同学偏偏要强加入人为的主观因素。都是在道、在德的自然状态下出现的,不带丝毫后天的痕迹,不带主观意识的强加,这才合乎道。你如果有了追求心,有了攀比心,有了智识心的作用,那就违背了本来的意义。看看我们有的人走出去,面黄肌瘦,还不如一般人健康,你怎么能说服社会?你自己的生活都调节不好,怎么样去认识道德?怎么样去影响周围,改造周边环境?你服务众生、奉献众生的怎样去实现?不但实现不了,反而起了反面作用。为什么一定要强加一些不科学的、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主观意识在里面,去强行进行呢?

  对这样一些情形,我真感到头痛。现在是天高地远,不然的话,一个个都得打板子。因为你糟蹋了宝贵的东西,糟蹋了道的赐予,糟蹋了道的慈悲,玷污了德的性质。要尽快纠正这种非道德的状态、非道德的现象。既救你自己,也救大家。 我求你们了 !!!希望那些执迷者、迷信者及早醒悟。

  对于《道德经》的导读、讲解和领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希望大家先注重自己的熟读和理解,有了一定的领悟之后,再按照我今天所讲的方法,突破断句,突破标点符号,先不要看具体的文字解释,就这样直读。直读之前要进入三调状态,调适得比较完善以后,再进行颂读。先垫一个底,然后再到这儿来听课,借助大伙共性场的作用,依靠众多老师的帮助,就更容易解读这一部“万经之王”。这样有利于我们自身的生命再造和道德水平的递增,以至于合道、证道。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41215/138.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