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古今照壁>

德慧智经典诵读与钟敲磬响的启迪

时间:2011-01-14 19:52来源:出版物《德慧智教育辅导》 作者:熊春锦 点击:
德慧智经典诵读与钟敲磬响的启迪 唐代韦绚写的《刘宾客嘉话录》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洛阳有僧,房中磬子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夔来问疾,僧具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设盛馔,余当为除

德慧智经典诵读与钟敲磬响的启迪

 

 

唐代韦绚写的《刘宾客嘉话录》里,记载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洛阳有僧,房中磬子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夔来问疾,僧具以告。俄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设盛馔,余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冀或有效,乃力置馔以待绍夔。食讫,出怀中锉,磬数处而去,其声遂绝。僧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僧大喜,其疾便愈。

洛阳有个和尚的房里,挂着一种乐器—磬,它白天晚上经常自鸣,和尚因此惊忧成疾,甚至以为妖孽而向术士求助禁之,但还是没有办法解决。

他有一个朋友叫曹绍夔,是一个乐律家,与和尚交游甚好,听说这件事,特地去看望他,问他生了什么病,和尚如实告诉曹绍夔。

坐了一会,正好听见寺院敲钟的声音,这时和尚屋内的磬也响起来了。曹绍夔听罢,就对和尚说:你明天设盛宴招待我,我就可以为你去心头病。

和尚虽然半信半疑,不怎么相信曹绍夔的话,但还是抱有几分侥幸心理,希望可以有效。于是,第二天和尚就设置盛宴款待曹绍夔。

吃完饭后,曹绍夔就从怀中掏出钢锉,把磬磨锉几处,从此磬就不再自鸣了。

和尚觉得奇怪,询问曹绍夔其中原因。

曹绍夔说:这个磬原有的音律和寺院的钟的音律一样,由于音频共振,因此敲钟的时候磬也会跟着响。和尚听了以后非常高兴,病也就好了。

这个故事表明,中国古代人不仅懂得声与音之间的共鸣现象,而且还掌握了消除共鸣现象的科学方法。把磬体稍微锉去一点点,就改变了磬的固有频率,就不会再和外界的钟声产生共鸣了。

 

德慧智经典诵读,特别重视科学运用声与空的谐振原理。中国文化深知“音”的重要作用,并将此原理集中体现在钟的设计上。东方寺观钟的造型,敲击外壁生声,内腔生音和鸣, 让“声”在撞击钟外壁时发出,让“音”在钟内部空腔振荡产生。罄的形状如钟而仰座,铜制璧薄,器口内收。它发声的结构,和钟的发声结构原理一样。当钟和磬的声音频率相同时,就会出现“钟敲磬响”的共振现象。这个振荡原理,同样可以移植到经典诵读之中。

跟敲钟的原理一样,“音”只有在空腔里面才能产生,心空是寻音的关键。人体结构就是一个中空的“钟”,当嘴巴和声带在发声的时候,“音”就会随之在体内产生。人体的脑腔、胸腔和腹腔都是空的,人体“三腔”里面,都能产生音对声的谐振波。随着诵读经典声的振动,就跟敲击钟产生“声”和“音”的原理完全一样。

对应于身体来说,每个人的发声系统相当于钟。利用声带,通过喉管和口腔吐出来的主要是“声”,里面同时也有音的产生。其中“音”的振荡,通过肉眼不可见的传播系统进行传输,但原则上是沿着颅底神经和颈部血管壁下进行传导,这种传导能够产生一个能量流。

在诵读经典的过程当中,经典能量场就是一个无形的大钟,它有一种潜在的能量,与我们身体之间就像钟和磬之间的关系。这个科学的方法,是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符合自然法则的方法。三腔内壁产生的音振荡,能够使体内发生能量的质变和量变。

由于经典中历史形成的时间胶囊结构以及里面形成的能量结构特征,具备一定的频率性,按照它的文字编排、字句编排、文字结构、行文风格、文字读音、语言风格进行诵读,就是在解码,在解析它的频率。当进行诵读时,如果诵读声音的频率和经典本身的频率相接近时,就会形成能量的共振,产生钟敲磬响的效应,使得身心与经典互相呼应。

(责任编辑:知心)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ishizhaobi/2011/0114/666.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
  • 病入膏肓故事的启迪

    病入膏肓故事的启迪 熊春锦 病入膏肓,是一句颇有名气的成语,也是传统中医学历史上的...

  • 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传统六书、五射、九数等技艺,现代人已经无从了解,甚至有人还误...

  •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

    见龙在田 天下文明 读东方龙文明和文化的教育与湖北麻城山水龙凤形胜新闻有感 荆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