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大学》导读讲解二

时间:2005-03-18 22:4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大学》导读讲解二 熊 春 锦 大家好!今天,主要是接着上次没有讲完的内容,再继续跟大家共同探讨。 《大学》之文,的确是我国教育界理论方面的一部比较成熟的著作。《大学》这部书,他阐释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可以说造就了从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以及后世

《大学》导读讲解二

大家好!今天,主要是接着上次没有讲完的内容,再继续跟大家共同探讨。《大学》之文,的确是我国教育界理论方面的一部比较成熟的著作。《大学》这部书,他阐释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可以说造就了从春秋战国、汉代、唐代、宋代、以及后世的众多的学子,成为国家的栋梁。所以我们温故而知新,重新再学习和解读这篇经典的时候,会产生许许多多的联想。特别是学习和实践了《德道经》以后,我们再来解读《大学》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带来深刻的反思。

认真地掌握圣人之治的方法论之中的由庶人向贤人、向圣人这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转变,这个实践有极深的教育意义。不仅在理论上我们要加强探讨,而且在实践上也要把这个桥梁搭接好。特别是现代人,都期盼着修真的状态进入理想的上层境界,达到一种解脱,达到一种自我的解放。但是,常常却出现一种“墙上芦苇”的状态,那就是头重脚轻啦!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头重脚轻的现象呢?这个,也与我们从小到大缺少传统道德人文文化的教育,有极大的关系。连什么是德都不知道,连什么是善都不知道,那何以去证道呢?!我们要证道,就要明白这个道的基础、道的基本框架、道的深刻内涵。道,是以德而显示她本身内在的多重性和本质性的,如果不把握好这个德,就不能够掌握《大学》里面所阐释的三纲要,而达到这个“明明德”。可以说我们所实践多年的修真理论和方法,圣人之治的系统理论和方法,都是大学之道。但是真正要达到这个大学之道呀,我们首先看一看这个《大学》阐释的三纲要,要一条一条的领会并且实践好。那第一个要求,就是要“明明德”,要“亲民”。要亲身国之民,要亲家中之民,要亲社会之民,要亲整个民族之民,同时在这些过程当中,要“止于至善”。

我们上次讲到了“止于至善”,我们今天再接着讲这个“止于至善”。在理解和解读这个“止于至善”之前,把这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要整体地把握住,不要离开这个“明明德”,不要离开“在亲民”,而孤立地谈这个“至善”。“止于至善”,是三纲领中的第三纲。那么,这个“止”是什么意思呢?《说文》里面说:“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这个“止”呢,就有一个根基之义,还有一种达到之义。这个“止”,在这里就是说:大学之道的基础和根基,就是修养这个至善,离开了这个至善,我们就成了水上的浮萍,没有根。不可能像深植于大地的树木那样,有根有而长成参天大树,成为家庭的栋梁,国家的栋梁。所以说这个“止”,对修这个善,具有一个基础的意义,有一个目的的意义,有一个根基的意义。这个基础和根基,就是要有肥厚的信德之土,来养育我们的十善之行。因为如果我们不信自然,不信自然大道,不相信这个德,那么这个善很难立起来,很可能就左右摇摆,时行而时不行。所以,这个“止”,我们要从《说文》——汉代的《说文》字典里面去把它参透,而不要像现在的人这样,看到这个“止”,就单纯地理解为停止,止步。而是要演绎开来,进入到汉代以前,古代人的那种心境当中,去理解这个“止”,真正地把自己的善根、善心,深植在信德之土的牢牢基础之上!这样这个善才能立得起来,这个善行才能在我们家庭的生活化当中,在社会的生活化当中,在工厂的工作环境之中,在社会行为之中,去展开这个至善的修持。因为我们上面也讲了,这个德,她就是由十种善行作为她的基本框架而构成的。修善也就是在修德,是在持这个德,守这个德,增加我们内在的德。是在我们的心中和身中,修持这个德性的品格,修这个“形而下为器”的身体,使他改造成为能够承载、能够储存道德能量的物器。所谓德器也好,所谓道器也好,首先都得要抓住一个“善”来进行修持,要“止于至善”。这个善能够全面地展开,才能使我们的身心成为承载德性的这样一个容器。

那么何为“至善”?简单地说就是大公无私!仁爱众生即善,唯德是行的十种品格、品行,就是至善。这个至善,也就是《老子·德道经》所阐释的上善:像水一样处下不争,具有水的品格、性格。可以参照我们对“上善若水”这一章的一些讲解来,理解这个善,同时也结合这篇《大学》,去共同地参,那么对于这个“止于至善”就会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这个善的根本,就是指心里面的修持,十种善德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就是十善心。这十善心也就是上善的基本元素,也就是我们修善所应当立定的脚跟,是“止于至善”应当把握的十大方面。这也是礼德的基本成份,他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我们在谈到这个礼德的时候,不要孤立地看待我们心中所拥有的礼德品德和礼德能量。其实这个礼德所含的要素,也就是其他四行、四德当中的阳性成分的结合。没有其他四德的这个能量支撑,这个礼德也就不容易维持和存在。所以老子在《德道经》的德篇里就提到了:“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这个礼德,他需要其他四种德性元素的共同组合支撑、扶生,他才能够维持得住。这直接的元素就是仁德,其中还有义德的金、仁德的木,能够启动这个熊熊燃烧的火——阳火。而阳金呢,又能制约我们肝中杂乱无章的阴木的蔓延和生长,所以这是一个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

这个十善要整体地把握住,既以心中的礼德为帅,同时要注意带动十善的全面实践。不仅如此,还必须根据这个德的基本结构来运用修心的四则,用这个四则对我们的行为加以规范,对我们行为意念活动进行规范。那么,这个四则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这个四则,是指修心的四项基本原则,因为这个礼就是心,心中含有这个礼德,人心好不好就看这个礼德是否明亮光明。因为心属火,如果这个火不燃烧起来,没有仁德支撑他的能量,供给他阳性能量,而心中本身只有阴火,那么这个人的人心可能就比较糟糕了。只有心中充满了这个阳性的火,也就是阳木而产生的丙丁火当中的丙火,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才会出现礼德明亮于心,心中光明一片。在这种状态下,那么这个十善就很容易把握住,这几项基本元素我们要整体地去体悟。这十善心我们具不具备?我们从小时候接受教育到现在,注意培养这种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仁爱心、勇猛心了没有?这些心性修持,是否曾经应用过呢,重视过呢?可以说是整整几代人的饥渴状态,并没有把这个善,把这个十善真正地去落实在我们从小到大的心灵教化之中。所以现代的人,普遍表现出心中的阴火占了主导地位,而不是这个阳性的火发出光明,既照亮他们自己的人生,也能够引领别人的人生。

所以说作为教育理论来说,如果不教导自己的人民,去修这个善,“止于至善”,那么每个家庭的状态、社会的状态,由于缺乏十善心的规范和四项行为准则的制约,那么其中的混乱状态也就可想而知。想想我们到现在,又能够做到多少“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凡是影响我心中发出光明、朗照我身心的,我不去看他;凡是制约我良好思悟的、影响我的思识主宰我们心中和大脑工作的,也不去听他;凡是制约和影响我们心灵门窗完全敞开与自然吻合的言行,我们不去说他。因为心开窍于舌,我们的舌头乱说就会封闭自己的心窍,使自己变得愚昧无知,所以非礼勿言。“非礼勿行”,虽然说这个行是外在行为,但是它同样会制约我们心中的光明,使我们难以达到真正的“明明德”。所以违反这个心中光明朗照自己的这个行为,障碍我们心中发出光明的行为举止,我们不去做它。我记得在文革期间,这个批林批孔的时候,在那个批孔的阶段当中,我们很多的大知识分子呀,连礼都没有学懂他就在那里发表高见,这叫胡批乱侃!这使很多读过圣贤书的人摇头叹息呀!他们解释这个礼是怎样解释的?可以说要是再回到几百年前的话,连七八岁的儿童都要耻笑他。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读懂,不知道这个礼的含义,不知道这个德是什么?而是被一颗阴我之心、心中的无明,那个阴火把自己烧得利令智昏,为了表示自己的所谓“前进性”、所谓“前瞻性”,而胡批乱侃。

我们现在回头站在《德道经》的角度上,站在《四书五经》他本意的深刻内涵上,冷静地来解一下这个“止于至善”,剖析开来再看一看。我们心中现在的礼德的确不如既往,我们丢失的太多了!我们已经在“礼仪之邦”这几个字面前,感到难以自容了!用“礼仪之邦”这样一个高标准、人家的褒奖赞誉,来衡量我们这个“止于至善”的修持,止于德性的修持,是不是感觉到自惭形秽呀?!的确是我们在解这个德上面,实践这个德的一心去做到十种善行,恪守这四项行为准则,为众生而服务方面,的确做得太少!实践得太少!止于至善的“止”,根本就连根拔起,没有根基!没有这个根基,没有信德的根基,没有诚信的根基,何以来贯彻十善与四则呢?!

所以对于这个“止于至善”,一定要全面地去展开来思悟,真正地去根据这个“德”字的字义、象义内涵去解析开来。再回头来观照一下自己的这个身和心:是不是具有这个至善的内在的品格结构?具不具备这个德性的品格?这十种善行、善心、四项行为准则,是否把握住了?可以说这十种善心能够实践了,能够把握住了,这四项行为准则能够坚持和守住了,这才是在修德!这才是达到了第一个层次上的明德。因为这个德,她就是十种善心、四项行为准则,必须心无旁地去专注地修持这样一种品格!那么,才能体现出这个德性的“德”字的真实含义,才可能完成我们内在的道德品格中德性品格的提升,而将自己的心和身都建筑成为一个德性承载、德性能量的容器。这一步不解决,去妄谈圣人之治当中的五德能量的接收,那就是一种坐井观天的想法,不可能实现的!为什么呢?每一项道所产生的德性能量——这个五德之光也好,五德之炁也好,他都有自己的无私无欲、符合大众众生根本利益的大公之心。虽然他没有常人那颗心,但却具备着这个品质,他只能同气相求!当我们内心和身国具备这一成分结构的时候,那么,你不去求他,他也自然地大量地进入到你的体内。因为你的频率、你的频谱,已经跟某种德性接近了。德性相同了,那么那个能量才能进得来,这就是老子在《德道经》里所讲到的。我们去好好修养道德,道他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我们的社会呢?现实世界呢?是损不足而补有余。

把这个根本特性掌握了以后,再看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这些能量,如何灌注到我们这个德器之身、或者道器之身中的?如果我们第一步的再造没有完成,德器之身的再造没有完成,我们的心身没有进行符合这十种善心之德性的改变,那么就不具备大量接收和吸收承纳储存这个五德之光、五德之的能力。虽然《黄帝内经》当中,已经给我们指出了,我们每个人都是天用五德滋养我们的精神,但是我们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把这五德之炁吸收到内环境呢?这可就不然了。只要你看一看芸芸众生,为什么每个人的心理状态,身体状态不同?为什么每个人的际遇状态、命运状态千差万别?实际上都可以从这个人是否具备德器之心、德器之身这样一个状态来进行分析,从而也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我们既是道德修养实践者,也是社会的一个公民;那么如何去当好这个公民,当好我们民族的一份子?先别谈什么“优秀”的一份子,我们先把自己的心、身这个范畴弄明白,立定足根、立定修至善的这个根基,那么就得要把握这个“十”,把握这个“四”。这个“十”和“四”,都在这个德字里面,离我们并不远,都可以看得到,能够理解,能够把他转化成为行为,这也就是这个至善的根本。

《大学》当中,还指出了:“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我们刚才讲到了这个“止”,要把这个“止”把握住,那么在解读《大学》用到这个“止”的时候,就能够有数了。这个“止”,不是我们所常见的那个止住脚步,而是要立定足根。像树木一样深深地植这个仁德之中,才能为人之君。作为人臣呢,要在这个恭敬上立定足根,去修这个善,修这个至善。我们在这个家庭当中,应该立定足跟于孝道,要孝敬父母,要恭敬尊长,而不能像现在这样。有的地方甚至闹出那么大的笑话:不仅不赡养父母,而且父母立了字据说,把自己的房子在百年之后给自己的孩子;结果这个儿子呢,他等不及了!父母还没有入土为安,他就已经把父母告到了法院,说这个房子是他的,闹出这样的笑话!是一个笑话吗?!不是笑话!在法律上可以说是一个法盲,但在道德良心上可以下地狱!哪有一点孝道呀!看一看这个“孝”字,上面是老人的“老”,下面就是儿子的“子”呀!这样结合起来,儿子孝敬、恭顺于长辈老人,就叫“孝”。我们如果在一个家庭里面,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何以为人在社会上立足呢?如何去体验那个修之于身、修之于家呢?所以说做人的规范离开了这两个根本点啦,在社会上就难以为人!为人父应该止于慈!作为长辈,无论在家庭为人之父,为人之母,为人之叔叔伯伯,为人之爷爷奶奶,都要立足于、扎根于这个仁慈德性的修证。要把握住这个仁德、仁慈、这个仁爱、博爱、慈爱,要体现在自己是一个长辈的心灵之中。这样家庭才和睦,才容易使自己的子女滋生出孝道。两者要结合起来,而不能互相指责!你缺孝,他缺慈,家庭里面就不得安宁呀!干戈四起,家庭里面就没有和睦可言。

“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是说,在社会的活动要立足于这一个信德的持守,现在信德已经无存了。你看社会上无论哪一个领域,这个信德的表现,的确是非常薄弱!朋友之间,没有信义可言,你口袋里面的钱,我能骗过来是我的本事,你还要向我学习;经商的,把你的货骗过去,卖了钱不给你是他的本领,完全把这个信德置于不顾。那么这些人有好下场,好结果吗?没有!短时间的利益虽然获得一种贪欲的满足,但由于这个信德的缺失,他使自己的空间越来越狭小。因为大家都知道你不守信德,就不再信任于你,那么你何以在社会上立足呢?!就像有句俗话所说的:你骗得了一时,你骗不了一世呀!你骗得了一个,你骗不了一群呀!当然,现在有些骗术想冲破这种自然规律的制约,不守这个信而千方百计地打开这个渠道,来欺骗更多的人。但我相信冥冥之中的自然规律、无情的客观规律,它不会让这种现象长期地像荒原上的荒草一样漫无边际地去滋生!我们要复兴我们的道德,复兴我们的民族,那么这个“与国人交止于信”,立足于信德、置根于信德,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和基础。但要想具备与别人交往持守这个信德,守得住这个信德的话,还是要回到每个人自身的心中和身国之内,去修好内在的信德,才能做到“与国人交止于信”。

这些,都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这里所列出的五个“止”的真意,也就是指出其基础和根本在于仁德、忠敬、孝恭、慈爱、诚信等等德性。也就是说,“止于至善”的“善”,就是十种善心、四种行为准则。这个至善,也就是修身、修心的一个根本,是修心炼己的立足点和扎根之处。这个“至善”与“亲民”的根本,就是修德,行德,也就是第一句“明德”的展开和真实实践;也就从老子《德道经》所指出的 “下德不失德”的这个状态,又重新向仁德义德礼德这三种基本德性开始进行培养、积累、升华,从而争取能够复返上德的这种状态。“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很自然的我们的体内具备了上德的品格,符合上德能量承载的能力,我们成了一个非常完美的上德之器、承载上德的容器。无论我们是心还是身,都构成了这一种承载德性器具的状态,那么所有的德性也就完全具备。德性的能量能够吸收进来,充满我们的心身,我们就生活的非常愉悦。心中的私心和欲望,被道性牢牢制约在正常值的范围之中,没有额外的贪心,也没有贪欲的企求,没有过多的私利和向往,而是牢牢地把握了自己生命的这个脉络,这个进程、这个规律;因而德能自然摄入这个容器之内,那么五脏就安宁,也就没有什么疾病;我们的心胸也就开阔,获得自在,获得光明;从而轻轻松松地建立起自己亮丽的人生!这些德性具备以后,我们就能够发出光来,那么,这个人生就会变得亮丽了。自己知道怎么去过,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言行,以及表率作用,以及自己的教化展开,而帮助自己的家庭,甚至其他的人。

所以对于这个“止于至善”,为了加深对他的理解,我们把他与《德道经》的一些思想联系起来,这样常常就能够超越儒家思想的一些解读和理解的某些局限。我们看一看这个《大学》,他整个都是讲心和身——“形而下为器”的这个器的修持,而并没有涉及到“形而上为炁”为能量的这样一个状态的改变。但是作为道来说呢,她既谈到了形而上的五德能量之炁,也谈到了形而下的五德品格的心身之器。把这两个“炁”、“器”整体地把握住,来颂读学习这个《大学》,建立对我们自己进行精神再教育的理论,就能够格外地觉得光明,心中也就非常的开阔——哦,原来如此!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有一种捡到了一块宝贝的那种法喜法乐!就知道如何把这个道和儒之间的精华,恰到好处地展开来掌握住,并且在自己的心中和身内去实践。真正完成好《大学》为我们倡导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三纲要,也就了然于胸了。也就会懂得如何去做人,如何去行这个善,达到这个至善;如何去亲民,去关怀我们体内的众生;如何正确地去关怀我们身边的众生,包括你的父母、爷爷、奶奶、兄弟姐妹和自己的子女;如何去表达这个亲,而不是盲目地亲。现在我们有些家庭,纯粹只为子女创造唯一的“利”,把子女往“利”上面去引导,盼望子女去谋利;而且通过自己所谋之利、之名,又布施给子女,滋长子女的利益思想,而很少去关心他们的精神世界;所以现在社会上有很多的年轻人、学生,对父母有很大的不满。这个代沟,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儿童、我们的青少年,缺乏精神的食粮。虽然,现在满眼满世界都是充满了物质,但是就是缺乏精神食粮。我们没有对自己的子女做到这个亲,没有对父母做到亲,没有对这个兄弟姐妹做到亲;没有用德去亲,而是用物质在亲,是用那个“利”在亲;是用“有之以为利”来麻醉,互相麻醉,互相蒙骗,而完全抛弃了“无之以为用”。不知道这个看不到的物质,这个精神营养的食粮,那才是人生最大的营养。对我们的心身健康,对我们灵魂的健康,要赶紧用五德的精神食粮来喂养,来恭敬,来输送;如果做到了,那么我们再穷一点,物质再贫乏一点,也会活得非常的自在。

想想当年,我们的物质不是很匮乏吗?但是那个精神状态非常好呀!不缺这个精神!毛泽东思想滋养这个精神,正确的马列主义理论,他在滋养人们的精神。所以那个时候虽然穷,但是整个家庭、整个社会,过得很自在。为什么现在物质这么丰富,钱财这么多,反而问题出现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可思议?不就是缺乏精神食粮嘛!缺乏这个德嘛!在教学的领域,在教育的理论上,没有把这个德作为重要的精神食粮,来展开,来灌输下去,所以都成了贫血儿,在精神上都成了贫血的状态,在精神领域都成了一种严重的营养不良状态。所以也就都生活得非常的辛苦,非常的累。人人为己而奔忙,越忙就越空虚,钱财越多,就越觉得累。因为他只掌握了对这个身“有用”的这么一个有形的物质,而完全抛弃了对我们精神有用的这个精神食粮——五德之光。没有这个光也就不能产生明,也就不能明德,不能明德也就更不能产生光明。这是我们应当掌握和注意的,要这么整体地去把握好三纲要:“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下面,我们再把八条目共同地讨论一下。《大学》里面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有这么一段。我们先把这段抽出来,看一看。在这段阐释当中,我们要颠倒过来一下,那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么八个条目,就在这段话里面全部地囊括进去了。作者在《大学》这段经文中,是由大到小,逐步地演绎开来,也就像一颗树从梢子上面说到树根一样。那么我们在解读他、在把握他的时候,还是要把握根,这是根本。因为教人要教心嘛!帮人要帮心,浇花要浇根。所以我们在解释这个八条目的时候,就要把他反过来,由低至高、由下至上地逐步地把他解读清楚。这样有利于我们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具体去实践。可以说这个八条目,是我们做人的根本,是人在这个世上如何去处事、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在社会人群当中立定足根,走完自己人生的根本要求和次第。这个次第非常地重要!所谓“次第”,就是这个步骤——修心炼己的这个逐步的步骤,也是从庶人到贤人的修证过程、实践过程,它也是我们从贤人到圣人的必修状态和过程。这个八条目呢,同时也是实现“三纲领”的一些具体步骤,是“三纲领”的细化。这个次第和系统论,我们要弄清楚,古代称之为八条目。我们看了这个八条目以后呢,就可以感受到这里面层次分明,次第清晰。步骤呢,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互相关联着,彼不离此,此不能离开彼。所以对于我们认识《德道经》的圣人之治的全系统论,《大学》里面的教育理论的三纲要和这个八条目,非常地重要。《大学》,不仅在理论上提出“三纲要”,而且在具体实践上也指明了一个明确、正确的方向。把这个正确的方向把握住了,那么我们在实践、体现这个“大学之道”,这个三纲要方面呢,就能够更加地清晰和有把握。这其中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这个德道修养渐进的一个深化过程,就是我们实践德道的次第和系统论。所以这个次第,就被后世的学者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些次第,也就是实践“三纲要”的具体步骤和要领。这个八条目的中心环节,就是修身,修心,炼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在这里就是指的生命,用这个五德去全面地再造性命两大系统,就是修身教育的目的和培养目标以及方法。这个《大学》中反复强调的,就是每个人身国内的道德修养。

说详细点,《四书五经》所阐述的,就是如何将我们的心和身,打造成、锻炼成能够承载德性能量的德器。虽然他没有更深入去谈到道的物质成分五德之光,但对于如何锻造这个容器的方面,做了很深刻而又系统的反复论述。所以真正地把《四书五经》读通了,理解透了,并且按照里面的要旨去遵循了,那就能够打造一个亮丽的人生、符合德性的人生。如果再遇到明师指点,知道如何用自己符合德性的这样一个心和身,来受纳、吸收、补充广袤无边的道德之光、五德之,那不就能够立地成真了吗?!可惜的是,许多人还未能把这个如何修好心身这个德性之器掌握住、掌握好,就已经伸着手在期盼大量的五德之光进入体内,可能吗?!很难!因为频率不一样,频道不相同,质量不相合,即使强行地给你,你也没办法受纳,没办法承载,没有办法吸收,没有办法转化和利用!我们在解读《德道经》时讲过了,一个仁德缺乏的人,他性格暴躁,脾气非常的坏,看人总不顺眼。往上看,对领导不满;往下看,对妻儿子女和所有人都不满,惟独他最好。这类的人,血压容易升高,心血管系统都容易硬化,肝脏也容易硬化病变。他缺乏的就是这个仁德阳木,而阴木又特别的旺盛。他的阴木,己经把这个肝脏里面塞得满满的了,你说,给他这个阳性的仁德之光,能够装进他的这个肝脏里吗?他肝脏里面的容器的这个瓶子已经满了!你再把怎么好的水往里边装,它也装不进呀!这个例子,也就比喻性的说明:为什么道的物质,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为什么我们在进行道德修养的时候,一定要发挥出我们内在的长处?你这个内在的长处的这个品德呀,越发挥出来能量越多,对其它不足的,其他四德不足,都是一种反馈和补充。而不能直接地说:“我肝脏不好,我就多拿,多去采撷仁德阳性之进到体内。”虽然你采进去了,并不能直接作用于肝脏,而只能作用于心脏。因为她提供了这个火的能量,使你的心更坚定、更光明,通过心又能生出阳土,阳土又能生阳金,阳金又能生阳水,然后再又反馈到肝脏里面,去制约和清理你肝里面深度积累的阴木,这才达到一个健康的良性循环!这就是传统中医解释生命奥秘的五行内转!

为什么我们提倡实践者自己去内证内五行呢?也就是起到一个自我主动去平衡内部的五德之光、五德能量。虽然我们内脏的这个五德之,还是臭烘烘的,不合符道德的标准,还没有资格说自己的五脏就是德器!但是里面仅有的能量也可以相互流动,相生相合,从而达到平衡。从这一特点,我们要更加牢牢地把握住,如何去克制自己的坏秉性,消除自己的坏的习气,把我们内在的五阴之气、五阴之性,都能够很好地洗刷洗刷,使它真正地能够转变、转化成为阳五行的容器。这个容器一旦形成,很坚实地构成了,那么你里面自然就能够受纳道的五德之光!这个五德的能量,就能够源源不绝地补充进入我们的内境。

可以说整个儒学,他的理论、他的教育理论、他的思想,看起来好像只是劝人向善之说而己,不足为奇,那可不是!这个向善,关乎生命!关乎健康!关乎事业!离开了他,你不改造自己的身和心,你不把自己的身和心打造成为这个德性之器,不能受纳道的五德之光,那么你的命运不见得能够好哟!真正的再造性命,改变命运,保证健康,可以说根本上就是简简单单的这两个环节:是否是五德之器;是否能够受纳五德的能量。就这么简单!那么儒学就在如何打造这个五德之器上面,使自己成为良好的容器这一个领域里面,进行了全面的发挥,就构成了我们做人的根本原则。他的理论,没有哪一句是害人的,都是为了我们的心身能够健康,我们的命运能够顺利,我们能够把自己的全息系统方面的误差加以修改、改变。所以在这些领域和方面,我们要站高一点去看,把握好这八个条目,不要说那不是道,但是他论的是德呀!没有这个德,哪儿来的道呀?我们有些同学,就有这个糊涂观念,瞧不起儒学思想里面的一些精神。这一个瞧不起,人就丢了这个德,就丧失了把自己改造成为德器的这样一个良好精神食粮,是应当引起反思的。

我们先来看八条目的第一个——格物,八条目的最基础的内容,就是格物。这个格物,可以说是非常重要!什么叫“格物”?首先要把这个“物”弄通。因为这个“格物”和“致知”,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一个基础。我们如果不能够“格物”,那么也难以“致知”呀!这个“格物”,也就是《老子·德道经》里面介绍的一系列的圣人之治方法论中的“观之于物而知身”。这个“格”字,《说文》里面说:就像树很高,这个比较长的枝条呢,就称之为“格”。那要引申呢,就像窗格呀,隔架呀,这么两个意思,实际上也带有规范的意思。当然从汉代《说文》字典里的意思:这个“格”,含有比较明显的“从一般当中突出”的意思,因为它是从树很高的那种枝条引申出来的含义;那么就是说在一般规律当中而更为突出的那种规律或者说方法,就称之为“格”。

那么《老子·德道经》里面介绍的“观之于物而知身”,这也就是“格物”,是一个“格”的过程。我们要用一种潜识的思想,也就是带慧性的思想来观察事物,观察万物,就称之为“格物”。去格这个物,如果说不突出启动我们的这个意识当中、思识当中的灵感思维,一种隐显同观的这个觉悟呀,那么就体现不出这个“格”来。这个“格”,就是要求我们要超越普通思维,用我们的慧性,用我们的灵感思维,去观察万物。用心灵感格万物,感而遂通,这才能够标准地去达到这个格物,你才能够达到“致知”呀。否则我们用一双浊眼去看万物的话,你很难看出其中的名堂:比如说任何物体都有显性的物质结构,也有隐性的物质结构,如果我们没有灵感,没有慧性思维,没有超出六识的认识论,你就很难把握住这个“无”,你就会像《德道经》所讲的“有之以为利”。你只注意到他的“有”,而观察不到他的“无”。如果说只能观察到“有”而看不到“无”,那么又怎么称之为“格物”呢?那也就不能达到下一步的致知——真正的知道!在理论上能够升华,那么要想实现真实不虚的这个格物,那最好还是反复地研究和实践一下《老子·德道经》,在那个里面,就谈到了这个万物的特性、特点、万物的双重结构性、能量体现性,她牢牢地把握住了万物的“有”和“无”。那么掌握了这些理论和方法以后,这个“格物”也就全面和准确了。要真正地将我们的思维升华、升华、再升华,升华到道德的认识观上,从而洞穿:万物都是道德的生,德的长养;都是道所化,德所养。那么我们去实现这个“格物”的时候,就掌握了一个根本性的原则,就不会偏离正道,就能认识全面,更符合唯物辩证法。要懂得这个德的演化规律:这个能量的演化,物器作为德的载体,他与德性结合的规律,和内在的这个德性能量、五德能量、金木水火土这五种能量,相互制约,相互激荡,相互克制,相互又有反克等等特性,从而演变成为万千的大世界。这个五德的能量,在其中扮演着长养万物的角色。能够破这个迷,掌握这里面的理性认识、理论和观察到其中的变化契机,那就是准确的一种“格物”,那就是把握了万物生长成灭的根本变化规律。并且也就会自觉地用这种法则,五德能量――金木水火土的德性能量,来规范和指导我们的修身,那么也就是一种“格物”。

那么这个“物”呢,我们要注意,既有肉眼可见的万物,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肉眼不可见的三元领域当中还有一个物元。那个“物”也要把握住,因为那个“物”,无形而有质,虽然其中没有我们肉眼可见的这个形,但我们能够感受到他的质性,或者体之于身的时候呀,就能体会到这个物的客观存在。就像我们“观之物而体之于身”一样,我们观察一个树木,我们发现它也有淋巴管道,也有血液。其中的液体流动,虽然不叫血,却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返观自己身上呢,也发现有血管结构,也有经络结构。血管结构里面流的是能见之物,我们的经络结构里面流的是不可见之物,也就是质元的。这个一隐一显谓之道,一隐一显谓之生命。我们的性命,为什么要提到一个性体系统?提到一个命体系统?也是因为这个生命具有双重结构。那么万物呢?都具有这个双重结构性:既有肉眼可见的生命体结构,也有我们受现代物理所局限、但的确是超物理现象的生命现象。这样才能够把握住这个能量呀!你看我们多少人对肉眼不可见的这个能量的存在,视之不见,充耳不闻。他明明存在,由于未能“格物”也就不能掌握他,不能主动地去实践他、把握他。我们人类的现代医学和健康理论,不都是这样吗?!这几百年、几千年可以说进入了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拼命在这个“有之以为利”的领域里面进行研究,登峰造极地进行研究,从来不肯跨越太极图中央的太极弦的障碍,大胆地迈到这个太极的“黑”里面去把握其中的“无”。但是,老子可是说说得很明白哟!那个“无知以为用”呀,她能够产生这个大千世界,她能够反馈到我们“有之以为利”的空间。

当然有很多迷信的人,那还是挺积极的。我听说春节有很多寺庙里面,很多人都不惜大本钱去上香。为什么呢?求菩萨!求菩萨赐金银财宝,赐发财,赐顺利,求顺利!有的当官的,不惜一掷几十万金去买一个上头香。看起来,他是很重视那个“无之以为用”,但是真的重视了吗?也不见得。要真正地从心里面去整体地把握这个“道生一”,掌握“一”化出来的这个阴阳双重结构,在我们的心身上的具体体现,在自己内环境高度地去重视这个性体系统,而不是单纯地、片面地、孤独地去重视这个命体系统。这,才是一种科学的格物、整体的格物,把握住这两者之间整体的结合关系,这种双重结构的复合生命体,也是我们格物的关键所在。没有这种格物的理论升华,也就很难致知!

老师们曾经讲过,宋朝、唐代时期和古代,社会上很多的人——无论是当官的还是老百姓,只要有点文化的,他们都有一个习惯,喜欢打坐。你看在日本,目前还保留着我们唐代传过去的那种风俗——席地而坐。他们那个时候,主要是采用的一种跪姿——跪着的姿势。那为什么?就是要减轻我们下肢的血流量,使下肢的气血都能够进入腹腔、胸腔、大脑。从“有之以为利”这个角度来说呢,就是穿越我们大脑里面的血液循环量增加了;从“无之以为用”这个方面看呢,那这个姿势有利于进入静的状态来窥测,从而达到窥测我们自己这个“物”里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构,了解自己的生命,了解自己的身体,了解生命的双重结构特点,分析其中五德参差不齐,从而达到一种知己,这也是一种“格物”。

观察自然界的物呢,也同样。不是很多现成的故事吗?动物都有一个反哺的天性,我们人类难到要把这种孝道真地抛弃掉吗?在观之于物的过程当中,我们能感悟到,我们哪些方面像个人,哪些方面不像人了,跟动物没有差别了,跟野兽没有差别了。动物学家都研究了,这个狼群里面,狼与狼之间从来都不会相互去争夺他们到口的食物。但是我们人类,现在是不是连这些狼都不如呀?打家劫舍,坑蒙拐骗,无恶不做,不是连豺狼都不如吗?!所以说“观之于物”这个格物,就能够返照我们的心身,去思量这个道德的缺如,而知道如何去修这个德。当然这个格物,方方面面都可以观察,大家都可以拓展开来。无论是这个小羊生下来时候,小牛生下来时候,你看它为什么跪呀?这个鸟,为什么当妈妈把它喂大了的时候,它能够捕捉小虫子的时候,它还能知道捉一点虫子回来喂这母亲呢!很多的自然现象,动物之象、植物之象,都反映出了一种自然的品德。这种品德,本来是我们人类具有的天然的品德,但是我们把他丢失了,但很多动物没有丢失呀。例如这次的大海啸灾难,为什么斯里兰卡一个天然动物园里的动物却安然无恙,人却死了二万多?不是因为动物没有丢失这种品性品德吗?!由于人类把天然品德丢得干干净净,那么你就不能够格物呀,不能感受到这种危险的来临。通过这些事例,不就找到了我们德性方面的差距了吗?不也就看到了修养道德的必要性了吗?关键是我们是不是重视这个格物,掌握这个格物,并且具体去实现正确的格物。这个格物,就需要我们隐显同观、阴阳同视,不要犯偏执地、错误地去观。这样“观之于物”,才能真正地知道我们这个身,为什么生存,如何生存?不单单只是从解剖学上去了解,生理学上去了解,而更重要的是要超越太极的白境,而达到这个太极的黑境当中,整体地把握这一个大大的圆。这个一隐一显、一阴一阳,整体地把握住了,就是正确在格物。

现在讲一讲致知”。《说文》里面说:“致,送诣也。”也就是有“送”和“到”的意思。全面而系统地用“格物”所获的理论和方法,来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去规范我们的意识思维,确立以道德为准则的正知、正见、正识,达到以“知善明德”为基础的“理通法随”,这就是致知。正确的致知,是运用这个观察,观之于物建立起来的正知、正见、正识,反馈到我们的大脑和心灵,建立正确的道德人生观,用五德的要求来规范我们后天的思维,规范这个意识,这个就是“致知”。就像《易·象下传》所言:“君子以致命遂志。”这个口气、这个话语,就很豪迈!要把这个道德的真理,真正地贯彻在自己的命体里面,去达到自己认识人生,再造人生,升华我们的生命,打造一个亮丽人生,去实现这个志愿。要“致知”而“致命”,以道德去修身,达到和实现德治心身、性命的高尚志愿。这个“知”,是日积月累的智识,这个智识引之于善就是善知,引之于向恶就是恶知,所以前面的格物就相当的重要!这个格物,包括人的表率作用,社会的教养和家庭的教化,都在举手投足之间,给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的意识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影响。所以这个致知,要注意它前面格物所产生的方向是不是对,所做的是不是符合德性的标准。否则这个“知”,是一种愚知,而不是一种明知。这个“知”,可能会产生愚昧的智性,而不是明亮的这样一个智性之知。

为了使我们的大脑皮层和我们的心灵建立一个正确的智性的认识,那么对这个知,对它的架构、它的来源要有正确的辨别,就要很好地用道德去规范这个格物。不仅我们从内心的去把握它的确立,而且还要远离恶劣的环境。当年孟子的母亲三迁而居,不也是防止孟子从小受不良性的格物的影响吗?虽然说这个莲藕能够深植于污泥而不染,能够冲破污水而一花独灵独现,但是在稚嫩时期和扶生时期,不可能不注重到外环境的建设。所以在这个致知的过程当中,我们要整体去引导这个正确的知,而不是非知,错误的知。现在很多人掌握了很多知识,但唯独没有掌握这个德,能够算是真正的致知吗?对于他的生命来说,他的精神都缺乏粮食了,那么这个“知”肯定就是一种愚知,并不是一种智德的表现。这个“知”要真正地跟德性结合起来,这个“知”才是有用的,才是对生命有益的,对我们的健康、对我们的命运,都有帮助的一种智德,所以这个“知”下面加了一个“日”,就是“智”,就是“日日新”,积累知识为智。那么在日日积累知识的过程当中,注意去吸收正确的符合道德的规范,符合五德规范的这样一些知识,这就能够确保我们到达正知、正见、正识。

那么“诚意”呢,就更进一步的升华了。方才的致知这个“智”,还是在我们大脑皮层的智识库、记忆库里面建立一些条件反射区,希望能够建立正确的条件反射区。那么到了诚意的时候,这个“意”,应当是心音。因为我们的心藏神,心中发出来的音为“意”。所以《说文》里面就说:“诚,信也。”她表现的是信德,是五行当中、中央的那个是信土的厚德体现。所以这两者,一个是中央五行的土里面产生的诚信,一个心里面产生的意,把这两者把握住进行德性规范,那也就是诚信的一种表现,是道德修养具备深厚信德的一种表现,也就是用诚信道德的心来规范这个意识行为。这个,就叫诚意!我们人体内有八识,在八识当中,这个意识系统,直接指挥着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显根。这五个显根呢,都是听从我们意识系统的号令,进行做功。然而这五个显根的活动,是否符合道德?是否符合这个上善和十善呢?这完全取决于后天意识是否诚信道德。所以作为一个常人来说,这个意识、这个意识系统对我们是否能够进入到这个德性的领域,持守住这个五德的修持就具有真实的意义。这个意识对五德是否真实地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认同、保持信守?是否愿意将自己的意和眼耳鼻舌身全部都交给这个德性、五德能量来进行再造?这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将这六根一起用这个德性来进行重新的改造,并且要保持始终如一,不离不弃,表里如一地用这个五德来规范意识活动和一切行为,这就是“诚意”。要不自欺心,慎独而行,在与别人相处时是这样,在独处时也应该是这样,在扪心自问的时候也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更是如此。“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只有具备了这个真信、至信、坚信道德的人,才能达到合符要求的诚意。而信德是否丰厚,又与我们心中的礼德是否明亮直接相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火德才能生阳土,阳火就生阳土。这个诚意,是否能够生成和稳定,与我们心中是否明亮就有关系。他一方面要看前面的那个“致知”这个理性认识、理论的建立这个基础是否达到“正知”状态,还要同时地去把握住“正心”的修持。心修正,礼德明,这样才能够保证这个诚意的生成和稳定。

现在讲这个“正心”。何为正心?正心,首先要明白心的内涵。这里所讲的心,并不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是我们这个心脏的场性。这一点,我们要超越现代这么多年西医学对我们的影响。因为西医学是研究眼睛看得到的、这个太极白境当中的事物,包括我们的身体,主要是对命体进行研究。但是传统中医学和古代的医学,它是智观和慧观同时进行观察。所以在中医理论里面就有一个五脏之说――脏象的学说和理论。很多人只知道把五脏与西医结合连接起来,而不能、不敢去解那个象和脏象的学说,弄不懂、弄不清那个象指的是什么。甚至有些人批判古人说:是古人糊涂了,乱写一气的。可能吗?!古代的医学家都是仁德之士,是具有大仁德的人,怎么可能把人的生命当儿戏,乱写出三焦来了呢?乱写出五脏的象来了呢?是我们自己的道德修为达不到他们那个境界和要求,我们闭着眼睛看自己的时候看不到而己!并不能说明古人的医学水平没有观察到脏象,他们观察到了而且很准确地观察到了这个与我们身体内五脏相伴随的五脏之场的象。比如说心之象,心脏之象就在我们胸腔的中央。虽然绝大部份人解剖学的心脏,都在左侧的胸膛;少数的病例,这个有形的心脏在右侧的胸膛。但是它们的场——这个心脏的影子,却毫不例外地出现在自己的中丹田和膻中穴之间的位置上。所以这个“正心”,就是要正这个心的心场。它里面的这个原料、能量,来自于我们肝脏的阳木。

《黄帝内经·灵枢》中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 “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也。”在《德道经》里面的圣人之治方法论中,解析心中就含有意识、思识、无为识三种识性。其中的意识,就是后天逐步形成的、并未完全符合德性的阴我心识。所谓“正心”,就是要求用德性去纠正、改造意识中不符合道德人生观的部分,使人能够确立正识、正见,将私心和欲望调整到符合德性规范允许的这个阈值之内。用礼德的要求修持心性,从而达到心地光明磊落、坦荡无私,使意识这个阴我之心,能够服从于以火德为主导的这个思识,服从阳我心思识的领导和管理,不篡权,不越轨,始终与这个阳我思识保持一致,也就是保持住正见正觉,不离五德的这个规范,这就是正心。不过你这个诚意没有达到要求,似信非信无所谓,那么这个正心肯定做不到!因为我们这个意识在眼耳鼻舌身五根上作用,可以说是一个统领的作用。如果没有诚意作为基础,那么这个意识很难被道德所规范。没有尊道贵德的诚意信念,也就无法真实地完成正心。心是一身之主,就是我们内身国的君王。但是心中的意识属于后天的这个智性,难以达到完全符合五德的要求。其中的思识属于先天慧性,但是这个慧性我们如果不去主动开发他,他也就很难冲破这个意识的障碍,出来主宰工作。但是一旦冲破了,他与德性就具有良好的亲和力。所以扶持和确立思识阳我心在心中的主导性地位,让阳我思识成为心君,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所以这个用德来修心、正心,也就成了我们修身的关键。

修身呢,什么叫修身?看了前面的这么几个条目、几个要求,那么我们对这个修身也就容易把握。前面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次第,一步一步地规范好了,符合了五德的要求,那也就是修身的基础。其实这个道德学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修身和完成心身向符合德性的全面转换,从而形成道德人生观和道德处世这样一个理念。修身,是在以德性阳我思识为“心君”的这个统帅下,全面而系统地展开德化意识,用五德来转化意识,用五德来转化眼耳鼻舌身的条件反射。当然根本上要牢牢抓住用德性来对我们的意识阴我心进行五德的全面规范和转化,这是个根本。因为眼耳鼻舌身只是个工具,只是意识的外用工具、表现工具,要把意识把握住,把这个阴我心的转化、道德化把握住。这个意识统领我们的全身,对它完成了这个转化,那么这个修身也就把握了关键,那么这显态五根也就会处在符合德性状态的行为之中。

当然对意识的这种五德的转化,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因为它还要改造和根除我们意识和藏识库里所带来的、不符合德性的禀性、习性也就是积习成性养成的不良习惯。要用五德来全面再一次的塑造、重塑、重造我们的心身。要完成这个品格再造的过程,是需要下一翻苦功的。所以为了确保修身能够正确地去完成,就必须要对“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四个次第牢牢地把握住。要把握好它的正确性、科学性、全面性,而且还有一个深入性,这样才能确保修身走在正确的路上。在修身之中,又要牢牢地把握住指挥我们这个身体的主要管理者——这个阴我心意识的阳性转化,把握住对意识的再造。这也就是《大学》里所讲的培养人才的最高要求,就是要在我们这个身体里面,在以修持心中礼德为统率的前提下,展开仁德的修持、义德的修持、信德的修持、智德的修持与实践。把这五德的修持实践整体地把握住,通过这些修持来再造我们的心,再造我们的身;这也就是《大学》之道,这就是培养高级人材的要求,是培养人材的最高要求。只有完成好这一步的礼德治身,使心身之中符合德治的状态,使里面众生的精神状态,处在一个合德的境界之中,这样起心动念就一定具有公心,这个私心的含量就会符合要求,这个欲望也就没有贪欲,成为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点欲念。一旦这个私心和欲念,欲望超过了道德的要求,很快就被五德所规范制约。那么这个五德就朗照其内,光照身外,走到哪里都一身正气(炁),无形当中就能影响别人和改造别人,从而实现齐家、治国以及平天下。

下一个条目,齐家。“齐”,有“一致,同等,平整”的意思。从这个“齐”字字义上解释,这个齐家,就是用德行影响、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德行品格和五德的能量,来感化和转化自己的家庭,从而使整个家庭的成员都以自己为榜样,随同自己一起去立德修身,共同地去建立道德人生观,从而共同建设这么一个道德人家。古人不是说了吗:“道德人家福泽长”。如果说我们能够有齐家的能力,带动一家人都来修养道德,那么我们的家庭就绝对地会和睦,家人的身体也会少病少灾,都健康。特别是当我们修养道德者,不仅完成了人格、道德品格的建立,而且也能同时吸收五德能量之后,大量地去吸收这个五德之光进入自己身内,不仅照亮自己也能照亮自己家庭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能真正地去齐家,而不是用语言齐家。当然,我们不能否定语言的作用。我们有的人没有这个能量,自己又没有这个行为,想影响家人始终影响不动。这两年我们把《德道经》一讲,注重了这个德性品格的修养,也就有了这个五德能量的吸收、转换和释放,家庭就有了很多的改变。不是有很多同学反应说:“我现在很满意,原来家人都不理解、都反对,现在都一起参与了。共同地学习《德道经》,实践《德道经》,我的压力也感到轻了,感到很轻松。”这不就是在齐家吗?!这不就是把握住了齐家的真正内涵了吗?要想齐家,那就必须要先将这个身修好,将自己的心和身打造成为能够承载五德能量的容器。同时应用“圣人之治”的修真方法,去采集五德能量进入我们这个良好的容器之中,使这种道德之光不仅能照亮自己同时也能照亮家人的时候,也就是实现齐家之日。这,就是齐家的一种状态。我们还达不到这种齐家状态的时候,不能转换家人意识的时候,那么就要内求,问一问:我们作为五德的这个容器,我锻造得如何?我对这个天食人以五德之光之,我能吸收得进来吗?我能将这种五德能量转化成为光能,去跟我们的家人去进行心灵的交流,进行无形的辐射和影响吗?这么一问、一检查,就知道我们是否进入了齐家的状态,是否既能够再造自己也能够改变家庭,是否进入了建立一个道德人家的状态之中去,去找一找原因。

治国”,我们再看看“治国”。“治”呢,本义为水名字,在古代指的是水的名字,现代引申开来则有“管理、整理、调节”之义。这个治国,简单的看,有权才能治国,实际上这个道德的能量是治国的要素,如果说有众多的人都去修养道德,他也就在治国。大家就都具有调节之义,有整理之义。特别是我们对自己体内,通过修身治理的这一实践,我们就会有感受了。当我们修身如治国,把自己身体的这个小国治得挺好的时候,家庭就自然变了,那不就是一种调节了吗?!所以眼界要放开一点,不要把它局限了。首先这个治国,要立足于修自己的身,治身如治国,治国如修身。没有修身的基础,那也就没有办法正确地去服务于社会,将自己的道光德能奉献给众生。这个特点,我们要把握住。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道德人文文化史的历史,所以在历史上的“治国”方略当中,历史上就曾经经历了道治时代、德治时代、仁治时代。大家都学过历史,看过历史故事,但是把它上升到理论上来看呢,那么也就是这么三个时代为主,划一个界限。自从这个仁治崩溃以后,就滑落到以“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到现在还是这样。只是近年来才提倡把刑治应改为主导,智治为辅助,把这个位置颠倒了一下。因为这个人心的智治驾驭在法律之上,的确使这个法律形同虚设,这在我国历史上也给人民带来了很多的苦难,所以必须要扭转一下。如果说及时的再把这个德治加进去的话,那可就是锦上添花了。

《大学》这部书成书的年代,也就正是这个仁治演变为“智治为主、刑治为辅”管理社会的模式逐步形的年代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中诞生了《大学》。所以这个《大学》里面强调了道德,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在当时的离道失德、丧仁弃义、礼德也无法维持的时候,当时的一批有识之士,分析了社会历史背景现象,提出来的一个教育方案。因为在那个时代,已经是以“文功武治”为主要手段的霸治时期,后天的意识――这个私心和贪欲迅速地膨胀,统治着社会,冒充天之子假天命。那些霸主实际上是以自己的后天智识为用,而不是智德,只是智识为用。在他们心里,法律是律别人的,刑不上大夫,律人而不律己!因而给人民带来的,必然是长期的苦难和社会的不稳定。国外有些史学家说,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乱的时候那么多?与这个后天的智识之治凌驾于法律之上,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因为没有法律的制约,人治凌驾于法治之上,而统治者又不能像《大学》里面所讲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那么当然也就难以求得社会的安定。皇统很难三代以上为继。

所以《大学》的思想也好,理论也好,《德道经》的思想也好、理论也好,他的治身呢,要真正上升上来。如果说历代之人都能够把握住《德道经》,把握住《大学》、《四书五经》里面的真正的灵魂,而不是以僵化的形式,那的确能够解决在漫长的时空当中的以“智治为主导,刑治为辅助”的这个过程当中产生的灾难,那么我们历史上就可能减少很多的战争和动乱。就像有的朝代,它的确是离开了这个德呀,统治者不以德治己心,也不能以德治人。秦朝为什么十几年就败亡了?不就是因为没有贯彻实行“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原则吗?!他用暴政来统治人民,既没有用仁治,也没有用义德,也没有用礼德。他所用的,是将法律凌驾于人民的利益之上,去残酷地剥夺人民的生存权利,因而才产生了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将仅仅十几年的秦朝推翻在地。

所以说,如果真正地把《德道经》和《大学》里面的这种修身的思想,从上至下,人人都去用来制约心身,那么整个国家,不也就能够像《德道经》里所说的 “治大国若烹小鲜了”吗?大家都在修养道德,用德性来制约自己,不会产生奢望。统治者不产生奢望而不剥削人民;人民呢,能够安居乐业来发展生产,早出晚归去进行工作,不就安全了吗?!所以这个治国的关键,是前面的修身这个基础。如果所有的人,都能用五德来规范自己的心和身,如果人人、全国的上下、整个民族的上下,都用这个五德来修养自己的品格,提升自己内在五德的能量,那么这个国也就大治,真正地是能够出现一种太平的盛世!这个“平”就是指的一种道德修养的水平,达到了一种“太”的境界嘛。“太”,就是道,就是德嘛。所以你看看西方,到现在也不能说他是太平的盛世。为什么呢?在监狱里还是满的,社会还有矛盾,矛盾还是很多。但是在我们的历史上,就曾经创造过真正的太平,人们的道德文化水平都到达了一个相应的高度以后,监狱里面没人了,当官没事可干,没案可办,那才是真正的太平啦!所以这个治国,它充分地体现着一个民族修养道德的集约效应,群体效应,民族效应。当然基础上还是要回到修身,用五德来修身。如果人人都以五德修身,把握这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那么也就“治大国若烹小鲜。

最后讲平天下这个“平”字,刚才简要地讲了一下,这个“平”字,在古代的意思是由一个“于”字, 和“八”字共同组成。这个“于”字,是指炁流的运行,在运行过程当中受到了阻碍,但是它能够越过障碍的意思。“八”字,是炁流自动分开的意思。“平”,就是指炁自然地散聚遇到障碍,它能够自如地越过这个障碍的意思。就像这天和地之间,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这一炁流行于天地之间,遇到了阻碍它又能够自行地跨越这个障碍。这个地炁上升的时候,穿过了这一横的障碍。再形象地在用一个“八字”,来表述炁机的自动分开,平分左右。这也就是说,这个炁在自然地聚散越过这个障碍,那么也就使事物的变化自然、平和、舒顺,利于管理。所以国家管理者本身能够处于德治其身状态的时候,他内环境的气机非常平和,同时又能在这个德治自己的同时,用德来治管理天下的时候,就能够使天下太平而舒顺,容易管理。因为道德这个五德能量它以一种炁的形态出现,滋养众生,扶生众生,帮助众生。她可以超越任何物体的障碍,而深入民心和社会的各个阶层以及领域之中。尝试着分析一下,是不是这个道理?

应用五德之光炁,就能达到这个平的作用、深入人心的作用,使天下太平舒顺,易于管理。所以说:“道莅天下,民心自化;德化众生,天下太平。”只要运用好这个德治天下,也就必然会出现“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样的轻松、平顺、自然的太平盛世。这,就是平天下的“平”,就是要用好道所化生的德,用好五德之能量,用这个德自然地布施于众生。如果人人都能如此,自然是天下大同!这个德能够平化天下,达到长治久安;民心归德,盛世太平也就自然出现;这,就是上乘的学问和教育理论培养人才应当实现的最终目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这三纲要把握住,再把这八条目真实不虚地实践,就能将我们古代的道德文化,教育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当中的共产主义理想恰到好处地结合到一起,推动整个民族的复兴,从而迎来我们新时代的太平天下。

好,今天就讲这么多吧,谢谢大家!

 

(心香123初稿;平明瑶二稿;诚人三稿)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daodu/20050318/164.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 “中气以为和”简析

    中气以为和简析 熊春锦 气,本身即是德一的一种能量显现形态。 德的这种能量形态,如...

  •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道学修身与五德养性 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读书会 2009 04 19 熊春锦 一、人类六大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