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观妙 讲解四 (根据熊春锦先生 2003-11-07 讲座录音整理) 今天开一个周末的“PARTY”(聚会),祝大家都能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今天非常高兴,因为今天同时是我们这块“道医天地”满月的纪念日。自从“道医天地”建立以来,确实成了大家非常温馨的家,使我也就能及时跟大家见见面,在空中聊聊天,谈一谈道德的内容,谈一谈《黄帝内经》的内容,共同学习提高。 打开门窗迎光明 今天我们进一步学习《道德经》。我们前面几课谈到了理论,现在需要将自己调整到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因为中华古老的“道德文化”是一个巨系统,这个巨系统必须要通过两种科学的模式,才能够真实不虚地接受、学习和了解,并且掌握它。所以,首先得将我们的身和心调整到符合“理炁科学”的框架内,符合“理炁科学”要求的状态之中。在这种状态之中,再来学习和实践“道德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将“理形科学”当中所存在的更为深刻的内涵解析出来,并且加以吸收和转换。所以还是希望大家搞好三调,调好自己的形,使自己的形体与自然相连没有障碍。也就是说要把我们形体上的门和窗打开,使它敞开,在这个家中能将自己的身和心都敞开,把门窗打开,来一次高质量地换气,对我们的身体进行通风换气。注意将你的百会打开,双手的劳宫穴打开,双足的涌泉穴打开。想一想,注意将任脉上的重要门户膳中穴打开,将肚脐眼“神门”拉开,将自己的夹脊穴打开,就象两扇门一样左右拉一拉,用意念去把它打开。我们身体这些看不见的生理系统,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就是说它是由我们的意念所能调控的。我们的主观意识对形体这些看不见的生理结构,具有可控性、调适性;这些可控性和调适性是随着意念力量的大小,而有比较明显的差异。用意念进行调控是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效果的。只要你注意了,并且去这样做了,就能产生不可名状的生理、生化效应和作用。把这些圆圆的门左右拉开以后,再想一想把全身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也就是说把全身 365 个穴位都整体想一想它的分布位置,虽然你可能不知道这些分布,那就整体式地想它全身无处不是穴,无处不是窍,都把它放松打开,这样有利于在讲解《道德经》的时候,都能获得一种不可名状的状态。 这种调适调节,也是在实践《道德经》第一章里这样一句话:“常有欲以观其徼”。这个 徼 落实到我们身体上,也就是这些穴窍门窗,这些经络。通过这些可感、可知和不太容易捉摸的穴位、经络和气,体悟一下这个 徼 在我们身上的微妙。要学会这种体悟和感悟,否则就没有办法达到“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状态。不保持这种状态,要想研究《道德经》,学习《道德经》,实践《道德经》,那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对形的调适,首先重在对体表的穴位、经络,进行整体的开放性的调适。再深化下去,对身体的肌肉、骨骼、神经、血管甚至全身所有的液体,都要把它们调到松、静、自然的状态。因为“有水必有气”,所以对体内液体的调适非常重要。 光有形还不行。也就是说把握住了穴位和经络,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还要把握住其中的液体。有形的水是血,是神经液、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淋巴液,全身所有的水分,称之为“体液”。人为什么会有气?可以说与全身的这些水有密切的关系,水的流动速度决定了气的旺、盛、衰、弱。体内的液体流速过快,使气不可留,不可存,容易丢失;体液的交换流动过于缓慢,会使气滞存、气塞、气闭,不利于健康。 “有水必有气”,这在“外环境学”、“风水学”当中是经常遇到的。其实,我们的身体也跟风水相关。大道一理,观之于外而知内,观之于物而知身,道理是一样的。在水流、河流弯弯曲曲似有情的环境里,依山傍水,山明水秀那种生气盎然的环境里,我们会感到非常愉悦快乐,心情舒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这是因为弯曲之水前有生气。这种气滋养了山水、青草、树木,从而使它们得了旺盛的生气,才会使我们感知到了这个气的存在,所以产生了愉悦的感觉现象。我们的体内如果调节得好,不过份紧张,也不是过度松弛,处在一种中和的状态,那么体内的气也就处在一种生旺、长养的状态。 对调形要紧密地结合道德的原理来进行,紧扣着这个总的原则,来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相结合,那样我们的形身也就容易调了,容易达到比较和谐的状态,与场性外环境相交流,相沟通。这是对形体的松、静、自然的要求,应当掌握好,才有利于研究和实践《道德经》。 调整心身归于一 在这个前提下,去想一想如何使主观意识这个阴我退位?如何使深层次的阳我、真我出来主事?如何保持这种大自在的状态? “我退位,吾登台,无为境,大自在 。”催一催内环境与整个自然和道德的同步化合,抓住根本来调节自己的心身。在掌握好理炁科学妙理的前提之下,经常关注一下这个状态,再来研究《道德经》,相信许多不解之迷,难解之迷,难解之情,通过保持这种状态,而能进入一种真实不虚的心感体悟。这样常常能够解析真意、本意,同时也能促进我们体内三元系统的变化。无论你是强身健体、治病疗疾、聚气炼丹,还是窥探人生或整个宇宙奥秘,相信在这一状态之下,就比较容易获得一种系统性的开发和应用。 我们这次的聚会,是为了开得更好、更利于大家共同去探讨《道德经》,请大家坚持这种状态,保持住这一状态,然后再来学习探讨《道德经》。对《道德经》我们已经花了一定时间,对道篇和德篇的第一章作了多次讲解讨论,但是意尤未尽。有的同学提出说还是看不懂,还是读不懂,有的字意、词意还是难以理解。所以我们今天把重点调整一下,再深化一下。 由于“道经”的第一章和“德经”的第一章,是整部《道德经》的纲领,百读不厌,百看不烦,反而越读越有滋味,越读心胸越开阔,越读对整个自然的感知,对道德的理解更为深邃。所以对这两章我们要将全身心融汇在其中,真实不虚地去心感体悟,心灵神悟。这两大组织系统和物质系统,有为系统和无为系统,都要同步地、深刻地去了解它和掌握它。 由于很多人对文言文的理解、解读能力比较差,再加上前人在解读《道德经》的时候,也有很多错误之处,所以增加了学习的困难。为了避免大家受误导的影响而走入歧途,我在这里再把这两篇逐字逐句地进行讲解,稍微展开一下。也可能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 自古解经人多许 观妙章第一。“道可道,非常道”这六个字,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断句。首先谈《道德经》的断句。文言文以及经文,在古代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要靠人的灵感思维去断句,去标识。拿来现在出版的《道德经》和其他的经典都可以看出,这种标点各有其说,其实反映的是每个人对经文、对文言文理解的深度和广度。不同的作者用他的主观意识所作出的判定,所加上的标点也就各不相同。所以我们在解读的时候,不要受印刷品文章当中标点符号的制约,要能够跳出来,逐步去学会不用标点符号,而用自己的潜意识,凭自己的灵感思悟进行断句。当然,在早期还是可以依靠这些标点作个拐棍,依着前人的经验,借鉴他们在解读中朴实性的经验。像 “道可道,非常道” 这六个字,有的在“道”字后面打个逗号,有的在“非”字后面打个逗号。不同的断句出来的意思的深和浅、广和窄,是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我们不能盲目的接受,要真正读懂,还有赖于我们深层思维的解读。其他语句也都是一样,都要自已去品悟体会。我在这里也不划条条,不划框框,建议大家用不同的标点符号去读一读,也许感觉就自然的不同,那种灵悟的开发也就会出现不同。 开篇第一句就点出了道,我觉得这个“道”字后面是应该点一个逗号。因为要突出重点,开篇就是要突出这个“道”的内涵和意义,然后再来阐述它,表述它。“可道”两个字呢?也就是对“道”的一种说明,是说道可以表述,简单的理解就是这个意思。再看“非常道”,“非”字后面打一个标点,后面是“常道”;这和“非”字后面不用逗号的读法意思是有差异的。这个“非常道”就总体而言,它阐述的意思是说这个“道”,不是一般平常道理对“道”的表述。先在字面上把持起来。有的人在“非常”后面打一个标点,在后面立起一个“道”。这些都可以去感悟一下,体会一下。综合起来看这些断句所表达的深层次意思,可能在我们的灵魂中,在大脑皮层,在大脑质层,对这句话的那个感觉,对这个“相”也许就容易建立一个框架。 当你一旦感悟到和扑捉到妙徼以后,那种全身性的意念融汇在宏观宇宙之中的感觉,那一生都没有体悟过的一种不可名状的现象,就容易比较真实地出现在我们内环境当中。解读这一句的时候,要掌握一些诀窍和方法,这会有利于我们加深或者逐步加深理解,从而达到自然地解悟、顿悟开来。把这些方法结合到自己平时诵经和学习过程当中,对研究《道德经》这一“万经之王”,寻根问祖,是有帮助的。 虽然“道”可以用某些方式表达,但是可惜我们是在低维空间,对于多维空间的事物、现象、物质的表述,都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早在两千多年前,老子也同样有这种深切的感受,所以也就用了“道,可道,非常道”这么六个字,来表述道的根本特点。不要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的意识去曲解“道”的根本内涵。因为“道”确实是太博大、太深邃、太广泛、太细致了,没有任何现成的理论方法能够将它完整地描述出来。虽然可以从某一个角度运用三维空间的思维和语言来形容它,作意识上的形容。但是一定要明白,我们所研究实践的和得到的成就,其实是非常小,只是世俗间的一般认识。也就是说,不是我们三维空间、低维空间世界里所完全能够拥有的。三维空间所拥有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仅是局部性的,不是道的全貌。 要想知道“道”的全貌,必须要通过解放我们的心和身,溶合到自然大环境当中去变化,才能逐步地体悟转换,重新再造,完成补充我们内部的德;通过这个德完善,再达到道境。这个“道”并不是一种常道。“常道”是太极顺旋转的演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四象,四象生五行,这样演变下去而展开来的,这是常道演化的一般规律,越演化就越复杂,越变化就越多越庞大。这个“道”它虽然在极为高深的空间之中,但它就是一,就是○,就是一种不可表述的信息。我们三维空间的意识、知识和文字难以简捷地表达它,但是它的能动性、能量性、可变性又是极为宏大的、根本性的。说它是物质也好,说它是生命也好,总而言之,“道”在这里要告知后来者掌握的,就是一种最朴素的、最简单平易的,是构成整个宏观大宇宙天地人的根本原动力。不能把它局限在从某一点上,某一理念上,某一个狭小的认识上,或者说某一段只言片语上。 可名非名皆在心 “名可名,非常名” ,这是第二句,同样也是六个字。这个“名可名,非常名”是对上面“道,可道,非常道” 六个字的延伸。如果世人能够掌握它,那么它也就可以“名”。虽然这是给了一定的名称,或者说是解释,但是也不要用后天意识去理解,不要把它局限在三维空间,不要把它局限在有为状态,不要把它局限在主观意识领域。 跟上面所说的道理一样,虽然给了它以命名,但不是一般的名,这个名可用也不可用。因为这个名无法包容那么丰富的信息所蕴藏的内涵。我们到现在为止,科学发展到现在,也还无法用一种名词或者一种方法来涵盖道的丰富而巨大的信息量。所以,道虽然可名,但是一定要超越这个名的局限性,因为它不是常道之中、现实之中人们所理解的名。要超越、超脱这个“名”,不仅是在身心上超脱,在理性认识上,在对文字的解释上,都要解脱出来。不为相所惑,不为肉眼所见的文字、耳所听的语言所封闭、所束缚,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去把握住这个“非常名”。否则,很容易陷入一种咬文嚼字,擅断道德的可悲状态,违背了作者的本意,距离真道相距十万八千里。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个问题,老子继续展开来,谈到了“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无名”,延续到了非常久远之前,在人们没有文字、没有语言来表述它的时候,那它就是一个“无名”的状态。当我们再深化再参悟它的时候,可以明白“道本无名,道本无言”那种状态;那种状态、那个环境只是一个开始。什么是“始”呢?如果简单的说,“始”好像是一个开始,但它又是一个根本,是一个最朴素、最原始、最初的一种状态。在那个洪荒之前,它就客观地存在着,宇宙大爆炸还没有形成,这一动的动式还没有产生,可以说就是个“始”。这个“始”字左边是一个“女”字旁,右边再加一个“台”字。在《解文说字》里,“始”是有“女之初”之意。也就是说,女性还在发育之初之始。所以“无名天地之始”也是在指“道”。“无名”在这里也是描述“道”还在不具备名相的时候,也就是宇宙的根本。 “有名万物之母”,这个“有名”指的是什么呢?也是指的这个“道”。无名也好,有名也好,实际上都是对“道” 的理念概念的表述。“有名万物之母”,就是说天地是万物,整个宇宙都是“物”,“道”就是宇宙天地万物的“本”,是根本。它一动便产生了淳德,但它仍然还是一种“道”。虽然说它是万物之母,但它就是“道”。将这个“始”和“母”连起来,它对我们了解这个“道”,体悟这个“道”,修证这个“道”,却是很重要的。在天地未生之前,在宇宙诞生之后,这么刹那之间的变化,经历如何的震动?你震动在大宇宙之中,还是震动在你的心?还是震动在你的腹?道的这种演化、变化与你内环境之间的关系怎样?你如何从这些文字当中去感应天地自然对我们内部的再造?如何回归到淳德、玄德?好好思悟这些问题对我们是有帮助的。抓住了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这个根本,建立起一种信念,一种信心,一种哲学观,一种思维观,这样有利于我们掌握分析的方法,来体悟“道”、感悟“道”,从而知“道”、进“道”,从而证道、得道、了道。没有前面这几句话深刻地阐释道的根本,我们就无法掌握方法,也没有办法亲近它。 在道和德上,如果我们真实不虚地感悟到了,觉悟到了,你就会建立一个真正的正觉正念,也就不会被世间眼花瞭乱的各种学说弄得神魂颠倒。“道”就是这么简单,很朴素,任何语言形容都是多余的,只需要我们的心和身进入其中去实践、体悟、感悟,感而遂通。“千江有水千江月”。“千江有水”,就是说,你体内能够产生道性物质,有这个炁,有这个德,千人、万人、亿万人都能见到“道”,证到“道”。“万里无云万里天”,是说那怕相隔万里,只要心头没有乌云遮蔽你的心灵,没有乌云阻挡你的身躯,当你的心和躯体处在一种没有云雾遮障的时候,你彻底解放了自己的内环境,那就是一片湛湛蓝蓝的天。天是不会变的,所以变是因为我们的心离道了,身闭塞了,德性德行缺失了,所以才无法进入那一种状态,去实现感而遂通,进行系统的、深刻的实践。如果我们在一些问题上,在这些认识上能够提升自己,把握住对道德的根本性认识,建立起一个正确的理念和信念,在这样的状态之下,去悟道、行道、证道。 无欲有欲观妙徼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这个“故”是承上启下的助词,可以译作“所以”、“因而”。“故”指的是什么呢?是说要了解这个“真常之道”,这个“道”的本意,这个“无名”,这个“有名”的本来面目,就需要“常无欲”。这个“欲”字,可以说点出了众生所以远离 “道”,丢失了德性的根本原因。真要做到了无欲,并且保持住这种无欲的状态,在这种前提之下,才能观到妙,知其妙。这个“欲”是遮盖我们先天慧性、先天状态的一种根本性障碍。能放下来,没有它,那就能心感体悟到“道”的奥妙。这个妙是极其丰富的,只有在无欲状态下,你就能够观微妙,观玄妙,观奇妙,观神妙,观仙妙。这是一种全面的观其妙。 “常无欲以观其妙”,这是比较完整的深层次的观妙。这种“观”是指“心感体悟”,是第三只眼的观察,是心眼的通观,是第三只眼的局部观、局限观,是心眼的通观、整体观,前提是要在无欲的状态下才能实现。你要体悟大道,不仅要经常在先天状态下、在慧观状态下去心感体悟,去眼观心观道的奥妙,而且要从有为过渡到无为。 后一句“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有欲”,就是说当你还存在后天,但是这种后天意识要控制在生理容许值之下,也就是说要建立在正觉正念的范畴之内,在这种状态下“观其徼”。对这个“徼”字前次我已经谈到了,在这里再深入说一下。这个“徼”字非常重要,它有一种“归”的意思,就是归属,分类归属;还有一种“边”的意思,身边的边,侧边的边。这个“边”,我们解释它的含义,可以拿一个钢丝圈,左手右手拿住以后,把它扭成一个“8”字,将这个“8”字圈向中间一挤,将重合的两个边捆绑起来,它很容易就构成一个太极图。这个太极图是重合的,必定是两条边。也就是说,太极图中央的弦线肯定是两条边组成的,一个叫阳鱼的内边,一个叫阴鱼的内边。这个“边”可以说就是徼。你们每个人都去做一下这个实验,对我们体悟道是有帮助的。我们曾经反复讲过,你能突破太极弦,达到一种通灵达神的状态,自由地穿越在这两边之间,也就是阴鱼之边和阳鱼之边的封闭状态,你能破它,你就复归了道。也就是说,你把这个扭式已经翻转过来,使你手上构成太极图的这个钢丝圆复归到了○的状态,这个弦在你手里已经消失了。当它顺转的时候,一扭曲就构成了这个太极。因为太极是道之动,它一动就生成太极。那么要想回到“道”的状态,也要靠一种动,那就是复扭,把它扭转过来以后,使这个徼消失,回到无极状态,就归了道。 在听课的过程当中,要想产生这个力量,在有欲的状态下,就要把握住这个边,把握住这个弦,时刻都不要离开这个太极弦。我们曾经谈到过,既不要在阳波的颠峰去把握,也不要在阴波的最高峰去把握,过阴过阳都是错误的。必须在这个太极图的中央来把握,中央点是最稳定的,是能够解开阴阳二气扭转力的关键所在。为什么要修中、用中、体中、悟中?道理都在这个 徼 上面。把握住了这个徼的中央,边的中央,你也就学习好了、掌握好了“常有欲以观其徼”。 有的丹经里说:“无欲观妙,有欲观窍” 。窍在哪儿?窍就在这个徼。要把它展开来,哪些东西属于徼?你的思维最接近突破三维空间状态的这种思想、感悟、体会,包括身体的“八触”,心灵的一种潜意识的产生,可以说都是在有为的边的基础之上,都是在这个徼线上。当你津津有味地去看一部电视或一部电影、一部小说的时候,你过度地用后天意识投入到其中的时候,这不是徼。但是当你有时候在似看非看,注意力不是那么专注的时候,而常常会有另外一种思维的出现,这种状态就是徼。这要逐步地学会分别。因为人类经常生活在后天环境中,也就是经常处在有欲的环境中,所以就很难一步到位地去进入无欲状态,以观其妙。那么“常有欲以观其徼”也就成为我们必须要经常使用的一只法船,要借这只法船载抵彼岸。首先,第一站要达到“常无欲以观其妙”状态,这两者都得把握好。所以老子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有的版本有“此”字,有的没有这个“此”字,这都不太要紧。那么这两者指的是什么?“此两者”指的是妙和徼,不通过这个徼,就无法达到妙。所以说是“同出而异名”。两者的原理是一样的,这个“徼”说到底是一种 微妙 ,只有通过微妙才能达到玄妙。微妙和玄妙可以说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看看太极弦中央的这条线,它的阳侧代表我们的后天,弦的另一侧内圆代表先天。如果将太极图的阴鱼看作是我们的另一空间,即肉眼不可见的空间,那么太极弦的这一条侧也是一条徼。这一条徼其中就有妙,通过徼的这个微妙,达到另一侧徼的玄妙,是非常接近的。所以说它是 同出而异名 ,因为它在我们意识里都叫作玄,这是以前给大家介绍过的。 众妙之门在无心 实际上这条太极弦是一体两用。“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如果拿太极弦来比喻这个玄,如果能解开这个玄,你就可以达到系统性大统一的观到“道妙”。因为它是系统性大统一性道妙的门户。要体悟自然真常大道,就必须要破弦,才能归一。这个一,这个道,都是出自于道的根本上,虽然名称有异,但是它所反映的实质,反映的内核都是相同的,“同谓之玄”。因为这个徼已经非常接近弦线,可以说已经跟阴鱼弦线同在一条弦上,所以说“同谓之玄,玄之又玄 , 众妙之门”。 只有将这两个方面整体地把握住,无为观其妙,有为观其徼;无欲观其妙,有欲观其徼,立体的、执两用中式的、整体地把握住众妙之门,你才能得到道窍、道妙,从而步入知道、得道、证道、成道、了道。离开这个关键性的方法论,可以说都是异端邪说。不把握这个根本,有欲也好,无欲也好;徼也好,妙也好,都把握不住。不能背离这个原则,否则你就无法达到无极状态。 再来看看我们体内,你的中脉你见到过没有?能见到中脉的人,很容易突破这个徼、这个妙。因为在人体的三腔 ——颅脑腔、胸腔、腹腔,通过任脉、督脉和中脉,构成了一个完美的太极图。这个小太极图与自然大太极图在结构上是一致的。在其结构上,中脉是一根主脉,任脉与督脉是两根副脉,再加上外面的双螺旋脉,系统的细微结构就比较全面了。为什么要抓住这三脉作为根本来开启和打通呢?因为它的法用与道紧密地接近。 道是以一代万,要想亲近自然大道,就应该好好学习《道德经》。这部《道德经》用最简单的理论,已经把千种方法、万种方法、各种各类的方法都囊括在其中了,所以离不开它。由此可知,熟读了《道德经》,而且真正在体内修了德,当五德比较齐备的时候,一部《道德经》就足够你重返无极,登临大道。无论再造性命也好,再造身心也好;无论改造家庭也好,改造社会也好,那怕改造整个世界也好,都在其中了。因为道德是宇宙的根本法则。 为什么在当今世界上西方科学这么发达的情况下,西方科学家反而要到两千五百年年以前中国祖先的理论科学当中,去找推动整个西方科学向前发展的动力呢?因为万变不离其宗,一切科学都逃不过这个自然法则。当今世界的许多东西都是人的欲望、欲念把它逐步复杂化了。道本身是至简至易的,是一种非常平易简单的道理。但是由于人们有了欲望,所以才愈演愈复杂,愈推论愈庞大。什么都想搞清楚,所以就成了五花八门的科学,东一家,西一家,实际上都是在离道背德,成了大海上的一个个的孤峰小岛,根本没办法连接在一起。现代人类虽然达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科技时代,但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能把它们统一在一个共同的基础上。相反,国外的科学家反而发现原来这个基础在中国,在《易经》里面,在《道德经》里面,在两千五百年前中国人祖先的著作里面。 回过头来再看看我们内环境的修证与变化。自古以来论述这个问题的丹经写了那么多,一部《道藏》看得令人头痛,非常的复杂。有人甚至穷毕生的精力去研究《道藏》,去读,去找,去钻,倒底是精华还是是糟粕?甚至连老子自己也说,“如果你没有把握好,五千言亦成糟粕”。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人们已经离道失德,失德太多太久,没有办法去真正地掌握“万法归一,一法代万;与其求万,不如求一”的法则。他舍不得既得的东西,他放不下,舍不得,所以自己给自己身体周围,给自己的心灵周围,筑上了铜墙铁壁,把自己封固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面,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迷,把自己的心和身封闭着。不知道去得这个一,不知道如何通过这个徼和通过这个妙,找到众妙之门。这个众妙之门一旦找到打开了,也就到简至易了。 我们再把这个原则颠倒过来看一看,也许就会发现这辈子白忙活的太多了,确确实实我们很多事情都在违背这个徼和妙而行持、而去做的。因为人类对这个德和道,失去的时间太远太久了。我们现在研究《道德经》,结合我们身体的内环境来看也是这样。如果能使中脉能尽快畅通,三田都能贯通,那么阴阳二气、任脉的阴气、血气和督脉的阳气、元炁能够平衡起来,运转起来,并且通过中脉的传输连接,能够把这个徼弦突破,那么三腔也就成了一个零!你不就进入道里了吗?但是我们下面有的同学,有的在下丹田用功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有的在上丹田眼前这一片用功五年、八年、十年。有谁能够把握住这个徼、这个妙、这个玄?谁把握住了?为什么就不能整体把握呢?教你把三腔连成一体,看成一个阴阳,再深化一步,把你的三腔同归于一,为什么就产生不了?是因为我们的心在中间成了最大的障碍。它就处在这个弦线的中央,把握不住中央这一点的变化,就别想解开,也别想小腹腔里的变化,也别想大脑中的变化,都变不动、都变不了。因为一个是极阳之地,一个是极阴之地;一个是阳中含阴的离卦,一个是阴中含阳的坎卦,你只有把中央的这个心修好、修开,突破这个徼,达到这个妙,观到这个玄,那么这两头的变化、阴鱼当中的变化和阳鱼当中重头戏的变化,都会自然地产生。看看阴阳鱼太极图,阴鱼部分和阳鱼部分的那大个脑袋,那么大一块,你想变它得多长的时间啊?你再看看它的中央,那是个最薄弱的位置,很容易突破。所以说“一心散开万事皆变 “。你把这个中央中心点把握住了,把你的后天欲念放一点,把自私自利的追求心放下来,就会直趋佳境。 一经在心万经通 有的人把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名利地位已经看淡了,但是他把这个“功”看得比什么都重。这是不是欲望?也是一种人心欲望。这种欲望把心封闭住了,中央震动不起来;这个绳子没有解开,被绳索把心紧紧地捆住了,使体内的圆不能复归出来,也就不容易近道。如果真能够把这个看破,突破这个观念以后,再来感觉一下,是不是节节应手?是不是层层自然变化? 有些人说什么经直指心源性海,什么经如何如何。其实千经万经的内容都在《道德经》里包涵着,还要到哪儿去找?宇宙间的一切真理在《道德经》里已经说得干干净净,何必再去翻那么多经书呢?能把这一部经书读通,也就成道了。何须还把自己埋在经书堆里,埋在古纸堆里呢?希望大家都认真地读进去,而且能够展开来,和自己的内环境结合起来,不要玩文字游戏,不要寻章摘句,不要断章取义,要整体去读,整体去观。道德文化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是一种统一的理论体系,不允许割裂开。必须尽快地恢复到无,从有复归于无,你才能真实不虚的全面把握。否则你再怎样去深入讨论研究,都是一种偏执,偏于有为的错误方法。 对第一章“观妙”,就大家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再次讲解到这里,跟以前讲的有所不同。我如果讲一千次的话,一千次都不同。因为它太深太广,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没有办法把它讲完全。看看历史上解释《道德经》的书,恐怕能够装满一个房子,解《道德经》的人也非常多。是否都完全解通、读通、符合真道了呢?那怎么可能呢?那是哑巴吃汤圆,各人心中有数。只可以借鉴,不能迷进去。最好不要轻易照抄别人的句子,要靠自己的灵感思维,读一点,识一点,悟一点,逐步地运用“道德经”深邃的、内在的、强大的与自然完全同步的能量,对自己的内环境、内道场、内德场进行再造。这才是我们真正学《道德经》、解《道德经》的根本方法。如果玩文字游戏,我们现代人玩不过那些专门玩笔杆子的人,他们文辞可以写得很漂亮,引经据典,牵强附会,长篇大论,但却是离题万里。我手边有一篇《道德经》的解释,我看了觉得头痛。他说“常道是永恒的道”。你说这种解释对吗?真的是常道永恒吗?常道是没办法永恒的,日常中的道理是随着社会的变更在发生变化,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当时代过去了,这个常道也就失去了,怎么可能是永恒呢?这种错误的见解看了以后,会对自己的内道场起到一种负作用力,影响内环境的清静,影响我们的潜意识、内道场与《道德经》相融合的稳定性。就像本来是一湖很平静的水,你把这种书一看,就像在水面丢了一个石子,掀起一层层涟漪。根据我读经的经验,建议大家不要轻易去读那些乱解经文的书。如果看到一种谬误的解释、错误的见解,而你又进入了一种先天状态在读经,在这种前提下,你肯定就像吃了一个苍蝇一样的恶腻味,要得半天才能恢复到良好的状态。所以说在读经的时候,要将自己的身场和心场调适到与经相吻合的状态。古人在读经时,先要洗手、漱口,甚至还要沐浴。虽然可能重视了这种外在的表现和调整,没有重视心灵的调整,但由此可见古人在阅读这些真正与自然大道密切连结的经文的那种虔诚,是何等的可贵,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也是我为什么建议大家先不要盲目去看那些杂乱解释的原因。并不是怕你们多掌握了知识,而是说读经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有时候读经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照样读下去,也能够产生好的效果。为什么呢?因它主要的东西不在文字,而是在文义之中,在在文字所负载的场性中。要咀嚼出其中的味道来,要心灵同步上去,这样才能真正地更深入地解读经文,这也是我的一点粗浅体会,大家可以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