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道德根文化 抢救传统中医药 欧洲中国康复养生学院 熊春锦 中医的兴衰牵动了无数国人的脉搏,中医学界的很多专家对当前中医的现状深表忧虑,认为不抓紧抢救,中医将可能重蹈世界其它三大传统古医药(印度、埃及、希腊)的覆辙,走向消亡,进而导致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面衰亡,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将我数年来海外行医和教学中的一些见闻感悟介绍给大家,希望籍此对中医的振兴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世界需要传统中医 二零零一年到德国是受德国中医中药协会的邀请,前去参加中医的交流活动。我通过道医的特技诊断方法,给当地一些知名人士进行了诊治。由于不借助任何仪器而诊断精准,不仅诊出了他们正在患有的疾病,而且诊出了他们数年前,甚至几十年前受过的伤或动过的手术,使他们感受到了传统中医的神奇和高妙。 在接下来的访问讲学中,给德国国家歌剧院芭蕾舞团的一些艺术家进行了诊治,发现超过半数的芭蕾舞演员训练和演出受伤后,都进行过数次外科手术,由于手术的损伤,使得他们运动受限,长期忍受着肌体疼痛的折磨;还有一些,因为手术的失败,过早地结束了艺术生涯。那些已施行的手术,保守地讲有70%都是不必要的,都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无创伤的治疗。几例经我用中医方法诊治的外伤,不仅彻底修复了原有的损伤,而且康复时间短,帮他们保住了艺术生涯和面包,他们对此非常感激!后来,这个团的几十位艺术家联名给内政部写信,要求延长我的访问签证,并请求在柏林设立一家传授中医康复和养生知识的学院。欧洲中国康复养生学院,在我到达德国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在内政部长的关注下,便完成了建立的过程。 德国是世界上医疗保险体系比较发达和完善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医疗费用支出最高的国家之一。虽然患者就医方便,投保人拥有较大的择医空间,但是滥用药、过多施用手术等现象非常严重。很多人饱受抗菌素和手术后遗症之苦,越来越多民众不再相信西医的治疗方法,更青睐以中医为代表的自然疗法。 中医——特别是针灸,在德国已是深入民心,德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德国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次接受中医治疗。而运用中医治疗手段、尤其是针灸进行治疗的德国医生就有大约5万人,占全德国医生总人数大约六分之一。德国按照人口平均的针灸从业者人数已经超过了中国。据德国Allenbach民意调查研究所最近的调查表明:70.4%的病人愿意接受针灸治疗,其中31%的患者已经接受过中医的治疗,而且大部分人对疗效十分满意,只有18%的人愿意单独接受西方药物的治疗。 今年,德国医生针灸协会会员的统计人数已经达到了11886名。它目前是德国最大的针灸协会,并且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历史。协会主席马里奇-奥勒女士说:德国国家医疗保险部门已开始尝试将中医治疗纳入医疗保险,头痛、腰椎疼痛和关节疼痛三种常见疼痛性疾病的针灸治疗已被作为保险对象。 随着德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德国医疗保险体系正面临着收缴保险费的增长速度赶不上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增长速度的严重挑战,中医疗法的介入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大转机。 为顺应中医在德国迅速发展的势头,德国洪堡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柏林夏里特医院决定在该医院设立一个中医教授职位。这位教授将于今年冬季开始授课,并领导医院的中医研究工作。德国中医界认为,这一举动将大大提升中医在德国的地位。德国《明镜》杂志也评论说,设立中医教授职位的意义就在于,把中医从作为西医辅助疗法的“配角”提升为与西医同等的“主角”。 德国是欧洲最保守的国家之一,其它欧洲国家对中医的接受普遍比德国更为宽松,从中医在德国的发展形势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二.海外中医热背后隐藏的危机和挑战 海外中医热潮的兴起,是西方人士在饱受西医之害的情况下,通过亲身的比较实践,给予中医的肯定和认可,是来自医患治疗第一线的真实实践,其社会作用力不容否定。但在这一热潮后面,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潜在的危机。 1、西医异化下的中医 由于德国政府目前既不承认中国的中医医师资格,也不承认中医学院的毕业文凭,所以要想在德国行医,必须再花几年时间学习一些规定课目,参加自然疗法医师统一考试,成绩合格,才能合法行医。虽然对有特殊才能的人,可以通过申请获得特批,准许行医,但是许可的期限并不是长久,法律规定最长的时间只有四年。 现在从事中医的医师大部分是西医和中医兼修,以西医的学历获得行医资格,以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双料医生。还有一部分是通过自然疗法医师考核,以自然疗法医师的身份进行工作的中医师和半路出家只短时间进修过中医的其他人员,很多西医师为了迎合民众对针灸的需求,也纷纷进行80个到200个学时的进修,以此增强在同行中的竞争力。还有很多的中医师,受雇于西医的医院或诊所,以半地下的方式开展中医治疗。 从上面的从业人群可以看出,从业人员都没有机会和时间全面学习和掌握中医的基础理论知识,一半的学习时间花在了取得行医资格等和中医没有关系的学习中,很多人用西医的思想方法学习、使用中医,提出了种种置疑和疑惑。将很多单一疾病和针灸穴位机械地对应起来,出现了不少的针灸处方,从严格意义上讲,已经变成了披着中医外衣的西医。再者,这种学院式培养出来的中医师或短期速成的从业人员,与传统中医按照师带徒的方式带出的中医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缺乏望、闻、问、切等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实践,缺乏内修的支撑,不知精气神为何物?很多人不会开处方,基本的汤头歌和药性赋也没有掌握。只采用短期学习的、单一的针灸进行治疗,针灸在德国几乎成了中医的代名词,中医的其他治疗方法和效果难以完整地显现。 包括国内的中医师在内,中医执业者普遍缺乏基本的古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学着白话文长大的现代人很多连古文词句都不会断,更别说理解、掌握中医古文了。因此整个从业队伍中鲜有系统读过中医四大经典的从业者,很多接受我的建议读过部分中医传统经典的人,都大有感叹地说:从学校里学到的中医知识,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现在大部分人对中医知识的掌握局限于已被翻译成白话文或外文的部分,但是这些译文中由于受翻译者中医水平的限制,望文生义或错漏比比皆是,现代的从业者缺乏直接从中医经典中吸取前人智慧和营养的学习过程。难以真正体现出传统中医良好的个人修养,诊断和治疗水平也相当肤浅。 欧洲地处西方,属金,主肺,主皮毛,对针灸敏感。在这里从业的针灸师的一个普遍共识是:在西方施用针灸,其效果大大好于在中国本土和东方,初步掌握针灸技术的人,在治疗中就能产生较满意的疗效,但这一地利也使得这些从业者由此而固步,不注重中医理论水平的提高和诊疗技术的完善。 一些所谓的汉学家,虽然经过多年的中文、古文的学习和中医经典的研究,由于未能正确解析中国特有的哲学观和一元四素方法论,不自觉地用西医的哲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剖析中医,对中医大加肢解和阉割,得出了很多误导性的结论。鲜有像 2、自毁下的中医 由于我们民族自身对传统文化继承的断代,对造就中华文明史的东方哲学体系没有用现代的语言和观念加以重新整理、诠释和推广,致使许多花费了多年时间学习中医知识的洋中医,由于缺乏对中华道德文化核心理论的了解,无法用西方的思维模式全面地理解和掌握中医的灵魂,因而产生了很深的困惑和曲解。他们一方面惊异于中医的疗效,一方面苦于寻找不到有力的理论依据,无法深入实践和研究。 德国的前卫生部长惠布娜(Huebner)女士,耳闻目睹了很多中医的医学奇迹,但是也听到了种种对中医缺乏科学性议论的反映,她在职期间对中医在德国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发起成立了柏林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出任第一主席。她为了寻找中医的理论根据和源头,卸任之后,举家前往广州暨南大学学习中医,希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寻找到在德国发展中医的正确道路。 学校放假期间,她返回德国,特地约我谈了她在中国学习中医的感受。她说:“在中国我还是没有找到真正传统的中医,那里的教育方法和思维模式与西医的没有什么区别,中国人自己都解释不清楚精气神,你所具有的那些道医的技艺和针灸理论都没有专门的课 三.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传统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树的重要支干,根不存支难活。道德根文化是中医文化的源头活水。老子的《道德经》和《周易》就是根文化主根,中国的一切文化皆源于这个主根,以《道德经》塑造道德心灵,以《周易》煅造科学头脑,就是东方文化的特色,也是解读《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成为真正中医的基础。 《道德经》被西方人称之为哲学诗,老子是唯物辩证法的鼻祖也越来越多地得到世人的共识。《道德经》这部哲学诗,是以“道”和“德”作为基本的哲学概念展开的,“道”是宇宙的本源状态,是“无”是“○”,“德”是由道派生出的,产生宇宙万事万物和推动其发展的源动力。《道德经》云:道生一(德),一生二(阴阳),二生三(阴阳产生的同时,德的能量也富含其中,从而构成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德的能量)以为和。后面这三句话说的是,事物以阴阳的状态存在,但把握事物不可只执于阴阳,还要把握万事万物中所含的德能,只有全面的把握了三,才是把握了符合自然大道的发展方向。 以这一哲学思想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研究方法也称之为一元四素方法论,就是通过“象、数、理、氣”对事物进行研究。由于把握了“中气以为和”,顺应了自然发展的法则,古代东方的科学文化因此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十六世纪以前将整个的西方世界远远的甩在身后。也是因为掌握了中气以为和,才使我们的祖先并不局限于某一层级的阴阳,而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德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对阴阳之间的失衡采取的是阴阳和谐论。中华医学正是建立在这一哲学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才给两千多年来,生长在这方土地上的中华民族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和健康的保障。 西方的先哲由于缺乏对“道”和“德”的认识和感悟,没能透过事物的表面发现其中蕴含的“德”能,因此长期分为唯物和唯心两大阵营,争吵了几百年之久,还没有统一认识。“德能”生于阴阳之先,伴随阴阳表象构成三,只有全面把握了三,才把握了“生”(长养)万物的真谛。没有把握三,对事物的认识只能局限在某一固定的阴阳之中,将思维局限于可感知的“象、数、理”中,无法站在更高层次(德的境界)解决阴阳之间的矛盾。由此诞生的西方科学的两大法宝:逻辑分析和实验证伪,实际上只研究、掌握了太极阴阳模式中阳鱼部分的规律,是一条腿的哲学,随之建立起了瘸腿的西医科学。其突出特点就是将阴阳机械的理解为对立和斗争,是一种以保全某些个体、局部利益,不惜代价、损毁其他个体的解决方案,与中国祖先的阴阳和谐论相参照,只能命名为矛盾斗争论。 细菌和抗生素的发现是西医的两大支柱,西方解决的学理是对抗与杀死,从哲学的观点看,就是不断地制造矛盾和扩大矛盾,所采取的手段是拼个你死我活。因此细菌的种类越来越多,西药不断翻新,人类的各种疾病和怪病也越来越目不暇接。由于只见秋毫、不见薪舆的局限性,使得某些现代科学反而成了科学宗教,内容也充满了迷信的色彩。 因此,我们要大力地挖掘中华的道德根文化,用现代语言阐释其科学性和系统性,确立起传统的中华哲学体系和研究方法,杜绝西方一条腿哲学对中医的否定和肢解。 四.现代科技所揭示的中国语言、文字的科学性 文化的细胞是文字和语言。分析东西方文化的文字语言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西方的文字和语言主要的功能是交流的工具。但是,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却并不是单纯的工具。还是艺术,是学问,是人文科学,是开慧增智的法宝。从甲骨文研究到未简化和白话前的文字和语言,不难深切地体悟到:中华古代祖先们对中国语言和文字的设计,完全是一种慧观和智观高度结合型的设计方案,这一设计是为了使子孙后代在运用的过程中,能够启迪慧心,提升智力,建立慧与智高度统一和谐的道德心灵和科学头脑。 中国文字语言的这些优秀特点,已经被最近的中外科学研究成果所证实。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一项最新科研成果发现:人体大脑语言功能区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位于前脑的布鲁卡区,另一个是位于后脑的威尔尼克区。使用中文的人,语言功能的主导区主要是大脑前脑的布鲁卡语言区,这一语言区与运动中枢区紧相毗邻。而使用拼音文字的人,他们常用的只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威尔尼克语言区所毗邻是听力区。 又据BBC科技报导,英国的研究人员也发现,说汉语的人可能比说英语的人更多地使用大脑。人们讲英语时,靠近左太阳穴的左颞叶开始活跃。人们在说汉语时,左颞叶和右颞叶大脑功能却一起活跃。根据这一研究成果,再结合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类灵感在大脑中发生的区域,就在大脑额叶的中央区,也就是中国修真学中所说的“洞房”区域。洞房是什么?就是阴阳和合,“中气以为和”的地方!当我们诵读中文时,同时启动了大脑左右颞叶区,并调动了前脑的布氏区语言区,如果我们所诵念的内容,含有较强的慧性能量,并且能够被我们的声波触发启动时,那么就能够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大脑额叶的深层,在“洞房”这个慧性功能区内阴阳和合,构成一个完美的启迪“慧性”的太极图。 这种用语言启迪慧智的设计简直太完美了,令人击节赞叹!这些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同时使我们明白了,为什么十六世纪以前,坚持以诵读道学儒学经典为民族教育模式的中国祖先,能够创造出那样伟大的文化、艺术巅峰和科学发明成果,使中华民族走在世界各民族的前列。十六世纪后由于主动废弃了以《道德经》、《周易》等为代表的道学经典,唯儒家的理学独尊。抛开启迪慧智的道学经典诵读,使教育界建立道德心灵和科学头脑的方法丢失,整个民族人文科学的发展也就哑然中止。而近百年以来,教育界干脆彻底抛弃经典诵读,教育方略全盘西化以后,对传统文化精神的掌握在国家教育领域出现完全断裂,中国文化科技水平的发展迅速下滑于明代,对传统文化的掌握和理解中止于民国初年,从而使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于西方世界。传统中医的丢失也同时伴随于这一过程之中。 中文字形由于具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等丰富的内涵,是将形、音、义三位一体地整合而成信息模块,对大脑的综合作用就构成了系统性和整体性以及全息性,其功用同样是有利于启迪智慧,双向同步开发慧和智。 从汉字到由汉字组合而成的中华“古文”,汉字在古文中就是古代圣贤们慧与智的特殊记录方法,因此圣贤所著的经典文章也应当称之为慧智文章。这些经典内涵的信息和能量,只有运用一元四素的方法论,才能完整地打开和认识。汉字是我们民族智慧与文明的载体,民族发展的薪火承传,离不开汉字这一最佳载体和工具。祖先们给后代所设计的语言和文字,是建立在最科学的人体生命科学基础之上。只有继承和发扬中国语言和文字,揭开它们的科学奥秘,全面科学地运用中国语言和文字以及优秀的古文,才是复兴民族文化的正确道路。 这些科学成果所揭示的是中西文化不同的千古之秘!验证了中华语言文字对于人体同步开发慧性和智性的奥秘,认识到中文这一特点的西方人士,已开始用学习汉语的方法来提高西方儿童的智能和老年人的康乐水平。汉语热正在世界各地逐步升温。 五、中医复兴之管见 正如 我认为二千五百年以前所形成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最完美的、最系统的人类优秀文化。以《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等经典所共同构筑的传统中医学,是一部早已发展成熟的、完整的科学,而西医学迄今为止还在自我完善之中。研究中医30年后,德国的 要抢救传统中医,避免中医西化在民族虚无主义中,我认为必须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院教育恢复传统经典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独立于西医教育模式 “歧黄源于道”,这句话不仅阐明了中医源于道德根文化的哲学思想,也提出了对从业者的要求,就是学医、行医的基础是明德知道、尊道贵德。《道德经》作为道德哲学思想的总纲,应该列为中医院校承传东方哲学思想、建立道德人生观、弄懂传统中医基础理论的必修课程,并运用其中富含的道德能量培补未来中医从业者的德性修养水平。 在德国和西方世界《道德经》被受到了极高的重视,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很多人家的藏书中必定有一本《道德经》,《道德经》各种语言文字的译本已达260余种,是仅次于《圣经》被翻译成语言种类最多、发行量最大的书籍。现在每年还在不断推出新的版本。而我们出国的留学生在被外国同学问起是否读过《道德经》,并希望交流一些学习心得时,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没有读过,更说不出个一二三。由此可见,我们对自己本民族根文化的废失,已经到了极为严重的地步。 在掌握道德哲学思想、建立道德心灵的基础上,熟读、背诵《易经》和传统中医四大经典,对培养中医从业者辩证科学的思维方式,透过各种复杂的病理表象,抓住治疗的实质,有着方法论和启迪“心易”的作用。以东方道德哲学观为理论根基的中医,必须有别于西医教育,恢复传统经典教育的育人模式。 2.中医从业者抓紧经典学习和补课 对于已经在医疗一线工作的中医从业者,《道德经》、《易经》和《黄帝内经》等四大中医经典,也应该被列入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重要内容。由于可以及时的学以致用,将快速提升中医队伍的医疗服务水平,给中医治疗领域注入最及时有效的生命力。与此同时,组织专家学者,对中医典籍进行正确的翻译和阐释,并纠正以前翻译中的偏差,对经典教育的贯彻执行是非常重要的。 3.落实传统师带徒的传授方法 50年代卫生部门曾提出“50万中医带50万徒弟”的设想,各地纷纷响应,师徒情绪十分高涨,但终于因为未能取得计划经济的人事指标,培养出来的学徒没有学历、没有身份、不分配工作而终止。现在我们已没有50万中医了,严格意义上的中医已不足三万人,将这些人的绝技和经验通过师带徒的方式,继承保留下来,是接续传统中医承传的有效举措,国家应制定一些相应的政策予以扶持。此外,各种学习阶段的师承班也是对院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4.从小定向培养中医人才 中医技艺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很多人穷其一生也难窥其全貌。因此尽早了解和学习中医理论,可以有效提高诊疗水平,造就出色人才。历史上著名的医家大都是通过家传师授、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再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而成就的。青少年记忆力强,可塑性高,如果有机会较早地接触传统中医知识,将容易造就出专业思想牢固、基本功扎实的优秀人才。《黄帝内经·素问》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这里雷公所讲的意思是:请求黄帝传给他医道,他愿意运用诵读的方法加以运用和解析。这里的“讽诵用解”四个字,可以说是字字千钧!“讽诵”,就是掌握中国文化的法宝。“讽诵”,就是古代教育和学习的根本性方法。“讽诵”,就是古代文明继承和发展的钥匙。“讽诵”,就是中国古代一元四素方法论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现代科学研究再一次揭示和验证出经典诵读是开发慧性,提升智性,双向同步开发智和慧的重要技术手段和宝贵方法。 雷公还说:“细子得受业,通于九针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编绝,久者简垢,然尚讽诵弗置”。由此可见经典诵读是我国各种学科普遍广泛采用的学习方法。医道也毫不例外。“近者编绝,久者简垢。”就是“精读常诵”最好的写照。青少年智识处在积累阶段,而慧识却是最佳的开发期,经典诵读最有益开慧益智,奠定掌握传统文化和传统中医“硬件”的基础。山东中医药大学三期“中医专业少年班”的经验值得借鉴和推广,不失为一项好的培养中医后备力量的长远战略。 六、道德文化教育的普及是传统中医全面复兴的坚实基础 传统中医是建立在一元四素方法论基础上的文化瑰宝,中医的兴衰昭示着中华文化的兴衰,近百年来中华本土的科学家没有诞生一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我们都在外因中寻找解脱的借口,却从未在内因和本因中反省。中华文化何以失去了应有的光辉?何以失去了十六世纪以前的雄风?只有从内因和本因上查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找到恢复生机的根治方案。 近代学者由于长期在西方文化的模式中浸渍,早已不知何谓“修之于身,其德(得)乃真”,加之经典诵读教育模式的弃失,使我们难“与圣贤谋”。滋养炎黄子孙和华夏文明的道德文化被弃之荒野,缺乏根文化滋养的很多传统文化早已淹没在西方科学的洪流中。中医也几次险遭灭顶之灾。但是正因为中医富含的道德哲学思想和科学的一元四素方法论,几经磨难还是顽强地保留下来。SARS风波,以及世界各地运用中医治疗绝症的骄人疗效,进一步验证了中医的可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但是,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一些按照西方思维模式培养起来的本土科学家,对祖先的道德文化体系知之甚少,盲目地用西方的研究方法和几十年前过时的科学结论,作为损毁中医的依据,试图给中医扣上“伪科学”的帽子。如果中医真的被带上了“伪科学”的帽子,我们只好这样来给“伪科学”下定义了——“伪科学”,就是违反瘸腿的西方科学研究方法,尚未被现代科学认识的慧观科学。这一尴尬局面的产生,都是道德根文化体系废失后导致的必然恶果。 因此,大力弘扬道德根文化,建立中华民族特有的道德哲学观和以一元四素方法论为特点的科学研究体系,全面开展和恢复以经典教育为模式的传统教育体制,并根据胎婴养虚→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人养德→老年养福的“道生六步曲”,在各个年龄层中同步展开经典教育。让人人在修之于身的学习中认识道德,在修之于家的生活中共享天伦,在修之于乡的实践中和谐社会,在修之于国的氛围中复兴民族,在修之于天下的气魄中,引领世界步入大同! 一个民族真正的崛起,必须是民族文化的全面复兴,大唐盛世的绝世风采得益于当时举国诵读、士庶研习、朝庭推崇《道德经》的英明国策。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是滋养我们民族的源头活水,是振兴传统文化最坚实有力的基石,全民尊道贵德局面的展开,也将是中医真正复兴之日到来的一天! 备注:出于传统道德文化废弃日久、几无人知的严峻现实,以便于人们由初步的常规了解而重新走向逐渐认知、探究本源,所以本文遵循、采纳了通用误传的《道德经》称谓,没有使用她本来真实的篇序称谓——《德道经》,谨此说明。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