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熊春锦先生讲道经第二章(二)

时间:2004-12-17 22:4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第二章 观徼 讲 解 二 ——— 根据熊春锦先生O4年1月19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輯 根据复习的进度,对《道德经》《德经》的第一章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当然深入体会、理会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不断颂经的过程中逐步地深化;特别是要求根据自己内环境的实际状态量体裁衣,

 

第二章  观徼 

   讲 解 二

———根据熊春锦先生O4年1月19日讲座录音整理编輯 

根据复习的进度,对《道德经》《德经》的第一章已经复习得差不多了,当然深入体会、理会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不断颂经的过程中逐步地深化;特别是要求根据自己内环境的实际状态量体裁衣,综合地分析一下五德在内环境的强弱状态,特别要注意阴五行在体内的形态和表现,要点点滴滴去分析,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心君,了解自己的心、肝、脾、肾、肺。这样再来结合《道德经》的学习,就能做到有的放矢。

今天主要转移到《道经》的第二章。《道经》的第二章我们讲过了,很多同学参与了听课,内容基本上掌握了。在上一次主要是结合外在的整体形势讲。由于《道德经》是一篇无所不包的万经之王,所含的内容比较全面,所以在具体复习之前,结合我们的修真,更全面地谈一谈其中的内容。

好多同学说这一章不太好理解。对第二章的理解要与第一章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解读,才能够掌握准确。第二章是继第一章阐释大道和如何体道、证道之后,直接指出了人类失道的根本原因所在,这一原因就是心道的迷失;因而指引人类如何把握观心得道,识别阴阳、跳出阴阳,从而指出复归于道的方法论,指出归道的根本是心无私、心无欲。这个简要的内容就是这一章的灵魂所在。

 

真美真善在真心

 

第一段: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这一章可以分为五段进行阐释和解读。先把第一段弄通了,下面的就比较容易掌握,大家讨论的时候,也就能够有的放矢。第一段提到了善,首先要注意到,人的生发于什么地方?它的生发地都在于心,人类和社会的失道,也就失在心中、失于真火,把自己的真火丧失了丢失了。心中的真火主宰光明圆通,由于丢失真火,真美真善也随之丢失。一旦丢失了真火以后,那么人类的心、社会的心,也就是由阴火主宰内环境、外环境。阴火、阴我就是我欲、我识、我私,它们都是后天意识;后天的意识对的解读,也就失去了先天的本性,离开了大道。所以老子在这里才说,当天下的人们都用后天心中的知障来追求有为的、后天的、人为的和外表的华丽之时,只知道追求为而美之时,人们的心灵就已经变得丑陋了,内环境也就肯定脏臭不堪,社会风气也就恶劣得使人难耐了,难以忍受与承受。当人们都以主观意识去理解、扭曲真为有为的伪时,并且大肆人为地崇尚表面虚华的的时候,也就失去了大道的真常,不是真了。当人们都在那里独其身的时候,为一己之而善之时,心中的私欲也就膨胀到了极限,整个人体内环境和社会环境也就变得恶劣不堪了。

老子在《道经》第二章开篇就谈了心,因为都源自于心,发自于心。心君主宰着人的内环境,当我们下滑到、沦丧到只知为而美的时候,也就丢失了先天的自然状态,失了道、离开了道。因为在道的眼中没有美丑、没有好恶,是什么导致人们离开道了呢?是心导致的!在解读第一段的时候我们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承上启下地去理解这一段的深刻内涵。特别是第二段,要紧密结合来进行解读,就更容易弄懂弄通。

 

道生德炁万象纲

 

第二段: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一段初看起来,主要是讲的阴阳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其实不然,老子在这里讲的是如何归道的方法论。

第一句故有无相生,就点出了这个问题,因为修养心道,复归于道,必须高度重视阴阳太极变化的理论,道生德炁化阴阳,阴阳变化万象纲这是基本法则。由于阴阳是互根,阴阳有消长,阴进阳退,阳进阴退,阴阳互变,这里面的阴阳变化法则,都离不开道,都是道的化身。所以我们在解读这一段的时候,首先要注意到,她指出我们修养心道、复归于道的一个总目标。第一句的有无相生应该要很好地、准确地解读,而不能只在字面上解读。这里故有无相生用得非常关键,它是第一章的内容和第二章第一段内容的总和转换。把握住了这一点,再来看有无相生,虚与实相互依存而互生。

在归道的方法中,最重要的是心的归道,是心中道的生成。就象第一章指出的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故有无相生是指的上面这个有欲观缴和无欲观妙,不要脱离第一章孤立地来看有无相生这一对有无是相互化生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这也就是我们修养的方法论,修养的原则。我们从有为到无为,又从无为到有为;从观妙——观徼,到观徼——观妙,这里面的互变,有无相生,抓住了有和无这一对阴阳的变化,就能实践道德复归。可以说,这一句也就是所有阴阳变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古典的文言文言简意赅,很精炼,我们一定要展开进行思悟。这五个字就囊括了变化之道、复归之道,是我们修养者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难易长短体互承

 

难易相成指的什么呢?对于修养者而言,归道过程中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变化过程。不重视微妙,不重视徼,不重视妙则难;重视了徼和妙则容易、就简单。难只一步之遥,就在心中。心念一转就成了,心念还处在后天,舍不得放下我欲我私,不愿意去体悟大道的无私、无心、无欲、无念、无象,那么就,难于上青天。我们能够放下我执、放下我心、放下我浊,一步之遥,顿成佛道,难易相成的内部奥妙就在心里。我们为什么修了六年、八年、九年、 十几年,还在中打转,就得好好看一看《道德经》这一章,感悟这个重要的环节,破一破难易相成四个字的奥秘。我们是难在哪儿?根据《道经》和《德经》的第一章,分析一下自己的心,分析一下内部的阴五行,看一看内五德的强弱,也就知道在哪儿,如何去找到这个的通路。这个容易的道路,这个云梯,都在自己的体内和心中。只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和寻找,一旦找到了,难易也就互变,就会变成了

历史上,我们很多得道人的体会,值得现在还在境当中辗转反侧的同学借鉴。很多同学体会说:嗨!早知道这么容易,我为什么心就放不下来?这只是一道窗户纸嘛!就在心里,捅破了就成功了。就是脚跟转一下的事,就是要放下,放下后天,把握徼,进入妙,也就容易成功了。许多人不是都有这样的体会了吗,有的寻找几十年,东参西究,上寻下索,找来找去,最后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心中,原来也就是这么容易,并不遥远,并不困难,都在自己的心中,在自己的体内。

整个人体都是道所生成的,德所长养的,只是丢失了,只是忘却了,迷在后天之中。只要清醒了、觉悟了,也就至简至易。结合我们的修养,去破这个,得这个,心是关键的一个环节。所以老子在这里特别指出它的重要性。大家要很好去把握,是继续在境当中蹉跎岁月,还是尽快调教自己的心性,步上容易的坦途。这个根本性的转化一旦完成,那么徼和妙也就呈现在我们的心中、我们身中,在我们身边、我们周围环境当中;处处见道,处处是道,当你迈出了这一步之遥,也就踏入了众妙之门。

长短相形我们修养归道时间的长短,同样是相形而依存的。能进入众妙之门则,长期不能把握徼,或者在徼的状态中蹉跎,而不能进入妙,则费时久。在这里指的是修养归道时间的。我们如何去缩短这个时间,不居而用于,在短时间内突破,也就是大家所讲的渐悟和顿悟之间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渐悟、顿悟,都企盼着出现奇迹,一下子顿悟;但要知道长短相形的,你不知道,也就不知道;你不破,也就难以进入。我们平时的理论学习、方法实践,可以说都在里;但是我们心开悟进入众妙之门就是。这两者之间,既不能否定,更重要的是把握住,这样才能一步跨入众妙之门。否则我们始终在若即若离的观徼状态当中,甚至把握不住徼,当面错过,擦肩而过,甚至重棒子敲也不醒,那就难了,那就非不可,没有办法不起来。要想,一定要抓住修心为帅,把心修空、修无,修到要能包罗天地, 无所不包,无所不离。要舍得放下,放下眼前,放下一己,放下私欲,放下享受,放下安乐,要自找苦吃,来证自己的徼和妙。这样在我们内环境,在我们心中也就容易转化,顿悟的奇迹才能真正出现。

 

万丈高楼筑基起

 

高下相倾倾高和下,就是指的得道水平的高下和深浅,复归于道的层次高低、深浅也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无浅也就无深。浅是深的基础,的前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起于垒土,这就是解析高下相倾。很多人盲目追求,不注意基础,忘记了基础是根本,好高骛远,终难成就。如何把握好高下之间的辩证关系,掌握住这一对阴阳的互变原理,真正重视在内环境证道修养的基础。不要盲目去追求,不要失掉系统,要把握系统的基础。性和命就是两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我们都得整体地把握。如果偏于这一个方面,盲目地追求高精尖而不重视基础,也就像水上浮萍一样,一定会被风刮得在水面上飘荡,没办法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它们没有根基。

高下相倾严肃地警示我们:要重视基础工程。特别是我们的生命再造不是儿戏,不是玩笑,她是严格的生命科学,是使自己内环境生命再造、变化、升质的科学。只有重视基础工程、基础理论、基础方法,我们才可能步入的境界和状态。如果我们还是在后天有为的状态之中,还在我识我见、我思我想,以后天的欲念心识充斥自己的心灵和大脑,不能置换过来,那就根本无法掌握徼的和妙的,也就难以进入众妙之门。所以我们要对在内环境、在心里进行整体思悟,对于我们实践《道德经》而言,就要整体把握住高下之间的辩证关系,互相转换的契机和由的发展规律,我们要始终把握住。

很多同学说,这么多年好像没有进步,其实不能那么说,因为修养是个螺旋式的前进,很少有人一下子进入短的状态、顿悟的状态。她是螺旋形的,从一个螺丝钉的螺纹就可以看到这种前进的状态。在旋转的螺旋线上,从任何一点看起来,从直线去看这个螺旋线,看起来都跟原来相同,但是实际上它的位置已经离开了,它原来的基础是在上升,是上升中的相同。

当我们不断开展清阴过程中的净化,一旦能接近螺柄的位置,也就进入了直线上升的状态,那个时候可以说就是顿悟的开始,也就是直线上升的状态。但是没有下面的螺旋性前进,也就没有上面的直插而入,这也是辩证的。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表现失望、灰心,信心不足,你也得从这里吸取力量,看到自己每天都在积累进步,滴水穿石,终究有一天会将这块顽石滴穿。只要我们更科学、更合理地整体掌握了《道德经》的理论和方法,就会出现一种势如破竹的状态。对高下相倾要结合自己的内环境整体、综合地分析,看自己离道的原因,看我们复归道德应该把握的内容,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都是非常重要的。

 

音声相合颂妙经

 

音声相和音声相合里面的的修证,也是一种证道的方法。农历年从今年起,让大家进行颂经,也就是一个的修证过程。可惜大家都没有掌握方法,把以前讲的内容都丢到一边,不知道如何去寻?不知道如何去定?一直到 道医天地开始以后,带着大家颂经,才有五个人品到了音声相和的妙,他(她)们的妙,深刻地反映了《道德经》的真理。什么妙?心之妙。要从心里面发出来与身相合,就容易叩开众妙之门。

但是很多人还是站在一己之私的状态下去对待颂经。为什么说是一己之私呢?只害怕自己生病,害怕进入艮卦时期以后,承受不了业力的压力和负担,而是为减轻疾病、预防疾病对自己身体的压力而进行颂经,实际上是为私而颂,运用道德的能量,运用众师们的道宝道能,却没有与他们的心相合,所以心始终发生不出来。这是因为用私在那里颂念,封闭了自己的心灵,所以心始终难以产生,只听见他的在那里唠唠叨叨的颂念,但他的诵念却没有印到自己心里。

修养者要知道你的心就是佛呀,解放自己就是在解放自己的心。心不解开,不能产生天,不能发生金球一样的震颤,不能产生声波,不能使那种波与心的频率真正相应,那么你与外界的连通,与多维空间的连通,就难以实现。得道的人都知道,自己身中就有十千十万大佛,一部《道德经》里面就有几十万佛;你的心里也含有众多的佛,可惜你就是见不到。

我们在诵念的时候往往是有口无心,心没有跟上去,心没有启动,只是嘴在念,是大脑在动,而不是真正的心与经的相应,音声始终没有处在相和状态,就难以叩开众妙之门。看看已经证出味道的几位同学,因为已经与心相应了,他嘴不动、不出,而心中自有经的,这是什么?是天、是道,这就是一种合道的表现。这种心的于口的声相和,这才是完美地叩开众妙之门,是复归于道的好方法。离开了心的敞开,心的萌生、成熟,仅凭语言的诵念,难以产生效果。就像一句成语里说的:言为心声。真正由心产生的一旦相和,那种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为什么有些人说话听起来感觉比较舒服、悦耳、亲切、感人,而有的人说话却让人听起来不舒服,感觉不祥和。为什么呢?就是没有处在相和的状态,音声不融合,也许他说的话与他的心根本是两回事,所以别人听了不舒服。

要达到音声相和,一定要结合我们修养的内环境来进行解释和领悟,而不要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乐队在那里演奏,歌唱家在那里放声歌唱那样的音声相和。再说几千年前也没有这类乐队出现,可能老子也没有听过。老子在这里讲的是心和意,心和意要高度地结合在一起。

音声相和的分析,要结合“阳五行表”和“阴五行表”整体地来解读,在这里借这个机会强调一下,希望在学习、念诵《道德经》的时候,把音声相和作为每个人叩开众妙之门的一把钥匙,突出起来,重视起来,真心地颂,敞开心灵诵;寻心、找心、觅心,而不是只注意由大脑意识通过舌咽神经指挥舌头发出的后天之。要先将心敞开,用心指挥大脑,让大脑表层的主观意识降下来,由真我意识来颂念,一旦出现突破了,那么音声相和也就非常简单和容易了。我们对如何颂经讲了几个字:“恭、熟 、忘、合、灵”,结合我们今天讲解的音声相和,整体地去参悟,希望都能掌握好这个方法,运用好这个方法,进行具体地实践。这是在这一段中我们需要强调的几个关键。

前后相随前后相随怎么理解?得道前后系统变化的出现,是一个完整的变化过程,有先有后。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可以互变的。只要掌握了众妙之门,进入了众妙之门,就居;未掌握众妙之门,落在面。不能认识徼,不能实践徼,不能认识妙,不能把握妙,就居于。功夫界常有一句话:“进道无早晚,成就是真功。”修证道德不分早晚,不分前后。因为前后相随的,是相互转化的,转化的关键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是出现的意思,可以简单做一个出现的解释。当然,出现是指你想出现一个较快速度、居于面领先地位这样一个状态,避免落,出现良好的变化状态。所要把握的根本在于基础,在于系统,也在于修心;说到底一句话:“心性修持大道生”。这是真理,离开了心与性的修持,就无法掌握好“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所以还是落实到“心性修持”这个最基本的法则上来,解读这一段内容,才是比较准确的。

 

不行之行圣人事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又怎么理解呢?我们讲到过庶人、贤人、至人、真人这几种人的境界的区别,可是在整篇《道德经》中却多次只提到圣人。为什么没有提贤人?因为贤人只是一个基础,贤人阶段还没有进入妙,也没有妙,还有居于后天状态的现象。论道论德必须要有圣人的状态,只有站在圣人的高度,才能解读《道德经》,才能理解道德的真意。圣人是指有道的人,是不被阴阳所制约、所颠倒、所迷惑的人,圣人是以无为驾驭阴阳变化的人。正如《黄帝内经》当中所讲的,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理解了这一段,再来看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圣人是道性德性的表率,他们能运用道德场性的自然作用力,改造周围的一切,因为圣人已经进入了众妙之门,所以他具有德能,德能在无形当中就起到了表率,而且具有较强的场性;这个场性光的自然作用力,就能影响周围的一切,而不是单凭语言的作用力进行教化。

圣人行不言之教,并不是圣人完全不言,而是圣人之教具有综合性的教化作用。圣人之教更重要的是在另一个空间,是在人们看不到的状态,德的环境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力;就像积玄德一样,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式,超出常人所能理解的范围和状态的方式进行教化,所以称之为行不言之教。当然,常人对这句话只能理解为表率作用,身体力行,为人师表,所看到、所观到的只是圣人显的一面,但是圣人更重要的一面是处无为之事,是在无为下的众妙之门里面处理事情,在众妙之门的深层次里处理世俗间的事,处理低维空间的事,在妙门之中还用得着语言吗?还要对人家说:我办了这件事,我办了那件事,你要不信的话,你就倒霉了。还用得着这样去想、去讲吗?用不着。因为去讲去想完全都是多余的。

下一句紧接着就表述了圣人处无为之事的妙处,是比喻仿效道、实践道就像万物那样,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圣人处无为之事,正是通过无为办天下之事,解决天下的矛盾,救民于水火,解脱苦难,广行功德,重在无为之事四个字,而不是他身体的行动。因为圣人处于无为的状态,就能足不出户而能窥天下,就能知天下。所以他能行无为之事,能够行不言之教。这种作为就是仿效道、实践道。

道所化生的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里的道与我们人类是不同的,因为万物它没有心、没有私、没有欲。道诞生的万物皆是作焉而不辞,包括宇宙间的众生,都是各行其道。作焉,就是创造、运作。不辞,也就是不推诿,不以创始者自居。生而不有,是说虽然大道能够化生出万物,但是从来不去主宰和占有,不拥为私有。为而不恃,是说虽然积极去努力,去作了,但是却为而不恃,不居,不己,不把它紧紧握着,不以为这个是我干的,是我的功劳,我要收回报,这些都没有,这就是为而不恃。

功成圆满隐归宗

功成而弗居,功成,是说成功了、成就了、诞生了、形成了、圆满了。弗居,就是不私,不居功,虽然有功但并不据为己有,不占据在那一块位置上。

夫惟弗居,是以不去是说唯有弗居,才不会消失。此两句点出了真常之道的真谛。道为什么不消失?为什么永远存在?我们人的这一点灵光,为什么总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就是因为没有那个道。所以老子才说夫惟弗居,是以不去。这两句点到了根本上,其意是说:你要有道就得舍,做到真正的大舍无得;只有舍才有德,才能合道,才能不去,才能不消失、不失去,像道一样而永恒存在。这就是圣人之行,圣人之道。所以我们行圣人之道,修圣人之道,要尽快地度过庶人状态,进入贤人状态进行实证、实践,通过对《道德经》的把握,尽快实践圣人之道。圣人之道是什么,也就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进入无为,保持无为,那么你就会很快成功。因为效法了道,合乎道,与道等同,你的言行、举止就与道相亲相近相合。要尽快将自己的内环境,不论是心还是身,都要修到圣人的状态,以圣人的状态为目标,来求证自己内环境的道德。不要老是一方面求道,另一方面又抱着有、私、欲这样一种心来禁锢自己,无论在任何事情上,都要想一想道的大舍,实践一下道的大舍,那种大舍无得才有德。

为什么自己心里这块小自留地就是放不下来呢?一旦放下,就能处无为之事,那样你的道事,你的修真事业也就能够成功。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你不会失去任何东西,相反会变得更为美好。世间人一个个都抱着私心己欲不放,有几个能够得到真正的满足了呢?有几个人是真正、真实的得了呢?不都是昙花一现吗!古往今来,多少富贵显赫的人物,大量的实例,都是由于没放下、不肯舍,所以就都逝去了,统统的都逝去了,人也去了,功又在那里?。如果真正的做到了弗居,不就能够实现这个不去吗?所以希望大家将心和身内外修证的状态,尽快调节到圣人修的状态之中,真正去实践《道德经》第二章提到的处无为之事这样一个生存生活实践的状态,那么复归于道以及永生,也就容易成为真实不虚的现实。

这一段经文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修道德的纲领、一些修真的原则,其中也包含了方法。希望大家通过今天导论式的复习,结合自己内环境的状态来讨论一下,掌握这一段经义的整体与重点,既有整体也有局部,主次分明。阴阳变化之道,阴阳变化之理,依理变化的方法,都要确实掌握在自己的心中,并且真实不虚地去实践。以此去敲开众妙之门,实践《道德经》第一章所告诉我们的奥秘和方法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wenhua/20041217/144.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