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纹)理载道 根文化基因=性慧+文理+文字 文理基因,包括图画和象形两类。其共同突出的特征,是具备全息性和象形性,是一种用文(纹)理对全局进行提纯和描画,进行精神浓缩与象形特征描述的一种全息图。它全息性地完美集约着“象数理气”四大元素成份,就似一幅精美简约、具有灵魂的图画,具备着慧性基因的携带特性,同时具有供给后天智识者解读的元素;既能适宜于具有慧性能力者传达和表达信息使用,也能供给“慧隐智出”但并不深久者运用。 文理基因的源起和生成,“内取诸身”是最重要的源发点。文理,首先诞生于一批能够深度慧观内视的人,他们观察自己体内而进行外在描画来表示,直接进入一种画图的阶段,画图表意,然后画文字表意。就是说,象形表意,画图表意,然后过度到甲骨文。 严格地说,文理基因是人类从先天性慧型转向后天命智型过程的过度期基因、转折型基因,是一个桥梁。这些重要特点,我们在研究道德根文化时,一定要全面整体地了解和掌握,而不能单纯用近代已经完全屏蔽性慧基因以后的愚智理念,去解析当时富含性慧基因基础而产生的图画和象形文。 文理基因系统,由图画和象形两大部分共同组成。伏羲的画卦和苍颉的造文这两部分,是文理系统中的典型代表。 象形文来自于符号和图画,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而其中的象征性质逐步获得加强。象形文,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它是一种构建在需要具备性慧基因能力才能完全解读的最初始的造文。 现代有的学者认为,象形文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这一观点并非完全中肯。因为象形文只能是性慧基因退隐、后天智识生成初期的一种过渡阶段性的工具,它需要慧性结合智识共同解读使用。离开当时那种特定的时代基础背景,用现代纯后天智识的观念进行分析时,也就难以准确地解析。 象形文之所以逐步演变成仍然带有象形特征的汉字,正是因为人类后天智识的不断增加发展,而推动其中的变化。在象形的文理中,逐步注入表意、会意、指事、形声特点,使其完全不需要性慧机能的参与,纯用后天智识就能解读。 所以,在象形文为基础的前提下,汉字也就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它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文之上,以象形文作为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形成。 慧性教育可资利用的文化基因中,“文(纹)”的应用是个关键载体。“文(纹)”,是图和字之间转变的过渡载体,实质上是慧育向智育过渡的一个载体,它既可以顺行将慧识教育转向智识教育,也可以逆向地将智能教育导向慧识教育,就如同在一条历史的长河上来回摆渡的船只,全靠摆渡人的取向和操作。 儒家在历史上所进行的顺摆而忘了逆向回归,我们今天则不可以重蹈覆辙。因此,德慧智教育用好“文”的基因,同时又勿忘记使用“字”的这一基因,这是慧性教育、慧智同运教育中不迷失方向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