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德慧智教育 |  在线书院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老子《德道经》与《道德经》第二部分 老子五千言与经典诵读(2)

时间:2018-05-24 09:27来源:未知 作者:海底金 点击:
老子《德道经》与《道德经》第二部分 老子五千言与经典诵读(2) 三正讲堂讲座 熊春锦 2016 12 31 ㈢老子的可非恒名教育思想 那么,老子的思想是不是非常保守呢?他不保守。在前面的《德篇》里面讲,把修德的重要性和修德给我们的生命体内带来的好处,讲得淋漓尽致。然
老子《德道经》与《道德经》第二部分 老子五千言与经典诵读(2)
三正讲堂讲座
熊春锦
2016 12 31
        ㈢老子的可非恒名教育思想
        那么,老子的思想是不是非常保守呢?他不保守。在前面的《德篇》里面讲,把修德的重要性和修德给我们的生命体内带来的好处,讲得淋漓尽致。然后他在《道篇》第一章又告诉了你方法了。这方法是什么呢?就是人们都诵读“道,可道也,非恒道也……”。但是我们都是用左脑皮层常道意识解释经义,不经过老师口传心授的人会认为这个“可”字没有什么意义,是个语气词。可:甲骨文会意,从口,从丂(yú,供神之架),表示在神案前开口诵唱。“可”似为“歌”字古文前身。神案前诵唱而感格神灵。《说文》:“可,肯也”,肯许。《诗·小雅·何人斯》:“去不我可”。《左传·庄公十年》:“可以一战”。能够之意。
        
图6“可”字
        其实这个“可”字,是指你要开口诵读。就是这么一点诀窍,窗户纸一捅。如果你再不相信的话,你把歌曲的“歌”字写给我看一看,是不是两个“可”摞起来?!那么,“可”字的最原始字形是一个“丁”,再加上一个“口”,相当于古代的人恭恭敬敬地在案前把经典摆开来开口诵读。
        我提倡经典诵读的一个口诀就是“恭熟忘合灵”,就是说你首先要做到恭敬,对五千言要恭恭敬敬地去读。读到背熟了以后,你还要忘掉它,在体内来观它。只有意识忘掉了,潜意识记住了,你才能够进入自己的内环境观。合,就跟五千言真正地结合起来。这个时候你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字变成了古代的蝌蚪文、篆文、甲骨文被激活了,在体内出现并且放出光来。然后才是真正地进入“众眇之门”的灵。这一点在孩子们身上容易实现,在成年人身上可能需要花几年的时间才能进入图象思维形成期。
        古人说“十年练己,百日功成”,也就在于通过反复地实践把这个“众眇之门”真正地打开。所以说“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大道,你是可以感知的,并且能够进入这个境界。但是要靠什么方法呢?你要诵读直通大道的经典,而不是一般的文艺作品、文化作品,这些都不行。只有那些能够穿破、突破太极玄,摆脱三维空间物相的制约,进入质象世界的文章,具有幾学属性的才能称之为“经”。中国最著名的经只有三部,其中最古老的经称之为《三坟》,而《五典》却相反并不具备物相至质象的穿透性,因此就不能称其为经。这些在古代修身文化中,都有严格的界定。在三坟之后,黄帝、老子所写的文章具有幾学特征,是超越三维物相世界的,这些能够自由穿越有相世界和无相世界、三维世界和多维世界的经典,也就是“非恒道”的经典,你去诵读它就是在接受不言之教。它是非恒道的,而不是常道的。
        常道的是什么呢?是指的左脑皮层意识接受的东西。超常道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左脑质层智识能够接收的东西。那么非恒道、非常道的东西,则是指右脑质层仓库里面的慧识文化,是跨越了太极玄障碍的更高、更深层次的多维度时空中的内容,也就天道与大道中的精华。
        那么,“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又是讲的是什么呢?它是说,名字是可以呼唤的。你看人世间,我知道你的名字,我一叫你的名字称谓,你就会抬头望我,或者要点头,“是叫我吗?”那么在生命当中,你的肝叫什么名,肺叫什么名,三魂叫什么名,七魄叫什么名?你要知道它们的名,并且经常呼唤它们,跟它们交朋友、建立爱,形成相知相识永不分离的关系,它们才能够更好地为你服务。同时,你要主动地给它们提供能量。我们一天三餐除了吃饭进去安慰一下脾臟里的阴神,供给它一点肉体的能量以外,你关心过自己的精神系统吗?很多人甚至连三魂的名字都不知道。
就像昨天网络上还有一个外地的学生说,他的孩子出了问题,魂不守舍的,嗜睡。她发个信息来让我给治,我一看说:“孩子的魂丢在东南方向一个树林子里面,你们要不要就去找。”当然我叫他们找,他们也没办法去找,因为这个文化都失传了。我虽然介绍过一些方法,也只好坐在家里帮他的忙,把他领回去。结果今天我一看,好了。就这么简单。可是他连自己的非恒名都不知道,三魂都管不住,它们都跑了,这一跑的话你就不行了,对不对?而且今后这样的现象还会有更多。
        半个月前,中央电视台有个著名的纪录片摄制者周先生在美国给我打电话,说姑娘不行,电话求助,医生说有点抑郁症,我说还没有长成人哪儿来的抑郁症,别自己吓自己。你是领她到北京附近的一个山上玩儿丢了魂,最好领到我这里来。后来他的女儿从美国回来,他把姑娘领过来了,我稍微帮她弄了一下,回去就好了,这不就叫“收魂”吗?
        我在欧洲的时候,遇到这样的病例就太多了。欧洲人不知道什么叫作三魂,所以他们开了很多很多的心理医生诊所。实际上,这些心理医生诊到后来,他们自己也得了心理病了。因为他们不知道心理病来源于何处,对人的精神系统知道得不全面、不清楚。而我们的传统文化把这些秘密却全部都揭示了,并且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可非恒名的治疗,只是需要将世界观加以提升,而不是用常道三维意识自闭。
        这一点并不神奇,不仅我这样治疗,包括住在大连的道家丹道学传人王力平,他在俄罗斯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类病例:英国的一个患者找他,说有心理疾病。他也是一看,这很简单,把患者的魂找回来就行了,一找回来就好了。
        这样的病例可以说很多,并不神奇。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在民间连老百姓都知道。比如说把孩子抱出去玩以后发烧了哭闹难以入睡,你看古代……
        在以前家长就会拿一件孩子的衣服,到他转过的地方叫一叫姓名边呼唤“回来,回来,回来……”,呼唤完之后,一回到家里面来,小孩子的烧就退了,晚上也不会再哭闹了。还有一个笨办法,家长写上很多纸条子:“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念,一觉睡到大天光。”然后把条子贴到人来人往的墙上、柱子上,靠众口的口气把它收回来。口气,也是能量,“讨口气”,依靠大家的能量,帮那个孩子把丢失的魂魄找回来。这种方法虽然笨,但里面的道理可是具有幾学性的,而且是超科学的。但是由于后来没有人能够解释清楚,人们就把它当做迷信给砍掉了。砍掉了之后的结果是,中国现在也跟西方一样了,大量的心理医生可以开门诊了,可是我们的年轻人被这样一搞就受不了。因为他们小的时候,父母不知道这些知识,孩子一发烧,就被抱到医院去挂吊瓶,强行地压制病情。压下去以后,那个丢掉的东西反而回不来了,就在外面流浪。时间一长,等孩子长大了,当然就变成了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面都提到了,特别是老子早就说过:“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你们只要每天都把自己身体里面的“非恒名”、三魂七魄呼唤一遍,那么就会魂安魄稳,睡觉都会很香甜。什么失眠之类的问题,都不会发生。学会和“非恒名”交朋友,是不容易失眠的,而且方法也很简单。
        我们德慧智经典诵读培养出来的孩子,学校应试教育那么重的负担,只要他们每天早上坚持诵读十五分钟,晚上诵读十五分钟,结果肯定是睡觉又香,精神又旺,能量也有了。因为老子非常巧妙地把我们体内大量的“非恒名”藏在了他的五千言当中。当你诵读它的时候,等于是在呼唤体内的“非恒名”,所以经典诵读既能够达到魂安魄稳、众神安定的作用,又能够达到把我们的整个内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效果,实际上并不神秘。
        ㈣音韵S玄曲波与修身
 
图8玄之有玄与太极图
        老子说:“玄之又玄,众眇之门。”这个“玄”,被不明真相的后人虚无化了。其实在20世纪初期德国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老师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以及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以后,就容易地揭示出中国古代幾学的奥秘。祖先们早在几千年之前就谈到了这两个“玄”——双螺旋结构能量的韵动形态。最早期甲骨文的“玄”字,很形象地表现出这个双螺旋的能量是通天的。到了小篆的“玄”,为了表述得明显,就在上面加了这么样一个横。后来在太极图里面,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S玄。
图9音韵与修身
        那么我们再想一下,为什么诵读经典可以产生德、慧、智、康、美等效应?这就涉及到音韵S玄曲波与修身的奥秘。“哆来咪发”,“发”是什么音?是半音。一个个的“哆来咪发、哆来咪发”,就形成了一个个“玄之又玄”的语音波态能量流。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身体,看看腰上有没有“玄之有玄”,我们的颈椎前曲、胸椎后曲、腰椎前曲,骶椎、尾椎后曲,刚好非常完美地形成了一个个的“玄之有玄”。当你把脊椎的“玄之有玄”抓住了,就能够进入“众眇之门”,这是缘督以为经。因为二十四个椎体刚好对应二十四个节气,只要在每个节气你守住对应的那一个椎体,就能进入了“众眇之门”。道理就这么简单。
天人合一,人与天是非常相应的。一年是多少天?365天。人体有多少个穴位?365个穴位,骨头的块数也是这个数。一年有几个季节?四季。人有几个肢体?四肢。天的数字对应在体表上都是完全一样的。你还要到哪去寻找道?不都在自己身上么!只是百姓日用而不知,你没有亲近它而已。一旦亲近了它,再加上用自己的声音进行经典诵读,那么这一切也就真的“甚易知也,甚易行也”,很简单。更何况大家还爱好书法,学习的时候都要调心静气,同时把肢体的韵动也带动起来。我们的生活当中无处不是“玄”,这个“玄”就在我们的韵动当中。
当然,语音韵动是从身体内部发生的。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在经典诵读的时候,这个“声”和“音”是同时产生的。而声音的传导有两种方式:一个是空气传导,还有一个骨性传导。你们可以做个实践,把耳朵蒙起来诵读的时候,就会发现骨性传导在你的脑袋后部中央的那个地方产生一个振荡点,它就会把你的整个脑袋都振荡起来。
在我们在老年养福阶段的人群中开展经典诵读的时候,很多老太太、老爹爹身上会挂一个牌子。这个牌子是他们的儿子、媳妇、女儿给他戴的。因为他们已经脑萎缩了,患上老年痴呆症。但是经典诵读了半年以后,他就不需要挂这个牌子了。通过诵读,通过音韵在体内的振荡,七振荡八振荡就把萎缩的脑袋给振荡好了。他们用自己的“音”给自己进行了治疗,就不会在街上迷路了,更不会让别人拿着他的牌子给家里人打个电话,让姑娘、儿子来接他了。因此经典诵读能够延缓了人的生命衰老,提升了生命的内在价值和意义。所以,声音就是一种藥、音藥,声音与音乐都是能量波。
这上面是我做的一段电影动画,时间比较长,讲的是用音乐来治水。在音乐播放的时候,这个水的流动会自动地变成玄曲波。而且在平面的时候,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就是科学实验验证了“上善治水”的原理。用经典的能量,用音乐的能量,能够构成各种各样美妙的图案。大家看一看这个电影,很有意思。
㈤经典诵读用音的奥秘
《说文解字》:“音,聲也。生于心,有节于外,谓之音。宮商角徵羽,聲。丝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
经典诵读用音的奥妙,可以用科学的手段来进行验证。
图10东西方钟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我们的先悊们深知“音”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钟的设计上,敲击外壁,使“音”免受“声”的混杂和干扰。我曾经说过,西方教堂所挂着的钟,“音”和“声”是混在一起的,因为敲的是它的内部。而中华民族的祖先,为了使“声”和“音”分开来,中国的钟敲的是外面。当敲上去的时候,发出来的称之为“声”,而里面空的地方所发出的就是真正的“音”。声音相和,音声相和,产生美妙的振荡,就能够愉悦身心,振荡生命之水。
        我们可以看到东方宗教文化里面,写到中国的寺庙常用一个词,——晨钟暮鼓。早晨一定要敲钟,把我们整个的生命之水振荡起来,让它活起来,这里面运用了传统文化的“音”。中国文化深知“音”的作用,因此在钟的设计上,敲击外壁,使“音”免受“声”的混杂和干扰。这也显示出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不同。
        “音”,实际上也是存在着两个阶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音”,“音”的效应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诵读经典达到一定的阶段,我们的身上会产生麻、胀、酸、肿、热、痛等等八触反应。那个时候说明你有了门儿啦。等到能够真正进入到“音”当中的时候,特别是用你的第三只眼也能观到“音”的振荡波的时候,说明你达到了“观音”的水平。“观音”,观的是海潮之音,观的是万物之音。从“听音”到“观音”,是一个飞跃。从耳听到眼观,将耳、眼结合起来,进入到“音”的世界,就可以体会到真正的“音”的妙用。
        所以,中国古代道家的人士是用“音”来治病的。他把手往病人的患处一放,嘴巴里面就开始念念有词动起来了。有声之音和默诵之音一结合,阴阳一合,患者的问题就解决了。这样的经历你们可能没有见过吧?因为近几十年来使用这样方法治病的人很少了。但是我小时候,在农村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周围的师父们经常用这种信手拈来的方法给民众治病。只是后来社会上各种运动多了,把他们当作牛鬼蛇神给横扫了,这种治病的方法也慢慢地消失了,但是文化之根并没有因此断掉。
        所以,我们能够真正进入到听出来、辨出来“音”的阶段,就有办法了。实际上这个“音”,可以从乐器的泛音当中感受到。比如说弹古琴。为什么古人发明了古琴,不像西方人弹钢琴呢?因为古琴弦上泛音的传导就是一个能量波,只是现在能够弹琴弹到那种音声相和状态的人不多了而已。但是我们通过经典诵读,让自己体内的“音”的产生音波的应用,同样完全可以实践成功。
图11诵读经典用音的奥妙
        对于这个“音”,最早期的人类通过“声”来发“音”,通过“天目”来产生能量光和音的结合,实现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德道经》里面就存在着用“音”的奥妙,在诵读时可以达到不同的振荡频率,最高频率甚至可以达到一千赫兹左右。这是根据国外的学者对常见的音所进行的一个分析。
        ㈥音乐与中药
        那么,“音”、“音乐”,实际上就是中药。在古代的字当中,“音乐”繁体字就是“音樂”,“樂”再加一个草头就成“藥”了。所以经典诵读,不需要领牌照,不需要注册,不用工商行政管理所管你,你就可以在自己体内办一个制藥厂。而且这个制藥厂产生的“藥”,是灵丹妙藥。就看你愿不愿意开工,愿不愿意生产。每天早晚将老子帛书的五千言诵读一遍,有孩子就带着孩子诵读,有父母就陪着父母一起诵读。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了。经典的能量在小小的家庭里面振荡,会给你家庭里面所有的人带来健康,增加智慧,改变命运。这个就是音藥的灵丹妙用。它就在我们体内,不要身外去求。非常简单,方寸之地,即可进行,只要你肯开口诵读。
图12经典诵读生命弦波音韵图
        对于“音”,古代又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灵枢·邪客》中,把宫、商、角、徵、羽五音与五臟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臟正音。”那么,我们从这个“玄之又玄”上,就可以看到这样一个格局,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
        古代真正的经典,特别像老子五千言这样能够穿越三维空间的障碍,到达多维也就是四维以上空间的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四言绝句。每年的祭祖,你们参加过没有,电视里看过没有?那些公祭人念的悼文全部是四言绝句。因为只有四言绝句才能产生“玄之有玄”的螺旋波,才能够更好地把所有参与者的心志传送到另一度空间。所以,这些四言绝句就像“哆来咪发”、“哆来咪发”反复演奏所构成的“玄之有玄”的波,作为一个载体,把你心里的爱、恭敬、诉求,穿透时间的屏障和空间的障碍,带到另一度空间。
        所以,我们不要觉得经典诵读没有什么科学性,它具有超科学的幾学性,是“玄之又玄”、立体把握“执两用中”的最佳方法。只有在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根文化当中,才能完整地破解这一奥秘,并且在实际的教育当中,运用了几千年之久。只是在近百多年来才全面地被抛弃。
        当然,在明代的时候,由于八股文的出现,就把“经”的诵读完全抛弃了。由于从明代以后到清朝,整个中华民族从世界老大的地位迅速地滑落下来,耗尽了祖先们积累的老本,所以就掉到了世界民族之林的尾巴上面去了,受尽百年的屈辱。那么,现在中华民族又到了真正崛起的时候。这个重新崛起需要精神文明的正能量。(责任编辑:海底金)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lecture/jichu/20170525/946.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