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道注(62)
道者,萬物之注也①。善,人之也②;不善,人之所也③。美言可以市④,奠行可以賀人⑤。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⑥? 故立天子,置三卿⑦,雖有共之璧,以先四馬,不若坐而進此⑧。 古之所以貴此者何⑨?不謂求以得,有罪以免與⑩?故爲天下貴。
①注:《說文》:“灌入”。通行本作“奧”。 句義:道化生萬物,德長養萬物。萬物中客觀地、本然地存在著道和德的能量和品格。 ②善:《說文》:“吉也”。與“美”同義。另有好、好的行爲、認爲好、友好親善等義。 :帛書作“”,修真學異構象形表意字,特指體內變化。與寶字通假。見《漢語大字典·玉部》。通行本作“寶”。 句義:善,人之先天真性、本性中的道德,這是最爲珍貴的品格。 ③:甲本作“”,乙本同通行本作“保”。 句義:人之不善,莫過於後天意識稟性習性中的私欲貪心難以淨化和放棄,故人所寶之而不願捨棄,難以淨化。 ④市:《說文》:“買賣之所也”。交易、買賣、哄騙、引誘、諂媚等義。 句義:美麗的言詞能夠取人之悅,滿足陰我心意識的需求,可以倡行社會形成不良風氣。 ⑤奠:《說文》:“置祭也”。置酒食等祭奠。奠獻,獻祭品以祀死者。乙本及通行本作“尊”。 賀:通行本作“加”。 句義:祭奠亡靈,超度有緣的活動,是悲壯的善行,能慰藉已故,又可以使活著的人心身得到安寧。恭敬的禮儀行爲,做人凖則,可以增添福惠,獲得吉祥。 ⑥句義:人所存在的不善,人們皆知應該去除,但是如何用德治清除這個“有”的私心貪欲而復歸於“无”的道德善性? ⑦卿:官位之稱。《禮記·王制》:“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乙本爲“鄉”,通行本作“公”。 句義:道生萬物,必然陰陽共生,善惡共存。所以要設立天子、三卿進行道德教化和管理制約,以防“不善”無限制地膨脹。 ⑧前句通行本作“雖有拱璧”。 共:《說文》:“同也”。本義爲兩人共持物而向上舉。曰拱上去。又通供,通拱,通恭。《荀子·賦》:“聖人共手”。 璧:美玉,用作印信憑證的玉,平圓而正中有孔。拱璧,一拱之璧,璧之大者。 四:通行本作“駟”,修真學中的四象,四面。 若:甲本作“善”,乙本作“若”。後句通行本作“不如坐進此道”。 句義:雖然有稀世寶玉,驅乘駟馬之車的顯赫名利,也不如坐忘進入德道的善性之中。 ⑨通行本“此”後多一“道”字,其義同。 句義:古往今來眾生尊道貴德的原因是什麽? ⑩謂:帛書作“胃”,通假使用,胃,暗喻修真學五行中央信德之土的“意”,意分爲後天智意和先天真意。通行本或作“曰”,或作“日”。 與:歎詞,同“歟”,表示疑問、感歎、反詰等語氣。通行本用“耶”。 句義:不誠心求取如何能得到修真明德歸道的方法?已經造下的罪因又如何能夠消除幹淨,幸免身受其惡果! 〖註音〗 奠:diàn音電; 卿:qīng音青; 璧:bì 音辟; 與:yú 音魚。 【繁簡對照】 萬(万),寶(宝),賀(贺),棄(弃),雖(虽),進(进),貴(贵),與(与),爲(为);書(书),體(体),漢(汉),據(据),響(响),稱(称),鄉(乡),處(处),殘(残),歎(叹),歟(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