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导读讲解一 熊 春 锦 今天所讲的内容,主要是从《德道经》的这个基础之上拓展开来,进入到儒学思想的这个范畴,如何在这个道德人文文化的这个领域,把我们的眼界更加拓展开来。我们大家都知道老子通于大道,而孔子精于常道,那么要想真正地进入大道,就必须要知于常道。在我们的道德人文文化的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社会的基础,是做人的标准。这个基础和标准,这个道德人文文化,如果我们不掌握和了解,那么也就必然无法真正地通于大道;也就没有办法,去实践这个真正的道学理论、道学方法、圣人之治的方法、修真的方法。 我们的社会历史是如此发展而来,经过了道治文化、德治文化、仁治文化和智治文化这样一个过程。那么智治文化,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这么一个人文文化时期。我们要想真正地复归于道治文化,同样的需要分析和掌握所谓的“智治文化”当中的一些内容,学会如何按照《德道经》所指引的这样一种精神文化转变的一种规律——“反也者,道之动也”,这样一条原则,去符合逆归精神文化状态。因为这个智治文化,到现在已经延续了二干五百年之久,而且这种智治文化其中的内含,也就是私欲、私心、利己之意。随着时代的推移,历史的加深、加重、加强,其实现代的“智治文化”,与七百年前的智治文化状态,和几干年以前的那个状态,这个智,已经称不上智德,离智德的这个德性状态,已经相距非常的遥远。 在早期,基本上是按照了智德的状态,在循这个礼,还遵循某些德性的内容。但是整个世界发展到近代,这个智德也称不上纯粹的,是用人治——人的后天的智识。这个后天的智识当中,又不太符合德性的要求,而是充满了血惺,充满了杀戮,充满了自私自利,充满了唯我独尊、利己至上,这么一些私欲,私心以及历史的禀性和社会中养成的习性。这些现状,实际上就是我们了解道德人文文化的一个障碍。而且这个障碍呢,我们要注意到:基本上是三大块历史变革,历史沿革。 要知道人类的离道失德,如何在历史沿革中逐步形成的。例如,我们曾经提到了:在汉代以前,整个社会基本是一个全社会性的道德人文文化的社会时期。虽然在汉代以前,人们己经出现了离道失德,但是这个道治、德治、仁治到智治这么一个历史脉络比较清晰。其中的智治加刑治,这样一种模式,还并不十分明显地脱离德治的这样一个基本的框架。但是到了汉朝以后呢,这种框架的维护性就出现了大起大落。虽然我们在汉代、唐代和宋代,都曾经有过这种德治给社会带来的辉煌;但总体趋势来说呢,还是一种继续的由仁德、义德、礼德的状态,继续往下滑的这样一个总趋势。 尤其到了明朝时期,就进入了一个十分典型的历史转折点。自从外蒙古的入主中原,建立元朝开始,一直到明朝的这个时期,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将我们唐宋时期复兴了的道德文化,再次加以了一种全面破坏。在明代朱元璋建国以后,也还是没有发生改观,相反呢,出现了一种严重的现象。顾亭林在《日知录•卷十八》“书传会选”条中,曾说:“自八股行而古学弃,《大全》出而经说亡。”前面这一句“自八股行而古学弃”,这里面,就是说自从八股文盛行以后,那么古代的所有的道德的学说,儒家的解释道德的这样一些学说呢,都被抛弃了。自从八股文行世以后,己经进入了一个僵化时期,各种的学说和思想,纯粹地成为了封建君主统治运用的工具;为他们维护统治,成了一个教条的框框。所以八股文的形成,也就是这个时期,将整个历史发展到这个时期以来的所有的道德人文文化加以僵化,加以实用主义化。 把古代的社会性道德人文文化加以抛弃的现象,可以说在明代就成了一个固化的状态。这点我们应当掌握,从历史的角度上去认识他,这是个明显的转折点。 那么,“《大全》出而经说亡”,“《大全》”,就是指《四书五经大全》,是明成祖下令撰修的官方意识形态。自从这一本《四书五经大全》在明代推行以后,就使在此之前的经说的灵魂开始消亡了,消失了。无论是《道德经》,还是真正《四书五经》的本意,在他们的僵化阐释之下,其灵魂消失了,其精神开始被他们曲解了。所以说,自从这一部《四书五经大全》出现以后,由于他们解释的角度,背离了传统的道德人文文化的精神,所以说,在此之前的其他所有的经说,就开始消亡了。 顾亭林在这里,深刻地抨击了朱棣以来的文化政策,加重了道德人文文化政策的进一步消亡。所以说,自明代的明成祖朱棣以来,是加重了中华民族的国学摧毁的力度。因为这个《四书五经大全》,它就是明成祖下令编写的官方的意识形态。请大家注意:这个官方形成的意识形态,给我们民族带来了七百年以上一个固化的时代。特别是,将其中五德的修持,甚至礼德的礼仪都全部加以废止。这个礼德,他的外在表现,主要就是我们的一些礼仪的规范,连这个都废黜,那么对我们的内修心中的礼德、身内的礼德,当然也就会产生严重障碍和影响。 所以,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分析这一个时期,就会明白:我们的道德文化历史,为什么进入到了明代以后,出现了重大的障碍。这个,跟当时的封建君主统治者,官方意识形态的形成,主动去抛弃五德制约人心、用德来治理社会,具有极大的关系。其次呢,我们在分析这一现象的时候,要掌握好这些历史变化,才能在近代社会,更好地、更准确地去恢复明朝以前的这个道德人文文化的精神。掌握好这个历史的沿革和变化,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恢复道德文化的生机。如果我们不洞察历史的沿革和变化,那么这个道德文化恢复的生机,是比较难以把握的。也就是说,要敢于批判、批评和跨越将近七百年以来的对道德人文文化的认识的历史误区。 这个历史误区,我们如果不认识它,那么我们就难以在新时期、这个新时代,去复兴我们的民族,复兴民族的传统的优良的文化。不走出这个误区,那么,可能还会重蹈明朝以来的诸多的这样一个历史的错误。可以说,如果观察我们这个历史沿革,我们就不难理解,近七百年以来,由于明成祖当时所形成的官方意识形态,使我们在理解和解读我们民族优秀文化当中的诸多的经、典这两大范畴当中,都离开了道德的宗旨。在逐步地演化成为私欲、为私、为欲、为我所用,为封建统治王朝所用。这个沿革——近七百年来这个历史的沿革,可以说,围绕着自私、自利、唯我、唯私、唯欲所用,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包括了近代的打倒孔家店后,文人们的解释,实际上都偏离了道德文风和天地良心。这些特点一定要注意!注意了这些特点,我们才能超越,跨过历史的误区,将我们的祖先,正确地解读儒家文化、道家文化正确的这个思想,连接起来,把这个历史的误区迈过去。在回溯的时候,在展望的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误区的错误,回到真正的孔子当时的创立儒学文化、儒家思想的本旨上去。 所以,我们在解读《四书五经》、解读《德道经》的时候,都必须要注意完成这三点:笫一点,就是了解我们历史的发展,他的根砥源于道德人文文化;第二点,就是剖析历史的沿革,掌握秦汉前期、明朝前期的这些变化规律,特别是明朝期形成“《大全》出而经说亡”的历史惨痛经验,有所认识;对最近七百年来,我们逐步地离道失德地去阐释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所带来的民族的创伤,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解读阐释儒学的《四书》、《五经》,那么,我们就能够避免我们在误区当中盲目地前行,就能够甄别历史的失误,和我们在重新解读《四书》、《五经》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今天,借这个机会,主要是对《大学》——这篇《四书》当中的首篇,作一个辅助式的解析,与大家共同探讨。这个《大学》这一段书,本身内容并不太长,我们己经把它发在了网站之中,大家可以看。这一本《大学》,经过后面的阐释以后才把内容展开来。后面的这个“传”十章,主要都是对前面经文主要文段的阐释;当然,主要都是用了一些引经据典的办法,去解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这个《大学》的主篇,实际上是从“大学之道”一直到“未知有也”这么一个区域之中。其它的“传”十章呢,都是对这一段经文的理解和展开。从宋代以后的这样一个状态,这个对我们解读《大学》之道,对《大学》是一个拓展的理解和指导。 所以,我们在读《大学》这一篇文章的时候,把这一些要点首先掌握好,然后再来具体地理解,可能就容易得多。我们要读好《大学》这一篇文章,首先要把最前面的原文的主文,用道德的文化精神去正确地解读。实际上,我们大家现在都已经学习了《德道经》,也对《德道经》进行了解读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回过头来读《大学》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大家都有一个深切的体会:的确儒学是源于道学!他所阐释的,都是真正的道德的理论和方法。他把道德,在对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理事、如何为民族和国家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详尽的展开和演义阐释,是我们每个修证者必须要阅读掌握并且实践的一部分。他是如何做人和做好人的这样一个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工具。这个还不能够不读,一定要认真地去读他,并且实践他,并且上升到《德道经》所指引的、引领的上乘境界之中,全面地去理解和掌握儒家的一些学说和思想,正确地进行解读。 《大学》之书,原本是《小戴•礼记》里面的一篇,相传这篇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写。但是,我们只要读一读他的原文和原句,尤其从前面的三段,我们不难看出:这其中含有诸多的《德道经》的内容。那么,《德道经》可以说在汉朝的时候,就基本上进入了一个全民都掌握的状态。《德道经》的一些思想和语句呢,在《大学》的这篇文章当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估计,《大学》既是先秦的作品之一,后人也可能做了一些修定。所以有些专家认为:出自于秦汉时期,儒家修定,在这个基础上诞生这一作品。这个论点,还是值得借鉴和参考的。 纵观整篇《大学》之文,可以看到他的语言非常精炼,意境非常准确、深刻,思路非常的明晰,所含的教义也非常深刻,言简意赅,纲目明晰。他之所以能名冠四书之首, 并不是浪得虚名,他是中国古代,阐释道德文化教育理论的一篇至关重要著作,他完全能够担负起这个教育理论的指导性的重任。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上,迈过历史误区的角度上,在《德道经》的引领下,来解读这篇《大学》,我们会得出一些更为深刻的一些领会,而赞叹这个《大学》。作为指导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教育理论这一个工具来说,他的确能够担当起这么一个重要的任务。但是我们要正确地去进行解读,正确地去进行阐释,而不能站在唯我所用的、狭隘的、私欲的、利己的、小气的、抛经离典的这样一个立场上,去解释。要站在大公的立场上,去正确地解读,不要被历史,被社会的现象,所左右和局限。我们要进入浩渺的历史长河之中,用正确的观念去解读他。 《大学》这篇文章,在历史上经过北宋时期的程颢、程颐的鼎力尊崇,后又经南宋朱熹作了《大学章句》的编辑,最终与《中庸》、《论语》、《孟子》并称为“四书”。在后来经历宋、元以后,这部《大学》就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这部书,对古代道德人文教育理论,的确是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我们撇开元代以后,对这篇文章的僵化的阐释和解读的影响,那么在现今社会,站在建立新时期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符合复兴民族,复兴道德文化这样一个总纲的立场,来重新认识和解读他,在《德道经》的引领下,应用《德道经》的思想,进行解读,相信这篇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具大作用的优秀的篇章,也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文明建设的食粮。 整篇《大学》,我们不难看出,他其中主要含有“三纲领”和“八条目”两大部份,作为他的主干和精神要领。特别是“三纲要”,我们要认真地把握其中的精神。《大学》中提出了“三纲要”和“八条目”,可以说这 “三纲要”和“八条目”,都是在强调道德修养,强调修心炼己,是治理每一个人的人心,以及拓展开来达到一个德治社会的前提。这个修心炼己、实践道德的目的,也就是每一个人去通过这个修心炼己,实践道德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为了将修心炼己、实践道德的德能去奉献,而并不只是关起门来完成一种自私自利的修证。而是为了达到以德治国,使天下太平安定,使民族复归于德治社会、道治社会,最起码,是要达到一种仁治社会的状态。我们以前曾经提到过,在宋朝以前,特别是唐宋时期,包括汉朝,我们的文人,我们的国家的管理者,大多数都有一个半日静坐、半日应厅堂的习惯。他们就保持了一个修身的良好习惯。他们就是通过一些具体的方法,来达到清静自己的心身,去调适自己体内的道德状态,加强内在的、修身当中的这个德性的修养。而通过这个静坐的办法来反思,实践“吾日三省吾身”,来提升自己道德的水平。这个为家,为乡,为国,都是不离这个原则。 但是,这种良好的习惯,到了元明以后,就全部被抛弃了。所以自那以后,修身被曲解,使人心当中的私欲,长期地难以获得道德的规范。而我们现在解读《大学》,定要回到历史上去,看前人如何是在炼己和修心这个基础之上,把修心炼己、修身这个实践放在首位,来对待自己的家庭,对待事业,对待自己的职业。在这个历史背景上,去理解古人是如何正确地解读《大学》这部书的;从而掌握好《大学》深刻的内涵——真正的、正确的、深刻的内涵。 《大学》之论,其意在说明,只有用德来治心,用这个德性来调制自己的心灵,治理每个人的心灵,调治每个人身国当中的五德的能量,修养五德的品格,这才是修身、齐家的基础,必须要完成的课程。这是完成修身,进而要达到完善自己家庭的必须要经过的阶段。没有这个,就不能够进一步展开来,将内在的道德修养所取得的成就,去布施给整个民族,整个国家,从而达到一个治国平天下这样一个根本方略,达不到这个目的。 所以这个《大学》的论点,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是基本的方略,基本的论点。他之所以提出来这个关键的论点,我们要历史地去看待。要了解历史,当时正是从一个“仁德治世,刑治为辅”的历史时期中,已经全面地过渡了,进入了一种以“智治为主导”而“刑治为辅助”的历史时期当中,这个“仁德治世,刑治为辅助”,过渡到了“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助”的这样一个转折时期。这个国家的安定和天下的太平,在根本环节上,取决于国家领导人和社会每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所以在智治为主导的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对社会每一个人——不单单指为政者,为民者也是同样,都要重视道德的修养。所以他们的修心炼己、道德修养水平,就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因为用后天的智识为主导,来治理国家,推动民族的发展,很难避免诸多的背离自然客观规律现象。只有主动地去以德治心,用德性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品格,获取心里面的意识层面的正确性,这个智性、智识,才能受到一种正确的规范。这样呢,就能够使国家达到一个和谐,容易调理,使混乱不容易发生。这个,我们要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去看。为什么这个《大学》之论,到现在还有指导意义?这是因为整个格局,社会框架的格局,还仍然处在这样一种状态,所以他也就不会丧失其价值和意义。 《大学》开篇第一句,就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段话,可以说是一个总纲。这其中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点就是《大学》的“三纲要”、“三纲领”。特别是这“明明德”三个字,他既是三纲领的基石,也是整篇《大学》的灵魂。对于“明明德”的解析,自古以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莫衷一是。所以正确地解读“明明德”,就成为学习《大学》、读懂《大学》的关键所在!这是关键,这是敲门砖。解析对了,那么进入《大学》的主旨就轻而易举。解析“明明德”最好的答案,实际上就在万经之王的《德道经》之中!我们在座的同学们,对于这个现象可以说深有感触,自从我们读了《道德经》以后,阐释了相关的《道德经》内容以后,我们对这两个“明”字,对什么叫做“明”,可以说己经做到了“心知肚明”,比较容易掌握。 那么,我们在这里还是应该深入地去分析一下这“明明德”三个字,这个大学之道,怎么样去认识大学之道。这个《大学》可以说是上乘的学问,是一种上乘的学学问,是每个人应该实践的事。那么这个上乘的学问呢?是引领人们修养德性、复归于道的理论和方法。这是一个简短的解释。这个“大学之道”,这个“之”字也是非常重要。有些同学也谈到这个“之”字,在古文当中,如果从它的象形解义当中可以看到,这个上面一点气势磅礴,有如混沌开基,就这么一点点下来!在这一点的下面呢,是s型的变化过程。我们掌握了这混沌开基一点的道的本始,就是一,就是无!而通过了太极中央的s型的变化过程,而达到这么一个对道的认识,那么才能够正确。这个“之”字,我们从象义上可以深刻解释,确是这样的。那么,《德道经》里面,还有一个“玄”字:“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同这个“之”的确是有异曲同功之妙!但是所反应的象义呢?更加的气势磅礴!那个“玄”字上面,也同样是这样混沌开基一点,象意宇宙形成以道炁为根本,通过两个s型的合一的修证,最后又这么复归到这混沌开基一点之中,回到那个“一”里面去,就称之为“玄”。那么前一个混沌开基,就是在理论上认识,然后通过我们综合身内的反复的验证这个双重的s型,最后又复归到道境之中。这样一来,可以说也就是真正的“玄之又玄”,复归于混沌开基的道境之中。这是在这里稍微地展开一下,有助于对《大学》之道的理解和认识。 简而言之,这个“大学之道”,就是教人知书达理。如果再简单,这个“大学之道”就是教人“知书达礼”。 但是这个“知书达礼”,不是我们初浅的一种认识,而是更深刻的、更广泛的、一种有深度的“知书达礼”。现代世俗人,由于受到近七百年来,对我们道德文化解释的影响所局限,对于这个“知书达礼” ,并不能准确地认识其中深刻的内涵和意义。所以,我们在这里应该复归到一个真实不虚“知书达礼”状态。这个“知书”,也就是要“为智日增”。老子《德道经》里,说过了“为智日增”是通过我们主观意识学习,逐步地增强和掌握前贤和历史的经典。这个圣人之“书”,将他们对道德的认识,对宇宙自然慧观和智观的深切体会所记录的书——这个经,来作为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将他们修心炼己,克己复礼,这个修心炼己、克己复礼、以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和方法,全面吸收掌握,转化成为我们自己的智和慧;从而净化和升华我们每个人自己心灵的德性和品格,达到心中的礼德能够从不明到达光明;并且能够放出这个光明,既照亮自己的道德人生之路,同时也能够用我们心中的这个道德的这个能量,产生的这个能量光明,作用于我们的家庭,作用于自己的父母子女,作用于自己的亲朋,拓展开来,更能够作用于国家和整个民族。正如《老子•德道经》当中所讲的 这个德“修之于身”,这个德性才能达到真实的作用,使我们的性和命产生真实的变化,提升我们道德的品格,道德的境界。 这个道德,一定要应用在自己的身中,去充分地体现这个德性的真实改变,完善对我们主观意识后天意识的正知正觉的一种改造和矫正。这个德“修之于家”,当这个家庭都能被这个德所改造,所提升以后,这个德的能量才会产生,有富余的部分,使富余的那一部份而拓展开来。我们如果能够通过自己“修之于身”的德性能量,既改造自己也改造了家庭,您才有这个权利,或者豪迈地说:“我已经能够用自身的道德,去影响周边的更大的范围了!”这,是老子在这里用这个“有余”的深意。如果这两点都还没有达到,就去妄谈影响乡,影响邦,影响民族,去达到治国,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两个环节是基础,一个是“修之身”,一个是“修之家”。“修之身”,是我们对内环境的性命的真实的道德再造,这个有了成果,才能说“修之于家”。那么,“修之于家”,是最基础的第一层的外部应用。这个第一层的外部应用好,才能真正的“其德有余”,才能拓展开来。如果“修之于身”不过硬,半真半假,那么“修之于家”,也就不可能达到产生“有余”的效应,那就是妄谈治国平天下。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要注意关键是“修之于身”。“修之家”“修之身”两个环节,哪一个人真实不虚地做到了,做好了,那么自然也就有富余的能量,去贡献给民族,贡献给国家。 这个“礼”字,在古代具有双重结构性。“知书达礼”的这个“达”字,也是一个进入的状态。其他人解释这个“礼”,纯粹地将他解释为礼仪,解释为规范,而完全不去接触自己的心灵,把自己的私心和欲望,紧紧地包裹起来,生怕触动分毫。不敢用这个“礼”来解剖自己,而把人们引向一个错误的区域!甚至狠批所谓的这个“礼”,而不知道这个“礼”具有双重性,双重结构性。这个“礼”,他既指心中礼德的能量和品格性,如果心里面不具备礼德的品格性,那么肯定这个礼德的能量性也就非常地匮乏。首先,要有这个品格性,才能具备存在礼德能量的适用性,这是在内环境当中的一种双重的结构状态。那么在体外的表现呢?行为表现在身外,那也就是行为准则的礼仪。这个外在的行为准则的礼仪,其实只是一种表象,一种外像,它不是实质。就像我们现在有的人,虽然见面能够握手,能够鞠躬,表达这个外在的礼仪,但绝不能真实地去反应人们心里的礼德现状一样。但是,这种外在的礼德礼仪,可以表达是否在遵循保持心中礼德能量和礼德的品格性,这两者我们要把他牢牢地把握住。而《大学》里面,在这里所阐释的这个“大学之道”,要使我们“知书达礼”,这个 “达礼”的“礼”,完全是指的:首先要达到使我们的心灵具有德性,修养这个火德,从而达到一种心中的礼德明亮、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真实德性的修养状态,而不是我们某些昧着良心的状态。一些文人墨客,现代的某些文人墨客,解析“礼”,只是单纯地去解析这个礼是一种礼仪,是一种虚伪,是一种表象,而丢弃了《大学》之文要让我们达到的这个目的――这个德字。实际上《大学》整篇的精神,没有离开这个德字,所以不要随意地去篡改我们的祖先们对道德的认识,在教育环节上,他们的心里的真实的道德境界。不能以我们现在的心态,去错误地阐释古代圣贤们通过自身身心内环境的真实不虚的道德实践所得出来的科学的教育理论。不要否定教育理论的灵魂就是道德,这个道德就是做学问的关键。 看看我们现代的社会,离开了这个道德而做学问所带来的弊端吧!抄袭,巧借,偷梁换柱,这都是在做学问,但是却是己经离开了道德的一种假学问,伪学问。因为我们现代人,没有很好地去解读古代圣贤们如何来展开对学问的认识,对这个德的认识,我们现在是两眼一抹黑,也就是没有达到这两个“明”字。不知道如何去明这个德,如何教己、教人,没有教育自己、教育别人、教育整个社会,都去明白这个德。而《大学》在这里,恰恰又连续使用二个“明”字,阐释对德的认识和这个德对于教育的重要性,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这里的笫一个“明”字,是指在理论和方法上,要掌握和实践这个修身的德道修养。针对自己内环境当中的心灵,没有发出光,没有产生明,而进行学习与实践,全面地去明白修养德道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个“明”字呢,他就是具体地指明这个德的关键属性和应当达到的状态。什么叫“明”呢?应当是心明!我们修身要达到使内环境当中的心的礼德——这个火德,真正充足,首先要使我们的心的这个德性品格要充足,具备承载丰富的德能,火德的能量,能够承载得了。这个火德的能量达到一定的量级,而我们心中这个礼德的品格,又具备承载和转化产生光明的作用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的心里面,心胸宽阔,无私无欲,或者说这种私和欲被道德所规范,符合自然对我们的要求。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这个礼德就产生了光明的效果。心中的光明,既能照亮自己的人生之旅,又能用这个光明释放出来去帮助别人。当然,首先是对自己的家形成影响。“修之家”,在家里表现出充分的孝道,要孝敬父母,祭祀死者,兄弟之间要体贴,表现出这个孝悌之德的悌。女性也是同样的,要都达到这个家庭的德性能量,这个光明朗照一切,朗照一家每个人的心灵。在这个基础上,去造福于社会,这才是真正的学问。这个学问,才是大学问,真学问。这个学问,首先要能够明德,用心光朗照自己的身国。掌握和具备完整的德心、德性,内环境的这种德性品格、德性能量,都具备五德,进而达到没有哪一种德性缺乏的状态,也就是五德圆明,那就更完美。 这个“明”,也可用象意的办法进行解释。这个“明”,是指的太阳和月亮的光明,是要求和强调我们做学问的人,进行教育工作的人和接受教育的人,要学习太阳和月亮的精神!要学习太阳,他在高高的天空上,无私地自燃,燃烧自己,为万物而照明。他没有什么回报的索取,没有什么获得人类和万物报恩的思维,而无私地自燃,为万物和人类贡献他的光明。 要学习月亮无私无欲地反照,将太阳的光华、光明,毫无保留地反照出来,并且将自身的能量也奉献在其中,为万物照明镜;使我们地球上的万物、人类,都能承受到她接受太阳以后转换出的这个阴柔的光明。学习了太阳和月亮这两种无私无欲的根本精神,我们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这个“明明德”的状态,这也是达到我们身中、心中这个德性品格、德性能量,能够点燃、能够发射光明的关键。这个过程,就是使我们的修心炼己,使我们在做学问的过程当中,要实践像太阳和月亮那样无私无欲,奉献能量不求回报。如果我们人类,果真能够做到像太阳和月亮这样无私无欲,那就必然会心明,胸襟开阔,释放出无量的光明!那也就是德!那也就是道! 我们的明德,首先要识德和知德,了解德的成份和组成,只有如此才能够修德,守德,行德。这个“德”字,首先我们从字义上去把她解析开来。这个“德”字,左边的双人旁(彳),是众生的代义。这德字的右边:上面的一个“十”,下面的“四”和“一”、“心”等,这几部份就共同组成深刻的含义:修持德性的人,要一心为众生做到十种善行,去信守四项行为准则。在一心做到十种善行和遵守四准则的基础之上,去服务于众生,这就是德!这就是从“德”字义上解释这个德。通过这个“德”字的构成,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祖先对于如何使自己子孙不要离开德和道,的确是达到了一种高智慧的状态。这个“德”字,不就正是非常完美地反应日月之明吗?!不就是要我们效法太阳和月亮的无私无欲吗?!这其中的十种善行和四项行为准则,要求我们真实不虚地去做到,那才是真正的德的品格性!我们对自己的修心,对自己的修身,是否具备了这个“德”字对我们品格性的要求呢?首先对内环境的心灵和这个身躯,这种德性的品格性要达到要求,要把这个框架建立起来,才能够承受这个能量性。 “德”,既具有品格性,还具有能量性和能量物质性,这一点,著名的《黄帝内经》中说:“天炁,清静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这个“德”,简而言之,这个能量物质性就是这个炁,就是这个天上炁,由道所化生,也称之为天德之炁!她的品质,本身就具有“清静光明者也”的这样一个特性。何谓“亲近光明”呢?这个“明”不就反应在上面的“明德”之中吗?!那么“亲近”,不就是对我们心灵当中的私和欲的一种净化要求吗?!达到这个要求,那么我们本身体内,不也就能够实现“藏德不止”吗?!那么这个天德之炁,也就能够像“藏德而不止”一样,源源不绝、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进入我们的身心了!那么我们内环境的生命再造,修身的过程,不也就很容易达到古人对我们的要求了吗?! 这其中也还要注意到《老子•德道经》所阐释的理论:这个道是用这个德来显化她本身的,而德又以炁的物质方式、炁的品格方式存在。这个能量性,存在于宇宙时间和空间之中,无所不在。因为整个宇宙的万物和人类,都是道所化生,都是这个德所长养。这个德,就是这个炁!这个“炁”字,我们看一看,她上面是一个“无”,也就是说她在无为之中,在无为境之内,在太极的这个黑境之内,她是不可见的,不可触摸的,肉眼无法窥见。她,的确像传统中医学所说的人的生命存在性一样,也就是炁和血这一隐一显两个基本物质。炁就是德!这个炁,就是亲近光明的德性能量。在这里我们解析开来,就不难理解儒学的思想、儒学的理论,根本没离开道德之论,没有离开《德道经》的阐释。 《黄帝内经》还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中医学的祖经。古人也说歧黄源于道,也就是说《黄帝内经》所阐释的这个医学思想,源于道学思想。传统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就是性与命结合的双重结构。这段话所揭示的就是:天德之炁养神,地谷之气养形。这两个气,一个是先天炁,一个是后天气。这两种气,共同地滋养着我们人类的形和神两大系统。道光德能,以炁的物质方式营养、滋养着我们人类的精神系统、性体系统;而地上的五谷杂粮等这些有形食物所转化出来的气呢,所滋养的就是我们的形体、命体,也就是肉身。这个德的能量,在我们体内的流动和食物所转化的气,在体内相搏,就是相互交叉,相互振荡激荡,相互作用,相互支撑,相互影响。这两种气共同的作用力,也就是生命具有活力的基础和根本保证。 我们对德的认识一定要全面而深刻,要注意借鉴我们古代前辈,——特别是那些能够慧观和智观同用的大德们的一些论述。这样使我们容易跨过历史的误区,迈过我们心智识的障碍,去真正科学地认识我们的生命,认识我们的性体系统和命体系统,认识我们祖先承传给我们的道德文化精神,认识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的精髓所在!而不能只是仅仅用片面的狭隘的知识,不读历史书的这样一个片面的知识,来解读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们的老子,也曾经深刻地指出过,对于一般普通人而言:“天食人以五炁从鼻入,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这两段文言文,解释开来也就是说:天上的五种德性的不可见、不可观的这个能量,这个炁,也就是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这五种道的德性能量,滋养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支撑着体内众生的工作状态。我们体内的众生,就是依赖于这五种德性的能量,才能正常地在体内担负起生命活力的各项工作。离开这些五德能量的滋养,我们性命两大系统中的性体系统,也就无法正常地在体内工作,生命的健康和旺盛的精力也就难以维持。这种五德能量,就是天赐人的五种德性的能量之炁,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通过两个鼻孔,随着吸进入空气时,同步地进入我们体内的。而大地上地球母亲所奉献给我们的,是在大地上种植所产生的五谷,各类可以通过口腔消化道进人体的五味,这些有形物质,只能营养人体的命体——这个有形的躯壳系统。只有五德之炁和五味之气,同时充足地营养人体的性体和命体这两大系统,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心身。道所产生的五种德性能量,常人主要是经过这个鼻孔,通过呼吸系统引入到体内。这个过程,进入量、输入量很低。我们在《德道内功养生术》里面,在这个苍龙九式解释里面,也谈到,在基础教材里面也谈到了。人体内的原始德性能量,古人也把她称之为元精之炁。在十六岁以后,基本上就是在调用仓库里面的,以调仓库里的这个元精之炁,供内部里的众生使用为主。而从鼻孔里面进入的补充呢?那个量非常地稀薄,量级非常地不足。所以一般的普通人的内德能量,都在啃老本,每八年就消耗一道阳爻,男子到六十四,就把仓库里面的这个德性能量消耗殆尽;而仅仅只凭鼻腔吸入的微量的这个德能之炁,来苟延残喘性命。女子到了四十八岁以后,也是这样,天癸就枯竭。为什么会枯竭?也是因为体内的众生,把仓库里面的元精之炁,这个先天的德性能量,都消耗殆尽了;所以也就不能支撑我们的脑垂体分泌性上腺的激素,荷尔蒙的分泌也停止了,分泌指标都出现了改变,所以进入明显衰老期状态。这些我们只要看看《黄帝内经》就会明白,看一看古人的丹经就会知道。只是古人都明白:这个炁就是德!这个德它的物质表现,就是这个炁!而没有像现在我这样非常详尽地去阐明强调而己。 那我们这五种德的能量,如果像常人那样苟延残喘,按照一般规律去延续到六十四岁或者四十八岁,把仓库里边用完了再来后悔,那当然,这个复返生命工程也就很难!所以古往今来,道德修养实践者明了这个理以后,主动去将我们的性体系统与命体糸统结合的物源系统上的经络——这个穴位门窗,都把它提前打开,把这个经络通道加以疏通,从而并不单纯地去依赖“天食人以五炁”从鼻孔而入这一个孤立的途径。而是同时打开自己身场的户牖门窗,加大这种进入的途径、进入的路径,扩大我们从外部空间涉入能量的途径。保持这些大门的充分开启和流通。这样一来,也就减少了我们对体内本身仓库里面的元精之炁这个德性能量的依赖性,也就加强了她的储备作用力。减缓了对这些储备能量的调用和消耗,也就不会像古人所讲的“半百而衰”:还不到五十岁,就一个个都成了小老头了。为什么呢?他们只是单纯地依靠鼻孔里面吸入的一点微量的五德之炁,进行补充;主要是在消耗自己体内仓库里面储备的元精之炁,来支撑体内众生的工作状态,因而也就会“半百而衰”。 如果我们通过圣人之治的方法,将这些户牖门窗穴位都打开,经络通道疏通,也就能充分地增强五德之炁进入体内的途径,更多地吸收天德的能量。再加上我们炼己修心,制约自己体内智识当中的这个私和欲,加以清理,加以净化;使我们心灵的品格明德有德,形体的品格,都符合这样一个道器之用,达到心明无浊,自然“天炁清静光明者也”,那么当然也就能够增加五德之炁。有了这样一个双向的再造过程,就会使体内的众生获得大量的天德之炁,实现“藏炁不止”。。这个天德之炁,进入体内,给体内的众生传输和补充能量,那么也就使他们能够在我们性命的命体之中,能够处于一种丰富的营养状态。可惜的是,现代人由于离道日深年久,都没有办法去观察到这个道德能量的五炁表现,对这个道德能量的五炁对性命当中性体系统的生理作用,无法明白。反而将祖先们用生命作为实验室,验证出来的成果,轻撒轻抛,轻易地加以否定。同时还将道德的德性虚无化,不承认这个德的品格性,不承认这个德的能量性,不承认这个德的物质性,因而就根本不能认识到这个德的能量的存在性和营养作用性。所以你看整个世界上,现在都是片面追求可见的、可以摸得到的物质享受。这个“有之以为利” 的风气,己经深植在民众的心灵之中了。人们认假作真,本末倒置,只知道以有形的物体养命,而根本没有认识到如何以这个德来养性;盲目地追逐在“有之以为利”的状态之中,被这个“利”字深深地挂住了,捆住了!忽视了、甚至忘掉了,生命的真主人是性体系统!因而造成性与命不能和谐统一,阴阳失衡;导致了疾病丛生,疑难杂症的蜂起,社会犯罪率居高不下,家庭和睦的破碎。扩展开来,也就是整个世界灾难重重。 由于人们都盲目地追求物质利益,私心欲望没有扼制地无限膨胀和扩张,从而使体内的道德能量日趋下降。每个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维护私欲己利。私欲己利的个性,在这个社会环境的士壤里,没抑制、没教化、明目张胆地张扬、发展、扩张,阴我心神毫无道德制约!人们只知道保命而根本不认识性,不认识这个性体系统,相反把这个“性”,弄成性欲的“性”。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已经下滑到信德不存的最后底线。这种心灵道德的沙漠化,已经发展到了极其危险的境地,这是人类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要认识这个“性”,她可是生命当中性命两大系统当中的“性”。这个性体系统她所需要的营养是精神食粮,而不是五谷之味。只有五德能量:仁德的阳木之炁,义德的阳金之炁,礼德的阳火之炁,信德的阳土之炁,智德的阳水之炁,才是人类性体系统唯一的精神食粮。可以说,这才是《大学》中“明明德”的真意所在。我们要把握好这一点,才是真正地、正确地去解读了这一个“明明德”。要解释好这个“明明德”,的确不仅要翻阅大量的古籍,去拜读祖先们的经典;而且特别是要去阅读并且去实践一下《老子•德道经》,实践于修身,达到心明,才能真实地去明白这个“明明德”的真实含意所在。 三纲领中的第二纲领,是 “在亲民”。“在亲民”的这个“亲”,是什么意思呢?汉代《说文》字典中说:“亲,至也。从見,亲声,字亦作儭。”仅从“亲”字分析而言,这个“亲”有爱、有近、有准确、有真切等意。“亲”在此所指的,也就是一种仁爱,慈爱,博爱。无爱则无亲,这个“亲”,诞生于我们体内,要求具有仁德。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生出亲爱之心。修持这个仁德,把握这个仁德能量。阳木仁德给这个心当中的火德输送能量,才能生出亲爱之心。修持这个仁德,也就是亲爱、亲近众生的一个基础。 这个“亲”字,在《大学》里面的传十章当中的第二章中,也说了;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作新民。”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这里在解释“亲”字的时候呢,又将“亲”作为“新”。但这里面还有双重含义,我们需要注意到,就是说:如何去做到这个“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就是说我们要想亲近、了解、掌握这个众生心,实现这个众生心,必须注意在我们内部的修持上,要有一种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告别过去、敢于建立新的理念,明白所有昨天皆非。每天保持一种心静的状态,革除自己身中和心中所有存在的私心、欲念、禀性当中、错误习性当中的没有改变过来的部分。这样,才能保持这个“日日新,又日新”。敢于否定己经逝去的每一天,而以一种全新的姿态,以道德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个“新”的一天。敢于非,敢肯定这个过去之非,从而迎接新的更加符合道德的每一个新的一天。私欲不除,慈悲不生,仁爱难立,亲民空亡。只有明其心,这样我们才能够亲民。在众生皆己一体、人我无分别心状态下,才能够真正地去了解众生,理解众生,认识众生,而关爱众生,将自己慈爱仁爰这个博爱布施给众生,才能够更好的反馈信息过来,使自己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这个仁德之炁更加升华,礼德之心更加明亮。 这个“民”, 《说文》当中说:“众萌也”。从古文之象,民也就是众生。这个“民”,是描述的那些小草发芽初生出来之象,古人用象意的办法来描述,不分贵贱、不取善恶而区别这个民众。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简要地说:这个“民”,就是社会的众生,万物的众生。由于修身就像治国一样,这个“民”,也就分为身国内的众生和身国外的众生这两大类。身国内的众生是谁?我们曾经讲过,其实也就指性体系统内里面的众生。修身的实质,就是用仁德去关爱体内身国当中的众生,这是我们修身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首先是用道之五德能量营养、转化以及再造身国中的众生。大学之道“在亲民”的这一纲领,这个实质,首先要用于修身。这个修身,是在自己的内环境,在自己身国内的性体系统这一环境中,如何去“亲民”,如何去作“新民”,就像《康诰》里面讲的“作亲民”嘛。你如何去再造你体内的众生呢?如何给体内的众生更好的精神食粮?不要用私心、欲念、贪欲,障碍了体内的性体糸统获得丰富的五德的精神食粮。如何“其命惟新”?这个“其命惟新”,我们如何去实践落实在我们身国当中所有的性体系统,从而使性体系统的确是保持着一种旺盛生命活力状态,能够全副心身的去为我们身国内的各个器官,进行忠实的工作呢?如何尽量地去减少虚耗我们体内的元精之库的仓储呢?如何减少这个仓库里面能量的损耗呢?我们如何把握好这个“亲民”、这个“新民”呢?如果我们在炼己修身、炼己修心这个阶段里面,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个“亲民”,从而达到“新民”的效果,那何以说能够良好地完成修身的状态?我们体内的众生,不能在我们命体系统之中安居乐业,我们的身体还被疾病所困扰,被命运的坎坷所困惑,我们的身国之中缺乏五德能量,难以支撑体内众生的正常工作,那么我们就没有真实地去完成这个修身的过程。所以,如果我们想达到一个良好的真实不虚的“在亲民”状态,首先就需要对这个“亲民”的过程,在炼己修身这一阶段,首先达到能够真实不虚地“亲民”和“新民”,完成使体内的众生焕然一新。要革除我们身国中被世俗所蒙蔽的状态,清除不明道德的现象,使五德能量充满我们的身国;使我们体内的组织结构状态,再造成为符合五德之性的品格状态。我们的“凿户牖以为室”,要按照五德的标准去去认真完成。“当其无有室之用”,使这些室当中的性体系统的众生,真实不虚地去安居乐业,为整个身国良好地工作。这些室我们要建设得完善,使我们的仓库储蓄的这个德行能量,减少虚耗,减少损耗,而且又能够不断补充新鲜的更高质量的五德之炁,提供给体内的众生,从而再造我们体内众生,达到“作新民”的状态。要对这个“其命惟新”,去进行正确的解读,并且结合性命的两大系统,进行真实不虚地实践。 这是对第二章,关于“在亲民”的一点解说。由于时间关系,还有部份内容,只有等到下次再讲。好,谢谢大家的参与听讲。愿这些讲解,对大家正确地去解读《大学》有所帮助。有讲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可以提出更精妙的见解和意见,我们共同地去讨论古典导读方面的一些纲要吧,使他更加完善和完美。好,谢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05-2-23讲座录音整理:心香123初稿;平明瑶核对;诚人三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