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解 中 医 中国人民大学讲座 2010 11 09 熊春锦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以及各位来宾: 大家晚上好!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汇报交流的题目是“道解中医”。 “道解中医”的概念,来源于“岐黄源于道”这句话。所谓“岐黄源于道”,源出于歧伯跟黄帝对话所产生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这部《黄帝内经》当中,展示和揭示了人的生命实相和真相,以及预防、治疗、健康之道。《黄帝内经》这本著名的经典,是中国医学的初始宝典,可以说整个中医都源于《黄帝内经》,但是现代人对《黄帝内经》已经感兴趣的人比较少了,能够读懂的人少了。因为近百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西方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所以难以真正地读懂《黄帝内经》。鉴于这个因素,我们就列了个命题,叫做“以道感悟中医,以道体悟中医,修身而学习中医”。 东方的文化特色和西方文化特色,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径。正像爱因斯坦所说:“西方以实践证伪的方法,来完成了他们的科学,但是中国人却完全没有走上这条路。但令人惊奇的是,中国人的祖先却又实现了”。这里面提出了一个疑问:中国人用什么方法实践,为什么没走上西方的科学发展之路,却能实践发现西方科技能够发现的一些现象?其实这个“中国之路”,就完整地包容在《黄帝内经》中,里面就揭示过。另外,还包括老子五千言、包括《庄子》以及其它一些著名经典当中,都揭示了这个方法。73年湖南马王堆发掘出来的《黄帝四经》,都揭示了中国研究生命、研究自然、研究万物的学习教学方法和理论。而且,近代西方正在接近中国祖先们揭示的这个理论框架,非常想掌握中国祖先的方法是如何突破西方模式而完成了这个研究之路。今天,我们就借“岐黄源于道”和“道解中医”,将这个命题跟大家共同交流一下。 我们中国的文明诞生于内文明。请注意这个“内”字,为什么说中国的文明诞生于内文明?这个“内”是体内的内、身内的内,这是一个分水岭,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分水岭。西方文化文明的产生是外文明,东方文明的产生是内文明。西方文明的产生是眼耳鼻舌身的外延,而东方文明的诞生是眼耳鼻舌身的内用,这是一个分水岭,这是一个明显的界限。内文明在历史上孕育了我们两千五百年前的道学文化,道学文化诞生了中医学,所以说“岐黄源于道”,中医也同样源于道。 整个道学的框架,核心基石主要是由伏羲的《易经》、《黄帝内经》与《黄帝四经》以及老子五千言,构成了中国古代道学文化的根和干;在这个根干的基础之上,才展开诸子百家。但是我注意到,在我们国内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就是孔子文化,没有理顺两千五百年前这个轴心时代之前这三大文化的根基。实际上,在中国文化史和西方文化史上都有一个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诞生了一个转折点,我下面还要提到这方面的内容。 道学,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最高境界和共同的归宿,最终的归宿都应该归到道上面来。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以及后来的理学等等,都是从道德根文化大树当中长出来的枝干文化,包括医家文化、中医文化,都属于百家之一。 中华道学文化体系的概貌,我们先要了解一下,然后再来了解中医,才容易解析中医形成的原理和根源。 中华道学根文化,一是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是以易阐道,以一道阴爻和一道阳爻、以三个爻构成一个卦体、以三生万物的原理来揭示宇宙的真理;二是成形于轩辕的法道文化,那就是73年在湖南马王堆发掘出来的《黄帝四经》,是揭示整个修身治国的一部著名经典,里面内容主要是以道法论道、论治国、论修身、论齐家、论治世,所以简要称为“四经修治”,都谈到修身治国;三是成熟于老子的徳道文化,老子五千言帛书版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要求人们在离道失德以后,要以德进道、以德证道,三者共同就构成了整个道学根文化,叫三剑客也好,叫三驾马车也行,但是起码来说,它们都是中国根文化的基础和发端,是中国根文化的井泉。 道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概况起来有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修身内求的文化教育;第二个特点,就是以慧性内文明为先导,是慧智共用的教育;第三个特点,就是尊道贵德、敬天爱地、亲民爱生的文化教育。这是道学根文化的特点,与后来出现的儒家文化教育思想有明显的不同。 我们从文字的源流变迁当中发现,也就是在历史转折时期轴心时代发生的文字转折,说到底就是慧性文化和教育向智能文化和教育的转折,是轴心的转动。我们要学习和了解中医,首先不得不了解中国的教育史。从文字上,我们可以分析一下“教”和“育”两个字。解析中国文字的时候,要注意到以右往左解析,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老师教导我们先写左边、再写右边,而且左侧也叫偏旁。其实在我们认识汉字的时候,中国文化的行文方式是从右到左、从上到下。在古代,在两千五百年以前,一直都是采取一种右脑应用方式,使用右脑、调用右脑而使用左手来创造中国文化,我们研究一下古文行文方式和字体结构就可以看出来这个特点。 中国的教育史,在最前期可以说“教”是以两个“爻”为最根本的教育方法,说它是阳爻和阴爻也好,说它是道或道的动态变异也好,这个“教育”的“教”,最开始是孩子们学习如何达到天人合一、明白天地的变异道理,一个成年人在教孩子,引导他认识这个道理,这就称为“教育”的“教”。虽然字形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异,但是甲骨文、钟鼎文、篆文仍然保存着这个特点。包括在汉代字典《说文解字》里面,“教”的结构仍然是一个“爻”加一个“子”,然后手托着孩子们认识天道。到了汉武帝时期,“教”的内涵才开始改变,变成以“孝”道教育为主。在汉武帝的时候,“教”字改成将一个“孝”加一个“文”联系起来,就将其确定为国家教育方针。当时的国家文化教育方针,是以“孝”道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方法和方案,此时才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既带来了好处,也带来了弊端,变成了仅仅出现在家庭的孝道和对皇帝的绝对服从,而丢弃了最早期的道学教育当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教育。 “学”字,也是同样的原理,上边也是一道爻,两个人在一起交流,认识天地之道。后来,变成在房子里面,孩子们在学习学问。一直到繁体字出现的时候,“学”字仍然保留着这个象形表意。所以从字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文化教育就是一部修身的文化和教育。 中医的“教”与“学”,同样离不开“修之身,其德乃真”的必然过程。中医也是内取诸于身、慧识和智识相结合的这样一个学问,但是现在充斥我们整个世界的,却都是西医的学问。西医纯粹是单纯的智能外求法,是外求法研究的一个结果,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近代西医的科学越来越发达,药物越来越多,然而疾病也同样越来越多,还是没有很好控制疾病的发生。所以在中医领域,如何发挥我们中医的救偏补弊来补救西医的不足,这也成了一个近代的课题。 包括我在德国,我下面有诊所,预约是半年时间,病人的预约长达半年。德国人与西方人都在追求自然的治疗,开始逐渐发现西医治疗当中的弊端。仅仅一个四环素,就使中国不少的孩子成为黄牙齿,但是当时不能及时发现其中的副作用,而是十几年以后才出现这种后果。很多的西医弊端他们自己没办法发现,但是应用自然疗法、应用中医的疗法,恰恰可以避免这些风险和永久性的器官损害。 中国认识生命,是在内观的情况和慧性内观的情况下认识生命,这是一个教学的基本模式和过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医学应用和各个学科应用的一个基本的方法和方案。在《黄帝内经》当中,就提到了修身内求的各种不同境界。这个境界,首先谈到了贤人,从庶人、普通老百姓如何使自己通过修身达到一个贤人的境界;然后通过贤人的境界,来修持圣人的境界;圣人的境界达到以后,再进入到至人的境界;最后才是真人的境界。所以有句名言,就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来学去,中国的文化就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真人。这个“真人”,并不仅仅只是真正的人,其中还包含着每人体内性命质量和品格的综合性提升,达到一个天人合一的状态和内外光明的状态。 中医学习要求内文明,中国根文化要求我们达到的内文明,在《易经》当中也同样是揭示过的。例如,《易经》的乾卦当中就指出:“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所谓的“见龙在田”,是指哪个地方呢?现在有人解释说是在农田里面,那是错误的。因为龙离不开水和云,一旦降落到农田里面,那么可能就是它的死期到了。在中国的县志和历史的记载当中,龙一旦降在沙滩、降在田里面,老百姓常常会挑着水去浇,等着下雨的时候到来,这个龙才腾飞而起,消失于天空。 “见龙在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每个人在修身的过程中,在自己的内丹田当中见到它。我们体内的三个丹田,需要用我们的精气神物质、用我们的意念和眼耳鼻舌身向内关注,使其能够达到一种返照而明,产生天下文明。这个“天下”,是指内天下,因为古代先贤通过反观内视发现,人的体内就是一个小的世界,是一个小的宇宙,是一个浓缩的全息宇宙空间,信息非常完美,所以称之为“内天下”。“见龙在田,天下文明”,也就指每个人体内全息内景。 《易经·明夷》当中也有这么一句话:“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庄子》里面也揭示了“内圣外王”,也是解析了《易经》的这段话。只有体内文明,能够看到龙之纹而充满光明,这样对外部的观察,就能掌握一种至道,掌握这个规律,并且能够以柔顺去顺应,并且把握其中的变化,而不是去“斗争”。《黄帝四经》中有一个观点,叫“争而不斗”。很多事情不争不足以成功,但是一斗那就激化矛盾,事情就会转向反面。所以,道家最讲究要以柔克刚、以顺化逆,这就是内圣而外王必须掌握的一个关键。 在《大学》里面也提到一句话,三纲里面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同样是这个道理。“明明德”,前一个“明”是智能文明、明白,后天的智识一定要明白自然的真理,明白前贤们和圣人们给我们揭示的宇宙自然真理。我们只有掌握并认识到这个真理,才能够很好地进入我们自己的体内,达到一个内文明状态,掌握住内天下的光明。这是两个“明”的不同意思。 “明德”,德是什么?简要而言就是“一”,是宇宙能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有了这个“德”,那么天地就会天清地明。体内也是这样的一个原理,宇宙当中充满着一种人们无法看见的能量,在没有进入体内之前称之为“德”,进入体内跟器官组织结合以后称之为“炁”。 “在亲民”,首先是要亲近我们体内的众生,不要以为我们体内是一片死寂,我们体内有众多的生命,需要我们去关心他们,他们在默默无闻地为我们的身体和生命进行工作,共同构成我们生命的精神系统,要主动用自己的内文明和内光明去亲近他们、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给他们主动提供精神的食粮,那么他们才能持久地为肉体而工作。 “在止于至善”,就是说,眼耳鼻舌身的行为一定要达到一种真善美,才能确保这个“大学之道”在体内的实现。其实,整部《易经》都是讲“修身内求”,用最简易的语言、最简易的方法、最精炼的词句、文字和词句,来揭示生命的真相和实相,让我们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而达到“天人合一”。它既是一部理论指导性的书,也是一部指导我们体内进行真实不虚实践的书,跟老子五千言的作用是一样的,是内文明与外文明和谐统一的教科书,可以说是一部教科书,只有修之身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 到了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大医学家李时珍,才能够读懂《易经》、读懂老子的五千言,他曾经在《奇经八脉考》里面说过一句话:“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信不辜也!”只要相信、诚信,是不会错的。具有这样能力的人,返观内察,返观内视而照察自己体内,是能够发现奇经八脉的,连十二道经络都能发现。 中国历史上,跟西方研究的方式就不同。西方一个药物、一个生理功能出来,要经过几年或十几年的反复论证,经过大量案例的收集。但是在中国,经络学说突然一下子出来,出来以后也没有什么修改。为什么呢?因为它是一次成功性地观察到体内这些炁的能量以及精气能量的传输路径和途径,一次就能定位,而且不容易被推翻和改动,这是内察和外部试验的差别。西方的方式是反复的试验,排除各种假象,最后才取得一个正确的答案;而中国的内求法,常常是直接扑向最正确的答案,成为一种生命的实相和真理,将其加以提升出来,指导人们进行实践,就不会产生错谬。 这个内观、返观者,都是通过修之身返观自己的内身而实现的。在这里,李时珍就肯定了修道者有内观和内视的图文思维功能。而且,据历史史料记载,皇帝命扁鹊和御父两位大臣定这个脉经的时候,其中扁鹊就能够隔桓室而认五臓,能隔着墙去透视别人的五臓。这个特点,很多近代修身者都能够有这个体会,在晚上静坐进入佳境的时候,突然眼前一亮,发现隔壁的人,哪怕地上有一根针都能看到,整个外部世界全部透明了,这就称为“道光之明”。隔壁人睡的姿势、各种物器摆放的位置,都非常清楚,甚至远视街道上的人物形象都清楚明白,毫无任何障碍,连人体都成透明的,但又非常清晰。 现代人都能够通过“修之身,其德乃真”而出现这样的现象,那么在古代,更有一大批这样的杰出人才出现。这些能够细致入微深入到每个人体内、像透明物一样观察生命的人才,是他们创立了中医,提出了生命的实相和真相,构成了其中的医学原理。实际上,这种观察在历史上就称为“慧观内视”。这种慧识内观结论,与眼睛的外观或者慧识的外观结论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中医的基本理论。 《易经》当中的卦象,就充分揭示了生命的真相,不要以为我们生命能量的来源仅仅只是从口腔中吃进的食物,实际上我们生命精气神的营养有另一个来源。第一个来源,就是通过我们从父母身上继承一点,然后从0-16岁之前逐步储存。我们祖先在中医内训上面,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先天本气,就是先天肾气,叫做真精肾水,这个能量就藏在每个人的骶骨里面。按照正常规律,女孩子14岁、男孩子15岁,体内这个仓库开始开放,产生滴漏现象,真精肾水一滴滴地滴出来,调用仓库的能量,就像现在社会的高节奏,滴速加快,消耗加快。按照正常生命现象,是每8年消耗六分之一。在16岁的时候,仓库里元精能量是满的,很完整。但是到了24岁的时候,按照消耗六分之一的常规,这样逐年递加,男性64岁时就把仓库消耗完了,女性49岁就消耗光了,这是常规速度。还有一种快速的消耗,寅食卯粮,提前支出,就像现在说的透支,在银行里面弄个卡,结果资金提前透支了。不到30岁的时候,头发就开始掉了;还不到40岁的时候,牙也掉了,这都是一些透支的生命现象,说明我们仓库里面能量不足了。 所以,无论是印度的佛学,还是修身研究当中,都提出要尽快地把握自己体内的灵蛇。那个灵蛇藏在什么地方?实际上就藏在每个人的骶骨里面。道家提出的是龟和蛇,大家若是去过武当山就知道了,那个山形结构很完美,就像一个乌龟和一条蛇,实际上就暗示和象喻着人体内左肾里的真精肾水和右肾里面的真精肾水,一阴一阳谓之道,构成了生命的本体能量。所以,健康之本最要紧就是抓先天本气——肾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将这两点抓住,才能获得真正的健康。这是中医一个极其典型的特点。这个特点,西医并不具备,西医主要是注重后天肉眼可见的这一部分,但中医是从本气、能量这个基础上,来谈论健康和防治疾病。 中国文化当中,从修之身而内观和慧观中发现掌握生命的奥秘现象,在西方也同样获得了验证。面对这些修身得出来的结论,克里斯朵夫·巴特克就曾经说过:“《易经》令人惊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的生命秘密同《易经》的结构密吻。”也就是说,我们祖先们通过修身慧观所得出的结论,早就揭示了DNA的秘密。细胞内的双面结构DNA,这一点不仅《易经》里面揭示了,连老子五千言当中也揭示了,叫做“见素抱朴”。“素”,就是DNA的阴面;“朴”,就是DNA的阳面;而且,中间还有西方科学暂时还没有发现的一个中轴,老子把这个中轴命名为“”、“众”。 实际上,2000年以前中国的祖先对人体生命的细微观察非常细致,跟现代西方科学高科技所发现的结果已经非常接近。64卦的卦象,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的64个脱氧核糖核酸(DNA)密码因子,四对碱基(八个数)恰巧与四阴四阳的八卦吻合;而DNA上的384个阴阳键,也与《周易》中的384个阴阳爻吻合得严丝合缝,由此他们盛赞《周易》与最新的科学原理万般巧合。真的是万般巧合吗?并不是!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内观慧视和慧性图文思维当中,早就在自己生命体内发现了这些奥秘,并且还动态地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所以才内取之于身而应用于外,构成掌握自然万物变化的规律,形成不同的计算公式。 这一点,我相信西方科学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证明,证明真正的大慧大智就在中国祖先文化当中。日本一位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感慨:“其实现代科学都是在验证中国祖先早就已经掌握的知识。”只是近代人没有去重视我们古代经典当中的记载,无法进行解码。近代中国人已经丢弃了修之身,丢弃了主动培养自己的慧性图文思维能力,所以读不懂,甚至还要批判、抛弃,这是非常可惜的。但是,西方科学家却瞅准了这一点,在拼命地进行钻研。 举个例子,马克思的辩证法是源于黑格尔。黑格尔在自传当中介绍说:“创造的正反和辩证逻辑体系源自于中国《易经》的启发”,他在《哲学史讲演录》里赞叹“《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他在晚年还感叹说,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够完全学透《易经》。当然,他并不知道按照自己那种智能学习方法永远也别想真正弄懂《易经》。单纯的智能学习方法,也就是我们现代教育当中的一些教育方法和学习方法,根本无法接近老子、接近伏羲、接近轩辕,没办法接近!因为走的是不同的路,就像一个坐标一样,现在教育方法是走的一个正线,而祖先们的教育方法是走的负线以及负正同步把握方向,但我们现在是走的单线,这样就无法弄通。 如果我们想真正读懂《易经》,真想理解老子《德道经》五千言,真想学会《黄帝内经》和中医,我们就必须先得修之身,实现这个“其德乃真”,首先认识体内的能量——“气”和“精”,才能够读懂。通过修身进入老子那种“虚极静笃”和《易经》当中所说的“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的特殊状态,才能“感而隧通”,培养出自己的内文明。否则,就只能在中国根文化这座大厦的墙外打转,别想真正进门和登堂入室。 近代中国的学者猛烈地抨击祖先的经典,否定它们的作用,因为他们完全是左脑在作用于自己,而右脑根本没有丝毫的启动,所以没办法走进祖先的经典当中,于是只能够骂祖先,吃祖先、喝祖先、还要骂祖先,这也是一种文化的悲哀。 所以我们在研究道解中医的时候,要把握住这些文化特色,而且要掌握是什么原因造成中国乃至世界都放弃了祖先们的大慧大智而进入了一种纯粹使用左脑思维来认识世界的路子。德国有个著名的科学家叫雅斯贝尔斯,他提出了一个学术观点叫“轴心时代”。这个“轴心时代”的概念,也可以说是一个转折期,包含着世界性的文明、文化、教育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他说:2000多年以前,中国出现了孔子和老子,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他们各自创造了不同地域的文明,这个文明影响到现在已经具有二三千年的历史,人类每一次文化复兴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性,全都必须回到源头上,在根文化的井泉当中汲取营养,然后再前进,才能创造出灿烂的辉煌。 中国的老子、印度的释迦牟尼、古希腊的柏拉图、犹太教的先知,他们所承传和创造的,都是内求法的文明和文化教育。像古希腊的柏拉图,他是在冥思当中来破解迷惑,如果阅读他的原著,就可以了解到这一点。我在德国讲学的时候,就遇到西方的一些学生提问:“柏拉图在冥思的时候,一大群学生围着他,都静静陪伴着老师,在那里傻呆呆站上半天或者一天,一动不动,那是在干什么?”实际上,他就是进入了《易经》所说的“无思”、“无欲”,与天地相通、相感格格物而致知进而达到一种“知致”的状态,使物被格,达成物格,完成一个颠倒颠。调用自己的右脑思维,抑制自己的左脑智能思维,这也叫“冥想”。 亚里斯多德跟随他的老师柏拉图20多年,也进入不了冥思的状态,所以他走上了另一条路,就是通过自己眼耳鼻舌身的外求法去寻找答案,从而开创了西方的科学。他留下了一句名言:“我爱柏拉图,但更爱真理。”中国人翻译的是:“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但他自己所得出的“真理”,却在百年以后常常被后来的科学界认定了85%都是错误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是凭左脑思维来进行逻辑分析判断,当时的逻辑思维还不是非常严谨,分析手段和仪器并不完善,所以错误率极高,远远不敌苏格拉底、柏拉图那种内求法式的准确率。 内求法的分析、慧性文明和教育,都是在这个转折期、在轴心时代逐步地发生了丢失,在中国也是同样。孔子五次问道于老子,并没有得到真正道的方法,他晚年全力去研究《易经》才逐步地开悟。这也说明,要想进入内文明,那就必须及早在体内进行修身实践,把握住最佳时期,不要等到仓库里面能量耗干了,等到骶骨里面先天真元、肾气肾水已经枯竭了,再去进行研究,那个时候就迟了。为什么呢?因为下面都漏光了,没有先天肾气沿着脊髓进入大脑,营养我们的右脑和左脑同步进行共运,达到一种智慧同运的状态。 在世界的共性现象当中就可以发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和中国的孔子,他们在欧洲和亚洲不约而同地创造了一种新的外求法智能文明。他们只用左脑达到一种文明的状态,来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内求法的慧性文明和外求法的智能文明,从此就交互影响,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两者都是存在的,但是智能文明逐渐成了主流;而能够进入内文明状态的人越来越少,但也还是存在着,只是成了少数。 所以,社会上还有句非常广为人知的名言:“真理往往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因为大部分人都是用左脑思考而没有用右脑。只要到社会上去看一看,左撇子占少数,在中国只占6%,在德国左撇子占27%。左撇子反映了一个什么内在生理现象呢?因为左撇子是在使用右脑。在2500年前,从行文格式来说,可以说我们的祖先左撇子占绝大多数,到了汉代以后才改为右手。因为受空间场性的影响,人类普遍性地发生了只能使用左脑工作,而右脑处在一种抑制和休眠状态,如果不通过修之身去主动开启,那么很可能这辈子右脑深层次的功能就与我们无缘,无法发生作用。甚至有的人一生也只是使用大脑皮层在辛辛苦苦工作,只是左脑在工作,而右脑完全没有工作。 所以归纳起来,中国的历史非常完整地保存着这些历史的变迁,从伏羲的易道文化,到黄帝的法道文化,到老子的德道文化,然后就进入了轴心时代。孔子的儒学文化,就开创了智能教育的一个新时期,被称为“智圣先师”。这个原因是什么呢?玛雅文明揭示了这个秘密。在玛雅文明当中,就曾经记载了整个地球和太阳系在5125年的这个期间内,会进入银河系当中的夹角里面,就相当于太阳系的白天与黑夜,进入了子夜期,进入了深夜,伸手不见五指,黑乎乎的,然后才慢慢地又开始抬升,一直要等到2012年的12月,人类才能正式摆脱愚昧的智能时代,进入到一个慧性能够重新开启的一个历史时期,这是玛雅文明都已经记载和揭露的一个现象,只是要我们去发现一次。 最严重的子夜期,就相当于夜里的11点到半夜凌晨的1点。这个时间区间当中,最严重的时候就发生在汉代,汉武帝当时曾经有三个在山里面的修之身者,向他贡献了如何用内文明驾驭天下的方略,但是他却无法掌握,因为他的大脑已经进入纯粹的智能状态,无法通过这些学习和实践启动他的右脑,当然这也和他仇恨祖母窦太后有关系。他只想自己得到长生,而不愿意改变自己智能的局限性,并且为了维护他的权利,跟他的舅舅田蚡以及董仲舒联合起来,将黄老学说边缘化、异端化,进而推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且把孔子的思想也加以篡改,篡改成汉代的儒学,叫“改良儒学”。在这里面,就大大地清洗了原来保存的《易经》、《黄帝四经》、老子的五千言和孔子原儒当中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比如,孔子提出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都是正确的走向,是回归到最初始大慧大智“O”当中的教育方法,但在这个时候就被抛弃了。到了宋明时期,改良儒学的理学也出炉了,这样教育就更加僵化了。 所以看得出,在中国历史上是逐步被西方列强所取代的,跟在文化教育领域中人们主动放弃根文化教育培养自己智慧的教育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到了民国初年的时候,蔡元培一声令下就把经典诵读完全砍掉了,而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然而,东方人的素质和西方人的素质是绝对不同的,从生活习惯、言谈举止、心理行为,东方人处在一种阴数之中,而西方人处在一种阳刚之中。中华历史上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向外侵略的这个可能性,不主动向外侵略扩张。然而,西方人喜欢扩张,西方人喜欢形体练习,而中国人喜欢坐在那里喝茶谈天。当然,古代不只是喝茶谈天,我的老师就曾经提到过,在唐代的时候人们还保持着“半日静坐,半日应厅堂”的习惯,到后来才慢慢没有修身的方法了,但还是保持着一种柔化性的形体活动。在思维模式、生活习惯、肢体运动上,都与西方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这两种文化之间,如果中国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永远也赶不上西方的智能发展,因为我们丢弃了自己民族的优势,我们的优势就是要启动每个人的右脑思维,从文化教育到中医里面包含的知识都是为这个而设计的,如果我们主动放弃了自己民族的教育方法而全盘接受接受西方的教育方法,其实每个人DNA里面含有的资源和信息都不是西方教育这个系统的内容。所以说,我们在教育、文化当中接受西方文明的教育以后,很难迅速地赶上他们。 在医学方面,传统中医就是在轴心时代之前,修之身者达到了慧性内文明对生命真相的一种真实记录,因而诞生了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医学系统。传统中医以唯德辩证法居中统御精气神以及意识、血液、体液和骨骼的一个完整的生命系统,既统御了肉眼可见的生命组织器官结构,也同时把握着肉眼不可见的精气神系统,就用这个德居中地把握着生命的实相。在中医的发展过程当中,最初的理念是完整地遵从这样一个教育模式,但后来随着智能的不断增强,虽然抓住了有质无形黑境当中的精气神在讨论疾病,但是在智能科技没有同步跟上的条件下,在智能方面逐步地落后于西方,所以显得不完整。 但是西医的特点,那就纯粹是太极图的半个阳鱼,根本没有涉及到精神系统,到了近代才开始关注到人还有精神系统,心理学才逐步地构建起来,但也是非常不完善的。就像我在西方接收的病人当中,很多心理医生是给病人进行心理治疗的,结果心理医生自己病了还要来找我使用中医治疗,他们自己看不了自己的病,也患上了忧郁症。到底是病人给他的,还是他自己患上的,说不清楚,他们不知道,当然我们是知道的。 西医以智能从太极白境当中展开,研究的范畴属于意识、体液、骨肉,属于物理科学型的,无法在能量型上产生显态的超越,完全没有进入有质无形的精气神三大系统当中更深入的研究。 所以,从中华道德根文化基因的三大系统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这里面的一些关键所在。性慧转折到文理,转折到汉字,也是揭示了这样一个原理。中华的文化、文明、文字,以这个“文”贯穿了全过程。最早期是象形的文理基因,最早期在我们体内,若自己在静坐当中进入到深定状态,可以观察到一个“文”,这个“文”就是在丹田里见龙,这个龙用自己的运动可以给我们提示这样一个文。最早期古人也是这样观察到了以后,才创造了最早期的文。这个甲骨文的文,我们可以看到,里面非常象形地表述了一个眼睛,而且那个眼睛是看下、看内,垂帘内视而观其文,发现文理基因,发现体内的文理。到了后来,不是人人都具有内视能力的时候,才强调要通过修心实现这种内视。这个文字里面是个“心”,要通过自己的修心具有道德能量,才能够再进入到通过返观内视而发现自己体内文的现象,自己的图像能力才能出现。当然到了小篆的时候,连“心”也没了,是因为去心从脑了,这个“文”就完全转为智能系统了。左脑的认知失去了原来同步开启右脑生理功能的象形表意性,用心、用眼内观就丢失了。 中国的文字,可以说都是在内观下发现和创造的。比如说这个“也”字,最早的“也”,大家看看是不是像蛇?就像眼镜蛇的模样;然后,就进展到了象形表意阶段。“也”字象形表意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男性的前列腺跟“也”字的象形一模一样,就是内视一种图像的反应。睾丸、精囊、前列腺整个放大来看,就构成这样一个形态,只是到了汉代以后,才把“也”字造型智能化,因而丢失了它的内观价值。包括经典诵读当中,原本每句话最后非常恰如其分地用这个“也”字来激活我们前列腺里面的灵龟和灵蛇,汉代以后把这个“也”字去掉了。近代,更是错误地解释将这个“也”字解释为语气助词。实际上不是,古人大量使用“也”字,是让我们观这个字的同时,内视自己阴蹻、会阴这个地方,来激活自己体内的能量,因为没有这个能量,内文明就出现不了,就难以产生。 所以我们祖先设置的文章非常巧妙,在汉代以前常常是四言文,四个文字为一句。比如“道可道也”,是让我们内观诵读的。第一个“道”字,对应在大脑中央,无论是甲骨文的“道”字或者篆体的“道”字,观出来就成功了。成年人不容易观出来,但六、七岁的小孩子,引导他们观一个星期就可以出现,有的孩子三天就见效。我在南宁的时候,随意点了五个学生上来实验,结果当场见效。当然,那是因为我能量光不同的原因,甚至其中四个孩子马上就看到了自己体内精气神当中的神进入到了大脑,开始主持左脑和右脑的同步工作。 这说明,祖先内观、内视当中得出来的结论是一种生命科学,是西方科学无法否认的一种生命实相,我们不应该轻易地抛弃。中国的文化教育就是靠这一套绝技,在16世纪之前始终在生产力和科学发展上处在世界第一位,只是我们后来放弃、丢失这种能力,才慢慢失去这个曾为世界最优秀民族、我们自己也最为自豪的“中国”名称的资格而已。 “之”字也是如此,看看这个最初的“之”字造型,和我们的神经细胞、卵细胞是同一个象形表意。包括16个细胞阶段,他的2变4,4变8,变为16,这一过程在老子五千言当中都有体现。只是我们没有去关注到,没有去同步内观,那么就难以发现前人用意、语句的编排、文字的书写原来首先都是提供给我们体内实现内文明而设置的,并不是像西方行文格式那样,要从左到右这样去看。 中国的行文格式,完全是结合到每个人的体内,要掌握这个特点。当然,目前台湾还保留着这些文化的特点,比如说使用竖排版,如果掌握了内观诵读,每一句话在睁眼诵读的时候,就容易观到体内。如果使用横排版,脑袋就会被字牵着跑了,我曾经讲过西方的这种排版方式,那都是在左右摇脑袋,不断否定作者的主意,充满了NO、NO、NO,只有自己是对的,自己就是一位批评家。而中国的行文方式是从上到下,阅读时需要不断上下点头,认为书中讲的很有道理。而且,从医学角度来说,中国的这种行文格式,即使阅读很长时间也不会疲劳,为什么呢?因为是在不断点头,点头促使颈部运动带动了脑脊液的循环,下面的肾气和仓库里的能量,就不会不停地被提升上来供给大脑。所以阅读中国的古文,上下阅读的时候不容易疲劳。然而,西方横行的行文格式,是很容易产生疲劳的。因为人体内颈部左侧和右侧有两个动脉感受器,叫化学压力感受器,当这样左右摆头看的时候,两边的衣领会持续刺激颈部的压力感受器,通知大脑降低血压,人很快就会疲劳了,有的人甚至拿着书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使得人不会越读越精神。所以说,仅仅靠左脑思维出来的东西,常常不符合生命的真相,只有能够像祖先们那样确切地内观,才能够产生最符合自然宇宙真理的学问。 在近代,我们中国更期望这样一批人才出现。黄帝当年主政的时候,身边所聚的全部都是慧性图文内观的佼佼者,无论是仓颉,还是其他主持工业、主持农业、主持生产的大臣们,可以说人人都具备这样一个功能。一直到商朝和西周的时候,皇室上面还保持有一个集团,叫元老性质的集团,他们能够左右皇帝的决策,因为他们是一批通天达地的人才。但是在西周后期,这种人才就被皇帝清除了,这些人就流散到全国各地的诸侯小国里去了,最后就退隐到山林。 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像玛雅文明那样产生断裂呢?因为玛雅文明是连文字都保存在这个最高层集团手里,而没有进行民众的普及教育,结果就经不起西班牙远征军的焚书和屠杀他们的祭司,这样一下子就把整个文明全部都给毁灭了,最后整个玛雅文明只剩下三本经典。到今天,西方和美国都在研究玛雅文明,认为原来玛雅人的智慧远远超过近代的高端科学。哪怕美国发明了地球外的望远镜去观察宇宙,但却远远抵不上一个处在石器时代的玛雅文明对整个银河系观察的精确记载和记述。 传统中医文化的特色要掌握几个特点,那就是要掌握:尊道贵德;以德论疾;以黄帝形名学为用。这三个特点,我们要把握住。始终要尊道贵德、敬天爱地,亲民爱生,爱惜任何生命,亲近民众,以百姓之心为心,然后以德性的能量品格来谈论疾病的三因——本因、内因和外因。现代医学,无论是现代中医和西医,都只是谈到了两因——内因和外因,而没有涉及到本因。但是道家的医学,道医和祖先们最原始的一些记载当中,都是牢牢把握着本因而展开内因、外因的中和研究。要想自己生命发生本质性的变化,需要在把握住自己精气神的基础上,掌握好黄帝、老子的形名学。关于黄帝、老子的形名学,在《黄帝四经》当中有记载,我曾经在网络上讲过一课,老子五千言当中也有记载:“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就是指形名学的运用,除了哲学意义以外,还包含一个对体内如何进行“亲民”的学习应用过程。 “修身修德”,孙思邈曾经在《大医精诚》当中有一番论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勿避险希、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如有疾危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无论病人是否长得漂亮还是丑陋,是否跟自己有冤仇,无论是亲戚,还是是善友或是仇人,都不得去计较,也不论是国人还是华裔、外族,也不论对象是愚蠢还是聪智,都要普同一等,尽至亲之想,一心赴救。这都是指的医德,即要求每个人都要修德,特别是医生,还提出更高的德性要求。 现在医生的德性开始滑坡了,病人到医院去,首先要考虑口袋里的钱是不是充实,是不是能鼓起来。医生盯着病人的口袋,一心想着自己的奖金,一个感冒就给病人弄上几千元钱的检查费,颠倒了中医的一些原则,所以现在人们都怕看病,医患关系都开始紧张起来,发生了离道失德,而不是尊道贵德。再加上,人们的生命活动、生产活动、社会的发展也不再敬天爱地,拼命挖掘有限的资源,破坏生态平衡,那么当然病就更加难以治疗,而且病种也变得更多了。 大家都听过扁鹊见齐桓公的故事,说明慧观能力是作为一个医者的根本基础,需要能够透视人体,看到病气。首先就在皮肤下面,一层层向深层次传经而变,六经传遍了,就一层层地向深层发展。这说明我们祖国古代真正的中医是用慧性图文思维进行最准确的诊断。 “望闻问切”四诊当中,第一个就是“望”,要望穿对方是最高的境界,用第三只眼去望,望穿,用双眼去望气、望表,用慧眼去望里,里外要结合起来望。“闻”,要能闻到病人体内的气味,而不是体表散发的臭味,是整体地去掌握这些特点。“问”,同样要问的很详细,不仅是语言上的交流,还要达到一种心神上的交流。就像我们有时临床上出现这种现象:病人口里在说话,但是他体内还有另外一个声音也在讲话,病人自己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医者,就得知道这一个倾诉在讲明原因、讲明因果关系,医者要能把握住,进行一番劝导,说不定病因答应了以后,仅仅用三五味药,一下子病就好了,这就是本因。这个“问”,要问到精神系统里面去。“切”,称为切脉,三部九侯,要能够将手上剑气的能量练出来,把在病人的脉上,这个能量流迅速游走在病人的五臓六腑当中,就能很迅速将患者体内的信息全部抽出来,在图像上展开,就知道哪一块是黑的,哪一块是白的,哪一块是灰的。所以,为什么一些有经验的中医师仅凭品脉,通过36组脉象就能判定病人的疾病,不用病人开口,就能够准确地进行诊断,并不需要病人花几千元的仪器费去做CT,去做核磁共振。 所以在中医里面,都是往内求来开发自己人人本来具有的能力。而西医是外求法,是将人的眼睛盯着外面发展,眼睛向外发展,发展到现在才发展到了高倍电子显微镜。耳朵也是,本来可以听到很远距离的不同声音,甚至非音而音的声音也都能够听得到。但是,西方科学和文明是向雷达这些方向发展,千里眼、顺风耳是往仪器这个方向上发展,眼耳鼻舌身的发展是外向的。而中国的文明全部是在内部细微化,力求精明,要达到那种精和明的状态。 所谓“精”,就是小和少,非常细小的东西都能够非常清晰地看到。我们在上座的时候,把自己的细胞调出来一放大,实际上比西方电子显微镜放得更大,可以在面前呈现一个大图像来,所以才能够观察到细胞DNA当中中央的那条能量柱棒,支撑中央的图都可能发现。万物都是本着这样一个螺旋结构存在,无论是星际物质,还是我们手掌的螺纹,以及DNA的结构或植物的生长,都受到了天道左旋、地道右旋能量这样一个大气运的影响而存在。这种无形能量虽然看不到,就像暗物质一样,但确实客观存在着,哪怕植物枝蔓的缠绕或动物角的螺旋以及海螺贝壳的花纹,都无意识地服从这种气运规律的左右和影响。 中国中医,可以说很多方面保留着祖先们的智慧,比如说中国针灸的针,上面是用铜丝缠绕的,这里面很有科学道理。中华祖先在慧观下发现了“德气”的传输规律,传统针灸针柄的设计,不仅采用螺旋形,而且采用铜制甚至银制的材料,加强天德地气的传导性。日本对中国针灸针的改进,采用注塑手柄,强调持针手感和用颜色区分型号,但却破坏了针灸针最基本的功用。 日本人把中国的针灸学去了以后,为了方便医生使用,手感能够拿得住,他们将针柄改成扁的,这起码来说他们不懂针灸是干什么的,也不懂为什么要扎针。这是因为人体体内的经络不通,有病气、浊气、邪气在体内无法排放出来,一针下去扎到关键处的时候,就会把里面的病气排放出来,病气泄了、放完了以后,医生再用手一压,用自己的强能量场一压,把天上的能量和地下的能量,通过针柄旋转着进入患者的体内。所以会扎的人,三五针下去就见效,不必像西方人那样把病人扎得像个刺猬似的,全身都是针,看着都让人怕。实际上,几根针下去,能够把关键穴的浊气排放出来,效果就挺好。 我在德国经常遇到一些老年病人,他们扎完针以后,给他们拔了针后,他们会说:“熊医生这个针扎完了,我好像年轻了10岁。”我说:“当然了,因为把您体内的浊气全部都排放出来,而且把不用嘴巴吃食物再通过消化吸收转换的最好能量,直接通过经络传导给您的臓腑和组织,当然您会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了。”当然,这种治疗需要医者自己首先修之身。为什么需要修之身呢?因为医者手一伸出去,要能知道病人经络上哪个地方塞住了,就把那个地方一按,跟它对话,然后再把针扎上,马上就排放好了。自己可以看到针柄上排放出来的螺旋形的黑气,而补充进去的是明亮的能量,这样效果就出来了。 所以从中医研究上再来看各个学科,都离不开修之身这个基础,都离不开用光、用音、用气使患者的元气、宗气、营气、卫气发生一个整体的变化。然后,在这个气的推动和温养下,使患者的血液能够发生能量质变和健康质变,这样病就很容易调整。其它使用中药等等方式,实际上都是一种气的转换,只是因为我们吃的食物里所含的地气成分性质不同,能够营养一般的肉体状态。 《黄帝内经》有句话:“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就是生命的奥秘:精神系统要得到天德能量的营养,而肉体要靠地气营养。五谷杂粮,全部都是在生长期当中吸收了地气和少量的天德。食物被我们吃进去,不仅吃进去了有形的五谷营养,更重要的是五谷里面含有无形的地气能量,这样才能支撑起我们的生命有精神。 如果大家都主动去食用天德和地气,并将其吸收了,那么我们国家的粮食就够用了。为什么呢?因为吃东西的需求就少了,比如说肉也不想吃了。我昨天在外面吃了一碗面,结果里面有点荤的东西,我还拉肚子,体内不接受。现在肉价那么高,不吃那不就节约了。要是全民都不吃,养殖场都可以少办几个,也就不必用什么瘦肉精、孕体酮这些激素去喂养这些动物,喂养那些猪。现在国内这个现象很危险,一个是转基因的玉米,吃了连老鼠都不繁殖了。这种玉米要是给大家都吃了,我看就绝后代了,人口就很好控制,这是我们在主动引进美国这种转基因玉米。但是在西方、在德国,早就通过明令严格禁止使用,甚至连饲料都不用这个东西。可是我们现在,搞得人也开始吃了,中国人真大胆啊!如此敢于做西方实验室的小白老鼠。现在的男孩和女孩有个现象,那些好吃通过激素和抗生素养殖出来的肉和鱼的孩子们,将来有个可能现象,就是女孩子经期会大大提前,男孩子就会逐步变成中性人,像太监又不像太监。说其像太监吧JJ还在,说其不像太监吧,将来没有生殖能力了。仅仅十五年的时间,中国的不孕症就超了十几倍,我原来在国内医院里面坐诊的时候,一个月最多接到5个不孕症向我求治,我看现在那就可以排成队。为什么呢?因为这都跟日常饮食有关,跟我们没有正确利用资源滥用化学元素有关。 实际上,我们古人不仅在常见疾病上都是通过慧观内视发现,包括流行病也是这样。大家可以看到电子显微镜下的病毒结构,跟古代这个“恶”字和这个“亚”字的象形是不是一样?象形表意得非常清楚,这就是人类违反自然以后会产生一种疾气,古人没有直接用病毒来形容,但是他们发现了其中的结构体,就是在天地之间有一种非常精细的物质,称之为“亚”,这个“亚”就是古人所说的病毒。为什么会产生病毒呢?是因为人们心里面出了问题,心这个太阳没有光明变得黑暗了,所以这种微观生命体就会出现,这是关于流行病毒最早期的一种表述。 传统中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利用形名学来把握,就是:“见知之道,唯虚无有,虚无有,秋毫成之,必有形名,形名立则黑白之分也。故执道者,观之于天下也,无执也,无处也,无为也,无私也,是故天下有事无不自为形声号矣。”要将有形、有声、有号结合起来,所以后来沿袭到人的时候也使用这一整套。祖先们在慧观下发现,那些看不到的生命,如果我们一旦知道了它们的名,一呼唤它们就会听从自己、服从自己,就可能见到它们,呼它们的名就可能知它们的形。唤它们的字,它们可能也会回应,就没办法逃避。 所以在医学上,也是广泛用到黄帝、老子的形名学来提高治疗的效率。只是现代人丢失了其中的方法,不再继续使用了,无论是修身,还是治病,还是保健,还是养生,将形名学一旦利用起来,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 我们为什么会丢失慧性文明?是因为我们心里面不能再产生光了。对此,在古代文字上都有明确的记录和说明。“心”字,由三点水和一个勾组成,用来代表“心”字。但五臓六腑、其它四臓和六腑,全部都用“月”字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月亮依赖太阳光而明,臓腑依靠心德之光而亮,要等候心放出光明,像太阳一样放出光明,它们才会像月亮一样接受心灵的光明而产生明亮。只有到达这一文明,心首先光明起来,那么整个内臓才能见到这个日月之明。 《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这个“明”就类似于太阳的自燃而明。中医是修身的文化,是慧观的产物。五臟之名中,只有“心臓”的“心”没有“月”字旁;六腑之名中,只有“三焦”没有“月”字边。其它所有组织器官,全都冠以“月”字旁为用。 慧观发现,生命体内只有心才会自身直接产生一种生物光场,自燃而明。而其它带“月”字结构的所有组织器官,全部都只能像月亮那样,借助心光而发出浅淡的光明,它们本身都不具备自身产生光的能力。 三焦的命名,为何没有运用“月”字旁进行具体定性呢?清代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中指出:“凡气因火变则为焦”。由此可见,三焦只是人体内的一个有质无形的物元器官,主要管理的物质是有质无形的内气,而内气因心火之热力,使三焦物元具备调节运用这种内气的生理功能,所以三焦丝毫不具备运用“月”字定性的特征。 另外,中医的整个命名和修身的命名当中,也有这种现象,都和“水”有关。为什么和水有关呢?因为那就是先天之气为本,抓住了体内水的调节是关键。你们将来要是有点小病找医生“请你给我几个水的穴位上调节调节,我这水长期不流动有点发臭了。”当然,这个水是指的无形之水,是指的一种气。人体穴位中有最大的水是“海”:气海、血海、照海、小海、少海。然后,再小一点的水是“池”:曲池、风池、千池、阳池。最小的水是呈线状的,叫“渠”,叫“沟渠”。包括“井”,也都有。 比如说“肩井”,这个肩井很少人去扎,因为它下面是肺尖。但要是治疗妇科病,肩井穴可是非常应手的。为什么呢?因为妇科的生殖器官全部都在小腹腔里,长期见不到阳光,里面的水实际上有时就容易发臭,一旦把肩井穴一扎,把天阳之气往下面一引,以阳化阴,下面的生理功能马上就好了。有的女孩子痛经,把她的肩井穴一扎,像掏井一样,把井里面的淤泥往上一提,然后把天阳之气往里面一灌,阴转阳,气顺了,痛经马上就消失了,很简单。从穴位这个名字上面,都告诉我们如何用形名来治。甚至不会扎针的人,用手按住这个穴位,比如感冒了头有点疼,可以试一试,把合谷穴按着,跟合谷进行对话,呼唤合谷这个名字,再请它把门打开,把里面的病气放出来。有时候,可能不找医生,自己的感冒就好了,鼻子马上就通了。这是祖先们创造的文化,留给后代使用的。 我在德国讲学时候就笑,西方人连学真东西都不会,针灸学这么好的东西学不到手。但是大家都爱用,老百姓都非常喜欢使用,因为他们都非常敏感,皮肤敏感,经络都非常敏感,一扎上去,病气的排放和正气的引入非常顺畅。不像我们中国人,皮肤好像是死的,一扎上去没感觉,还要拼命拧、提、插、摇、摆,各种手法都用上去,病人才得到针感。西方人常常是一扎上去,马上针感就产生了,效果就出现。但是他们学习针灸的时候却学歪了,他们把全身360个穴位编上号,1、2、3、4、5、6、7、8、9、10,失去了针灸原来的意义,所以效果就大大减弱了。 中国中医在西化过程当中,在国内也同样发生了丢失和放弃祖先们慧观内视产生的结果,而主动地接受西方医学的同化,这是一个危险的信息。针灸正在被快速西化,针灸穴位的名称都用标号代替,切断了形名学在临床上运用的可能性,而且还出现了很多针对病象的针灸处方,并没有对病人个体精气神差异的辨识和对应的解决方案。所以,应当再次提倡“修之身,其德乃真”,提高我们内在的能量和内文明的修身状态,使我们内文明能够真正地出现,知道祖先们经典告诉我们的真实意义。 每一个穴位的名字,实际上都是供我们呼唤的。这些穴位形名,并不像以前哲学或者医学书上所解析的,是劳动人民在劳动当中无心碰到了一块石头或者一个木桩子,结果就减轻了痛苦,病就好了,而发现了经络。实际,并不是这样发现的,那是后人猜测的。经络穴位的发现,都是祖先返观内视当中发现的。 喜欢针灸的人,可以看一下感冒常用的穴位合谷和风池,如果感冒了,可以用手轻轻按着这几个穴位,然后呼唤它们,请它们把门打开,把病气排放出来,有时不用扎针,效果也能产生。包括呼唤穴位的非恒名,都有作用。而且,其中有个规律,在这里和大家交待下,要将出声的呼唤和默声的呼唤两者结合起来。出声呼唤,叫“知其白”;默声呼唤,叫“守其黑”。出声的呼唤,为阳;默声的呼唤,不出声在心里面呼唤,那称之为阴。阴动为先。男性的右侧属于阴,左侧为阳。女性右侧为阳,左侧为阴,刚好颠倒过来。所以,阳呼的时候就阴应,阴唤的时候就阳答,有这样一个现象。 针灸的医生若掌握了黄帝的形名学,治疗效果会大大地提升。以前我提到过一个案例,一个国内中医学院毕业的人,出去到英国应聘,当了个针灸医生,老板雇用了他,结果三个月下来,因为治疗效果太差,就要把他辞退回国。于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每天都要打两三个电话到德国来问我,想让我传他两招,能够在英国扎根。我被他缠得没办法,于是就教了他几招,让他每天马步站桩,先把体内的经络打通,把天德地气能够吸收到自己体内,然后再把这些可非恒名口诀传给他。他得到以后,用起来还真灵,治病的效果确实上升了。因为英国民族湿气比较重,关节炎病人特别多,他自己修之身以后,然后掌握了这些传统中医方法,对治效果就迅速上升了。大约过了一年左右,他再次打来电话,千恩万谢:“房子也买了,汽车也买了,老婆也从中国搬来了,这都是拜熊老师所赐,非常感谢!”实际上,他不用感谢我,这都是祖先们早就具备的东西,只是我们忘记了,在学校和学院教学的时候也没有使用,甚至连精气神都讲不清楚,这是因为我们几代人本身都没有去实践内文明。 比如说这个“内关穴”,除了“内关穴”这个名字,里面还有个管门的形名,这个管门的形名叫什么?叫“冥钟”。大家可以用自己的大拇指,把这个内关穴轻轻按住试一试,就按照刚才所讲的方法进行呼唤:“内关内关显位形,开启户牖迎金针,顺针排出病浊气,吸纳清气养性命。”就这样和它交流三遍,有时候指头上就会感觉到穴位在跳动,穴位下面的气机就在转动,那就是它对自己的回应。内关常见于治疗胃部、胸以及精神系统的一些疾病,对于调节自己的功能也是挺有帮助的,可以自己进行一些运用,这是形名学的运用,我们从道解中医的角度来揭示一下其中的原理。实际上都至简至易,很容易掌握,只是有一层窗户纸,要主动使用、承认、相信,并且在自己身体上去实践。 人类文明的分类,实际上就是分为“智能的外文明”和“慧性的内文明”,包括西方的智能文明、东方的智能文明以及东方道学的慧性文明,很简单。慧性文明就是龙文化。最近我写了一本书《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我们要把握住并且要走出我们近几十年的三个误区,在我们全盘接受西方文化以后,就发生了三个误区: 第一,就是以智解慧。搞不懂就胡言乱语,乱猜一气,以智解慧。 第二,是以儒解道。就是2000年来,整个社会基本上都是在以儒解道,按照儒家维护自己正统地位的需求,而来解析道家的学说,这种现象在宋代和明代非常典型。只要研究道家的东西,理学就不予以承认,在其社会等级伦理观当中,非常严格和凶险。 第三,则是以西解中。在近代,发生了以西解中,以西方的智能观念解析中国的文化,这怎么可能解释通呢!西方运用中国的古代文化,是取其精华,激活他们自己的灵感,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完整产生,如何全盘接受和运用。 所以我们要认识中医,首先得纠正智能的认识误区和错误,要以慧解智、以道释儒、以中解西。实际上,如果自己贯通了“慧”、“道”、“中”这三个字以后,任何难题都难不倒我们。包括我们在西方讲解这些东西,他们也很接纳我们的观点,提出一些很尖刻的问题,但是自己真正站在道的观念上,用这个德一、用这个慧、用这个道、用这个中国古文化的成果来进行解释,他们也能够迅速理解和接受。 因为任何西方和东方文化都有个文化承传的问题,都还存在着一些历史记录。比如说,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他们所继承的是西方的内求文明,发展到他们这两个老师手上的时候,已经不像中国很系统地全盘开发右脑,他们还只是流露出比较系统的灵感和直觉。但到了亚里士多德时,就已经完全进入了智能状态,右脑不能够启用了。在中国也是同样的,在老子那个时候继承的是伏羲、黄帝的右脑教育和文明文化。发展到孔子手上时,由于受到地球能量的制约和银河系的制约,也不能够主动去开启右脑,这个时候就被迫去提倡左脑的开发和应用。 这个历史,实际上西方和东方都是一样的。可以说,古代大慧大智的教育就是一个天人合一的教育,是智识和慧识在德的统一下同步运用和平衡运用,没有强弱之分,不像太极图阴阳鱼那样有你强我弱。他们就是在尊道贵德的前提下,共同同步开发左脑的智能和右脑的慧识。继续下滑以后,才把握住直觉和灵感。但在把握直觉灵感方面,东方人不如西方人,因为西方人没有完整的慧识开启方法,中国人则是长期依赖祖先们的智慧吃现成饭,只要坚持经典诵读就能打开。但西方人没有这一套方法,文字和语言没有类似的功能。 中国人的语言设计,当中国人发音的时候,在大脑的布鲁卡氏区会产生放电现象,就是两侧的额叶上端放电,在大脑中央洞房区就出现耀斑,出现屏幕。但是西方的语言,英语讲一生,在大脑中央也不会出现耀斑,讲德语讲一生同样也不会。为什么呢?因为是拼音文字式的语言激活大脑的区域是左脑,完全是实用主义型的,就是在耳尖上方的威尔尼克区,而且是单侧放电。但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设计,只要看着中国的文字进行语言诵读,左脑和右脑会同时放电,在大脑的洞房区,就是印堂、明堂后面的洞房,正电负电会同时激活。“洞房”是干什么的?是青年男女结婚的地方。古代没有正电和负电的概念,就直接用男女来形容电子在这个地方的结合。正负电子一结合,就会产生一块屏幕。北京有个13岁的小伙子李洪彬,坚持诵读《道德经》和经典,在他父亲的教育下,自己就激活了图像思维完整的反应,并且还在电视台表演过。这就说明了祖先给我们都设计好如何达到内文明、达到图文思维完整展现的方法,只是我们放弃了。 但是从历史角度来看,从世界来看,包括玛雅文明也都还保存着一些花费了巨大精力进行建筑的现象,来说明和告诉自己的子孙,不要轻易放弃内文明的修持方法。我到南美洲去考察的时候,就非常赞叹玛雅人的祖先,他们在新石器时代那种生产力极低的状况下,花费那么大的精力去构建这么巨大的石阵,这也是一种图形思维的外显方法,是在昭示自己的子孙要按照修身内求的方式去产生自己的文化。西方的科学家和考古学家,都不能正确解读玛雅文明遗留的这个石阵,但是我亲自考察以后,把石阵几个点的线一连,就发现跟中国古代文化完全吻合,中国修身文化才能正确地解读玛雅文明巨大石阵的奥秘。当然,要展开讲内容很多,比如描述东边这个位置是描述肝臓象意,上面有一个人物画像,西方人将其解释是战神,实际上却是一个人非常快乐愉悦地躺在一个睡椅上望着天。可惜西方人就是好斗,解读不了玛雅当时的这种情形。其实,下面的石头柱子有一千根,上面完整地表述着七种凶杀,包括仇杀、恨杀、情杀、猎杀、谋杀等等。中国祖先总结出来的七种杀业,玛雅人在一千根柱子上面将其表述得淋漓尽致,这都是人类堕落的原因,就潜藏在人们的肝臓里面。杀业越重,肝臓损坏越快。只有清除了这些杀业,才能像快乐之神一样轻松,获得解脱。就像中国古代文化一样,杀业净才能成佛,才能重新建立肝的仁慈,才能够真实的具备大爱、博爱。 在建筑群相当于心区这个位置当中,也刻画的是中国龙在主宰着这座金字塔,西方人解释为蛇,其实蛇哪有像人类一样的舌头?所以根本不可能是蛇,那是西方人错误的解释,把龙解释成蛇。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在“内观其心,心无其心”的时候,在心里面就能看到一条龙,心液成龙。比如说,这个石头下面刻画的是白虎,这个象意的白虎跟中国文化中的虎表意相同,寄居在肺里面,都是非常形象的表述。 东西文化和文明在世界上都是一致的,世界各地的文明是相通的,所以道解中医,一定要回溯到2500年以前去进行认知。道解中医,是中医学复兴,从根文化井泉中汲取营养、重新焕发生机活力的一种需要。道解中医,是人类复返慧性能量、以修之身继承慧性文明成果的一个前提。要想探讨生命的奥秘,探讨我们祖国的医学必须要去进行道解中医。道解中医,是人类把握住生命真相,获得身心健康的必由之路。真正的健康,应当是心灵的健康和肉体的健康都能完整把握的一种健康。道解中医,也是引领现代医学走出本身发展瓶颈、真正把握三因论疾和治疗疑难杂症的根本出路。 我们在讨论如何去正确解读中医的时候,必须要掌握道家深刻慧观内视当中的发现。比如说,道家内部代代师徒承传的乾坤一掌和四剑三治九法,基本上会很轻松地就把很多疾病掌握在手里,能够正确地辨证施治,进行治疗。那些简要的手法和运用精气神来达到明显治疗效果的一些方法,都包含在这里面。这是西方人画的一幅图画(图示略),把修身有素之人手上的眼睛也画出来了,把手上的剑气和指尖的剑气也画出来了,这个剑气能透过患者的身体。就像我有时候给病人诊断,只用手晃一晃,四个剑指一扫,就像扫描一样,病人的信息能够完整地提取出来,包括以前患过的病和将来可能患病的信息很快就成像,反应出来是一样的。当然,再结合到望诊,如果天眼、心眼和脐眼都能“望”,那么技术就非常地完整了,并不一定要让病人花几千元钱去接受扫描才能诊断。 最后,我们谈一谈如何掌握中医和传统文化。掌握中医和传统文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经典诵读,而且是“素读”,不用左脑去思考,让左脑休息,让右脑开始工作。在那种状态下,运用自己的嘴巴,运用自己的眼睛,运用自己的手去诵读就行。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没有研究过古文,没有接受过这种方面的教育,所以自己就读不懂。其实,奇妙的就是我们古代的经典不是要求我们懂,而是要求我们诵读。只要开口诵读,就能够出现两个奇妙的效应:第一,无为而治。因为中国古文汉字和中国语言,是祖先们用大慧大智创造出来的,只要使用它们,就能够帮助我们调节体内的水,实现上善治水。这就像美国曾经报道的一个医例一样,孩子们的失忆症运用很多方法治疗不了,结果运用中国的文字,上面写中国文字,下面使用英文,然后让孩子们看,结果孩子们就治好了失忆症。这就是方块字的奇妙之处,只要用它就有效,而不求甚解,只要去读就行。原理就是用好这个音,在用音的同时,激励、激活性而产生光,启动体内的肾气、灵蛇能量,营养体内的精气神。 音的作用,有开穴位、治疗、说病等功效。三光内照,就能够出现和保持住慧观和图文思维的能力,这些现象都是可以出现的。而且,《黄帝内经》本身就告诉我们如何去学好中医。《黄帝内经·灵枢》当中有这样一句话:“雷公曰:‘ 请授道,讽诵用解’。”七个字,就解决了中国古文化掌握的方法,那也就是请求老师传授大道、知识、文化,学生接受以后按照“讽诵用解”的方式学习。“讽”,就是出声地朗读、诵读、讽诵。“用解”,将其用于在体内实践,进行解密、破解。方法很简单。 “细子得受,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未尽解于意矣。”就是说,雷公得到了《黄帝内经》当中有关篇章以后,他早上和晚上都勤苦地进行诵读。在早期学习的时候,串编竹简的绳子都磨断了,反复翻阅到绳子断掉了。读得久的竹简上面,都蒙上了手上的油垢,竹简都变得油亮了。就像我们用电脑一样,时间久了,键盘都被手摸得发亮,所以出现“久者简垢”的现象,但他还是不停止,继续讽诵。“讽诵用解”四个字,实际上就解答了我们现在很多人不愿意诵读,认为自己不能够理解,读了没价值、没有意义的错误认识。 因为古人的行文、文字、语言的设置,全部用音波来激活人体内的水,使音频震荡,使体内气流能够大量地富集,而向右脑运动,开启我们右脑的慧识之门,使我们右脑放电和左脑放电,能够在洞房区形成生物耀斑,最后转换固定形成一个屏幕。在早期,可能在眼前闪现的是白云,像星光一样跳动,像放电一样闪闪烁烁,不稳定。但是当能量充足以后,自己的生命之水和肾水能量都充足了以后,就一定会转换成为一个圆形的屏幕或者一个方形的屏幕。这个时候,图像就会出现在脑屏幕里面,那么自己的记忆力就会大大提高,像照相机一样的记忆速度很快就会出现,很可能就会过目不忘。 目前,西方实际上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比赛,到处挖掘民间的人才。他们谈到自己思维体会的时候,都提到一个共同现象,那就是大脑当中有屏幕。这也验证了我们东方古代文明慧智共运在洞房区会形成一个慧性图文思维屏幕这个现象和原理的普遍性,并不是虚妄,也绝不是迷信,只是我们没有实践、没有挖掘、没有运用、缺少了解和认识而已。 要想出现图文思维,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诵读最佳的经典,那就是择用道家的原始经典,像《黄帝四经》、特别是帛书《老子》五千言以及《易经》,它们的作用力非常强大。到了智能时期以后,在轴心时代和转折期以后诞生的那些古文,它们能量性、结构性的含金量已经开始下降了,虽然也有作用,但是与根文化当中的经典相比,其量级已经大大地降低,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为什么明朝以后中国的智能发展急速下降?以至于清朝就下降到极点,成为了世界的劣等民族?因为从明朝开始,官方教育取消《易经》的诵读,儒生完全只读四书、研究八股文,把《易经》从教育领域清除,这造成可以帮助知识分子启动右脑功能的唯一一本教科书也被删除了。日本在明治维新的时候,还强调:“不通易者不得入阁”,日本人都能抓住这一点,因为他们知道《易经》蕴藏的奥妙对教育的无穷作用。中国唐朝宰相裴寂,也曾提出:“不通易者不得为相”。这些决策都是有道理的,因为《易经》是一部神奇的书,它能够激活我们右脑的慧识;而老子五千言能够大量补充我们心灵的能量,确保我们右脑的功能能够稳定、完整地展开,是各有作用的。 所以,我们只要把握住心的道德,使道德心灵能够托起善正德的右脑慧识和左脑智识以及大脑皮层的意识,使慧识、智识、意识都能完整地进入最佳的状态。“心”在这里,起一个最关键的托起作用,因为左脑和右脑要想真正出现图像思维,在左脑和右脑当中有个胼胝体,应该使左右脑两个孩童样的管理者在胼胝体部位能够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才能够智慧共运。 现在中国和世界各地,有很多小孩子注意力不太集中,但是人却很聪明,实际情况就常常是大脑左侧管理者不愿意读书,大脑左侧管理者不愿意上班,大脑右侧的管理者在那里也懒懒散散。左右大脑管理者,在胼胝体这个位置没有很好地结合,或者互不理睬。我在指导一些经典诵读的家庭时,有些孩子们大脑里出现这两个小孩以后,让左脑里面的这个小女孩叫右脑里面的小男孩一声哥哥,都不愿意叫,好像她自己是老大,所以不愿意把右边的这个男孩称之为兄长。所以这个过程,我们要努力突破。一旦突破,左脑和右脑可以结合,整个图像思维就会出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再来学习古代的经典那就非常得心应手。 一些已经通过经典诵读出现图形思维的孩子家长,跟我反映,孩子把握问题的准确性要比做父母的准确得多。例如有一例,一个5岁的小女孩蹲在地上玩,一个阿姨来找她爸爸妈妈谈生意,劝她的爸爸妈妈向自己的公司投资。等到这个阿姨一走,孩子马上抬起头来提醒父母:“妈妈,那个阿姨想骗您的钱,她是在哄您,您千万不能投资。”妈妈问:“你怎么知道呢?”她说:“我看到她心里去了,她在说假话。”这种现象,就是孩子运用图像思维,直接透过对方的心灵,使对方的假性语言失去了蒙蔽的作用。这也印证了古人的一句话:“真人面前莫说假话”。拥有图像思维,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别人语言欺骗不了自己,因为自己可以直接阅读对方的心灵,阅读对方更深的意识。 所以,将道德的心灵、右脑的慧识和左脑的智识完整结合,这个“三生万物”才是人类的绝学。要把握这个绝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自己每个人的体内,只要我们去诵读就能产生。音在声的背后。诵读过程中产生了震荡或者产生了震荡的频率就是音,只是需要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听闻知觉才能听到这个音。在初期,只是感应到震荡,震荡的背后有音,只是人们难以发现。但是,一旦把握住音,那么“乐”就会产生。这个“乐(樂)”能够对自己的生命起到全面调理作用,治病的作用都潜藏在里面。古代的文字都挺有意思,人们不诵读经典,不掌握内观诵读,自己身体里面的“乐”没办法调动时只好外求,跑到山里面去采草,“樂”加个草字头“艹”就成了“藥”,不怕苦就开始依赖药来熬着吃。 其实,在《黄帝内经》里很少提到药,里面几乎没有发现一个中医处方。这是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还是通过诵读产生乐(樂),通过“樂”来调节自己的心身达到健康。原始人类,通过口里面出来的声产生一股能量流,同时在中脉上产生能量流,这个就是音。所以我们唱歌讲究气沉丹田,能从丹田里发出震荡,那么音才持久。音就在声的背后,只是肉眼难以观察到,而且科学家也分析,音还有频率振幅。在音频振荡幅度的示意图中,一般在250HZ以上才是一个接近健康的人。想自杀或羞愧、自卑心态的振荡幅度是处在很低的状态,只有17、16HZ这个水平。但有人发出的音波非常高,最高可以达到1000,甚至达到1000以上。 我们再看一看,光是怎样产生的。实际上,光就是用自己左眼的太阳之光、右眼的月亮之光和自己印堂天目的星星之光,内收在自己的松果腺体内,来返观内照自己。这是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在经典诵读的时候,能够用这个方法去关注自己的体内,关注上、中、下三丹田和阴蹻位置,在里面观出文,观甲骨文、篆文这些字,一旦能够将其观出来,那么大脑的图像思维能力也就同步产生了。 人类对物、形与器采用慧观、智观和宏观、微观,以“内取诸于身,外取诸于物”和“近取诸于身,远取诸于物”的方式,进行研究探索,分别构成了道医学、中医学与西医学。传统中医学,是以形、器为基,以物为整体,以德为本,而以德和道为归宿的一门人体科学。 我们应当感恩于这个“智能文明”时代中的科研成果,因为极致精微的高科技研究成果,常常就是人类找到智能理形科学与慧性理气科学结合的最佳契合开关。不要去否定近代科学,特别是尖端科学,因为它已经非常接近我们祖先慧观的一些内容。老子思想中的“知其白,守其黑”的连接处和相通处,在最精细的微生物命体当中,常常就是链接的突破口。“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白之微和黑之大,将会是人类文明最终走向智慧、平等、结合而复归于唯德辩证法,从而诞生慧智大一统科学文明的一个根蒂。 爱因斯坦在20世纪为先导,在科学界开创慧性文明思维而成为著名的科学巨匠。2012年即将来临,整个太阳系又将再次抬起,进入一个新的文明时期。到了2012年,有利于人类开启右脑慧识功能的新能量流,将重新降临在整个太阳系上,我们地球人类可以迅速地从这一个能量体流当中再次获得大慧大智,有望创造比爱因斯坦更辉煌的科学成就。 我们中国的文明、文化和中医,都没有真正放弃祖先们的这种认知。抢先一步奠定好自己的基础,迎接这个光明一天的重新降临,对我们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将会是极其有意义的一项工作。 我们应当牢记老子“圣人之治”的道理:“虚其心,实其腹,少私寡欲,见素抱朴,绝学无忧。”主动走近老子、走近伏羲、走进近黄帝、走近孔子,去接受他们的智慧,来使自己早日实现内文明而全面重新认识我们的中医。 祝福中医国学瑰宝,在道德根文化的护航下早日全面复兴! (责任编辑: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