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免费注册
最新更新: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

孝道是凝国聚家之本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熊春锦  发布时间:2007-09-01  字体:[

孝道是凝国聚家之本

作者:熊春锦

2007-09-01

 

去年4月,在澳大利亚访问的温家宝总理搀扶起一位老华人到自己的座位旁坐下,并提议部长们都起立,把座位让给老人们,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温总理践行传统孝道文化,展现了礼仪大国的文明气度。

百善孝为先。古人造的字非常有深意。字在上,在下,甲骨文的字就是孩子搀扶着长辈行走的意思,可见儿女赡养父母、尊敬老人,正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今天,它是我们社会和谐必补的滋养要素,即孝敬课、诚信课等。

很难想像,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会尊敬长辈和领导,会自觉奉献社会和国家。所以,孝是为人的根本,是家庭和睦的前提,也才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以敬老、养老为核心的孝道文化是我国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的特质所在,是社会民风保持和睦、友爱、互助的法宝。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达,这个传统法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古人劝告大家,父母就是你眼前的佛,只要你在家好好侍奉父母,就不必到处求神拜佛。老子倡导贵食母。人类从母亲那里汲取营养,食养于母体,才得以身存于世,离开母体以后又食养于自然万物之母,得到天地之母的滋养,获得国家之母的保护。如果对第一层次的母体、父体都无法孝敬,社会、国家、天地之恩德又如何回报?

所谓字里有人、有梯子、有躬身三者组成(其中梯子与弓重叠),佛就是人,是特指人类中大智慧、大德行的人挺身而出,以自己为人梯,躬身实践,鞠躬尽瘁,引导、肩负和托举着大众走一条明善、向善、修善、行善之路。是人类敢于担当群体对宇宙、万物的世界观,也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的体现,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内化与大慈悲、大功德的完美外化。

在农村,至今经常有戏班子演出很多体现孝文化的曲段,还有说书弹唱等形式宣传孝道。如南戏《琵琶记》热情讴歌了孝敬公婆的赵五娘;《四郎探母·坐宫》中杨四郎一段思老母不由人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珠泪不干的哭喊感人肺腑。而对不孝之人则是痛加针砭,像《钓金龟》、《清风亭》、《墙头记》等。这些源自生活、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的孝道故事,一直受到群众的欢迎。其实,这是道德生活化、立体化的能量释放,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国学文化精华传承的过程,是滴水穿石、润物细无声地滋补一代一代国人精神养料的过程,是道德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过程。

过去,我们曾因受倾思想的影响,曾把孝道视为愚孝,而当作封建糟粕一概批判。而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又面临着金钱、利益的巨大诱惑,一部分人思想道德天平出现失衡,他们误将做人的道德标准及孝道观念当作垃圾而抛弃,却将损人、害人,只要能获利,就不择手段的兽性奉为明智。而且,这种误读犹如肌体中的癌细胞,在社会中扩散,严重危及、侵害良性细胞。人们渐渐感受到了,几代人的亲情也变得淡薄,歧老、仇老、虐老、害老的事件不时发生,不孝甚至成为一股浊流,这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和谐旋律格格不入。所以,金钱至上毒瘤不割除,文明、和谐社会的肌体就难以存活。

全国人大代表翟玉和曾自费对中国农村养老现状进行调查。事关31个省46个县72个村10401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子女18%算孝,53%属差。不孝现象相当多地表现为冷暴力、软折磨。有的子女与父母同住一个院,但常年不说话,形同路人;啃老族则对父母无限索取,直至榨干为止;不一而足。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已逾1.3亿人,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迎来了人口的老龄化,如何安排和解决由独生子女支撑的老年人养老问题?对此,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大力倡导和弘扬孝道文化,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因为家庭养小是自然功能,而小养老则必须借助国学魅力,通过血液式的循环传输去教化,从而成为人性良性资源循环的源泉动力。

以家庭养老为主,这是我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养老模式,孝道文化正是它生存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中国的老年人口70%以上还生活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必须依靠家庭成员的扶助而安度晚年。古人说老者安之,对老者的安抚、安养、安心甚于安身,老人们需要物质上的基本照料,更需要精神上的亲情慰藉。对子女来说安抚、安养老人是道德链中人性反哺的一环,这一环是否缺失正是检验人性与兽行的试金石。所以,养老才能教子,敬老方可立身之美德,应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基石,而且必须夯实,从而让中华民族的五千年精神法宝造福、滋养、孕育、强壮、启迪国民的大智慧,扶老携幼,共同繁荣进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明确方向,乃至在世界经济大潮中,拥有一揽众山小的胸怀和胜似闲庭信步的气概。

总之,孝道是凝国聚家之本。上慈下孝,左亲右爱,这一横一纵和谐网络的主要纲目,是个人修养的基本元素,是家庭关系的关键,连接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大层面,恰好构成农村社会基本结构,也是社会国家网络最紧固的纽带。因此,在强调发展经济的同时,积极普及、推动孝道文化,提炼和主动汲取其精髓,即是用我国独有的人文精华,哺育中华各族儿女,使其在市场经济洪流中能拥有尊重自然法则的世界观以及泰定自若的大局观!

稿件来源:农民日报  责任编辑:蔡薇萍

转载自《农民日报》网络版--农民日报 八版2007-  09-01 08:49:50  

文章连接:

http://www.farmer.com.cn/wlb/nmrb/nb8/200709010071.htm




上一篇:德修心身 “万木逢春”
下一篇:和孩子们一起真开心
用户名: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新闻 -  讲座 -  经典集萃 -  网站论坛 -  
Copyright 2003-2008 www.daode.biz All Rights Reserved
道德知音