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讲堂:http://www.daodewenhua.com/course/37 课程目标:了解国学经典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适合人群: 国学爱好者
学员:请问老师,什么是国学,国学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这二者是什么关系?谢谢老师。 老师:你这是问了两个问题。什么是国学,实际上,在社会上,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我看有的呢,就扯得很远,发散,没有紧紧扣题。 实际上国学一词,要针对“国”和“学”来进行解释,这样才能够给一个名词进行形名定义。有的人甚至说,“国学”一词是日本人提出来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提这 个“国学”,这实际上也是孤陋寡闻。为什么说“孤陋寡闻”呢?日本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国学”这一词,也是源自于中国的文化。来源于哪里呢?来源于唐代。不 要忘记在唐代“国学”一词就已经被社会广泛使用,但是真正建立文字记载的只是少之又少,硕果仅存的是有一笔。 大家知道江西有个什么著名的山啊?庐山。庐山有个书院叫什么名字啊?叫白鹿书院,白鹿书院的前称又叫国学,叫白鹿国学,它的名字最早的时候称之为庐山国 学。所以说这个名字源起就是庐山国学,从“庐山国学”四个旁边里面,将“国学”抽出来。而这个“国学”名词,最早是出现在南唐的时期,它是指在庐山的白鹿 洞建立的学馆,那么什么是学馆呢?就是储存着很多的书和经典,并且招收一批学子,在这里课读授业,即传道授业解惑,这样才称之为“庐山国学”,这是最早出 现的。所以不要以为这个词源自日本,日本在唐朝的时候,众多的学子都到唐朝来进行交流,那么唐文化广泛地传到了日本,既有文字记载的内容,也有口头记载的 内容,而铁板定钉的作为匾额挂在白鹿书院的这个庐山国学,毫无疑问,也被他们记下来了,带了回去。 这个词虽然中国后来很长时间没有用,为什么呢?到了宋代以后,这个“庐山国学”被抹掉了,就改成了“白鹿洞书院”,“国学”两个字就从招牌领域消失了,所以国人都觉得中国在那以后就没有“国学”一词,并不是这样,大家可以去考证历史。这是从名词的来源上面进行一种分析。 而到了后来,为什么“国学”一词逐渐成为近代国人耳熟能详的名词呢?这是一种压力。什么压力呢?就是在清朝末年的时候,西方的文化在军事武力作为进攻武 器,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东方古国的大门被尖船利炮轰开了,蜂涌而来的是西方的文化、科技,也就是智能的科技和文化,拌随着武力而进入了中国的土地。特别是 在文化的侵略上面如同将中国的文化彻底地消灭掉,也就等于像当年他们在南美洲灭掉玛雅文明一样,把所有的书籍都想烧掉,把它消除干净。当时的压力是非常大 的,所以中国晚清的一批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文人学者就起用了“国学”一词。当然,这里面也可能借鉴了日本明治维新中重视国学,这个经验是有关的,但是, “国学”一词绝对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个名词。但是到了晚清它重新出现的时候,它的意义就开始扩张了,它这个名词衍生义、延生义就开始丰富起来。 所以说,在晚清的时候,我们的“国学”一词就是相对于“西学”而诞生的特殊的名词,进行了专用,它有对应性,“国学”就是面对“西学”而重新被起用。它广 泛地被应用就是因为清朝末年的这个被动的局面,西学东渐。那个时候的欧洲、美洲的学说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的时候很新奇,就称之为“新学”,拼命的学习, 接收,展现了包容、容纳,然后发现它对我们本身的民族文化具有侵灭性、扫除性,又把它称之为“新学”,从而又诞生出一个新的名词,使人们认识到这两学应该 同时并存,才能维护整个民族的健康发展。这个名词就是为了与“新学”相对应而产生的“国学”一词,人们就把这个中国原来历史上固有的学问,就统称之为“旧 学”、“中学”,到了后来就固定为“国学”一词,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国学”一词和西学一词的对应关系,这样才能够充分认识这个“国学”的真正内涵。那么 延生一点点说,“国学”就是指“西学”当中并没有的,而东方具有中国文明特征的文化、哲学、艺术、教育、等等各个领域和学科的文化知识,它是独立于西方文 明与文化而客观存在的大系统,这就是国学。这样理解,可能就比较客观,并且比较清晰,有利于我们很好地把它整个把握住,不致于迷失了自己,也不致于经过这 一百多年的西方文明文化西学的融入而将我们祖宗的文化完全的淡忘。那么,现在提出“国学”,正是要求每一个炎黄的子孙扛起、树起自己民族的脊梁。 那么,这个“国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是什么呢? 这个关系,它实际上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的,刚才我们已经讲了这个国学是包括中国的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人文、经济、乃至于我们现在坐的这个 区域搞书画文化的,还有音乐、易学、数术、医学、星相,也就是天文、地理、人文,包罗一切研究的成果和领域。我们这个民族,本身是采用的内圣外王方法来认 识宇宙、天地和人、事、物。那么产生的大系统实际上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这个优秀传统文化大系统当中,这个“国学”就将承担起了一个承上启下发扬光大 的作用,不仅仅继承自己,而且承前启后,把这些内容要完整的承担起来,正确地解析清楚,使古老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能够使现代人读得懂,看得明白,也能 够产生一些简单应用的方法,迅速地在自己体内进行修身的实践,产生明显的成果,从而,完整地掌握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且将其中的优势真实地在智慧双运的 基础上展现开来。 实际上,国学也就承载了全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学”的辨证关系,可以说,一个是体,一个是用,用是用国学,那是要建立 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体这个根,完整地把握住,认识清楚,并且承传、继承下来。在新的国学思维观上,在这个名词上面,真正的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有内 容,都包容进去。而不能像现在那样,很肤浅,你看现在谈“国学”,都很肤浅。什么是“国学”?穿衣服是“国学”,练毛笔字是“国学”,画一幅画是“国 学”,是不是“国学”呢?是的,毫无疑问,但是如果我们只追求“道之华也”,而不去求根、求本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学将会被商业而虚无化。我们不沉下心来走 进传统道德根文化,真正把“三坟”“五典”的经典精髓承传下来,把五千年来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厚重的文明史把它解析清楚,把这些宝贵的经典完整地继承下 来。 现代的国学要承担的任务,它一定是要让我们古老的内文明、天人合一思想作为核心,全面地展开,才能真正地认识东方文化的真正的优秀成分,并且加以承传和继 承、发扬,才能够在新的历史时期,成为中华民族最坚强的厚重的文化“软实力”,重新走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再一次引领世界文明的走向和发展的趋势。 好, 谢谢。 (责任编辑: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