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道医养生>

抄经防治老年痴呆症的道医原理分析

时间:2010-03-31 20:17来源:知音原创 作者:熊春锦 点击:
抄经防治老年痴呆症的道医原理分析 2006 年 01 月 17 日 ,人民网 ― 《生命时报》于,发表了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邓晨的一篇题为《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发现:抄经文防痴呆》的新闻报道。抄经的神奇作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老年工作网也进行了

抄经防治老年痴呆症的道医原理分析

 

 

20060117,人民网《生命时报》于,发表了本报驻日本特约记者邓晨的一篇题为《日本东北大学研究发现:抄经文防痴呆》的新闻报道。抄经的神奇作用,逐步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老年工作网也进行了转载:

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社会,在如何防止老人痴呆上进行了很多研究。据日本《每日新闻》近日报道,抄写经文能起到很好的防止痴呆的作用。

抄写经文在日本被简称为写经。写经防痴呆,是日本山口县一个老人院的护士们发现的。一些信奉佛教的老年人经常在老人院里抄写经文,并将其作为一种兴趣。护士们发现,这些老人普遍显得精神好、记忆力好。此后,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川岛隆太带领研究生,对1000名老人进行了测验,记录了他们在做各种行为时的大脑血流量。研究人员以老人在做简单的事情时为基准,大脑活跃时为正3,而大脑休息时则为负3,共分为11个等级。结果发现,老人们在写经时,前头叶和头顶叶的活跃程度都达到了最高数据的正3。而过去普遍认为的,猜字谜等有利于防痴呆的方法,在测试中并没有取得较为理想的分数。

川岛教授介绍,老人抄写经文不仅能运动大脑,还是一种心灵抚慰,对于老人保持优良的生活态度有益。信佛教的老人在写经前都注意洗手、清洁桌面等,都是良好的卫生习惯。而写经时,他们都比较集中精神,这是老人平时很少能出现的全神贯注使用大脑的情形。在心理上,老人感到自己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能保佑子孙平安,他们的内心感到充实快乐。因此,研究人员认为,从各方面来说,抄写经文有益于老人的身心健康。据悉,很多日本百货公司已在广大老人的要求下,开发了“写经文防痴呆”的配套产品销售,包括适合老年人用的大字体的经文、毛笔、宣纸等。

 

道医原理简析:

所谓的“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西医指的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大脑皮层萎缩,并伴有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β-AP)沉积,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tanglesNFT),大量记忆性神经元数目减少,以及老年斑(senileplaqueSP)的形成。目前,医学界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物。这是当前医学对老年痴呆症的定义。

现代西医学,认定为老年痴呆是大脑性疾病。且看传统中医和道医是怎么认知心脑及其功能。

大脑的供能原理:

《黄帝内经》中,记录了大脑位于人体之首,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胃流津液,渗入骨空,变而为髓,头中最多,故为海也。”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的髓液,称为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梃明《医学入门》:“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更是指明了大脑能量来源于髓液,来源于精气这个基本物质的支撑。

《灵枢·经脉篇》:“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即:脑髓禀受父母先天之精而形成,父母生殖之精结合而凝成胚胎,其胚由精始,胎由精成,胚胎形成,脑髓始生。《灵枢·五癃津液别》:“五谷之津液,和合而为膏者,内渗入骨腔,补益脑髓。”脑髓的增长,同时也离不开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滋养和充实。

脑脊液之水,是一种人体大脑脊髓液,循环于脊髓内硬脊膜下腔和硬脑膜下腔中,是一种循环的无色透明之水,容量和集中性仅次于血液之水,而且它同样能够自动循环。在人类体液之中,脑脊液之水是全身所有水当中最清亮、最透明、最纯净的一种生命之水。

脑脊液之水,在道学中又称之为漕溪水、黄河水、天河水。道家学说中的《内经图》所重点描绘和突出的主旨,就是这个脑脊液之水。

脑脊液之水以硬脑膜和硬脊膜为“河道”(类似血管),上起于大脑,下止于第五腰椎终池。脑脊液之水不仅拥有这个良好的“河道”,而且在自己的河道外面还设置了坚硬的、骨性的“堤防”。它的整个结构和运行过程,全部都深深地隐藏在骨骼之中,上端深藏于在头部的颅骨之内,以颅骨作为它的坚固堤防,其余部分则全部隐藏在脊柱的椎管之中,让整个24节脊柱骨承担起它的防护堤作用。

大脑的真神主宰:

《华洋脏象约纂》:“夫居之首之内,贯腰脊之中,统领官骸,联络关节,为魂魄之穴宅,生命之枢机,脑髓是也。”《黄帝内经》认为,脑与十二经脉相连,总统诸神,主十二官、五官七窍,司运动,是生命活动的主宰。

“头者精明之府”。大脑总统诸神,是精髓和神明高度汇聚之处,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素问遗篇·本病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在帝太一帝君泥丸宫下。”葛洪《抱朴子》:“两眉之间为上丹田,俗称脑门,其内即脑髓聚会之所。”《修真十书》:“夫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道合太玄,故曰泥丸。”张仲景曰:“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注。”隋朝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厥头痛》中更是明确指出:“头是心神所居”。

可见,《黄帝内经》早已认识到大脑是元神工作之场所。泥丸和名堂,是性光能量的集散地。

《修真十书》:“头脑为神、魂、魄、意、志汇聚之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请言神,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慧然独悟,口弗能言,俱视独见,适若昏,昭然独明,若风吹云,故曰神。”阐明了精神、意识、思维、情感、记忆、语言等高级神经活动及臓腑、经络、五官七窍、四肢百骸的功能活动,皆由脑之元神主宰。脑神健旺,则五神有主,功能正常。

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脑神对脏腑具有主宰作用。脑髓充盛,脑神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亦正常。否则,脑神功能失常,对脏腑失去控制,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失常,故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明末喻嘉言:“脑为一身之元首”,“主脏而不奉”。

五官功能,亦由脑所主。王宏翰《医学原始》:“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入,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像而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

若外邪侵扰,或内邪上犯,或脑髓不足,或气血逆乱等,皆可导致脑部的病变,诸如头晕”、“眩冒”、“大厥”、“薄厥”、“狂”、“善忘”、“目眩”、“视歧”、“目无所见”、“耳鸣”、“鼻渊”、“衄”、“腰背痛”、“胫酸”等病症。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炁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炁平均,故真邪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阴阳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炁实, 发长齿更。二八,肾炁盛,天癸至,精炁溢泄,阴阳合,故能有子。三八,肾炁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炁衰,发堕齿槁。六八,阳炁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炁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 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形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炁脉常通,而肾炁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炁皆竭矣。’”

肾精气,乃生命的先天之本,是每个人所具备的内德能量体。它本身在体内的分布变化和升降变化,都直接关系着性体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生命的活力,是决定生命长短的物质基础和仓库。

精气,是大脑功能的能量源。年老精气衰,精气的不足,势必会引起脑神难以维持正常工作,从而引发功能失职失调。后天的精气无法供给大脑正常工作的能量所需,仅仅以五谷供能也很难濡养。人类到老年后,由于库存储备的精气神消耗殆尽,尤其是性光能量处于最大上限的消耗中,而且脊髓供能渠道也难以将荡然无存的精气上传于脑。大脑额页区,缺乏足够的性光能量的养护,产生退行性功能衰变也就是正常的了。

抄经的生理功用:

为什么老年人在专注于抄写经文时,会改善大脑濡养状态呢?其中的机理还是离不开传统道医所揭示的原理。

古人将学习经典的方法,分为四大类:“目治”,“口治”,“心治”,“手治”。

这四大治学的方法,充分与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功能相关,充分体现出一个“动”字,也就是要求动眼、动口、动心、动手。四动合一,启动大脑额叶区左右双侧的“布鲁卡区”。

“目治”:就是动眼阅书看字;

“口治”:就是动口出声朗诵经典;

“心治”:就是动心印心而心领神会;

“手治”:就是动手书写抄录经典文字。

经典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目”、“口”、“心”、“手”整体的综合全面运用。

抄经,对身心的多重调节作用,不仅仅只局限于老年群体。

中国文化的学习和掌握,离不开整体的综合全面运用。

经典诵读中的书声朗朗而入耳,清泉潺潺而出心,通过动口而达到动心的宝贵方法,是学习和掌握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关于诵读心法,《德道经》中已有专题阐述,这里重点探讨一下手治学习方法——抄经。

抄经,伴随着人类文字书写的发展,其历史由来已久。

抄写文字与人身心的关系和作用,古人多有著述。

宋易理名家邵雍,在《梅花易数》第四卷《指迷赋》中,写到:言,心声也;字,心画也。心形如笔,笔画一成,分八卦之休囚,定五行之贵贱,决平生之祸福,知目前之吉凶。富贵贫贱,荣枯得失,皆于笔画见之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写到: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

虞世南《笔髓论》:心为君,妙用无穷,故为君也。手为辅,承命竭股肱之用故也。

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字有态度,心之辅也;心悟非心,合于妙也心悟于至道,则书契于无为澄心运思至微至妙之间,神应思彻

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指出:手是人类外在的头脑。中医也有十指连心心脑相通的生理解释。

抄经过程中的得心灵手巧的实现,需要眼睛观字在先,手描摹字形随后,心感体会默契神会,大脑同步复制转录文字的全息信息,并且将经文的全息影象和全息能量以传导的方式,复制灌输到全身的细胞之中。

因此,抄经过程也是眼与经合、手与经合、心与经合、脑与经合、经与人的调适应合过程。

古人在抄写过程中,发现抄写内容可以作用和影响人的身心。因抄写内容的不同,作用于身心的结果和效用有明显不同。

唐朝著名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谱》一书中,就有这方面的记载:

止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昼赞》、《太师箴》、《兰亭集序》、《告誓文》,斯并代俗所传,真行绝致者也。写乐毅则情多怫郁,书画赞则意涉瑰奇,黄庭经则怡怿虚无,太师箴又纵横争折。暨乎兰亭兴集,思逸神超;私门诫誓,情拘志惨。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岂惟驻想流波,将贻单爰之奏;驰神雎涣,方思藻绘之文。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义舛,莫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既失其情,理乖其实,原夫所致,安有体哉!夫运用之方,虽由己出,规模所设,信属当前,差之一毫,失之千里。

孙过庭明确阐释了抄写常规文学作品,会因为作者修身水平的差异和作品内容载道性的不同,作用于抄写者会有不同的身心反映。七情六欲之文,与之相合,会心动意摇,迷乱情志,使身心阴阳气机失调。只有像《黄庭经》一样充满道德能量、能通达玄灵而致神明的天人合一之经,才具有怡怿虚无滋养身心安泰体虚无道境的功用。

抄写经典,能净化身心,这也成了书法界的共识。因此,历史上有成就书法家多有经书作品广为传世。如:王羲之书《佛遗教经》和《黄庭经》;张旭书《心经》;柳公权书《金刚经》、《心经》等。抄写经典,对他们艺术成就的熏陶和营养作用不可忽略。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记载:颉有四目,仰观天象。因俪乌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

佛家素把抄经看作一种修行,认为抄经可以净身心,增福慧,消业障,惠及冥界众生。

陶弘景《真诰》卷一曰:造文之既肇矣,乃是五色初萌,文章书定之时,秀人民之交,别阴阳之分,则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又有八龙云篆明光之章也。

《灵宝玉鉴》卷十六曰:三气开光,聚气成文,凝云作篆,五文形廓,八角垂芒

这些典籍,都体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精美的全息图,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大慧大智的结晶和载体,是启迪后学者慧与智的灵符。中国文字,就是慧智图形,是全息画卷,是古代文化一元四素研究方法论的结晶,汉字中包含着象、数、理、气四元素的全息内涵。汉字,反映的是古代圣贤们的天人合一观和道德自然观。汉字,是传统道德文化的全息记录。

汉字组合而成的经文,是古人慧观和智观成果天人合一的转换记录,是慧智文章。它们内含的信息和能量,只有运用一元四素的方法论,才能完整地打开和认识到它们的客观存在。

汉字不仅有书法上的节奏感、线条美,而且方块汉字的,能传递丰富的理性信息,既有猜读的可能性,又有联想的余地,更充分均匀地使用大脑两半球,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

科学研究发现,大脑语言功能区,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使用中文的人,平时主导语言功能的主要是大脑中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这一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紧相毗邻。

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就意味着要想学好中国的表意象形文字,就要多诵读、多看、多写、多印心。舌头的运动、声带的运动、眼球的运动,就是重点。心开窍于舌,舌动窍开心明,十指连心,心灵手巧,互相补益而开慧增智。因此,古人提出了四治学习法。抄经,这种综合性运动,会帮助启迪慧心和智识。

恭敬和认真地抄经,同时启动了后天的意识这个后天之主,并且调动了心灵之窗的眼睛,而眼睛又直通于肝脏,它是肝脏的外窍;另外,动手还启动了身形的参与。

抄经过程,是对后天系统的一种宁静、祥和的整合过程,也是对慈悲心的培养。抄经过程中,经文的信息和能量,通过眼和手,向体内传输,也是一个上善治水的过程。其中,也具备着调形、调心、调息等功效。

我们都知道,画家书法家的创作,具有宁心定志的功效。抄经,面对的是将全息方块的文字,依据自己的体悟进行再复制、转录,那么经文中的信息和能量,也就是一个同步地对心身进行作用的过程。

这种复制与转录,全都需要人体后天的几个关键子系统的全面参与;无形的调节、校正、规范人体后系统的功效,也就全在其中。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抄经时,其作用力将会远甚于书法家和画家的创作过程。

书法家与画家的创作,是一个智识与灵感悄然结合,向外表达传递自己思想和素质修养的过程。

抄经,则是启动经典能量和文字能量接收、回补、调节的重要过程。对身国内的作用,远远超过向外表达的作用。

认真抄经,主要是获取能量回补。以此为主的同时,而调节后天智识系统。其中的微妙,在实践中全都可以逐步地格物致知,而有所表现。

我们在抄经时,如果主动去捕捉和把握住这种能量的双向互动性,那么抄经既可益己,也可以惠灵、助灵,这些功用,也就能够充分展现出来,那么抄经的乐趣也就会油然而生。

道德五千文,一字一灵符。

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是道德的子孙。我们的灵魂,深植着道德的灵根。人人体内皆有一本道德真经,拥有无限的道德灵能,具备完整的道德场性。道德和智慧,深植在我们的心身之中。

诵读与抄经,这两个经典实践中音声与身形同出异名的双重效用,会帮助我们进一步打开经典众眇之门的场性,步入更深一层的无为之境,与圣人居,与圣人谋……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daoyixue/2010/0331/528.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