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道经》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 熊 春 锦
兰州大学演讲录音整理稿 作为一个海外的游子,非常高兴应邀到兰州大学,和大家共同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觉得自己跟兰州大学感情还是满深厚的,也有这个缘分。因为我在国外收授的学生当中,就有三对是兰大毕业的。其中的一对是你们兰大八十年代的毕业生,他们夫妻两个在担任我在新加坡这个南洋文化公司的助理员。从新加坡这个国际平台上,向世界传播中国的传统道德文化。并且在十四号,将兰州的一个摄制组拉到了新加坡,已经开始拍摄世界宗教五千年,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来宣传中国、介绍中国,他们也会将很快到国内来拍摄一系列的电视剧电视记录片。其他还有一对在德国的小夫妻也是你们兰大的,在那里攻读博士学位后,年前到我那里辞行,回到了国内,应聘在青岛的一家公司工作。这说明我们兰大的人才济济、人才辈出啊!非常高兴有这样的缘分。 校方为我拟定了一个题目,就是老子《德道经》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题目提出来以后,我就深切地感觉到,兰大的教学在人文素质这方面是非常高度重视的。 从我接触到的兰大毕业出去的几位学生来看,他们的人文素质也是比较高的。当他们在较深入地了解系统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这个切入点教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沟通的。所以他们在海外的拼搏过程中,能够信守中华民族的道德观,能够在海外做为一个华人,做出自己的表率,能够拿出自己十足的干劲来站住脚,并且打出一番天地。 上面提到的那一对姓张的夫妇,在新加坡开创事业是非常艰难的,但他们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走向了光明。这说明,我们兰大培养出的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还是比较强、比较高的,在世界各地的适应能力也还是能够体现中国人的这种风骨。 中国人在世界上具有聪明智慧,具有顽强的毅力、能够拼搏的精神、节省的美德等等优秀的品质,是世界各国其他民族所重视和注重的。我们在这方面,可以说都是从这个角度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在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我觉是一个比较大的题目,要展开来讲,可能内容是比较多的。今天,我们就根据这个题目,从七个方面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如何站在《老子·德道经》的角度上,来看待大学的人文素养。 一 人文素质三要素及古代道德修养素质分类体系 谈到人文,就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是一个很大的框框。那么人文素质呢?我觉得,关于人文素质的概念,依据《老子·道德经》和《黄帝内经》以及《周易》系统论的理论思想,结合社会现象分析起来看,我认为这里面含有三种因素:这三种素质是本因素质,还有我们秉性的素质和习性的素质,三种素质构成每个人心中集合性的气质表现,他们共同构成人的内在品质,行为表现、社会创造力。 本因素质,就是指我们从父母的DNA和性体系统、精神系统继承的一些基因,遗传的精神和体质的因素。秉性的素质,则是先天藏识库中携带的精神和体质的基因。这种基因,运用《周易》这个卜数之间计算的方法,是可以进行推算的。得到这种推算的结论,也可以进行扬长避短。 其他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习性素质。习性素质指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主体和社会风气环境中,形成好的习性和不好的习性,而且这种习性素质很容易转化成秉性素质。这三种素质,共同构成了每一个人人文素质的基础。 在我国古代社会,对于人文素质的修养,从是否修养道德文化、培养人文素质,将社会上的人群分为五个层次、五大类型。这就是《黄帝内经》中所记载过的:庶人,就是老百姓,一般的老百姓;第二类就是贤人,贤人的修为层次已经主动地进入了道德精神、人文素质自觉的修养阶段;贤人上面一个层次是圣人;圣人上面一个层次是至人;至人上面一个层次是真人。 庶人,就是没有进行道德精神修养、或者难以进行人文素质修养的一类人群;另一类就是进行道德文化系统实践,注重了人文素质的获取。其中按照他们本身道德修养的层次和量级以及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又可分为贤人、圣人、至人、真人四个大的层次。这种分类在《黄帝内经》中都作了详细的介绍,我不知道大家读过《黄帝内经》没有?读过《黄帝内经》的人可能对这一段就有比较深的理解。 贤人,是“法则天地”,他的行为法则是遵循天地的自然规律;“象似日月”,他的形象像日月一样至公无私,像月亮把光明从太阳那里取得以后无私地舍向人类、舍向地球,像太阳那样将光和热散布给众生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灵;“辨别星辰”、“仰观天象”,则是说,能够从天上星辰位置的排列,知道地球运转的轨迹、大的气运之场对我们的制约和影响,主动去趋吉避凶。“逆从阴阳”,也就是说,对万物阴阳的变化,能够信守道的变化指导原则,不是任其自然地进行变化,而是掌握其中变化的特点、特性,反其道而行之,掌握变化的主动权,这就叫逆从阴阳,也是老子所讲的“反也者,道之动也”的意思;“分别四时”,对于春夏秋冬的变化,能熟练地把握对自己生命的作用力,对性命两大系统的作用力进行掌握时间的转换和时区,其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如何对应到体内进行变化,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以益寿而有吉时。 这是对于一般贤人的要求。仅仅从一般贤人的要求就可以看出,对我们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出了一个很高的标准。可不是我们现在简简单单口上所说的,要做一个贤人、贤达之士。在海外、东南亚,很多人都说这种人、名人是贤达之士。实际上,严格按照我们古代的标准来衡量都不够格。真正够格的贤人一定是遵循了老子的“修之身,其德乃真”,遵循了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系统理论和方法,这样才能达到一个真正贤达之士的标准。其次的圣人、至人、真人,在此就不一一再作解释了,今后大家有机会、有时间愿意探讨的话,我们可以共同探讨。 从《黄帝内经》对于社会优秀人才的要求,起码要求达到一个贤人的道德水准和水平。一大批的贤达之士,那可是国家的精神栋梁。科技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潜动力,我们国家建设到现在,要想保持住经济飞速发展的势头,就必须通过大批贤达之士——真正具有智慧,能够掌握一定自然规律、社会变化规律、星球运行规律,真正在自己体内验证道德,在自己的性命中重复地了解道德,并且培养自己的先天慧性,将自己的智识和慧识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体证,才能担承大事。当然,后面还要展开来讲。在我国古代,这是一个大的文化系统。 二 人文素质修养需要继承发扬传统道德文化底蕴 为什么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 这是因为几千年的历史,给我们一个严肃的提示,也是国际上所有国家的有志之士对我们国内提的一个更高的要求。他们需要了解中国文化,比我们更加积极,刻苦的深度比我们国内的人还要强,他们研究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年龄限制。我在德国的学生中,年龄最大的87岁,他还在研究,而且他已经研究了几十年。年轻的从一点点小孩都会背《德道经》,相不相信?一个只有一岁两个月的孩子,他的父母就能够培养他开口的第一句话是“道”,真有意思。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程度都使我感动,他们认为最优秀的东西就在中国,所以自己民族的文化自己一定要重视起来。如果他们在那种长期的逻辑推理、实践证伪这两种科学方法的推动下,在他们长期的直觉与灵感的土壤基础上,掌握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如果不及时跟上去,将我们的智慧同步开发,那么,21世纪不是中国的,一定是西方的,非常危险!就从他们研究中华文化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深度、力度上,我感到非常迫切,所以我就穿梭于海内外之间把这个信息告诉大家,希望引起我们年轻一代人的高度重视,也希望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部门、各级官员高度重视。 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外接触到许多大学生,已经接受国家教育十几年、一二十年了,结果到外面经不起外国人的考问。问他什么叫中国的“四书五经”?摇摇头:不知道。问他能不能背一首唐诗给大家听?“我不会,我只会流行歌曲”。宋词就更不提了。有的还算不错:“毛主席的诗词我会背一首”,以此为自豪。 实际上,外国人研究中国的历史,对各个历史阶段都研究得清清楚楚,特别碰到一些汉学家,你要能够真正胜过他的诘难、他提出的问题,能够有问必答,那的确需要非常丰厚的汉学功底,没有丰厚的功底胜不了他,他甚至比我们 有一个笑话,中国有位研究 为什么呢?这说明:第一,他没有读通古文;第二,说明对这两个“明”字内部的概念还没弄懂。第一个“明”叫心明,第二个“明”是要像日月一样光明无私,这样才能够真正知道什么叫道,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他真正“修之身”、“修之心”,那么这“明明德”三个字就是真正的最高学问之路,很容易解答。这就说明,海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内研究传统文化有一个坡度差距。我们要迎头赶上去,去迎接“世界需要了解中国”这样一个大好前景。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20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的确带动了祖国的繁荣。但是我们的精神领域却没有抓住,在回落。所以,我们出去的这一批人,除了经过传统文化熏陶的人,能够适应社会的国际环境,我们年轻一代的却难以适应。 看看我在国外的一些经历,就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的留学生在地铁上面大声喧哗,旁若无人。所以在公共汽车上、在地铁上看到哪一个车厢里、听到哪一个车厢里声音最大的,走过去看,都是中国人。走在街上,鼻涕一甩,根本不讲地方,随地吐痰,横穿马路。我觉得有些中国家长的确过早地把孩子送到国外,家庭教育这一关没过完,早期学校教育这一关没过完,造成对我们整个民族人格的影响。所以,在国内也急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提升我们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 人文素质是包含着各个方面的,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学说、说教。你走出去,往那儿一站,人家一看你的气质,你就是有文化,你的一举一动都能显示出你内在的气质,你内在的修养水平。这是需要经过十来年、十几年、长期的正确教育和培养,才能形成。我国古代正是严格地按照这样一条规律来进行道德人文素质的教化和教诲,将人分为五大类。 三 研究人文素质修养要洞察历史文化的重大分水岭和变化转折点 看看我们国家,翻开中国的历史。十六世纪之前,中国的科技发展、社会文明的发展、物质精神文明,在世界各个民族中是站在最前列的,将西方远远甩在我们民族身后。十六世纪以后,我们丢失了道德教育理念,我们才开始跌下来,跟在外国人后面。实际上古代的科学发明众多都是来自于东方,西方的科学家都承认中国人具有聪敏和智慧,比他们聪明,包括著名的数学家、电脑之父莱布尼茨。他在临死前的一封信中说:“我之所以承认我的二进位制来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因为为了证明古代的中国人比现代人聪明得多。” 为什么现在近百年来,我们的大学反而不能够培养一个科学界的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呢?前两天我看了一下, 因为我是研究医的,到现在为止我也没有放弃医,我从中医的生理及机制,从金丹大道的生理机制,从现代西方医学的生理解剖、生理学,来综合地进行研究以后,结合我们古代的教育理念,的确发现了一些名堂,我们的误区,很久就发生了,发生在明朝。 自从八股文出现以后,我们的整个教育理念中,已经放弃了主动开发我们在座的每位同学和社会上每位学生的先天性的慧识,我们在拼命地使用后天的智识,提升后天的智识;然而慧识又是科学创造力的源泉,所谓科学慧识就是西方人所说的直觉和灵感。 正像爱迪生所说的一句名言:所谓天才,就是要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却又是最重要的,没有这百分之一的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百分之百的汗水都不行! 但是,我们的灵感过早地在小学阶段就消耗了!所以现在女孩子月经有的甚至提前到了九岁,这的确给我们敲了一个警钟,男孩子的平均年龄已经达到了十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过早地启用后天,过早地压抑了先天,没有重视正常的生理发育转换阶段,将精神系统的营养断绝了,全部应用在后天的智识之上。所以看起来聪明但是不具备创造力,因为没有了灵感、没有了直觉。可以说,这是关键的原因之一啊! 当然因素是多方面的,大家可以站在更广的立场上去考虑这个问题。但总而言之,我觉得摆在我们整个教育界面前的道德教育理念上,还存在许多需要进行深刻探讨和研究的空间。这一空间如果得出一些正确的科学结论,那么对我们整个民族的教育益处是巨大的。如果选择对了正确的方向,走了正确的路,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会再次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们不及时去矫正现在的不足,还在明代以来一个陈旧的八股习气中,蹒跚着前进,那么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创造力,还不知道会被压抑多久。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从大学里面就要开始分析。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的基础,我们也有一段人生的经历,我们可以回忆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生涯辛不辛劳?——非常地辛劳。我们的慧性还在不在?还具不具备慧性?具不具备灵感和直觉?我们将来踏入社会,能不能有所创造?我们有没有这个信心?拍拍胸脯说,我将来踏入社会,我所学的知识,将被我的灵感推动来创造出科学的奇迹。我们敢这样说吗?可以说我们不敢!但遗憾的是在国外的时候,走进他们的校园,哪怕是一个十二岁的小孩,他也敢说“你只要给我一个杠杆我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他们的信心是从哪儿来的,他们为什么有这种自信呢?是因为他们的早期教育重视培养他们的灵感和直觉,他们这种优秀传统保持了千年之久。而我们在近几十年的教育中,否定直觉、否定灵感,甚至在大学的教材中,都曾经把爱迪生的关于天才的名言,把后面的砍掉,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为什么要回避这个问题呢?西方正是因为运用直觉和灵感,结合他们的逻辑推理和实践证伪的方法,并且吸收了中国古代的《易经》知识和《老子·道德经》的知识,产生了灵感,激活了他们的灵感。他们才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以后,飞速地发展起来,赶上和超过了中国。 而我们中国恰恰在那个时候经历了明朝的《四书五经大全》一出以后,整个经说就亡失了,取消了古代的那种对《老子·德道经》和《周易》等经典的颂读。所以,有一位史学家就评论说:“大全出而经说亡”。 八古文出现以后,整个教育都走进了死胡同,因为只读“四书”,而且要按规定来答复。只有一个人的规定是最正确的,也就是理学家朱熹的东西,把他奉为最高的经典。但是朱熹在历史上,虽然曾经从学过道学,也从学过儒学,他为了创立理学,将这两方面的知识揉和在一起创立的理学,里面已经没有精神,缺少丰富的营养。所以,按照这个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灵感基本上也就枯萎了。这就是为什么从明代以后我们的国势、国运在教育领域急速下滑、难以诞生一些科学奇才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现象,但可以从教育理念这个方面进行探讨。到了民国初年, 所以,这些重大的历史分水岭和变化转折点,作为大学的人文素质研究者、实践者都要了然于胸,才能够把自己的道德素养真实不虚地从理性上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从具体的实践中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全面地综合地提升我们本身内在的道德能量、道德品格和综合道德水平。 四 老子道德思想体系是人文素质修养的重要理念和丰富营养 我们国家的教育,在传统上一贯强调“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个“真人”,也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那个真人的概念,是个很高的要求。千教万教也是这样,要教大家学做真人。 这个真人降低一下标准,就是要符合道德标准,要能够掌握自然的客观规律,知道我们生命的价值,主动为社会做出奉献,要作为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和前进的生力军,那才是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个教育思想,就是我们人文素质修养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为学日益”,就是说我们要学习有益的东西,学习善的东西、美的东西,要有利于我们道德品格的提升、素质的丰富进化。“为道日损”,损的是我们的私心,损的是我们的贪欲。这样,我们的心里才能够平静,五脏才能够健康,我们的体内才能够获得一种和谐的平衡状态,我们才能够更快地感知自然的客观规律是什么,能够明白我们人生的路如何去行走才是正确的。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新闻界出现的众多报道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那的确是一些精神上的疾病和心理上的疾患。大家都曾单纯从医学上去找原因,我不否定医学上存在着这些现象,我本身就是搞医的。我在德国治疗的心理病的医生还不少,那些专门看心理病的医生看多了,反而把自己都看成了病人。我还用道德的理论帮他们调整,效果很好。 为什么呢?心理疾病的上一层还有一个道德治疗。你用德来给他治疗,给他调解,病人身上反馈的一些不良的思维信息、精神信息,就可以帮他清理掉,使那些心理病医生的病能够获得康复。这就说明了我们中国道德文化的确是高深莫测,非常地精妙、精湛。 我的那些很有名气的心理学教授专家,他们享有固定的病友人群。但他们却弄不懂我用什么办法把他的心理疾病调好的。 实际上很简单,我们的祖先早就承传了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去用道、用德来调控我们的精神素质,使我们的心理达到平衡。所以,我觉得目前在国内大学生中众多的精神疾患和一些出格的行为,比如说马加爵现象,为什么会出现?都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理念中缺少了一个道和德的正确教育,没有注意素质的综合培养。 ——我们人本身,我相信在座的都不否定祖先们肯定下来的一个结论——人的生命是由性和命两部分组成,性体系统就是指的精神系统,命体系统就是指我们的肉身。精神和肉体一旦分离,我们的死亡就到了。这个概念可能大家都能够接受。 那么精神需要什么营养?精神是需要道德营养的,不是靠我们吃五谷杂粮能够营养五元。我们的命体——这个肉体,可以通过五谷杂粮、牛奶面包、奶酪来营养,肉体除了五谷的营养以外,需要有精神来支撑。精神的营养,就像《黄帝内经》所揭示的:“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也就是说,天不断地提供给我们德能,道德的能量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体表、通过呼吸道微量地吸入,提供给我们体内生命、性命里面的性体系统的营养,就是精神系统的营养。 我们吃的粮食,只是提供给我们营养形体的。所以,看看我们国内的美容院很多,一天到晚有钱人——有钱的小姑娘也好、少妇也好,拼命地往里面钻。在脸上滋来抹去,希望保持她的容貌,能保持得住吗?——岁月留不住,不可能的。光在命体上下工夫,不可能保持你的青春;只有抓住双重营养才可能,否则就会过早地衰老。——当然,像我这个老头子也没有保养好,双重营养也没有吸收好,看起来我也跟我的年龄相符吧,这也说明我的消耗很大。 但按照古人的观点来说,那就是说:只要把这双重营养抓住了,你不仅活得实在,而且活得富有创造力。你的精神非常愉悦豁达,你的创造精神创造力、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就会超出你的内在的能力,我们的身体也会减少疾病,获得健康,我们的事业也会获得发展。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我们都需要高度重视,我们祖先承传下来的道德文化,是一种丰富的精神营养。在“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两个方向,基本上是智识和慧识同步培养的,就是说既注重先天慧性的提升,也注重后天智识有用知识的吸收积累。这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古代完美的教育理念——文化教育理念,人文素质培养的理念。因为在学校里面,学校教育对人文素质方面讲的内容已经很多了,成了大家共识的东西就不再过多地重复。 五 解析中外文化素养的差异对比 明白复兴民族道德文化的意义 接着我们比较一下欧洲文化、美国文化,中国文化各自的特点。有些什么特点,不比较我们不知道我们的优势,不比较我们不知道我们的缺陷,不比较我们难以产生动力。所以我们就比较一下看看。 其实,自古以来,什么样的文化就滋养什么样的人民,这是一个世界史上普遍的规律。曾经有这么一个笑话,可能在座的同学都听说过。这个笑话是说在一个国际的军事训练中心,有三个国家的士兵在一起听从军事指挥员的命令接受训练。其中有德国的士兵,有美国的士兵,有中国的士兵。德国的士兵,在指挥官的命令之下一二一地向前走,走到悬崖的时候,指挥员的口令没有停止,这个德国的士兵就“扑嗵”一下,继续走下去,掉下悬崖。美国的士兵走到悬崖的时候,屁股一拍,跑了,溜了,不参加军事训练了。中国的士兵一样正步走到悬崖边,既没有往前走,也没有往后退,也没有左躲闪,而是改成了原地踏步走(众人笑)。 ——是个笑话,对不对?但是这个笑话里面寓意非常深刻,它含有文化素质的基础,什么样的文化养育什么样的人,可以说从这个笑话里面——在国外这个笑话很普遍,大家都知道,所以西方人为什么都佩服中国人的聪明,既不违犯命令,又能够保全自己的性命,两全其美。这里面蕴含的就是老子执两用中的思想,这就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色,不像他们那样走向极端。 像欧洲文化就是这样的,它严密地按照逻辑推理的方式,讲究遵守纪律,服从命令。所以二战时期,希特勒才能够振臂一呼,所有的德国人前赴后继地往上冲。按照他们那种文化素质培养出来的逻辑推理,信念特别单一。这一点,我在德国呆了这么多年,交了很多朋友,也深有体会。他认准的事情,就认死理,而且还钻牛角尖,非得把那个弄懂,弄通。我跟他们讲学都很吃亏的,为什么呢?下面学生经常举手,把你问穷,他牵扯到的知识面又很宽广,你要耐心细致地给他说清楚。哪怕是讲应该放在什么位置的一个问题,他也还问你应该摆45度还是80度,还要讲个度数他才行,所以不同的文化养育了不同的人群,这点也是他们优秀的部分。 在德国,公民非常遵守纪律,过马路的时候,绿灯没亮,大人小孩没有任何人跨越、横穿马路。现在也传来这样的笑话,是说有位东方的男士跟德国的小孩和大人一起在人行道上,这位东方男士一看两边没车,走过去了。这个德国小孩就问他爸爸:这位叔叔为什闯红灯呢?德国人很幽默地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不是闯红灯,因为他有色盲,把红灯看成了绿灯。因为他们的教育非常严格,那就是要信守交通规则。我有时候工作得很晚,半夜时候,站起来活动活动身体,一看十字路口停着汽车,街上横穿马路的人没有,但是人家的司机规规矩矩停在红灯线以外,一定要等15秒过了以后才开。所以,他们有个经典说法:德国人是最守纪律的。现在东欧人有些跑到德国去就打破了这个规矩,他们也跟我们东方差不多,也是乱闯,把一些不好的习气带到了那里。 的确,文化的交流,也是对社会有严重的影响。有些老的德国人、中年德国人谈起来就摇头,他说:这个不好的影响对我们影响太大。包括做生意也是这样,有些德国朋友说:“我不敢到中国去做生意,中国人的心转的弯太多,我转不赢他们,我老折本;再一个我陪中国人玩不起,他们在做生意时要讲排场。我买个二手汽车,他们说我太穷酸。”——他们就讲实用,汽车就买一般的。“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开了一个牛排店,他买了个二手车。方便自己出出进进,结果他周围的一些中国朋友都反对,说你这个破车你还开,你看我们的车多高级。”那当然,一辆比一辆钱贵,北京人是比钱。但是德国人觉得这样没有意义,就喜欢实在。这就是文化的差异、这也是素质的差异。 我们东方的文化,由于祖先的道德文化的承传,构成了我们的优秀品质,在每个人的灵魂中、精神领域中,实际上这种能量和信息已经潜移默化地固化在我们的身体之内,我们很容易去调动,只是我们没有注重这个调动,我们迷失得已经比较久远。 在美国,它的文化又跟欧洲和我们中国不同;虽然根据考古学,整个美洲的本土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但是自从沦为殖民地以后,他们的本土文化已经完全消失了,已是印底安人的文化,甚至有些考古学家推论可能在大陆板块没有分离之前,是中国人迁徙到了美洲,把中国的文化带到了美洲。因为从考古中甚至发现,印底安人还保存着中国的太极图,这个可能性也是有的。但是作为现在的整个美洲来说,他们的传统文化,相反是一种移民文化,各个国家的移民构成了美国文化的基础。它的特点也就跟欧洲和我们中国有众多的不同,但是他们有一个善于吸收的优势。凡是对它民族有利的,“有之以为利”来汲取、兼收并蓄地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这是它的优势。来者不拒,只要对它有用,都能够很快地吸收,包括我们中国的文化。 例如,中 总体而言,我觉得,站在个人研究的角度来说,整个西方文化的底蕴远远不及东方文化的深厚。这个土壤并不深厚,他的发展史并没有中国文化的悠久,他们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过分地依赖科技手段,缺乏中国古代祖先们内证于身体内部来得出与自然同频共振的结论,他们缺少这一块。包括我在欧洲讲学,也遇到这个难题。为什么呢?我在讲学中要引用到古代大量的名词、生命科学中的名词,但是这些名词在整个西方的词典里面找不到相应的词汇来描述。中国有时候用一个词,西方要从多个角度去佐证、说明,才能说清它的意思。但是,中国人早在几千年以前,就把这些东西观察清楚并且提升出来,形成自己文化的基本土壤而一代一代承传下来,这是我们的优势。 但是,可惜我们近百年来,我们自己没有高度重视这些文化的土壤,使这些土壤贫瘠化,沙漠化。近10来才开始逐步地重视起来,才呼唤传统道德文化的回归,在民间大力开展这些传统文化的教育,在学校里恢复这个教育的机制。 我们中国的文化,就是刚才所说的“中”字。这个“中”字——实际上中国的“中”,古人为什么把我们国家命名为中国,也就体现了这种文化的精神,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真正把握阴阳、执两用中。这个“中”字的甲骨文,上面是两根飘带,下面是两根飘带。有的考古学家说它是旗帜。实际上,不是旗帜,它是指一气流行于天地之间。我们要把握住这个中气以为和,也就是老子所说的,“三生万物,中气以为和”,这一段话要念起来,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就是老子揭示的整个自然化生的奥秘。以及如何把握一种正确的方法论,要用好这个三,用好这个中。比如说我们现在,国家既在搞经济文明发展建设,又在搞道德文明发展建设,这两者之间如何和谐统一起来,就要用好中,用好德一,才能把握住。 老子为什么说三呢?因为莱布尼茨的数学原理已经验证了在二进制中,当表现出7的时候,刚好是111,也就刚好是3,西方的神话中,也有一句是说:上帝7天创造了完美的世界。这个“7”,又是我们后天十进位计数方式的一个数学方式。 真正在道里面、德里面进行计算,只是在○和1中进行变化,所以就是“三生万物”。要整体地把握住阴阳,把握事物的两方面,然后居中调控。就像我们前一段时间为经济的问题很多学者进行辩论,市场经济和国家最近的经济政策,到底怎么办?实际上还是一个执两用中、三生万物的问题,对不对?在国外,他们虽然没有直接感受到用这个三,但是他们却在间接地用这个三,把握得比较好。像美国就有个政策调控部,既控制计划经济,也控制市场经济的微观宏调。可是我们,一说搞市场经济,就把计划经济丢了;一看市场经济无法控制,就想起又要去搞计划经济,这样两头忙,累得气喘吁吁的,我们的理论家们钻在理论堆里面,引证来引证去。 实际上把老子的传统文化、老子的精神读通了、学通了,你稳稳地坐在那里用那个中,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计划经济的规律你了然于胸,对不对?很容易调控,就用1作为一个平衡点,就容易调控。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妙部分真正印到我们的心里面、印到我们的灵魂和精神领域里头,是丰富的精神营养,只需要我们主动去亲近它,学习它掌握它。 从这些年的讲学和研究,我就深切地感知到:我们民族的复兴,关键就是文化的复兴。文化不复兴起来,民族的复兴可以说遥遥无期。中国文化的复兴,根本的在于传统道德文化的复兴。 因为两千五百年以来,中国的文化的确是一个以道德为根文化的大系统。我们研究了历史,研究了社会发展情况,比较云外的一些星系以后,这些都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两千五百年来的民族文化,就是我们整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所在。这点正如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 )所说的:两千多年以前,有一个轴心时代,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古代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古以色列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他们各自创造了文明,这个文明影响了现在两三千年的发展。他说:以后的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规律,都必须回到源头上,来吸取资料、吸取营养、吸取知识,然后再前进,才能创造出灿烂的光辉。 翻开整个世界历史的长河,的确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为什么一些古文化,像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苏麦尔文化、印度文化等等都相继地沦落了,只有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久不衰,其中的秘密恰恰就在于老子创立的《德道经》文化和《周易》锻造了整个民族的科学精神、思维观念,构成了这个文明的根基,而且与自然规律紧密地结合,所以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六 注重全民道德人文素质修养的意义和科学机理 《老子·德道经》的确是一部巨人的经典。在座的同学们,可能有的同学阅读过,大家真正读懂老子,大学生不见得容易读懂。相反,8岁之前,容易读懂他,为什么呢?他是要慧智双运才能读懂。就像你们这里毕业出去的80年代那个毕业生,他跟了我十来年了,他总跟我提出一个问题,他说:“老师,我的智慧为什么总不能超过你?我总感觉到,好像我总睡在地板上,你总睡在席子上,总是差那么一点。而我的好像智慧提升了一点,你也在提升了。”他总弄不懂。我说:“你的教育是大学告诉你的,你在大学学的是智识。我读了两个大学,一个是在8岁之前,那是传统文化的大学。我曾经经历了两个老先生,既懂儒学、又懂道学的老先生。在8岁之前,他们让我诵读经典。你没有这个机遇、机会,除非你倒回去,再过一个小时候。在那个期间,将你的先天的慧识构筑起来,然后再转向后天智识的学习,那么世间的一切知识对你来说,驾轻路熟,轻而易举。但是如果丢失了那次机遇和时间段,你就要化十倍的精力才能够超越你年龄的限制,你体内精神营养的亏损和制约。” 所以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在研究《道德经》的过程中,要注意这个特点。要真正读进去、学进去,需要在这个年龄段再回头来学习他,就要注意一些方法。不是像小时候只要背会了,一种智慧的能量、精神能量在体内流淌,滋养着你的性命系统中的整个精神系统,完成这个程序。 我们一到十六岁以后,女子月经一来,男子开始遗精了,这个时候,你的后天就完全开始。你是在边损耗你体内精神营养的同时,在利用你的智识来学习。如果再不注重节欲保精,来启迪自己的先天慧识,营养先天的直觉和灵感,则很难再将自己精神系统的营养完善起来。到了24岁就用空了,每8年空一爻,到了八八六十四岁完了,老气横秋了,什么创造力也没有了。像现在有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谈恋爱,那么早谈干嘛?很危险!把你的创造力量、科学创造力量都化成“水”浪费掉了。不要像德国医生和西方医生说的那句话——那只是一点蛋白质,浪费一点没关系。就那么简单吗?——不简单!它里面含的是精气,这里面有气,有能量,因为肾主智——后天智慧的智。如果在座的有谈恋爱经历的,有没有这个切身体会?——只要一掉进爱河里面,那就完了(笑)。精力不集中了,学习不专心了,能量跑哪去了?因为肾主智,它的能量是支持你的心灵和大脑进行逻辑思维,你把它的能量仓库打开了,化成蛋白质了,流了,哪儿还有智呢?那你就只有停留在这个水平上,学业难以精进,将来走向社会,很可能就是一个庸碌之才。 所以古代的先哲们都提倡要先立业后成家,他们看到了生命的本质上面,精神系统需要能量支撑。我们的生命一旦进入16岁的阶段以后,就要慢慢地消耗这个支撑的能量,每8年就消耗1/6仓库的能量,就像八卦里面的。我们要搞道德的素养、修养的话,如果是做为一个好的家庭的话,那就要从小抓起。 在早期八岁前的这一阶段,你可以把先天的不足、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以及整个太阳系在以北极星为中心的这个小星系中间变化的规律、对生命的制约产生的五德不全、五行不足,你能够抢在八岁之前全部补齐,那你绝对可以成为圣人。为什么?因为那是先天中补先天,先天中养后天,先天已足后天不亏损,就容易形成一个大的智慧,这就是中国对生命的深刻的阐释。等到了十几岁以后,十六岁开始损耗,十六岁到二十四岁,过来一个“爻”,三十二岁两个“爻”,四十岁三个“爻”,四十八岁这已经四个都过了,到五十六岁那就地地道道地头发也枯了,顶也秃了,牙齿也开始活了。访问牙科医生的时间也多了,牙科医生特别欢迎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拔一颗多少钱,换一颗多少钱,该拔的拔,都给你拔掉,有钱赚嘛!(笑声) 一般像我们现在同学们可怜啦,毕业出去的,我看看,有的还没有毕业、在读博士后的,我的有几个学生来看我。我说:“你怎么回事,你怎么秃顶了?”他说:“没办法,我日夜都要熬功课啊”。我说:“你这个仓库里面,这样提前消耗,到时候你的创造能力也没有多少了。光是有形的东西读多了,无形的智慧就消耗了。到时候没有能量支撑你,你即使把这个博士学位拿到手,也只是一个 现在社会上说,讲《道德经》很多人不太理解。上次我到榆林去讲,有位市里面的干部就问:“《道德经》,什么东西,是不是宗教?”这就说明我们很多人对《道德经》了解不多。 《道德经》在魏晋之前,被称之为《德道经》,德篇在前面,道篇在后面。到了魏晋以后,王弼就自作主张,把道篇放在前面,德篇放在后面。而且里面有很多内容由于到汉代以后,都篡改了。我们汉代以后的祖先,已经达不到老子那个时候的智慧。——也就说文人没有进行深刻的道德实践,已经读不懂老子了。 我在校对的时候发现,比如说“上善若水”,这一段是王弼他们改的。但是,实际上出土的帛书里面写的是“上善治水”,一字之差,简直离题万里。 “上善治水”就是观察了生命的本质而提出来的,是老子在甚深的大智慧的观察之下,发现我们生命是由水为主要元素组成的。现在医学也验证了这一点,我们整个的生命,70%都是水,我们的地球上也是3/5都是水,他才提出了“上善治水”的理论和教育方法。 实际上,古代的胎教方法也是根据这个理念产生的。我们的胎儿在母亲的子宫内发育的时候,水分高达90%。水具有与道德能量高度的亲和性、吸收性,她能很充分地去吸收这种能量。所以让我们有善言、善行,健康的语言、美善的音乐、美善的行为、美善的文字都可以达到治水的目的,这一点也被人家国外的科学家所证明。 日本有位 他的科学实验中发现:任何的冰块,在融化的那一刻,都显示出这样一个图形——“水”字。他当时大吃一惊,中国的祖先在发明文字的时候,一定是看到了水的这种变化,才创造了中国文字。而且, 比如,老子揭示我们社会发展的六大阶段也是这样,我们生命的发展时期也是六个阶段,逃离不了这个数。就像民间所说的六六大顺,打麻将也讲究六六大顺。我还不太懂打麻将,反正有这么一句俗话,逢六就顺利一些。但其应用原理,古代圣贤在甚深定观慧观中发现的自然规律。的确被这个水——近代的这个水的科学实验,向我们揭示了:道德人文素质的修养,既有利于自己,也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家庭。 还有一个实验是对着饭:将同样的米饭分别盛在两个杯子里,选两个小学生,每天放学后书包一放,一个对着杯子说“混蛋”,另一个则说赞美的语言。一个月以后,每天挨骂的那杯米饭变臭了,发黑,臭不可闻;而每天听到赞美语言的那杯米饭则里面散发出酒的香气,淳厚的一种香味,这说明什么?大家想一想,就是说我们的意念、语言,上善治水,一定要用上善对待万事万物,要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 就像你们同学之间一样,彼此仇恨别人,有意见的时候,当你责备别人的时候,实际上既损伤了他,又损伤了你自己。当然这个科学实验没有双向性地去观察。我相信他如果能双向性地观察,这个反馈性的能量,也同样损伤着那些说粗俗、卑劣语言的人。 因为能量是互动的,有反作用力。所以,我们古代的祖先就教育我们一定要注重道德的素养、修养,提升自己的人格水平,善待世间的万事万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一种和谐环境,无论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亲戚之间,都是这样一个原理。 所以,古人在甚深的大智慧观察下,发现了这些科学的奥秘,直到近代九十年代,才被科学界所解析。另一个方面,我们中华的文化是一个智慧的文化——高度智慧的文化,我们要注意掌握这个特点,我们要爱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这里面既包含了我们的语言,也包含了文字。像刚才文字上面可以看到,这个图片上的“水”,我们的祖先就是在这一种大智慧的情况下发现了水的形态变化。当冰变化成水的时候,一定会出现这个图形;而且所有的水结晶成任何图形,都要经过这个水字的图形的变化。 我们的文字也体现出这种美,但遗憾的是我们有一次文字改革。幸亏文革中的一次文字改革没成功,要那个成功了,恐怕还糟糕些。看看我们现在的简体,江本胜水的实验提示我们,现在的这个简写的“爱”和繁写的“愛”,结晶都不一样,质量不一样。为什么呢?我们繁写体的“愛”字中间是“心”字,用心去爱,那才是真爱。我们现在改成了“朋友”爱,这个“友”字就降低了亲密无间度。所以现在有很多夫妻已不是爱了,是朋友了。晚上睡在一个床上,早上起来拜拜,各走各的路,他们原来以心换心的那种紧密关系没有了。 再说一个“礼”字,礼貌的“礼”。古人的“禮”,里面包含着奉献、祭献的意思:穿着整齐的衣服,规规矩矩,奉献给他人。但是我们简化以后——不知道当时简化的那位专家是怎么想的,可能是他心里面有这么一股潜能,弄一个“钩子”(众人笑)。你看现在礼貌的“礼”字是不是个“钩子”?这个礼貌就是我对你鞠个躬,作个揖,然后用个钩子把你口袋里的东西掏到我口袋里面来。这就失去了祖先们造字的那种道德水准,对不对?为什么要用一个钓鱼钩去钓呢?我给你说好话,赞美你,表扬你,都是为了从你口袋里拿东西过来,这不就失掉了一个道德的准则了吗? 所以说,我们文字改革中是存在一些弊端,没有达到古人的那种大智慧的水平,但却擅自地把我们优秀文化中的灵魂弄丢失了。你要用这种文字来进行教化,因为中国的文字都是全息模块,它能给人一种反馈的能量,像我们都比较敏感,身场都比较敞开,接受任何事物都很敏感,当我们一看到这个“礼”字,心里马上就不舒服。——为什么呢?这个“禮”字是对着心的,她讲究你的心要无私,要放出光明。然而简写的这个“礼”字,就植入了一种自私的心态。所以有些改革,我觉得是要慎之又慎。当我们的智慧水平还没达到我们祖先的那种水平的时候,我们就要谨慎,要重视我们的文化。 再说我们的语言,有很多专家曾经提出过,要废除中国的语言。这能够废除吗?你废除了,文字一废除,语言一废除,那就完了,整个民族就完了。像我们有些人前不久都在说,中国的传统文化百分之九十是糟粕,都想不要了,我不知道他的书斋里、书房里是否有中文字的书,也可能全部是英文、德文、俄文的书籍。 七 经典诵读是继承和提升传统道德文化素养的科学方法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文化,离开了语言和文字,那就根本没办法承传。而且在文字上面研究,我结合了世界科学家的研究,也结合我们传统文化进行研究,我发现我们中华的语言文字的确是智慧的语言和文字。包括我们现在说的这个语言,它的智慧水平远远超过西方所有的语言。我们可以拿出论据,国内的科学家,认知科学研究组和香港大学结合在一起,通过核磁共振,研究人类的语言发音,就发现我们中国人发中文音的时候,是大脑双侧的额颞叶(左额颞叶、右额颞叶)同时产生放电现象。而使用拼音文字的这个文化,只是在大脑后面的听觉区,英语的发音区,阿拉伯语的发音区都在这个区域(图示),而且在发音的时候、发声的时候,是这个地方产生放电现象,这个区域是靠近听觉功能反射区。 这就说明要学好英文,要过几级几级也好,只要多听。很简单的原理,因为所有的外文或拼音文字,只是一种工具。我们大学生出去以后很可怜哪!开不了口,他瞪着眼睛听,听不清楚、跟不上,所以他翻译不了。为什么?因为违背了外语发音的规律。外语就是需要你多听,听得滚瓜烂熟。你别把它当作学问来看,它只是个语言工具。看这些小孩子说,有些成年人,丢在这个语言环境里面,三个月下来,叽里呱啦比大学生都厉害,说得还流利,还标准。我们大学生钻在书堆里面,研究主呀谓呀宾呀,颠倒去颠倒来。到国外以后,睁着眼睛听,想半天、要思索半天才能连贯起来,搞清楚那些意思,弄得不好,翻译错了。 这个科学研究就揭示了,听觉语言是用的威尔尼克区,但同时也发现了中文的语言,他们没有提出来,这是我个人的发现。本来是准备申请专利的,但没有申请。中文的语言,就是布鲁卡语言区。布鲁卡语言区靠近大脑前额,大脑的前额从四十年代医学、科学进步以后,一直在研究大脑前额到底有些什么功能。研究来研究去,都得不出结论。因为我们人类使用大脑的功能,一直都在这个鸡蛋白外面的那一层壳子上进行研究,连大脑质层都没有深入进去,不知道。英国科学家就发现,念英语的人只是大脑前侧一侧放电。而念中文的人,读中文的人,是大脑前侧的两侧额叶区都同时放电。我们的祖先给我们设计的语言奇怪不奇怪呢?很奇怪也不奇怪,因为它们是大智慧设计的。 根据这个研究成果,我后来又结合美国的科学研究成果。美国的科学家,从印度的山里面,把那些在深山修行、有甚深慧智能力的人,就是能获取过去、现在、未来信息的僧侣、和尚,请到他们的科学实验室里进行核磁共振的脑部放电观察。给他们提供一些题目,让他们解答不了的、非要经过冥思才能找到答案的,也就是要通过直觉和灵感,也即中国的慧识,才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做这种科学实验。结果这个实验就得出一个高度与我们祖先的方法吻合的现象。就是说,当人类智慧中的慧性开始生发、触电、突放的时候,在大脑中央左额叶和右额叶中央的地方产生了耀斑——彩色的耀斑,被核磁共振扫描所看到。 这个耀斑,因为我研究传统文化,也实践传统文化。我是实践金丹的,修之于身,实践金丹。金丹学说里面有个洞房区域,这刚好就在布鲁卡氏区,左右两侧布鲁卡氏区的中央。这个洞房叫什么呢?古人起的名字好笑,叫洞房。 什么叫洞房,小夫妻结婚的地方叫洞房。拿现在的语言来说,就是说正电和负电、阳电和阴电相撞击和集合的地方。所以我们祖先为我们中国人设计的语言发音区,就是为了同时启动大脑两侧的额叶。然后产生生物电流,向中间传导、激活我们前额大脑中央区的这个慧识区,也叫洞房区。洞房区前面还有个明堂。明堂这个地方当你慧觉产生的时候,就能够放电产生一片光明。 所以结合现代科学研究几个国家,包括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英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美国科学家研究成果,再来回头结合《德道经》的理论,和古代根据《德道经》所产生的金丹学说实践的理论,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祖先太伟大了!他为我们子孙默默地就设计了一个不需要经过很痛苦的努力就能开启大智慧的方法。就在诵读他们文章的时候,你就能开启你的智慧。 所以古代在8岁以前,特别重视教育孩子诵读经典。包括《德道经》、《易经》,都是必读之物。像在唐朝时候,皇帝都曾经颁布命令,“四书”人手一本,人人都得念,家藏一本。而且它的考试题目中也有《德道经》的内容。只是到了后来才取消了,明朝就取消了。所以从文化教育理念来说,我觉得为什么汉唐有那么辉煌的业绩?像汉朝,也是这样,从起始皇帝、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一直到汉武帝的时候,他的奶奶还是一个著名的道学家,非常崇奉黄老之学,崇奉老子的《德道经》,所以才有“文景之治”的辉煌。唐朝也是这样,“贞观之治”的辉煌,都能够产生。 我们要想继承这些文化的优秀特点,掌握这些开启我们真正的大智慧的方法,提升我们的素质,最根本的还是要落实到道德修养上来,进行提升。这样才可能使我们的智慧双运。智和慧同步发展,就运用德一来进行调控。否则我们要是局限在阴阳里面,我们没办法发展。因为这个阴阳,当我们的智性发展到高峰的时候,我们的慧性就处在低谷;当我们的慧性发展到高峰的时候,我们的智性就处于低谷,不可能同步发展。只有用旋级图的原理,用这种方法,用德从中控制,你的智识和你的慧识才能同步发展。这就是为什么要大力提倡弘扬传统道德文化,注意我们道德人文素质修养的原因。 我们的大学生都是社会的精英,社会未来的希望。如果说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把握这些基本的理论,特别是将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个理念牢牢深植在我们的思想中,那么我们的人文素养、道德修养水平,我相信都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升。 而且这个经典诵读,我也写了专门的讲义。大家要有兴趣的话,也可以从我的网站上下载下来看一看。因为短短两个小时要想把整个大学生的人文修养素质方面的内容讲完,我觉得时间远远不够。所以我仅就这方面的内容,从我个人的角度讲这些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而且国家也非常重视道德文化的教育,主张在法治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以德治国。包括胡锦涛总书记,在人大会上也提出了、提倡一个“八荣八耻”的讲话,我相信大家可能在网站也看到了。我相信这对我们从更高的深度和更全面的广度上去了解我们的道德文化复兴,掌握作为大学生如何应该在人文修养素质的提高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由于时间关系,我不再过多占用大家的时间。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再次感谢大家! (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