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搜索
网站地图 RSS订阅 TAG标签 会员中心 新搜索
道德知音 资讯讲座:  |  新闻资讯  |  专题讲座  |  读书频道  |  诗文赏析  |  知音电台  |  道医养生
修学资料:  | 
文字道理  |  修学日新  |  慧性教育  |  经典教材  |  修真词典  |  知音问答
社区服务:  | 
知音论坛  |  知音社区  |  视频展播  |  历史照壁  |  开慧用品  |  德慧智教育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原创文章,道德知音网版权所有;转载时,敬请注明出处"道德知音网"和作者。自行修改内容者,文责自负。联系邮箱:daodezhiyin@gmail.com。

热点滚动: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诗文赏析>

清明时节话清明

时间:2005-04-14 23: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点击:
清明时节话清明 熊 春 锦 2005 04 05 今天,是一个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个节日之一。所以抽这点时间 , 简单地跟大家对这个节日的 源 流和意义,以及其中的一些典故和方法,做一个简单地说明。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主要还是紧扣着“清明节”这一天的

清明时节话清明

2005 04 05

 

今天,是一个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一个节日之一。所以抽这点时间,简单地跟大家对这个节日的流和意义,以及其中的一些典故和方法,做一个简单地说明。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主要还是紧扣着“清明节”这一天的特殊性,来完成一些程序吧!大家同样在听的时候注意,如果说我们的先天的无为状态把握得好,可能会更有收获,能够使我们更全面地――也就是说整体地把握太极的“白”和“黑”,同步地去缅怀祖先、祭奠祖先、帮助祖先。在礼德的这个范畴之中,通过我们一定的礼仪的规范,来实践“清明节”的深刻的内涵。

为什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里,会有一个“清明节”?这个“清明节”的意义,单纯只是“扫墓”、“踏青”、“春游”、“祭奠先人”吗?可以说,既是,也不完全是。我们需要全方位地去回顾一下这个“清明节”的形成,和她的太极“白”和太极“黑”的意义,她在五德方面的礼仪所在。所以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简略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个“清明节”,也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场,有利于太极“白”和太极“黑”的交通、交流。“清明节”在古代的时候也叫做“三月节”,它实际上在我国历史上,流传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说,从西洋历来看,那就是每年的四月五日的前后就是“清明节”;她在农历里面的二十四个节气当中,是一个二十四节气之一。但是,我们纵看一下这个二十四节气,唯独这个“清明”是一个节日,只有这个“清明”才具备这个节日意义的称谓,而其他的二十三个节气,无论是“大寒”、“小寒”、“春分”、“谷雨”、“惊蛰”、“芒种”,都还没有说它是节日,而独独的这个“清明”,在我国的文化历史之中构成了节日的称谓。

这个要是追溯纪元的话,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说是相传在大禹治水以后,人们就用“清明”这一个词语来庆贺这水患被清除掉了,天下太平了。这个时候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也就是正规地去迎接春天的开始、春天的到来。当然,这只是一个相传的说法,是一个庆贺这个大禹治水成功以后,迎来了天清地明、风光明媚的好时节。所以,后来就历代就承袭为这么一个习惯:踏着青青的樱草,漫步在乡间的田埂上或山坡上,来欣赏大自然的湖光、水色、山色,去遐想春光美景之处,这就是清明――这一个集约式活动当中常常出现的一些现象。

那么,作为一个节日的起源而来说,在二十四个节气当中,只有这个“清明”延续成为节日。是因为这个“清明”跟“寒食禁火”有关系,实际上是一个“寒食节”。与这个“寒食禁火”、“扫墓”的习俗结合在一起以后,就构成了一个特定的节日。也就是说“寒食禁火”和“扫墓”这个习俗,合二为一,共同地构成了这个“清明节”。

因此,这个“清明节”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个,是指节气;第二个,是指的这个节日。“清明”,是中国历法当中特有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每一个节气,实际上都表示地球围绕太阳运行的具体位置,这个“清明节”,正好在十五到三十度间的区间。每一个节气开始的位置,就称之为“交节日”。

比如说今天,在我们的体内的这样一个小周天当中,我们的二十四个脊椎骨,在今天哪一块脊椎骨有点热热地感觉呢?你感觉到你的腰部哪一椎发热?还是胸椎的哪一椎与其它的椎体不同呢?体之于身而知“道妙”!我们对自己体内的这二十四个椎体,与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黄道的气机变化有对应的关系,我们捕捉得到吗?这个交节日,一定会在我们体内产生影响。这个交节日,把握住打开来,是否可以进入“众妙之门”呢?把握住了这一个、某一个特定的椎体,由表象进入里象,全息性地展开,是否也包含着太极“白”和太极“黑”的众多的秘密呢?

今天,刚好是这个交节日――“清明节”之时,我们可以从外环境历史感悟一下,可以从大环境的气运流注感应一下,从我们的内环境感应一下。也就是说整体地去把握这个“道生一,一生二”,“二”在我们体内的反应;“二生三”对万象万物的感应,都可以在一些关键的日子里、时空点上,去加以捕捉和体会。当你关注到了你的脊椎的时候,开始产生热量没有呢?你的腰,是否感觉到更加直立了一些?你的胸椎,是否感觉到硬朗了一点?去与自然相交汇嘛!一旦交汇,其中的众妙也就会产生了。

“清明”的交节日,是四月五日,或者说四日,这是洋历。“春分”后的十五天,也就是“清明”的接近。这个《岁时百问》里面,曾经介绍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静、清洁而宁静,故谓之清明”。也就是说地上生长的万物,正在这个节气的时候开始绽发出生机,显得格外的清洁而宁静。如果我们离开了“水泥森林”的城市,来到乡村,来到公园,我们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的确是这样!草芽青青,那种嫩芽,都已经开始破土生长,透发出一种清新的气息,树枝上的芽苞,也是如此。“清明”以后,气温会逐步地升高,雨量就会开始明显地增多;而且,“清明”过后,也是春耕、春种的这个大好时光,所以,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呢,就纷纷地到户外进行活动,包括开始扫墓了。

在历史上 ,早在夏朝之前的五百多年的黄帝时代,就有这个“寒食节”,这个“寒食节”很古老!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在周礼的这个《司炬氏》,就是负责在这个仲春,用这个木铎,警告人们小心火烛,以免天干物燥发生火灾以及森林大火,后来呢,就演变成为禁火一个月,彻底防范这个火灾。因此,这个月内所吃的食物,就采取的是干粮和冷食,所以就叫做“寒食节”。这是这个“寒食节”的由来呢,现代的史学家大都未修身,在文字上也就这么考证,只能参考一下。

但是,“寒食节”就是不动烟火的节日。我们想一想,我们不是站在片面的所谓历史的角度想一想,我们的古代为什么有“寒食节”?而现在,世界其它民族也还在保持着一个月的这种类似“寒食节”的习俗,并没有把它消失,为什么?当然,我们经过了自然辟谷的人,经过了长期素食的人,对这个“寒食节”的作用,真正的作用比较了解,还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防火。因为这个考证的话,我觉得在春天用于这个防火,还有点牵强。如果说秋天那个时候天高物燥,很容易产生火灾,采用“寒食节”的办法防火,那还可以说是有点言成理顺。但是,在一个春天,为什么“一年之计在于春”?而春天,我们的祖先又保持着“寒食月”的习惯,一个月的寒食。

这个“寒食节”和“清明节”后来结合为一,“寒食月”演变成了“寒食日”,这里面的理论,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我觉得是很有必要探讨一下;从道德文化承传,如何正确全面地去考证这些节日的内在真正的含义,非常有必要。

一年之计在于春。人的生命在新的一年,进入新的一年以后,有一个春播、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那么体内的变化同样如此!使自己体内得到一种清净,得到一种清明。可以说,这个“寒食月”,在这里,在古代,在那个遥远的人们普遍知道如何去验证、修证、实践道德的年代,那么,这个“寒食月”也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后来,其实是随着人们的离道失德,一天比一天忙啊!忙于什么呢?忙于生计,忙于战争,忙于你争我夺,忙于满足私心和欲望以后,就发现:如果要求大家都在整整的一个月里面用这个“寒食”的办法,调节身体的清净、明净以后啊,庶人就难以适应了。因为那个时候呢,在汉代以前那个时候,非常重视这个“寒食月”。在那个时候呢,这个道德精神,又是以一种人文文化精神的模式,在整个社会上自然地形成和遵守以及流传。但是,随着人们离道失德的现象产生以后,很多的人难以适应这个“寒食月”,整整一个月不动烟火,对于很多人来说,难以适应!就像现在,我们要是要求所有的人都在半个月内不吃肉,他肯定要骂娘。因为有的人呢,三天不吃肉,他就要摔筷子、掀桌子,在家里就要发脾气!为什么呢?他体内没办法进入这种状态,他难以承受、忍受!你再怎么把这个清净身体、清净心的关系阐述得那么明确,无论你如何去引经据典,把现代科学的研究摆在他的面前,让他去遵守,恐怕他想遵守,也难以做到。

所以这个“寒食月”,最后就稀里糊涂的,——由于当时没有宗教的制约嘛,根本宗教没有形成,没有把这个“寒食月”以这个宗教的模式、仪规的模式确定下来,所以后来就七缩八缩,缩到了三天,缩短为三天的短短的“寒食节”,又称之为“三日节”,或者叫做“古清明”,也就是在冬至以后,第一百零四天到一百零六天为“寒食节”。

注意!为什么冬至以后的一百零四天确定为“寒食节”?也就是抓住了这个“寒食月”的最关键!也就是说:这个在冬至以后,一阳初生于地下,这个阳炁,经过一百零四天这样一个地基之数,达到了一个蓄势待发、准备充分的状态!所以才确定了冬至后的一百零四天,应该吃三天的冷食,这可以说,已经把标准降到了极低的要求。为了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还是要使身体内清净、明亮!抓住了,也就容易出现;失去了,这一年,可能心不清明,身不清明!因为,在一百零四天的这个数上没有把握住,没有把这个机,“天时”、“地利”这两重机,我们体内呀,没有高度地配合上去,所以,这个感物、感格、格物,也就不太容易了。把握住这些天赐的缘,天赐的时!如果说,我们不能够坚持,由于体内的离道失德,而不能坚持像古人的清净,清明的身体,清明的心量,干干净净地迎接每年的这一个月的“寒食之月”,那么,最好退一步,最好起码这三天,也能够做到将自己这个脏兮兮的内环境清理清理,明净明净,去符合“天也清明,地也清明”,万物待机生发之清明。而且,同时在体内清明的基础之上,来祭奠祖先,缅怀祖先们的功德,纪念祖先对我们创造和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去缅怀他们对我们的教育、恩泽,也就容易沟通,容易连接。

所以,通过这个大大缩短了的“寒食节”,又与这个“清明”的这个特定的节气相结合,既注重到了对体内环境的清理,同时也注重到了与祖先们心灵的交通,把这两个点把握住了,这一年,可能许许多多的事情就要顺遂得多。对于常人来说,可以达到一个增福的效果;对于修真实践者来说,其意义也就更加地深远而绵长。

当然,历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都只注重到了这个“寒食节”和“清明”相互之间的一些文字上的考证,而没有去高度重视它对我们内环境实质的影响和互相关联的关系。也就是说,很多人未修身就难以把握住中国的文化就是一部“天人合一”的道德文化这一个根本的奥秘!离开了“天人合一”,谈中国的文化,那常常就是“死胡同里面赶猪――没办法走出去”!所以,一定要掌握我们祖先确定所有文化基本框架的特点,那就是高度的“天人合一”!二十四节气不是“天人合一”嘛!那就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那一个圆,用二十四来等分,形成的二十四个节气,很科学!又很巧妙地与月亮对地球的影响规律结合在一起。实际上,中国的文化,是包罗了西方的这个所谓公历的,她的包容、包含啊,她就巧妙地在运用了这个黄道,也就是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这个轨迹,这个“孔德之容”看不到,但是这个轨迹又存在。这才是成金哪!实质里面,内含的实质也就在其中。

所以在“清明节”这个期间,我们必须要从外到我们体内整体地把握住。比如说,天,如何演示这个“清明节”;地,如何呈现这个“清明节”;我们体内,如何再表现这个“清明节”;为什么这个“寒食节”,又要和这个“清明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这几点的这个根本要素抓住,综合来考证这个“清明节”,并且用好“清明节”,也就是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理论认识和方法论实践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当然,历史上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也有这种现象,像河洛那个地方的汉人呢,逐步地就被胡人逼到了南方,祖先的坟墓也随之南移。这些汉人,一直就想回到北方的故土,所以他们为了缅怀祖先,对祭祖那就是格外地隆重,也就非常地重视,也就比较明显地去分辨什么是“汉”?什么是“胡”?的确,历史上外民族的入侵,对我们整个汉文化,道德文化的摧残,的确是惨重无比!是三个大时代大系统对我们道德传统文化的摧毁。使现在的人,连什么叫“祭祖”?如何去“扫墓”?为什么“寒食”和“清明”合一?都已经淡忘到九宵云外了!但是在古代,在汉文化没有被元朝、被清朝等外文化阉割之前,这个道德传统文化当中的礼德、礼仪当中,扫墓、祭祖,可以说是非常经典,非常慎重,也非常全面的一项隆重的礼仪活动!甚至,是一种大规模的集体的行动。

当然,由于人们对“寒食节”的不清不明,对自己的心不明,对自己的身不明,对“明明德”更是不明,这个“寒食节”也就被人们甩到爪洼国里去了,连可怜的三天的“寒食节”,也不再遵守啦!就只剩下一种浅表形式的所谓的“清明节”。

其实在历史上,人们虽然说对寒食节内在的机制、内在的意义阐述不多,但是,从他们能够千里回故土扫墓,这样一种礼德的遵循上可以看到,古人对于缅怀、祭奠祖先们的重视。像《汉书》的这个《严延年传》里面就记载过:这个严氏啊,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这个“还归东海扫墓地”。那个时候走一千里路,来回地走,走一千里路回到故乡去祭扫墓地,的确是需要精神的!没有一种孝道,没有那种礼德,没有那种淳朴的尽孝祖先之心,不可能放下手头一切,奔波千里之遥而去进行扫墓啊!这就是中国人祖先当中崇拜和亲族意识的发达、强固,这个礼德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可能现在的人认为严延年当时的这个举动,是傻子!现在可能认为是傻子。因为现在的人,没有这个礼德了,他就感悟不到这种亲情了!感悟不到这种孝道、孝德、孝行!那个时候人的孝行呢,发自于内心,发自于心中的明德之礼,所以会自觉地去做出这样的行为。

所以后代,实际上,就把上古还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之中。像有的朝代就曾经规定,把这个扫墓祭祖,做为一个法定的节日来确定:“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经常的“常”,公式的“式”。这就是说,把这种与祖先们的情感纽带的连接,归入到国家管理的规范当中去,永为常式,编入五礼。这五种礼德的一种规范,从而得到官方的肯定。

“清明节”的这个祭扫墓陵,是和这个丧葬礼俗密切相结合的。大家现在都知道,那所谓“清明节”,就是到坟上去转一圈儿啊。为什么要转?何来这一个“扫墓”?那是因为在古代,“墓而不坟”。也就是说像现代的西方那样,在古代的时候也有一个阶段,只是打了墓坑,埋在土里面,上面没有堆起包来,没有构筑这个坟丘。所以当时这个扫墓,就难以正确地去辨识。后来,有了这个墓,而且有了坟,就像丘包一样鼓起来,显示出来,突出来。那么这个坟,有了这个丘以后,有坟。这个“坟”,实际上就是“丘”的意思,不仅有墓,还有丘。这样就进入了这个祭扫的时代,——正规的祭扫时代。到了秦汉时代的时候,这个墓祭,已经就成为不可或缺的这个礼俗活动之仪。也就是说,秦汉时代祭拜祖先、祭奠祖先、扫墓,也就成了一种大众的必须自觉遵守的礼仪活动。

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当中,比较所重视的其实还是那个“寒食”,而并不单纯只是“清明”。就是说,在秦汉时代,相应的可能,就是说在唐朝以前吧,那一个时代,大家还是比较重视“寒食”,重视这个“寒食月”,到后来的“寒食节”;而并不是单纯地去重视这个“清明”,不是单纯地重视这个“清明节”。为什么?就是我们刚才所讲的,古人由于人人都修养道德,士庶之家,皆尊道德。所以,他们的内部的这个清洁状态,远非现代人可比,他们的心灵的清明状态和身体的清明状态,也远非现代人可及。所以,那个时候仍然重视的是这个“寒食节”,而不是现在人们把“寒食节”丢到九宵云外,单纯地重视这个“清明”。

现在人就重视这个形式,这一天一定要驱车几百里、几十里回到老家去,在坟上面烧点纸,培培土,拔拔草,这就过了这个“清明”。只重视了表象意识上的祭奠祖先,还没有重视实质性的祭奠。也就是把“寒食”丢了,真东西丢了。当然,这个逐步地演变为“清明”,而不再是“寒食”了,并且大家只是扫扫墓,祭祖、扫墓,成为一种形式。能够还保持这种形式的话,还算是万幸。当然,哪怕这样一种祭奠,也被一些人称之为“搞封建迷信”,这一根大捧,也经常要挥舞挥舞,把你砸的晕头晕脑的。

但是,在华人当中,在中华民族当中,慎终追远的礼仪表现还是会延绵下去!尽管被阉割得七零八碎,没有内在的精神食粮支撑。哪怕是一种形式,但还是表达了我们做为子孙,慎终追远,缅怀祖先们的功德的一种具体的形式,还是应当保留、继承,而去高度重视这个内在的精神内核。我相信那么样做的话,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修养水平。她实际上是能够帮助我们每一个人,承上启下,既把祖先们的智慧和精神继承下来,而且还能够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加以发扬光大。不能够数典忘祖!

那么,这个“清明”是在历史上和“寒食节” 相关。“寒食节”和“清明”这两个节日也好,节气也好,相互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历史过程当中,我们还要注意到历史上的一些伴随而发生的故事。

根据历史的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那个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了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那是春秋时期的事情。

他在流亡的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带着的几个人又累又饿,他们再也没有力气站起来了,就是疲劳到了一种极限,因为太饥饿。随同他的这几个人,——一同逃难、逃避追杀的这几个人,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十分焦急而又无奈的时候,跟随他的臣子当中有一个叫介子推的,他自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走到了一个避静的地方,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然后煮了一碗肉汤,让这个晋公子喝下去,充了这个饥,使他的心神逐步地得到了恢复,又重新活过来了。当重耳,——这个晋公子重耳,发现这个肉是介子推自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伺候自己的时候,他感动地流下了眼泪。这个义德啊,为臣重义!不仅随他颠沛流离,亡命于国外;而且在这个臣、在这个君臣之间的这个“义”啊,他守住了!介子推可以说守得很好。在他即将命毕一丝游气的时候,甚至用自己的肉来伺养、救治这个晋公子,那当然这个精神是感格天地的。

十九年以后,这个重耳当上了晋国的国君,这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五霸之一。读过《春秋》的人都知道,他很有名气(这个晋公子)。他继位以后,这个文公就重重地封赏了当年曾经伴随他流亡的这些功臣们但却又唯独把这个介子推忘得一干二净。他没想起介子推,也就没有给介子推任何的封赏。很多的人就为介子推打这个抱不平,劝告他,上他的家里去劝告他,应当出面去见这个重耳,去讨这个赏。但是,介子推他的确是“明明德”之人啊,他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而没有听从朋友们的劝告去争功邀赏;相反,他打好了行装,背上自己的母亲,悄悄地到了绵山之内隐居去了。

等他走了以后,晋文公又听臣下说起了此事,又羞又愧又后悔。可以说,晋文公还是有点明德的。他感到羞愧,感到后悔,因而就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自己亲自上山,绕着山就呼唤介子推出来。但是介子推在这个绵山之内,这个山很大,很高,山路又崎岖,树木又多,晋文公让人绕着山呼唤,希望他能出来。但他却没有出来,他听到了没有出来。这个时候有人献计策,建议从三面放火,把这座绵山点着,让它烧,用这个烟和火将这个介子推逼出山来。因为这个介子推,他是个孝子啊,这个大火烧山的时候,肯定他会考虑到母亲的安危,就会从这个没有点火的这一个方向逃出山中,这样就可以见到介子推了。

但是可惜呢,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以后熄灭了,却始终没有见到介子推的身影。等到人们在灰烬当中搜寻的时候,才发现介子推背着自己的老母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已经死去多时了!晋文公看到这样一个悲惨的景象,嚎啕痛哭啊!在装殓的时候,就从树洞里面发现了一封血书,用鲜血写的遗书。这份遗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敬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贱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愿证清明复清明。”这首诗,虽然说原出于两千多年前一位默不见名声的介子推之手,但可见,当时人的道德水平是何等的高尚!他们对民族、对国家、对君臣的义德,是何等的坚强!哪怕他在死之前,还奉劝自己的主人时常自我反省,检查自己的不足,希望他治理国家“清明复清明”。宁可做一个柳下之鬼,也不愿意再污浊自己一颗宁静的灵魂。这个“清明复清明”的诗,可以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深的教育意义。所以,为了纪念这个介子推,晋文公就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的一种说法。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两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当然,这个考证的话也不见得完全正确。但是,这个介子推的故事,发生在这个“清明”前,可以说也是介子推在这首诗当中――“愿证清明复清明”这最后一句呢,所恰到好处地与当时的这个天时结合在一起。

实际上,这个“寒食节”,并不单纯只是晋文公所下的令而执行。因为“寒食节”在晋文公之前,是“寒食月”,而不是“寒食节”。只是在这里,更加重点突出了用这个不动烟火,以免惊扰介子推的灵魂,而由这位君王――当时的六国之君之一的君王,更明细地确定出来。当然,后人在考证古的时候,很难说把这个六国的整体的民俗和某一国的民俗,很好地界定区分开来。当时,七国的话,他们各个国家的民俗是什么样的,共俗又是如何?这里面也有一些非常值得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去研究的内容。但从介子推的这个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者非常契合。比如说,这个“寒食月”和“寒食节”,为什么后来演变成为只是一天?可能跟这个故事的发生,有一定的关联,都发生在“清明节”的前后。而且传说,第二年,晋文公率领众臣又来到这一座山来进行祭奠的时候,还发现这棵老树,烧枯了的老树,本来死了,但是却又复活了,所以就赐这棵老柳树称之为“清明柳”,而且还晓谕天下,把“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这个,可以不作为史学来论证它。因为“清明节”,的确本身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只是加了一个所谓“节”而已,更加作为一个节日。至于说这个“清明节”,到底是不是因此而正式诞生,还有待史学家、考古学家去论证。

那么,这个“清明节”的意义,从上面的故事当中,我们已经可以略见一斑了。那就是要缅怀,缅怀一切对生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的祖先、先逝者,要去缅怀他们。不仅仅是我们,与我们具有血缘关系的,实际上对我们有恩的,对整个国家、民族都有贡献的这些故人、祖先,都应当去缅怀。它的意义就在于不应该像现在这样简单化、形式化。民族复兴,最好将这个节日正规地复兴,按照达到“清”和“明”的双重要求去复兴。

这个“墓祭”和“家祭”,要把它真正地用五德之礼升华。比如说,有的家庭到现在还都保持得比较好。有的家里,这个家长到了“清明节”的前后,安排全家素食,甚至不动烟火,这样全家的人恭恭敬敬地进入这个祭奠、缅怀祖先的状态。一个方面,对自己的身体内部达到一种清理、清净、清明;然后,在这三天当中还安排出时间,有族中的长老,家庭的长老、长者讲述自己这一族人如何发展的过程。把这个源流啊,祖先一代代如何大志创业,如何迁徙,如何在历史上奋斗的事迹,与儿辈孙子们细细地道来,让子孙辈对自己祖先的这个发展过程和步伐脚印,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达到一种慎终追远,铭刻于每一个人的心灵。这个讲史,非常的重要。

我记得海外有一家,他一家的长者一百多岁了,他一个家族,是一百四十多人。他每年,可以说在这个特定的节日之前,都要摆龙门阵――说当年是如何飘扬过海,在海面上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南洋;如何在南洋在那种酷热的环境当中,那种原始森林的各种危险复杂的局面当中,垦荒垦田来创造这个家业,来抚养儿孙……..那个精神的讲解和延续的过程,对自己的整个家庭的道德教育,那就是一次升华呀!所以,他一家人就能够是一个完整的公司,而且由子女、孙子、重孙都设立各种各样的子公司,将自己整个家庭的事业发展到世界各地。没有这个道德的维系,没有这个礼德的一种稳固、支撑作用力,没有将祖先们的精神继承下来,并且发扬开来的话,我相信这个家族,这个家庭不会发展得这么好。

但是,我们现在很多的家庭,是不是这样能够缅怀祖先呢?我看都没有。就包括一些农村里面,一个村子都是一个祖先下来的,一个村子里面的人都还鼻子不对眼,相互各为自己私人、个人的私利,甚至一个家庭里面都达不到和睦。为什么?不清明啊!每一个人都不清明,那么,哪来的家庭清明呢?!一个家庭不能清明,那怎么能够实现一个族人、乡里的清明呢?!一个族不清明,一个乡里不清明,怎么会出现社会的清明呢?!

所以,这个“清明节”的内涵,是要做到“道德清明心身”!同时,在这个节日当中去追往、祭奠祖先,慎终追远,缅怀祖先,继承祖先们的道德精神,从而完善自己的道德人格,建全家庭的道德风范。要把这个孝悌亲情、亲属之间的互爱联系,要来一次巩固、清理、发展、反思、反省,每年一度地去检查,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去实现这个“清明节”的意义。不仅人人都利用这个“清明节”,将自己的个人内部的道德来一次清明;而且扩展到家庭,利用这一个血缘关系的维系作用,将整个家庭的道德清明,清明一下,看是否清,是否明。通过这个清理――有形的清理、无形的清理、心灵的清理、身体的清理,以及追往、思远、缅怀等等方式,用祖先们优秀的道德的精神帮助我们来清,而达到每个人的明,达到家庭的明,达到一族的明,达到一个乡的明!可以说,这才是真正的“清明节”的意义!

如果,我们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能用好这个“清明节”,全面地去解析“清明节”的意义,并且用好这个“清明节”的地利和天时,那么这个培养道德、长养道德的作用、力量,可以说是无穷的!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把握住了这一个节日的善加利用,那么这一个国家、这一个民族也会强大无比!那就会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大家都能够承上启下,继承祖先们的精神――道德精神,那种艰苦创业的精神!通过这个“清明节”的活动,真正地去实现慎终追远,将精神和灵魂达到一次新的阶段的清理和明亮化!这是在意义上我们要把它很好地把握住。

当然,后来在这个礼德的意义上、礼仪上,这个“清明节”不外乎“春祭”。春祭,一般都设在“清明”这一天。这个风俗,在追思祖先传统的节日当中,一般都属于团体活动,甚至有的是家族的、宗族的活动,或者是单位的活动,或者慈善机构的活动。这个都是在这一天之内啊,在宗亲的这个结社集会的场所啊、或者野外啊、坟场啊以及义葬地,那么没有坟墓、没有这个墓碑之类的那种义葬,这些地方举行春祭,通过这一天来告慰先民。可以说,这个春祭有好多种。国家有国家的春祭,各地区也有各地区的春祭。就是说利用好这一天交通阴阳,来表述我们祭祀者的心愿,良好心愿,而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节日来过,而去完成其中的内核,这样有利于一个家庭的团结,一个宗族的兴旺,一个单位的发展,等等。这些方式,可以说是方方面面,而且真正地按照传统的这个节日去遵守的。

那么这一天,“清明节”这一天还有个“赐火”的仪式。所谓“赐火”,古代就是因为经过了一个月的寒食,或者说三天的寒食日,或者说一天的寒食日,由于这么长时间或者说某一天、某三天,这几天没有动用人间的烟火,所以这个到了这一天以后,就可以开始举火了。其实,这个有部分就是说,由于介子推被焚的原因而确立的这个不动烟火。当然,这两者之间可能有一个恰巧,有一个偶合,天然的偶合在一起。但是总体来说,无论这个“寒食月”也好,“寒食日”也好,总的来说到了这个“清明”这一天,就可以开始举火了,就可以开始点炉灶了。就像古人这个诗歌里面所写的:“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这两句诗写得挺好的。就是说既把寒食那种寒食节气那段时间,这个春天景象来临,树上的这个杏花呀、桃花呀都开了,“千树雪”,那个树上面就像雪花一样,雪白雪白的;“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火出万家烟”,“清明”这天到了以后,本来冷火消烟的,这一天可以举火了,就千家万户烟囱里面都开始炊烟袅袅上青天,这个意境描写地非常高妙。所以,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的火,也称之为“新火”,新的火,新的炊火,就称之为“清明赐火”。

而且,在民间还有一些纪念这一天的方式。比如说“节蛋”。清明节吃鸡蛋,就像这个端午节吃粽子一样。当然,可能好多地方已经没有这个“节蛋”的这个风俗了,这个风俗可能没有了。你像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清明节吃鸡蛋。到了那一天,吃鸡蛋,大人小孩俗不可免,就称之为“清明节蛋”。这种蛋,又分之为两种,一种称之为“画蛋”。这个画蛋呢,就是在这个蛋的表面上,画上各种各样的图案,有简朴的,有比较复杂的,各种各样的图案;另一种,就是“雕蛋”,“雕蛋”,那就是在鸡蛋上面,雕刻出各种图形和图案。当然,这个画的蛋,因为画在蛋壳子上面,那么就可以吃;但是“雕蛋”呢,由于是用刀子捅破了,穿过去雕过来的,一般就容易感染细病,只能供欣赏,就不太供给人吃,小孩子们玩一玩可以,这是“雕蛋”。

还有一种形式,就是“踏青”。就是说在“清明”这一天啊,全家出动,男女老少都穿上新的衣服出行于郊外,都到郊外,沿路踩着青青的草。因为,这个“踏青”在古代还是盛有名气的。古代的妇女平时都很少出门,很少回到这个自然环境当中去,那么这些妇女这一天,春回大地之时,一同地来到风光明媚的这个自然环境当中,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就像古人很多诗中描述“深闺之愁”啊,女性关闭在深闺之中那个愁闷的心绪,在这一天通过踏青来达到一种抒发。也可以说活着的人,也是用这一天去自然亲近、拥抱大自然,回归到自然生态环境当中的一种踏青,称之为“踏青”。那么,这个形式,它有它的意义。那就是亲近自然,亲近地利,亲近外环境,去完善我们内环境的不足,得地气之养。当然,古代还有一些其它的纪念方式。

比如说,还有在这一天专门开展的一种娱乐,这种娱乐,就是“斗鸡”。这个有点赌博的形式,在古代都有,当然不太好效法这种行为。那么比较健康的有一种“拔河”,这个,农村里面常常有些地方民间在这种节气,就开展拔河。因为这个拔河,相传说是唐朝的中宗吧,在“清明节”的时候,命令这个群臣开展拔河之戏。也就是用大麻绳两根,再绑上十几根小绳,叫他们各执一端,以力量差的人就作为输,就一直延续到了现在。还在这一天当中,民间就开展这个拔河。当然这个拔河,也有大规模的,也有小规模的。这一项活动,“清明节”的活动,可以说也是属于“清明节”礼仪,外在礼仪当中的一种,也是有益的。

还有一种,就是在古代比较常见,现在不太多的――就是“秋千”,荡秋千!这是一个比较古的这个游弋活动,“清明节”开始的游弋活动。这个《天宝遗事》当中曾经描述过,这么样说过:“宫中至寒食节,尽设秋千为乐,帝常封为半仙之戏”。唐玄宗,就称这种荡秋千就像半个神仙一样的游戏。当然,这个荡秋千荡得很高,一上一下之间,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这种感觉。在“清明节”,这种活动在历史上开展的比较多,而现在却少有秋千了。在农村的孩子们可怜,在个树杈上面吊上一根绳子,在上面忽悠忽悠地荡几下,也荡不高,恐怕也难以获得半仙之味。就不像古代通过大人们的结社性的这种集体行为组织,整个一族的人,所有的人,这几天聚集在一起缅怀祖先们的功绩,讲一讲这个我们祖先从什么地方搬到这个地方来,如何开创业绩,如何有小至大,如何发展起来。讲完了以后,大家这个烧点纸,禀告祖先和天地,表述整个族人的决心和信心;然后就设酒祭拜天地,洒酒铭志,然后就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现在因为没有这些大型的活动,我们就难以见到了,但是在古代还是比较重视。这个秋千,可以说是这个活动之一吧。甚至有的人说,古代的有人说,把“清明节”跟这个“秋千节”相提并论。

一般来说,第八种就是“插柳”。就是在这一天也是一个植树的日子,也可以说这一天也是一个古代到现在而来的一个植树节。不但没有单一地去安排一个植树节,就在这个“清明”,可以说就是一个自然的植树节。这个“清明插柳”之风,可以说已经形成得很古老,只是现代人忘了,没有去继承传统文化,所以要想搞绿化还得另外再开辟一个植树节。实际上,这个插柳在祭奠、郊外郊游的时候,同时地去信手折枝插柳。因为“着意种花花不活,等闲插柳柳成荫”。柳树是最容易成活的,特别是在这个春天,春雨绵绵,已经开始了,那么这个植树活动的这个成功率也非常高。对于这些易生树,就是一个枝条上它更容易长出根来。所以,古人就常常在这个节日同时,也把这个植树之风包纳在其中。就像古人所说的:“寂寞才能村落迷,也随捎柳祭年华”,就是描述的这个插柳的活动。这是清明时节的第八种常见的传统礼仪活动。可以说,它也就是在偏远的山村当中,也有插上青柳的这个习俗。当然,这种柳枝也有的已经有芽了,有的折柳而系,也是属于这一个范畴之列。

第八个,就是“培墓”。培墓,`也是一个重要的仪式,礼仪活动。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培墓,就是“修墓”与“祭拜”合一的一种形式。就是这一天“清明节”,最落到实处的,就是这个培墓。因为这个祖先的坟墓,就像人的住宅一样,他们人虽然死了,但是古人认为:这个人死了精神还在呀!我们要缅怀他们,继承他们的精神。所以这个坟墓,也就是说,我们寄托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地方,不能够任随它的破坏和废掉,杂草丛生了。坟墓上杂草丛生,面目全非,这说明后人没有孝道,看到了也于心难安。所以,每年的这个“清明节”的时候,一律有一个在坟墓上清除杂草的过程,并加以检修,塌陷的地方要培上新土。如果说,墓碑上的字模糊不清,还要重新进行强化一下,使之焕然一新。

这个在祭拜的时候,那也很有讲究。一般的讲究,十二种,古代的就是十二种菜蔬、菜碗,一一地摆在墓前。比如说像酒菜啊、春饼啊、甜芋啊、枣啊,等等吧,都可以做祭品。当然,有的新坟,那还要供奉五种谷,五谷。有的甚至比较复杂一点,还要把后土也一起的这个祭奠一下,要上上供。古人认为,这个后土是坟墓的是“守卫之神”嘛,所以一起要祭奠。这个礼仪完毕以后,也就说烧香啊、磕头啊、烧纸啊、跪拜啊,还要洒上酒,最后还鸣放一点鞭炮,来表示这个礼仪过程的圆满结束。我看现在也很多人喜欢放这个鞭炮,不过现代人放鞭炮,好像只是为了取这个热闹之意。这个在坟上面这个礼仪完成以后,还要这个在家里也同样要祭奠祖先的灵位、灵牌。然后大家在一起吃一顿,把祭拜过的糕点和发糕之类,分给亲属们一一地吃完。

有的家庭,就是利用这一个团拜,这个拜了以后团聚的机会,在一起将以新的一年,如何去发展生产、搞好工作、搞好学习,做出一个交流和安排。当然小有小家,大有大家,各不相同啊。但都是非常地重视这一个节日,利用这个节日完成好——家庭也好、个人也好、民族也好,精神的团结、凝聚、提升和继承与发扬,这是希望达到的目的。这,是这个节日当中的内在的根本性的东西。

当然,在这个墓上面这些操作,培墓,相传也有一些故事。比如说,这个汉高祖,当年为什么要烧纸?这个撒纸,就是有些史学家说:是源于汉高祖那个时候,刘邦他当了皇帝以后,回到故乡,祭拜双亲的时候,找不着父母的坟墓了。因为墓碑都断裂了,荒草萋萋,满眼荒凉,根本无法辨认。他想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来跪拜。所以,他当时就祈求自己的父母显灵,告诉一下自己 “你们的坟墓到底在什么地方?”而且他发个心愿:我把手上的这个纸撒向天空,如果有一张纸落在你们的坟墓上,而且不被狂风吹走,那么,我就将这个坟墓作为你们的坟墓来祭奠。结果他这么做了,而且也找到了自己这个父母的坟墓。所以,后人在这个培墓的过程当中,也会将带去的纸,用石头压一点,压一张纸在那个自己所祭拜过的坟墓周围,也就表示:这个坟墓,是有后人祭奠拜祭的,能够到这个地方来缅怀自己的故人、先人、祖先。

当然,现代人,特别是商业发展社会,这些现象,就演变得有点稀奇古怪了。很多的人“生前不孝死后孝”。在自己父母的坟前,把一些纸扎的“电视机”呀、“汽车”呀,我听说甚至近代还出了什么“航天飞机”,纸扎的,都已经有卖的。买来以后,就到坟墓上去烧,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乘坐上自己买的这个纸糊的“航天飞机”,成仙,当然也是个笑话。但也说明,人们还没有“明明德”啊!不知道太极“黑”里面的基本要求,而且是形式上去进行祭奠、纪念,而没有把握住根本性的东西。

所以,我们还得在重视民族这个节日、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步地去探讨民族传统节日当中深刻的精神内涵。将这个精神内涵加以发扬,继承!将这个精神,加以升华!在这个同时,再去关注这些传统节日的礼仪架构。这个框架一定要架起来,建立起来。就像做一个房子一样,你这个框架首先要具备,你才能够承载好的东西。没有这个外在的礼仪框架,很多的东西,的确也就随之而被丢弃。

现在的确就是这样,很多的人利用“清明节”来祭奠,但是,并没有产生作用。相反,很多人是利用清明节,向祖先们索取。为什么叫索取呢?就像做买卖一样,到父母跟前,或者爷爷奶奶坟墓跟前,烧点纸,磕两个头,许个愿:“嗨!你们可要保佑我发财啊!你可要保佑我的儿子考上大学啊!保佑我儿子娶个好媳妇!保佑这个姑娘嫁个好女婿,傍个大款,嫁一个大老板!”所有的一切,都是在索取!怎么可能呢?有那么大的能量吗?!实际上,都让自己的先人逝者坐立不安,乒乓硬啊,这提的要求,根本没有一点德性。只想通过这种并不诚心至意的形式,来拼命地索取,满足自己的私心欲望,而没有想一想,如何真正地使自己的祖先、九祖获得真正地解脱。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达到这一点呢?完全可以!只要我们自己内证道德,实践《道德经》对我们的要求,去求证上德上善,明这个“心”、明这个“性”,去实践她。那么,我们可以用自己本身所具备的道德能量,使我们的祖先获得解放,获得解脱!这才是每一个道德实践者、道德修养修真实践者应当达到和完成的责任以及义务。

我们用这个方法在这一天去实践了吗?你为什么不用你的心,在这一天当中进入到太极的“黑”里面去,用你的孝道、你的诚心、你的道光德能,去帮助自己的祖先呢?实际上,帮助别人才是真正地帮助自己!舍向别人,才是最大的获得!如果说,只用常人的观念,只想拥有,那么永远也难以真正地拥有!而我们利用好、把握好“清明节”的天赐之辰,利用这一天,用我们的心去感格,用我们的身去汇化,将我们的孝心、慈心、仁心与祖先们沟通,去完成我们应尽的孝祭责任和义务;并且因此而继承、发扬祖先们的优良传统和品德,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运用祖先们的优秀的品德、品格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道德建设。这,才是最好的“清明之节”!

希望每个人通过“清明”的实践,来实现我们每一个人体内真正的清净和无量的光明!

好,今天利用这一段时间,把这个节日,就稍做一下解释。

大家,可以根据刚才的提示,再利用一会时间,进入某种特定的心态,穿越太极弦,迈步于与我们九祖的联系之中,去表述,正确地表述,而不是有私心、有私欲的那种完成,所以要求大家,从比较深的角度去完成这么一个相应的状态和过程。

可以放点轻音乐配合一下,到下课过一点点,就可以结束。

          

                  千江月、诚信、弘德 文字初稿整理。

(责任编辑:admin)
版权声明:本文章来自道德知音网,文章网址http://www.daode.biz/html/article/20050414/166.html请转载时注明!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