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之花艳山乡 ——“老子”落户岢岚县王家岔记 □作者 张银枝
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演讲《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里说:“道德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道德的光芒甚至比阳光还要灿烂。” 沿着岢岚县岚漪河一路向东,在荷叶坪山南麓一片峡谷地带里,有一个叫“王家岔”的美丽山乡,茂密的原始次森林,雄浑沧桑的宋代长城,带给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2010年深秋季节,我们走进王家岔。我们要找寻的,不止是这些古朴历史和自然的存在。听说,这里,虽是贫困之乡,民风却淳厚质朴,男女老少个个都学道德文化,人与人和睦相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俨然现代版的桃花源。 王家岔的早晨 第一缕阳光照在蜿蜒而上的宋长城上的时候,王家岔好几个村子的扩音器里传出了老子《德道经》的诵读声,稚嫩而甜美的童声和着悠扬的音乐,在几个村落里回响。陪伴着诵读声的是早起的村民,打扫庭院、点火做饭、赶着牛骡下地。或者有刚刚下地回来的勤快的人们,一边喝着晾好的白水,一边跟着吟诵几句,偶尔还跟旁边的邻居打趣一下,询问这个章节你背下来了没有。有不忙的村民还会拉过正背着书包要去学校的孙子,拍着小家伙的脑袋炫耀地说:“来,给这几位长辈背一下《弟子规》。”碰到小孩子胆子大,悠扬顿挫背完几节弟子规,一溜烟跑去上学了,这边的大人们乐呵呵地一脸满足像。隔壁的一位大娘,安静地打扫着院落里飘落下来的树叶,一边把家里孩子们昨天玩耍弄乱了的玉米堆收拾整齐。“大娘,您早啊,天天这么辛苦吗?”“不早啦!古人说了,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每天干干净净的心情也好哩。”大娘一出口,一准吓你一跳,别忙,这里的村民朋友,随便聊起来,每个人都会这句“古人云”或“老子说”,古人的教导和老子的智慧,似乎像越过山上的草木,撒播下来的阳光一样,离大家很近。 这时候,如果你抬起头,近在咫尺的宋长城上,一块块石片以几千年来执著的姿态守候着这片离繁华甚远的乡村,层层石片上反射的阳光,点点地闪耀着,像跳跃的诗行。忍不住爬上去,站在质朴而居高的宋长城上,一边是老房老屋的安谧亲切,一边是正在建设中的旅游配套项目,对面山上,层林尽染,秋日的丰硕与荒野的壮阔,在袅袅炊烟的映衬下,更像一幅写意画。如果不是还要去寻访散居在各个村子里的农民朋友,真会在这样的美景中沉醉。 八旬老人的道德情怀 在楼房底村村外的地里找到80岁的高良臣大爷时,他正挥镰收割玉米的秸秆。听说我们想问他关于学习老子道德原文和诸子文化的事,他笑呵呵地说:“我一辈子不识几个字,快80了才又开始认字学文化,主要是喜欢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刚开始人们还笑话我哩。” 说起经典,老人随口就来:“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一查,是《德道经》第一篇。老人还自豪地告诉我们,这是他天阴下雨、农闲季节和田间劳作之余,一点一点揣摩下来的,不懂的就问人,不会的就查字典,现在,仅有三年初小文化程度的老人硬是凭着一股钻劲儿把老子著作的前十五章和《弟子规》等经典文背了下来。高大爷说,他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活得明白过,很多道理经书里的话一点就通透了。对于久居深山的这位农村老人来讲,接触经典原著以前的几十年间他更多地是相信本地流传下来的迷信风俗,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生活。因为学经典,高大爷识的字越来越多了。 村子里的人说,现在的高大爷仿佛年轻了,以前不爱管闲事的他,现在看到村里的小青年们有什么争吵、纠纷,他便会主动上去制止和劝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还拿经典著作里的原话来教育大家。 当我们在这个偏僻的山村里,亲耳听到八旬老人诵读的经典原著,听到很多人都能说出老子的“双可教育”和“上善治水”,说出“修身齐家治国天下平”这样的话时,我们真的有点惊讶了。 邱宝生的道德与良知 第一眼看到邱宝生,就感觉他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我们走进辛家湾村他家院子的时候,他正从不远处的打谷场上赶过来,一边大声地跟大家打招呼。看着这个热情的乡村汉子,似乎跟村民口里曾经那个好吃懒做、蛮不讲理、不忠不孝的人相差甚远。穿过堆着秋收果实的院子,进了屋,他八十岁的继母坐在炕头上,屋里吃的用的,堆积在那里稍微有点乱。邱宝生说,一个人拉扯着80岁的老母亲过日子,又要做饭又要干活,确实有点忙乱。 “听说你以前脾气不太好?”邱宝生毫无在意地笑着说:“是啊,那时跟我父亲经常吵架。他犟我比他还犟,脾气一上来,谁也说不住。多亏听了李书记一节课,把我这个人给彻底改变了。”据说,那天邱宝生听到的课,正好讲得是《弟子规》里首孝悌的内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教育人们要及时行孝。邱宝生竟然一下子就被打动了。那以后,渐渐地那个令父母头疼的邱宝生似乎不见了。下地、干活、闲时读一读乡里送给他的道德经典书,不再与家里和村子里的人抬杠,学会了和父母和蔼地说话,见人也知道笑了。那个扬言“不会给俩老人送终”的他,还学会了从大小事上体谅和照顾父母。 父亲去世后,宝生主动承担起养活后娘的义务。有人对他说:“宝生,她没生你,没养你,你光棍一个还要她拖累你。不如把她送到敬老院。”宝生说:“老人无依无靠,我就是她的儿子,得为她养老送终。”果然,宝生把后母当亲娘对待。去年冬天一场大雪后,老人不慎扭伤了腿,行走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宝生就为他端饭、送屎送尿,从无怨言。正巧,离开邱宝生家的时候,我们碰上了他的乡邻们,一位直爽的大姐说:“宝生这个人跟以前像变了一个人。你别看伺候老母亲看起来容易,那一天三顿饭,事事都要管,连咱伺候自己的亲娘老子也不一定能做到。” 人们总是喜欢说,思想决定行动。看过邱宝生和他的母亲,见过乡邻的感叹后,我们对这片土地上推行经典诵读、开展道德文化教育的做法有了更深的好奇:深奥的国学经典和基层最质朴的农民,距离也可以这样近? 每天都做一点善事 寇家村是进入王家岔乡的第一个村子。61岁的周仝柱是这个村子的支部书记。走进他三代同堂的家里,主屋正面墙上贴着一张年画,年画上有四个字:好人好运。桌子上有一个显眼的播放机,配有话筒,旁边是一些德育经典著作的磁带和光盘,还有一大摞书。看得出来,这些书是他天天要翻的。也看得出,村民们早上或者晚上听到的那些诵读声,就是从这里传出去的。 周仝柱也是道德文化教育的积极推崇者。他告诉我们,他从2008年诵读道德经典到现在已有两年多了,通过诵读和学习道德文化深有体会。我们问他,诵读经典学习道德文化真有那么好吗?这位认真的支书有点急了,一一数算那些在他们村里的变化:小偷小摸的事少了,争吵滋事的人少了,打架斗殴的人没了,互相忍让的人多了,小家庭里你敬我爱的和睦多了,看书读报的人也多了。让周仝柱一直很开心的是,2009年学校过“六一”的时候,他在会上,一口气背诵了《德道经》全篇,镇住了很多人,连孙子孙女都为这事骄傲了好一阵子。 当我们问到“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大家,是什么力量能让村子里的人有那么大的改变?”周支书给我们翻开了一本类似道德经典汇编的书,里面《老子感应篇》里有这样一句话:“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类似这样的话很多。回头看到支书家墙上的年画,我们忽然就明白了,其实,是生活中我们常常在说的“好人一生平安”“善恶有报”,这样朴素的道德教育在经典学说里找到了根源,于是,纯朴的农民们就感受到了经典的亲切,愿意进一步了解和学习,并从里面获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一位农家大嫂郭改英说:诵读了那么多道德经典,我们明白了,人就是要做好事做善事。我们全家现在都是这么想的。 一路走来,和好多老百姓交谈,我们忽然有个想法:道德经典文化的诵读和推广,对于农民来说,不是学问上要增加多少,而是会真正影响到自己的生活。经典里的一句话、几句话、几个段落,或者几个道理,能够打动他们的心,并能引导他们的思想和生活,这就是经典最大的益处了。从这样的意义说来,经典就在老百姓的生活里。 忻州日报电子版:http://szb.xzrbw.com/show.aspx?id=1765
道德之花艳山乡(二) ——“老子”落户岢岚县王家岔记 张银枝
武家沟里的故事 武家沟是王家岔一个特别美丽的村子,这个村子边上,就是原始森林,沿着林子里一路爬上去,就是晋西北有名的荷叶坪草甸。虽然是小山村,但慕名而来的人还不少,因为靠着森林,村子里的人们有很多赚钱的机会。村子里一位名叫李富贵的男子,就是靠夏天拉着骡马带客人们爬荷叶坪山增加收入的人之一。他告诉我们,前几年,他们混在山上各县各地同样在做载客人上山的人群里,并不是声誉好的人,大家常常因为互相争生意,发生一些不愉快。但这几年,王家岔乡里上去的人们,被山上所有做生意的人看好,他们还开玩笑说,这帮“土匪”变成了最有道德的人。李富贵说,前段时间黄土坡村的付二应在荷叶坪山上拣到一个前来旅游的大学生的手机,还给了失主。这在以前,大家印象里很抠门的他,似乎是做不到的。这事令大家很有面子。上了山,他们现在非常乐意告诉大家他们是王家岔来的。 而这样的变化,李富贵归结到乡里近年组织的道德文化的教育。武家沟23年的村支书石建忠也是这么想的。在2008年石建忠生病之前,他对道德文化教育不是很热心,对他来说,维持好村子里的秩序,让村民们多一点收入,应该就是个好村干部了。后来,一场扩张性心肌病,加上昂贵的医药费,让他的体重下降了30多斤,也让他心灰意冷,放弃了治疗,回家休养。那个时候,书记和乡里的干部来看他,开导他,还留下一些道德经典书给他解闷。谁知道,闲在家里的石建忠看着那些书,竟然越看越喜欢上了,诵读老子的《德道经》和《格言联璧》里的一些句子,他觉得像在对自己的灵魂说话,教他不计较声色、货利、功业,而要修身养性。渐渐地,石建忠迷上了诵读经典,乡里能找到的相关书籍,他都看过了。用他的话说,他在学习中明白了生命的意义和做人的道理。心胸开阔了,吃饭和睡觉也香了。旁边的村民告诉我们说:村支书变得跟大家更亲切,乡亲们也变得好相处了,村子里的气氛和以前大不一样了。 我们和石建忠交流的时候,李富贵一直在旁边听着,他建议我们去见见他的二哥李玉贵。几年前,李玉贵因患“股骨头坏死”症,瘫痪在家,需要拄双拐,失去了劳动能力。苦闷的李玉贵曾经上吊自杀过两次,都被村民及时地救了下来。从那时候起,支书和村子里的人就一直在关心着他。乡政府和村里隔三差五给救济,村里的乡亲看到他有什么困难,都积极地帮他。后来,支书给他送去几本道德文化的经典,叫他没事诵读诵读,哪怕是打发时间。还跟他说:“有共产党,就不会让你饿死、冻死的。”在路上,李富贵跟我们说,他的哥哥现在是经典文化诵读的爱好者,而且,当我们看到他会吃惊的。 走进李玉贵家的大门,一个身材高大但瘦削的男子正站在院子里,一问,正是李玉贵。同行的书记很吃惊,问什么时候开始丢掉双拐的,李玉贵开心地笑了,说已经有不少日子。进了门,炉膛里的火烧得正旺,李玉贵在给自己做晚饭。地上放着李玉贵刚刚从山上挖回来的药材,炕上,堆着几箱他今年和大家一起去采回来的蘑菇。支书跟我们说,大伙一起上山的时候,李玉贵跑得比他们还要快。尽管没有了家人,尽管脸色还有些苍白,但李玉贵的笑意很真,也很舒展。 武家沟的人们,在每天国学经典的声波里,在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习染里,渐渐改变的风气和做派里,在原始森林里吹过来的风和一天天宽阔的旅游公路上,悄然改变着自己的习惯和思维,道德,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而这些改变,或许会影响他们的以后的生活。 道德文化改变了什么 如果不曾了解王家岔乡“以德立乡”的构想,和“科教兴乡、旅游强乡”的构想,不曾感受李艾珅书记对王家岔这个地方深深的热爱,初见李书记,不笑的时候冷峻的样子,会让人觉得他是个不好接近的人。只是,一路上,无论李书记走到哪里,碰到的老百姓似乎都跟他很熟稔。走进村民们的大门,远远地就有人迎出来,一脸的欣喜,说:“书记啊,前几天我们还念叨,今年一定要给你留点咱的好萝卜,长得真不赖。”“书记,你瞧,这是咱刚收回来的南瓜,你走的时候带上几个吧。”还有拉着书记汇报自己孩子的事的,有和书记交流道德经典的问题的。李书记忙着给村子里的大爷和男人们递烟,笑呵呵地问他们的收成,身体,和家务事,对于王家岔2000多口人来说,在这里坚守了16年的李书记,熟悉和亲近的就像他们家的亲戚一样,是可以说任何悄悄话,可以来往的人。熟悉李艾珅的村民都知道,在他严肃的外表下,有一颗仁厚的心。“没有架子,没有官场里的虚伪和自大。”很多村民开始接触道德文化经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信任李书记,他们知道书记是为他们好。 2006年,王家岔乡党代会上,大家分析了社会道德意识普遍下滑的现象,认为就当前农村的现状看,道德教育的缺失和错位,已成为影响和谐发展的重要原因。党中央强调通过“以德治国”和“八荣八耻”,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们提出了“以德立乡”来构建和谐农村的发展思路。十七大以后,报告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精神更加激励着王家岔的党政一班人。面对的是中国最基层最贫困的山区老百姓,他们也有精神文化的需要,十七大主张让“优秀文化传统更好地渗透和融入到人们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之中”,提倡在学校开展诵读活动,那在农村,诵读经典会不会也是一个道德文化教育的好方式呢?于是,乡里试着在王家岔的小范围里,推广了诵读经典活动。谁知,这个看起来文绉绉的活动,却成了一部分村民喜欢和乐于接受的学习方式。经典著作里的道德思想,很快被大家所认同。 2008年,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董事长熊春锦先生在北京延庆讲学,李艾珅书记和乡长吕少东,闻讯专程从岢岚赶去聆听了熊先生的报告,并向熊先生讲了他们的做法,熊先生当即嘱咐中心同仁,要尽最大努力扶持他们。经过考察,中心积极筹资给王家岔乡提供了十三万元的道德经典和设备;老子学院的同学们捐助王家岔乡困难学生三十八名,捐助资金达三万八千多元。还帮着改善了办学条件;为了叫农民朋友更好地学习经典,乡里还请来中心的老师对王家岔乡集中道德教育五期二十七场,参加学习人次达一千五百多人。来岢岚讲课的武玉清老师和王家岔的农民都成了好朋友,应大家要求,他在这里住了近三个月。 现在,经过两三年的推广学习,王家岔构建了浓厚的乡村道德文化环境,运用文化环境影响人,改变人,是乡里的希望,也成了今天的实际。而在一个最偏远的山乡大力推行道德文化并看到成效,全国也是不多见的。 我们看到了一份资料,是乡里道德文化教育的初步计划,上面有这样的句子: “三学”即学先进文化、学传统美德、学好人好事。学习科学发展观,倡导“八荣八耻”荣辱观,明道德,习礼仪,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形成人人争做好人好事,个个学做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四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向迷信告别; “五带”即把礼仪带给朋友、把关爱带给子女、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 “六无”即无邻里纠风、无打架斗殴、无小偷小摸、无刑事案件、无赌博现象、无封建迷信。 我们问李书记,这些都做到了吗?他笑了笑说,应该能做到的,我们努力吧。 小胜在智,大胜依德 当我们呼唤道德文化,提倡全民素质提高的时候,当我们还在讨论路遇摔倒的老人是扶还是不扶,用什么样的方式帮助别人而不危害自己的时候,当我们还在讨论见义要不要勇为的时候,当我们讨论传统要不要继承的时候,居于王家岔小山村里的村民们,这些不会雄辩不善陈述的人们,却以他们最单纯的愿望和诚挚,选择了老子的《德道经》等传统文化来修身养性,选择了以德育己育人,从而创造了一个山乡的道德文化奇迹。 记得宁家岔村支书常三虎跟我们说过:老子讲“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与马克思讲的“大公无私”、毛主席讲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脉相承的。其实,所有包涵着深厚的古文化底蕴的传统文化,无论以什么样的语言表达出来,其实质都是这样,贴近一个人,贴近生活,贴近人的心灵。也只有这样,才会被大家认可和尊崇,才是有益和有用的。当代中国提倡的道德文化建设,强调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也是希望大家以良好的做人品质、心态,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 相对于那些致力于多快好省地发展经济的乡镇,王家岔还是一个贫困落后的地方,封闭愚昧的陋习与传统的道德文化还有着碰撞,农民人均收入,还有待于大力提高,但这里的人们却有着一份安居乐业的平和。小胜在智,大胜依德。就像李艾珅书记说过的,他们正在推行的“以德立乡”,也许不会立竿见影地给农民更多的实惠,前面的路还很长。但道德给予人的是永久的财富,不是影响一些村民,而是会影响下一代、下下一代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家岔这个风景独特的山乡,也许会令更多的人惊艳。 报道来源:忻州日报电子版: (责任编辑: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